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選擇 系主任曾嶸教授在清華大學電機系2016年畢業典禮上的致辭

2021-02-14 清華電機系研究生會

2016年7月2日,清華大學電機系2016年畢業典禮隆重舉行,電機系系主任曾嶸教授在畢業典禮上致辭,題為「人生的選擇」。

人生的選擇

曾嶸

各位同學:

今天是你們的大節日。我們相聚在這裡舉行儀式,共同祝賀你們順利完成學業,開啟新的人生旅程。首先,我代表電機系的所有老師和在讀的同學們,向獲得博士、碩士、學士學位的各位同學,向你們的親友,表示衷心的祝賀!也向悉心指導你們的老師,致以誠摯的謝意!

同學們,過不了幾天,你們當中的絕大多數人將離開學校,奔向各自的工作學習崗位。臨別之際,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有關「選擇」的話題。可以說,過去幾年中,大家做出的最重要的選擇,就是到清華來讀書,而做出這樣的選擇並不是一件特別難的事情,因為這尚不涉及太多取捨。然而,從你們告別校園邁向社會的這一刻起,你會發現,將會面臨一系列並不那麼輕鬆的選擇。因此,在這裡我想結合近幾年自己親身的經歷與思考,同大家分享三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的關鍵詞是:計議長遠。

今天上午邱校長的致辭中提起伊隆·馬斯克,他也是我心目中的一位英雄人物,因此我還是想講講他的故事。他先後創辦了PayPal、Tesla和SpaceX。1995年,他獲得了前往史丹福大學攻讀應用物理與材料科學博士學位的機會,卻在入學兩天後就選擇輟學。要知道,他手裡握著的是許多人都夢寐以求的學習機會,然而,馬斯克考慮的是三個他最想涉足的領域:網際網路、能源交通和太空。後面的故事大家都清楚了:他分別用三個瘋狂的想法、在三個領域改變著我們的未來,他自己也成為了這個時代的標誌。

去年,我有幸當面請教他,做這三件看似毫無聯繫的事情的內在邏輯是什麼? 他說它們都很有價值(Value)啊。什麼價值呢? 他的回答是,顛覆傳統的行業與思維模式,提升人類的文明層次!

對於馬斯克的成功,有人說他天賦異稟,但我看到的是他做選擇時常人所不具備的境界與視野。我們作判斷時大都喜歡靠已有經驗、做線性外推;喜歡看現有優勢、做靜態評估。然而我經常問自己? 在現在這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線性外推還能預知可能指數化發展的未來麼?現有優勢能夠保證自身永立時代的橋頭麼?只有胸懷大格局、多從長遠未來計、時刻保持對未知探索的渴望,不被狹隘的、短期的目標和路徑所束縛,才能找到為之堅持一生的事業追求,活出精彩的人生。這是我共享的第一點體會。

第二個故事的關鍵詞是:不忘初心。

這裡,我要講講我們能源網際網路的故事。在傳統學科發展遇到瓶頸,我國能源革命如火如荼之際,我們認為電氣工程學科應到更廣闊的能源領域去尋找自己的價值與定位,但突破口在哪裡?2014年暑假,經過系務會商議,我同趙偉老師、陳昇學長一起去向時任陳校長建議,還記得當時講的三句話:1)環境與能源將是未來長期困擾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兩大難題,2)環境問題的本質是能源問題,3)能源網際網路是解決我國能源問題的一條可能路徑。陳校長當時就拍板讓我們積極做起來,邱校長也支持我們在四川成立了研究院,拓展電氣學科發展空間與資源。在我們清華的大力推動下,能源網際網路已寫入了國家十三五規劃和國家能源規劃;國家能源網際網路行動計劃也於今年2月正式發布;可能有人注意到了,上周我的同事與國家能源局的領導一起參加了國務院吹風會,國家能源網際網路示範工程下個月就可能啟動,將直接帶動投資約300億。

但是,兩年前的這個時候,我們面對的不是認同,更多的是質疑的眼光、反對的聲音、和戲謔的玩笑。有人問過我們是如何咬牙堅持過來的?我想那是因為我們始終堅信不同能源體系的條塊分割一定是低效的;能源生產與消費需求的長期割裂一定是不合理的;通過不同能源形式的互聯互補、生產與消費環節的有機貫通,一定是實現我國能源的清潔化、高效化、市場化的可行路徑;電氣學科勇敢面對更加廣闊的能源領域的重大需求也一定是對的。當然,我們也都清楚,一切還只是剛剛開始,還有更艱巨的任務、更艱苦的路在等著我們,我和同事們還將在這樣的信念下支撐前行。

我想在這個過程我真正學到了:只有信念堅定,才能夠讓你在逆境中成長,並更加強大。正所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是我想說的第二點體會。

第三個故事的關鍵詞是:勇於冒險。

  

2012年,我在斯坦福訪學的日子,對一所只有280多名教授、2000餘名在校生,但卻連續三年在國際學術排行榜中排名第一的一個小學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專程飛到洛杉磯去求教。我想大家應該知道是哪所學校了?午餐的時候,我請教那裡的一位教授,Caltech的文化精髓是什麼?他脫口而出一個詞「Risky」。後來我知道錢學森先生在他最後的日子裡,也曾向周圍的工作人員回憶起在加州理工求學的日子,他說「創新的學風瀰漫在整個校園,整個學校的一個精神就是創新」,「在這裡,你決不能隨大流,要敢於想別人不敢想的,做別人不敢做的」。根據工作人員記錄,這是錢學森彌留之際最後一次完整系統的談話,可見這種冒險的創新精神對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位教授也告訴我,他們學校一直崇尚「不創新毋寧死」的研究態度,做普通的、常規的科學工作只會被看不起。這種崇尚冒險的創新,造就了這樣一所國際頂尖的「短小精悍」的大學。風險意味著機遇、四平八穩很可能碌碌無為。當大家面臨選擇困境時,我希望你們能夠把握機遇,膽大心細,勇於冒險!因為從數學期望上看,四平八穩的線性曲線並不一定比一飛沖天的階躍曲線更有效率,而一鳴驚人的階躍人生則一定要比四平八穩的生活更為充實有趣!

同學們,人生路上,你們將會面臨許多的抉擇,同時也面臨著諸多的誘惑。你們的這些選擇,折射著自身的境界、視野和胸懷,也決定了你們人生的高度和精彩程度。衷心希望大家能計議長遠、不忘初心、勇於冒險,度過無悔而有意義的人生!

最後,我還想說,你們中很多人就要離開清華園了,將來你們無論在哪裡、做什麼,無論你們是處於事業的順境還是人生的低谷,可能會被誤解、抑或被孤立、乃至感到被生活背叛,但請你們一定要相信,在北京、在清華園裡、在你們曾經學習生活過的電機系,還有那麼一群可能已白髮蒼蒼的老師一直在默默地注視著你們、嘴裡經常念叨著你們、更會毫無保留地相信著你們!

希望大家常回來看看他們,也多回來看看電機系!

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2020年清華大學電機系十大新聞評選揭曉
    該論文第一作者為電機系2014級直博生王劍曉(現於華北電力大學任教),通訊作者為電機系鍾海旺副教授與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丹尼爾·卡曼(Daniel Kammen)教授,其他合作者包括重慶大學楊知方研究員、清華大學地學系劉竹副教授、清華大學電機系夏清教授、康重慶教授等。
  • 清華大學電機系首席教授曾嶸:清華首設能源大類招生
    18日,清華大學招辦主任劉震、清華大學能源類首席教授曾嶸、清華大學化生類首席教授王宏偉做客新華網訪談間,為廣大網友解讀2017年清華大類招生相關政策。   曾嶸教授介紹,清華首設能源類有三方面的考量。   首先,能源一直以來都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推動力、現代社會運行的血液,更是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的關鍵所在。
  • 電機系舉行線上科研討論會
    清華新聞網6月24日電 6月23日下午,清華大學電機系及清華四川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以下簡稱「四川院」)、清華大學能源網際網路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北京院」)在騰訊會議平臺舉行科研討論會。電機系韓英鐸院士,系主任、四川院院長、北京院院長康重慶,系黨委書記於歆傑,電力系統國重實驗室主任曾嶸,系學術委員會主席孫宏斌,系學位委員會主席沈沉,四川院常務副院長高文勝,北京院副院長高峰及一系兩院教職員工近100人參加了會議。副系主任魯宗相主持會議。
  • 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慶祝建系80周年
    圖為胡和平致辭。記者 御智斐 攝  胡和平在大會上致辭,向電機系成立80周年表示祝賀。  胡和平說,今天我們仍能清楚地記得,在20年前電機系建系60周年的時候,1951屆校友朱鎔基同志曾深情地回憶道:四十多年前,母校電機系主任章名濤教授在一次會上對我們講過這樣一段話:「你們來到清華,既要學會怎樣為學,更要學會怎樣為人。青年人首先要學『為人』,然後才是學『為學』」。為人不好,為學再好,也可能成為害群之馬。學為人,首先是當一個有骨氣的中國人。」哲人已逝,言猶在耳。
  • 清華大學電機系2018年大事盤點
    code=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    11月14日在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年會上,「中國電機工程學會能源網際網路專業委員會」(簡稱:能源網際網路專委會)正式成立。能源網際網路專委會秘書處單位由清華大學與國網信通產業集團共同擔任,秘書處設在清華大學電機系。
  • 校長陳吉寧調研電機系
    記者 智 斐 攝  座談會上,電機系系主任閔勇首先就電機系教師近期圍繞電氣工程學科如何發展的研討和思考作了匯報。他結合2012年學科評估和2013年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的結果,就電機系學科發展的現狀、優勢及挑戰做了分析,認為電機系學科發展「危機與機遇並存」。
  • 清華大學電機系成功舉辦第七屆IEEE高電壓工程及應用國際會議
    9月7-10日,清華大學線上舉辦了第七屆高電壓工程及應用國際會議(ICHVE2020)。會議協辦方包括IEEE電介質與絕緣委員會、電力系統及發電設備控制和仿真國家重點實驗室、重慶大學、密西西比州立大學、清華大學能源網際網路創新研究院、清華四川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
  • 2018年清華大學電機系考研參考書目及考試科目
    據清華大學研究生院消息,2018年清華大學電機系考研參考書目及考試科目已經公布,詳情如下:  1、筆試範圍內容涵蓋電氣工程本科所有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核心課,包括電路原理、模擬電子技術基  礎、數字電子技術基礎、電磁場、信號與系統、電機學、自動控制原理、電力系統分析、電力電子技術基礎和高電壓工程。
  • 「八一勳章」獲得者馬偉明院士做客清華電機系「景德講壇」首講
    「八一勳章」獲得者馬偉明院士做客清華電機系「景德講壇」首講清華新聞網4月1日電 3月28日上午,清華大學電機系「景德講壇」第一講在西主樓217報告廳舉行。電機系校友、「八一勳章」獲得者馬偉明院士受邀作了題為「搶抓電磁能時代發展先機」的專題報告。
  • 清華大學召開2019年第四次院長(系主任)會議
    清華大學召開2019年第四次院長(系主任)會議清華新聞網12月12日電(記者 張靜 攝影 曹文鵬)12月11日下午,清華大學2019年第四次院長(系主任)會議在主樓接待廳舉行。會議對學校近期工作進行通報討論,並對下一階段重點工作作出部署。
  • 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2019屆畢業典禮
    6月29日上午,哲學系2019屆畢業典禮在人文學苑1號樓一層報告廳舉行。張尊超先生及夫人劉黃女士,系友代表王俊教授,系主任仰海峰教授,系黨委書記束鴻俊老師,哲學系黨政領導班子全體成員出席典禮哲學系教師代表、2019屆全體畢業生及部分學生家長參加典禮,共同見證了這一難忘的時刻。典禮由哲學系副系主任孟慶楠老師主持。
  • 清華大學2020年本科生畢業典禮舉行
    6月23日上午,清華大學2020年本科生畢業典禮舉行。校領導邱勇、陳旭、姜勝耀、王希勤、薛其坤、吉俊民、楊斌、李一兵、尤政、過勇、鄭力、向波濤,教師代表朱邦芬院士,副教務長、教務處處長曾嶸,黨委學生部部長白本鋒等出席典禮。副校長彭剛主持典禮。
  • 【聚焦2020計劃】 清華大學電機系:「人才培養、師資引育、平臺...
    這是清華大學電機系黨委書記於歆傑教授寫給清華強基計劃的書院新生的一段話。面對如此「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高等教育理應保持審時度勢、守正出新的積極動態。人才培養:提高國際化人才培養質量「作為一個工科院系,怎麼進行人才培養工作的國際化?這幾年我們做了很多嘗試。」電機系主任康重慶教授在2020年9月3日舉行的清華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暨港澳臺工作會上如是說。2018年1月,清華大學提出並實施「2020計劃」,指出要在2020年將學校國際化辦學能力提升至世界一流大學水平。
  • 電機系在津主辦2020年能源網際網路發展論壇暨中國電機工程學會能源...
    清華新聞網9月15日電 9月11日,2020年能源網際網路發展論壇暨中國電機工程學會能源網際網路專委會學術年會在天津舉行。本次會議主題為「聚力能源網際網路,賦能數字新基建」,由中國電機工程學會能源網際網路專委會、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國網信息通信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主辦。會議採取現場會議和視頻直播相結合的方式召開。
  • 紀念顧毓琇先生巡展首站在清華大學電機系開幕
    紀念顧毓琇先生巡展首站在清華大學電機系開幕清華新聞網9月18日電 9月14日上午,「清風、明月、勁松——紀念顧毓琇先生展覽」系列巡展首站開幕式在電機系西主樓一樓大廳舉行。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綜合部主任申彥紅,特聘顧問李超英、王慧,清華大學校史館、檔案館館長範寶龍,電機系系主任、黨委書記康重慶,以及師生代表20餘人參加開幕式。電機系副系主任魯宗相主持儀式。
  • 清華大學2017年本科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舉行
    當主持人介紹參加典禮的院系領導時,各院系的同學們紛紛喊出了嘹亮的口號:材料學院的「天生我材,鑄造未來」、工物系的「聚變引爆青春,裂變點亮蒼穹」、人文學院的「藏山濟海,縱古往今,求真窮理,人文日新」、化工系的「王者化工,誰與爭鋒」、醫學院的「健康中國,醫學清華,藥結同心,一生醫戀」……  典禮上,校黨委常務副書記、副校長姜勝耀通報了2017年本科生畢業及學士學位授予情況。
  • 清華大學2019年本科畢業典禮上,各院系喊的口號你最喜歡哪個?
    在北京時間的2019年7月7日,清華大學舉辦了2019屆本科畢業生的畢業典禮,在畢業典禮上,畢業生們盛裝出席,與此同時,清華大學各院系的本科生都喊出了自己畢業的口號,這些口號的旗幟鮮明,特點突出,不知各位讀者更喜歡清華大學2019年畢業典禮上哪個院系的畢業口號呢?
  • 清華大學開學典禮的致辭,教授的這些話可以早點讓孩子知道
    在暑假還有半月結束的時候,2019年8月15日清華大學已經開學了,沒錯,學霸的世界總是不一樣的。3800多名清華新生參加了開學典禮,其中包括大家熟知的詩詞才女武亦姝、圍棋七冠王柯潔等明星學子。北京市教學名師獎獲得者、電機系教授於歆傑代表全體教師發言,主題是「如何在人生的馬拉松中跑好清華這一程」。他說,人生不是百米短跑,不是3000米中長跑,而是馬拉松。於教授與大家分享了有關為什麼學習,要有怎樣的學習態度,以及學不過別人時怎麼辦的相關思考,這些道理父母可以早點讓孩子知道,越早知道受益越深。
  • 清華大學2020年本科生畢業典禮「雲」上辦 校長寄語:譜寫新時代的...
    6月23日上午,清華大學2020年本科生畢業典禮舉行。校領導邱勇、陳旭、姜勝耀、王希勤、薛其坤、吉俊民、楊斌、李一兵、尤政、過勇、鄭力、向波濤,教師代表朱邦芬院士,副教務長、教務處處長曾嶸,黨委學生部部長白本鋒等出席典禮。副校長彭剛主持典禮。本次特殊的「雲畢業典禮」面向全球進行中英文雙語直播,將五湖四海的深情匯聚,將五彩斑斕的青春銘刻。
  • 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專業簡介
    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以下簡稱電機系)成立於1932年,是清華大學最早成立的工科系之一。至今已有一萬多名畢業生,約佔清華大學全部畢業生的十分之一。畢業生中即其中包括朱鎔基、黃菊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也包括以2002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金怡濂院士為代表的30多名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還包括國家電力公司總經理趙希正等一大批電力企業的經營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