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出沒》系列的動畫片是陪伴女兒Penny長大的一部動畫片,從她咿呀學語的幼童到能識字學歌學生,熊大熊二光頭強一直是她最熟悉的夥伴!筆者有幸提前觀看了即將在大年三十上映的《熊出沒·狂野大陸》,看完以後發現電影的視效依舊精益求精,故事與時俱進充滿時代感,最讓我驚喜的是:「光頭強的生活水平提到了,過年有了像樣的男裝」。看到這處人物細小變化,滿滿的回憶湧上我內心。對Penny來說,看電影是通往世界美好的步伐,是每年春節期節必做的事,是全家固定的項目。《熊出沒》這樣的題材為全家人提供了陪伴的場景和樂趣。
作為《熊出沒》第七部電影,在《熊出沒·狂野大陸》依舊保留了簡單豐滿的藝術特徵,熊大熊二、光頭強三個簡單有性格的人物心理貼合兒童的心理,有高辨識度。電影這次講述了奔跑在小康路上的光頭強拓展了新的業務——旅遊,但他又面臨著新的對手狗熊嶺附近的「狂野大陸」。為了了解最新的旅遊項目,他和同學去狂野大陸遊樂場一日遊,這個遊樂場開發了新的項目——人類AI變身動物。這一切到底是是危機,還是新的發財機會?
《熊出沒·狂野大陸》所具有新的故事情節和新的審美風格一方面滿足了娛樂的需要,讓孩子和大人們在放鬆情緒中得到快樂;另一方面電影寓教啟智的功能也讓孩子增加判斷能力。不少研究表明,動畫片對兒童的語言能力有積極影響的,比如一些職業類型、玩具類型、遊戲偏好都是從電影中發展而來的。片中關於AI的科技讓小朋友增長見聞,如智能手環、微信直播等高科技生活都是伴隨著人類的經濟生活滲入到各個角落。同時,這部電影是有自己自身敘事發展的軌跡,從保護森林阻止砍樹到開發森林旅遊項目,「狗熊嶺」這個六線小城市承載了中國社會發展的縮影,經歷了時代服務功能。
《熊出沒》系列最初的源頭是製造快樂,讓小朋友產生開心的情緒。早年這個系列的作品多在卡通頻道播出,後來隨著作品的走紅,它逐漸收穫了越來越多的觀眾,也就成為了大IP。當《熊出沒》開啟第一部動畫電影時,真正的壓力產生了。從免費的電視用戶群眾到電影市場一對一的售票消費,《熊出沒》系列穩穩地站住了。當然,《熊出沒》系列走向電影之後,它的輸出成本提高,投資成本也必然增加了。無論視效方面的大銀幕標準,還是故事容量的厚度,這些方方面面的要求都在提高。此時,作為一部大IP動畫電影既要滿足市場,亦不能離開初衷,成為新的挑戰。值得肯定的是,《熊出沒·狂野大陸》妥妥地完成了這些考察標準,畫面質感非常好,保留中國動畫特色的同時又有自己的創作美學,深受孩子們的喜歡。
歸根結底,大動畫電影的視效也好,故事也好,最終都是要小朋友的認可。只有建立在滿足孩子美好的觀影體驗基礎上,才能實現更多的價值。《熊出沒·狂野大陸》以細膩的人文情懷,加注了滿滿製作者心血,創造出讓孩子持續散發童真與快樂笑聲的電影。如果說一家人想挑一部今年的親子電影,這部電影無疑是不二選!沒有更好,只有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