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日,清華大學電機系2016年畢業典禮隆重舉行,電機系系主任曾嶸教授在畢業典禮上致辭,題為「人生的選擇」。
人生的選擇
曾嶸
各位同學:
今天是你們的大節日。我們相聚在這裡舉行儀式,共同祝賀你們順利完成學業,開啟新的人生旅程。首先,我代表電機系的所有老師和在讀的同學們,向獲得博士、碩士、學士學位的各位同學,向你們的親友,表示衷心的祝賀!也向悉心指導你們的老師,致以誠摯的謝意!
同學們,過不了幾天,你們當中的絕大多數人將離開學校,奔向各自的工作學習崗位。臨別之際,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有關「選擇」的話題。可以說,過去幾年中,大家做出的最重要的選擇,就是到清華來讀書,而做出這樣的選擇並不是一件特別難的事情,因為這尚不涉及太多取捨。然而,從你們告別校園邁向社會的這一刻起,你會發現,將會面臨一系列並不那麼輕鬆的選擇。因此,在這裡我想結合近幾年自己親身的經歷與思考,同大家分享三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的關鍵詞是:計議長遠。今天上午邱校長的致辭中提起伊隆·馬斯克,他也是我心目中的一位英雄人物,因此我還是想講講他的故事。他先後創辦了PayPal、Tesla和SpaceX。1995年,他獲得了前往史丹福大學攻讀應用物理與材料科學博士學位的機會,卻在入學兩天後就選擇輟學。要知道,他手裡握著的是許多人都夢寐以求的學習機會,然而,馬斯克考慮的是三個他最想涉足的領域:網際網路、能源交通和太空。後面的故事大家都清楚了:他分別用三個瘋狂的想法、在三個領域改變著我們的未來,他自己也成為了這個時代的標誌。
去年,我有幸當面請教他,做這三件看似毫無聯繫的事情的內在邏輯是什麼? 他說它們都很有價值(Value)啊。什麼價值呢? 他的回答是,顛覆傳統的行業與思維模式,提升人類的文明層次!
對於馬斯克的成功,有人說他天賦異稟,但我看到的是他做選擇時常人所不具備的境界與視野。我們作判斷時大都喜歡靠已有經驗、做線性外推;喜歡看現有優勢、做靜態評估。然而我經常問自己? 在現在這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線性外推還能預知可能指數化發展的未來麼?現有優勢能夠保證自身永立時代的橋頭麼?只有胸懷大格局、多從長遠未來計、時刻保持對未知探索的渴望,不被狹隘的、短期的目標和路徑所束縛,才能找到為之堅持一生的事業追求,活出精彩的人生。這是我共享的第一點體會。
第二個故事的關鍵詞是:不忘初心。這裡,我要講講我們能源網際網路的故事。在傳統學科發展遇到瓶頸,我國能源革命如火如荼之際,我們認為電氣工程學科應到更廣闊的能源領域去尋找自己的價值與定位,但突破口在哪裡?2014年暑假,經過系務會商議,我同趙偉老師、陳昇學長一起去向時任陳校長建議,還記得當時講的三句話:1)環境與能源將是未來長期困擾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兩大難題,2)環境問題的本質是能源問題,3)能源網際網路是解決我國能源問題的一條可能路徑。陳校長當時就拍板讓我們積極做起來,邱校長也支持我們在四川成立了研究院,拓展電氣學科發展空間與資源。在我們清華的大力推動下,能源網際網路已寫入了國家十三五規劃和國家能源規劃;國家能源網際網路行動計劃也於今年2月正式發布;可能有人注意到了,上周我的同事與國家能源局的領導一起參加了國務院吹風會,國家能源網際網路示範工程下個月就可能啟動,將直接帶動投資約300億。
但是,兩年前的這個時候,我們面對的不是認同,更多的是質疑的眼光、反對的聲音、和戲謔的玩笑。有人問過我們是如何咬牙堅持過來的?我想那是因為我們始終堅信不同能源體系的條塊分割一定是低效的;能源生產與消費需求的長期割裂一定是不合理的;通過不同能源形式的互聯互補、生產與消費環節的有機貫通,一定是實現我國能源的清潔化、高效化、市場化的可行路徑;電氣學科勇敢面對更加廣闊的能源領域的重大需求也一定是對的。當然,我們也都清楚,一切還只是剛剛開始,還有更艱巨的任務、更艱苦的路在等著我們,我和同事們還將在這樣的信念下支撐前行。
我想在這個過程我真正學到了:只有信念堅定,才能夠讓你在逆境中成長,並更加強大。正所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是我想說的第二點體會。
第三個故事的關鍵詞是:勇於冒險。
2012年,我在斯坦福訪學的日子,對一所只有280多名教授、2000餘名在校生,但卻連續三年在國際學術排行榜中排名第一的一個小學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專程飛到洛杉磯去求教。我想大家應該知道是哪所學校了?午餐的時候,我請教那裡的一位教授,Caltech的文化精髓是什麼?他脫口而出一個詞「Risky」。後來我知道錢學森先生在他最後的日子裡,也曾向周圍的工作人員回憶起在加州理工求學的日子,他說「創新的學風瀰漫在整個校園,整個學校的一個精神就是創新」,「在這裡,你決不能隨大流,要敢於想別人不敢想的,做別人不敢做的」。根據工作人員記錄,這是錢學森彌留之際最後一次完整系統的談話,可見這種冒險的創新精神對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位教授也告訴我,他們學校一直崇尚「不創新毋寧死」的研究態度,做普通的、常規的科學工作只會被看不起。這種崇尚冒險的創新,造就了這樣一所國際頂尖的「短小精悍」的大學。風險意味著機遇、四平八穩很可能碌碌無為。當大家面臨選擇困境時,我希望你們能夠把握機遇,膽大心細,勇於冒險!因為從數學期望上看,四平八穩的線性曲線並不一定比一飛沖天的階躍曲線更有效率,而一鳴驚人的階躍人生則一定要比四平八穩的生活更為充實有趣!
同學們,人生路上,你們將會面臨許多的抉擇,同時也面臨著諸多的誘惑。你們的這些選擇,折射著自身的境界、視野和胸懷,也決定了你們人生的高度和精彩程度。衷心希望大家能計議長遠、不忘初心、勇於冒險,度過無悔而有意義的人生!
最後,我還想說,你們中很多人就要離開清華園了,將來你們無論在哪裡、做什麼,無論你們是處於事業的順境還是人生的低谷,可能會被誤解、抑或被孤立、乃至感到被生活背叛,但請你們一定要相信,在北京、在清華園裡、在你們曾經學習生活過的電機系,還有那麼一群可能已白髮蒼蒼的老師一直在默默地注視著你們、嘴裡經常念叨著你們、更會毫無保留地相信著你們!
希望大家常回來看看他們,也多回來看看電機系!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