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陸家嘴,幾名男子正在某辦公寫字樓外的固定吸菸區抽菸。 劉行喆 澎湃資料
10月19日,世界衛生組織在京發布一份關於中國無煙政策的研究報告,並呼籲制定全國禁菸法規。
研究指出,中國有近7.4億人每天暴露於二手菸霧危害之下,其中1.82億為兒童;二手菸使室內汙染情況,比重度汙染時的室外環境還要糟糕,每年約有10萬人死於二手菸暴露,140萬人死於與菸草有關的疾病。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國際菸草控制政策評估項目(ITC項目)首席科學家方德智博士表示,如果當前的吸菸習慣繼續下去,預計到2050年,這個數字將是現在的3倍。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世衛組織獲悉,該研究報告《中國無煙政策——效果評估及政策建議》由世衛組織、ITC項目和中國疾控中心聯合發布。
研究數據來源於2006至2012 年間,ITC項目在中國北京、長沙、廣州、昆明、上海、瀋陽、銀川共7個城市,對5600名成年吸菸者和1400名非吸菸者進行的4輪調查。
方德智介紹,在二手菸暴露水平上,中國成為全球「第一」——與參與ITC項目的其他15個國家相比,中國室內工作場所的吸菸率最高,為70%,餐廳和酒吧則名列第二,吸菸率分別為82%和89%,「這一情況每天都危害著數百萬非吸菸者的健康」。
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梁曉峰介紹,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菸草生產和消費國,2010年全球成人菸草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吸菸人數超過3億人,成年男性吸菸率高達52.9%;而15歲及以上的非吸菸者中,有72.4%的人正遭受二手菸暴露。
2013-2014年中國青少年菸草調查發現,在調查前的7天內,
72.9%的初中學生在家裡、室內、外公共場所或交通工具中暴露於二手菸。世衛組織駐華代表施賀德博士說,菸癮給中國的健康、社會和經濟造成了巨大負擔,「中國的二手菸暴露率特別高,接觸二手菸的人承受著毀滅性的健康後果」。
中國於2005年10月批准、次年開始實施了世衛組織《菸草控制框架公約》,其中第8條規定,「在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公共運輸工具和必要的室外場所,全面禁止吸菸」。
北京自2015年6月1日起實施的《北京市控制吸菸條例》,被認為是中國全面禁止公共場所吸菸的最嚴控煙立法,為全國禁菸做出了表率。
梁曉峰介紹,近年來,我國有18個城市相繼制定了控煙地方性法規,「但要麼不是全面禁菸,要麼執行不力」,梁曉峰認為,實際需要的是嚴格法律和有效實施,「還要開展大眾宣教活動,讓大家了解吸入二手菸的危害」。
施賀德則認為,出臺全國禁菸法規,將是保護所有中國人不受菸草煙霧危害的唯一辦法。
一份研究數據顯示,包括吸菸者在內的中國公眾,實際上對無煙政策表現出了大力支持。
來自2011-2012年數據顯示,中國被調查的7個城市,44%-70%的吸菸者認為室內工作場所應禁菸,超過1/3 的吸菸者支持餐廳全面禁菸,對酒吧禁菸的支持率則最低,僅為35%——仍高於英、法等國在無煙立法生效前對酒吧禁菸的支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