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紅色的倡議書下,承載著黨員的情懷。名單上有工人、農民、村幹部、機關幹部……他們的職業不同、年齡各異,但有一個共同的身份——中國黨員。這是望城區烏山街道新老黨員為助力防疫工作,截止到3月6日,該街道2300餘名黨員主動「愛心捐款」支持疫情防控工作,關鍵時刻,初心不改。
黨旗下,基層黨員主動「愛心捐款」就是一種信仰的力量
「60後」老黨員主動請纓,助力防疫宣傳
3月2日上午,63歲的老黨員周建文來到望城區烏山街道雙豐村公共服務中心,村向黨總支交上1000元的「愛心款」。「在這非常時期,我作為一名老農民,看到那麼多青年奮戰在前線,那麼危險、那麼辛苦,我雖然家庭不寬裕,這筆錢不多,希望能為村裡疫情防控工作添一把力。」周建文說。
「60後」老黨員向黨組織交上1000元的「愛心款」
「他與村幹部一起堅守在重建地安置小區重要出入口,由於周老的熟面孔,使得他在居民群眾中享有較高威信,所以他出面做工作總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雙豐村負責人介紹說,此次全村應對疫情工作中,周建文老人毫無怨言連續多日誌願戰鬥在村民小組防疫第一線,彰顯了一名黨員的初心和本色。
徵拆戶黨員眾志成城,「請戰」疫情
2月28日上午,烏山街道原佳村黨總支收到一份《請戰書》。該村入黨積極分子、徵拆戶黨員們舉自薦要求加入疫情防控工作,同時原佳村166名黨員還向黨組織捐贈29300元用於購買疫情物資款。
在《請戰書》裡,入黨積極分子、徵拆戶黨員們這樣寫道:自疫情發生後,我們看到村幹部衝鋒在前,時時都在為全村居民提供各類防疫服務,我們更應該衝鋒在前,積極加入疫情防控工作當中,請黨組織接受我們的請願。
「雖然還有些工作不太熟悉,但是我們相信會在黨組織的帶領下,自己會很快融入角色的。我們為自己能加入到這場戰鬥中而覺得自豪。」原佳村一名徵拆戶黨員如是說。
老兵退伍不褪色,仍想去一線
「李書記,我想來村部捐出一份『愛心款』,把它用去買點口罩吧。」69歲的張建洪是該街道高衝村的一名退伍軍人。在疫情發生後,張老在家坐立不安,每天都關注著全國疫情情況。大年初七,張老給高衝村黨總支書記李碧慶打電話,決定向自己所在的黨組織捐贈「愛心款」。
「我是一名老兵,更是一名黨員。作為雷鋒家鄉人,國家危難時,我義不容辭。如果不是因為身體原因,我真的很想申請去一線。」近兩年,張老一直在家養病,家庭經濟也相對較困難,老伴身體不好,他只能用這樣的方式支援國家。
黨員志願者粘貼宣傳資料
據了解,自防疫工作開展以來,望城區烏山街道始終以人民為中心,積極行動、嚴密防控,一支支「烏山紅,先鋒行」黨員志願者隊伍,在「疫」線防控陣地上形成一道亮麗的紅色風景,切實發揮了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基層黨組織成為防疫阻擊戰上的堅強戰鬥堡壘。
(賀靈文 王爍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