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拍的電視劇,堪稱70和80後以及部分90後的共同回憶,哪怕過了這麼些年倒回去看,雖然難免有些瑕,但靠譜的劇情和演員普遍在線的演技,觀看體驗依然很好,基本不會把人尬出戲。然而在香港影視沒落之後,那麼多北上拍片的演員,為什麼卻很少有人拍出好作品呢?個人認為,大致上是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點、好劇輪不到你。香港演員裡面有觀眾緣和名氣的,最年輕也是佘詩曼這一代了。然而這都多少歲了?像正午陽光的劇或者有點口碑的導演、公司的劇,這幾年都是內地各家大花小花擠破頭的資源……孫儷、楊冪、趙麗穎等,TVB有哪個女演員看著能和她們爭一下的?
剩下的年輕人,願意踏踏實實從配角慢慢演嗎?如果願意,其實沒太大區別,比如陳偉霆,走的是正宗的好路子,就是老老實實配角慢慢演,一點點就熬出來了。
第二點、普通話爛。多數香港演員說不了標準普通話,需要配音,渣渣輝的梗說了這麼多年就不提了,在大陸成功翻身的蔡少芬、佘詩曼、周海媚在內地劇組都說粵語臺詞,口型對不上讓人很出戲。你們是中國人啊,連普通話都不!會!說!陳偉霆在內地混了這麼久,普通話還是說不好。作為演員就不能找個老師好好練練嗎?
第三點、偶像劇競爭大。本來演偶像劇,是港臺明星所擅長的,然而到了內地,偶像劇比其它劇的競爭更加激烈。大陸各家有背景的有臉的大爆的,00的想演,95的想演,90的想演,特麼85的為了維持流量還得演一演。而且這些人個個都動不動坐擁七位數、八位數的粉絲,粉絲經濟的時代,你又從哪裡插腳?
第四點、讓投資方害怕。因為香港和臺灣都比較崇尚「自由」,所以這些年我們看到的翻車的港臺演員,實在是太多了。感覺很多投資方都有點怕了臺灣和香港演員了。柯震東害慘郭敬明和小時代,房祖名害慘捉妖記電影團隊,還有杜汶澤和黃秋生等政治敏感事件,試問內地有哪個投資方和製作方不怕這些?
現在網上對這類問題非常謹慎,但凡有點黑歷史都保不準啥時候就被挖出來各種錘擊了,誰知道你之前有沒有嘴巴不嚴,到時候整部劇被封殺,哭都找不到墳頭啊!這一點,內地演員雖然也偶有翻車的,但總體來說,大家都在一個圈裡混,誰是啥貨色,投資方但凡探探底,多少還是有點把握的。
因此,總結來說,香港演員乃至臺灣演員(其實他們稍微好一點)在內地拍不出好作品,其實也就不難理解了。籠統點說可以稱之為「水土不服」,但事實上是昔日的弄潮兒,如今已經過時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了。如果再不練好普通話,提升個人能力,和敏感事物保持距離,別說拍好作品,怕是連出鏡的機會都會逐漸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