歷史上的今天2012年3月26日「杜甫很忙」塗鴉事件
2013-09-02 15:17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歷史上的3月26日「杜甫很忙」塗鴉事件。
2012年3月26日 真是個居家好男人。 這一組杜甫很忙的課本塗鴉圖片,讓已經成名1200多年的詩聖杜甫,突然又成了微博紅人。不少網友紛紛追憶在那些年的讀書時代,魯迅、辛棄疾、李白、關漢卿……這些課本上屢屢露臉的常客,此前就被塗鴉過。
杜甫草堂宣傳人員稱,2012年恰逢詩聖杜甫誕辰1300周年,館內的紀念活動正在籌備,這個現象引起大家關注杜甫是好事,但因為對象是杜甫,網友創作時也要考慮杜甫的身份地位,尊重傳統文化。
3月26日21點52分和21點53分,對於此事杜甫草堂發了兩條微博:現階段的一種時尚,一種潮流。我們打開網頁,看到的是:『孩子們的頑劣天性、無邪童真,枯燥課業帶來的繁重壓力,祖國未來活躍的思維和豐富的想像力』;調皮的孩子,無奈的杜甫,『南村群童』再次調侃詩聖,公若在世,何處?拄杖一嘆,宛然一笑而已。
宛然一笑之後,杜甫草堂又說:但這是童心嗎?這是幽默嗎?這就是潮流嗎?這值得鼓勵嗎?這已喪失了對人格最起碼的尊重,何況是對這樣一位被尊為『中華民族脊梁』的偉大詩人?包容有尺度,娛樂有底線,世界文化名人值得世界的尊重和禮遇,『杜甫很忙』值得我們思考和反省……
炮製所謂杜甫很忙現象的網站,拿杜甫等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古人開涮,看似無傷大雅,但是炒作和公眾的圍觀,恰恰折射出了當下社會人文精神的失落和迷茫。
杜甫塗鴉現象,也給當下社會一個善意的提醒:當下的教育如果能用孩子更容易接受的方式來進行,才可能在他們心目中播種下對傳統文化的自豪感而不是無聊感。對於李白、杜甫詩歌這樣支撐起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巨石,人們或許還是應該教育孩子學會仰望,而不是視如玩物。
網絡惡搞是年輕人釋放內心壓力的一種新形式,是他們建構網絡身份認同的一種特殊話語,也是他們因為叛逆心理而反抗經典的一種文化儀式。這些 基於社會學、心理學、傳播學的分析,為解析網絡惡搞現象提供了多元的學術路徑。然而,單就最近這波杜甫很忙的惡搞熱潮來說,我們或許無需做太多高深分 析,它只是偶然出現的、以模擬和戲仿為手段的、尋求快感和參與感的一場網絡狂歡。簡而言之,它只是網友最近的一種娛樂。
實習編輯:張健
【山東初高中學生專屬】
山東高考近五年真題,高考複習資料,初中期末試卷,更多資料
掃碼即可獲取
6月13-7月5日
2020中高考主題活動陪伴考生備考、擇校
掃碼或微信打開連結長按關注二維碼
立即獲取
掃碼獲取2020年河南高考志願填報講座入場券
掃碼添加新東方廣州學校老師
發送「2020高考」
獲取更多資訊
成都學校二維碼展示
長沙學校二維碼展示
2020湖北高考解析直播
長按識別掃碼 進入直播群
交流高考心得,獲取更多內容
名稱名稱
微信掃碼關注"新東方網"服務號
回復""立刻獲取!
版權及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