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園準備
生活準備:
與家中自由的生活不同,幼兒園有一套完備的規章制度。為了讓孩子更好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有些習慣,我們現在就要開始幫著孩子養成。
1.孩子獨立吃飯的能力
許多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不能獨立吃飯,都是由家長餵飯的。那麼從現在開始,我們就要開始鍛鍊孩子自己吃飯的能力了,先從用勺子吃飯開始練起,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使孩子在幼兒園能夠自主的進餐。
2.讓孩子自己學會大小便
許多新入園的孩子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擾:面對新的環境,孩子自己不會上廁所,又不敢跟老師說,經常會發生尿褲子的事情。因此,我們要有意識的訓練孩子上廁所的能力,鼓勵孩子放鬆,不要緊張,有困難時一定要求助老師,這樣可在很大程度上減輕孩子入園之後上廁所的尷尬。
3.幫助孩子建立起午休的習慣
幼兒園都有午休的習慣,既能保證孩子下午活動效率高,又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需要。因此,中午沒有午休習慣的孩子,爸爸媽媽要幫孩子建立起午休習慣。
4.培養孩子自己穿脫衣服。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穿脫衣服的方法,只要孩子穿得快,穿得好,不必拘泥於一種模式.
5.跟孩子談起幼兒園的生活
幾乎每個孩子在入園之後,都會因為對新環境十分不適應,而產生分離焦慮。因此,家長平時要多跟孩子講一些關於幼兒園的事情,讓孩子對幼兒園有更多的了解,等到了入園的時候,也不會十分抗拒。
心理準備:
除了要做好孩子在生活上的各種準備外,家長自身還要好心理準備。
1.大哭大鬧
孩子年齡小,不要指望孩子會像大人那樣,換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也能快速適應。在剛剛進入幼兒園的那幾天,孩子哭鬧無法避免,這個時候,父母要擺正心態,配合老師,一起度過「分離焦慮」的難關。
2.經常生病
還有一部分孩子,一入園就生病,不少家長會有疑問,是不是老師沒有照顧好?其實,孩子生病的原因,除了自身的免疫力差之外,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入園焦慮導致孩子上火氣躁,情緒不好,食慾也不好,抵抗力會更差,這種情況會隨著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而逐漸緩解。
3.回家就喊餓
不少孩子,一回到家就喊餓,就像在幼兒園沒吃飽一樣,這種情況,父母也要提前了解。有的時候,是因為孩子貪玩或是吃飯速度慢,看到別的孩子吃飽了自己也覺得吃飽了;有的時候是孩子不習慣學校裡的飯菜,不願吃飯;或者因為孩子的活動量比較大,跑跑跳跳又餓了...各種情況都有。
新生入園須知
四大禁忌:
1.切忌送一休三
面對孩子的哭鬧,很多家長不忍心,孩子不想去,乾脆就不去,上一天歇三天,這樣孩子永遠也適應不了幼兒園的生活。
2.切忌百依百順
爸媽疼孩子,理所當然,但是千萬別做百依百順型父母,想要孩子迅速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就要學會「狠心」,愛孩子,柔軟而不失原則。
3.零食補償
有些媽媽覺得孩子在幼兒園上學非常不容易,一回到家,先買上一大堆零食,先讓孩子開心開心,這樣,對於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非常不利。
4.切忌刨根問底
一天沒見到孩子了,一到孩子放學,就圍著孩子問東問西。
「老師打你了嗎?小朋友欺負你了嗎?吃飽了嗎."
各種各樣的問題,都在把孩子往消極的情緒上引導,這樣,會讓孩子更加忌憚幼兒園的生活。對於孩子來說,幼兒園是他邁出第一步,離開原始的小家庭,來到幼兒園這個大家庭,每一步都在成長。
溫馨提示:
家長們也要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與孩子一起,自信的走完幼兒園這幾年!
1.幼兒初次入園,因環境人員的變化,會產生懼怕心理或種種不適,這是正常的請家長面對幼兒的哭鬧會不忍心、會擔憂,這很正常,請家長不要慌張,以免影響幼兒情緒。
2.由於初次過集體活動,孩子會感到緊張疲憊甚至不安,請家長準時接送孩子。
3.幼兒入園前,家長應根據幼兒的特點幫助幼兒做好心理準備,不要嚇唬孩子,使孩子產生懼怕心理。
4.生活要開始有規律性,早睡早起,保證孩子每天能以飽滿愉快的心情入園。
5.提前向老師如實介紹您孩子的日常生活習慣健康狀況性格特點,需要幫助的可以與老師商量解決。
6.入園前請逐步幫助孩子養成獨立做事的習慣,學習簡單的生活技能。
7.入園時孩子會因為分離焦慮的不安心理而哭鬧不止,希望家長信任老師,能夠堅持送孩子上幼兒園。
為孩子挑選一所好的幼兒園
會讓孩子受益一生
一切為了孩子
為了孩子的一切
相信 幼兒園
將是您放心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