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老班長」,一個多麼可愛又親切的稱呼!這個稱呼的背後,有軍人的責任和擔當,有對軍隊的忠誠和熱愛,也有對專業孜孜不倦的追求……「老班長」自帶榜樣的屬性和力量。又是一年退伍季,有很多老班長將離開軍營,他們帶走了什麼,又留下了什麼?
軍團特推出「再見,老班長」專欄,敬請關注第七期——
「向中國共產黨敬禮!
向中國人民解放軍敬禮!
向中國人民敬禮!」
在火箭軍96031部隊
退役士兵向軍旗告別儀式上
一級軍士長張海潮莊嚴敬禮
為自己三十年的戎裝生涯畫下句點
明豔的紅花,澎湃的掌聲
從臺下走到退伍老兵發言臺
張海潮走了16步
而這短短的16步背後
是他整整30年的堅守……
回報黨恩,他忠誠不渝
望不盡的黃土坡
連綿的窯洞……
這就是張海潮兒時記憶裡
家鄉的樣子
小時候
他連衣服都要和家裡的兄弟們換著穿
眼看著日子就要過不下去了
當地政府伸出了援手
種植蘋果、補貼糧食、派技術人員教學……
五年過去,鄉親們住上了新樓房
孩子們也走進了學校
△張海潮新兵下連後練習盲眼修車
1990年12月
張海潮懷著「回報黨恩」的想法
光榮參軍入伍
不久,他就從眾多士兵中脫穎而出
入伍以來
他先後榮立2次三等功
1次全軍士官優秀人才獎三等獎
15次被評為優秀士官
參加30餘次通裝維修比武獲獎
帶出徒弟200餘人
其中3人提幹
30人榮立三等功
△張海潮為「徒弟」們傳授經驗
本領過硬,他紮實肯幹
從次次參加上級車輛維修比武獲獎
到在執行任務中多次排除車輛緊急故障
張海潮成為了戰友們心中的「維修大拿」
他摸索總結的「底盤故障判斷排除25法」
自創的「聞、問、試、理、修、記」六步修理法
以及研發的汽車發動機拆裝工具
等眾多科研成果
陸續在部隊推廣應用
△張海潮在某任務中維修車輛故障
在一次裝備比武中
張海潮帶領班組進行發動機三級保養
一系列科目要求半小時完成
當看到這個要求時
幾名戰友有點擔心
而張海潮卻絲毫不露怯
他帶領大家日夜訓練
一天練十幾遍
在油水和汗水的浸染中
戰士們的衣服未曾幹過
最終在比武中
他們以12分鐘的優異成績
榮獲一等獎
△工作中的張海潮
以營為家,他從軍無悔
從條件艱苦的小平房
到寬敞舒適的樓房
從洗澡小鍋樓一身灰
到全天候熱水供應
從稀飯饅頭配鹹菜
到牛奶油條啥都有……
三十年的奮鬥與磨礪
張海潮見證了軍營翻天覆地的變化
然而
多年來對於家人的愧疚和虧欠
被張海潮深深藏在心中
△妻子朱竹萍為張海潮獻花
家中親人去世
他卻無法趕回送最後一程
襁褓中的孩子嗷嗷待哺
他卻不能同妻子一起照顧
比起闔家團聚的溫存時刻
更多時候張海潮是在戈壁沙漠中
伴風沙、枕星河
△張海潮帶妻子朱竹萍回憶軍營點滴
離開部隊前
張海潮拉著妻子朱竹萍的手
在營區裡逛了一圈又一圈
他想讓同擔風雨多年的親密愛人
陪他一起最後一次
再看一看這些年他為之奮鬥的軍營
或許對家有愧
但他於國無悔
一份感恩,是三十年的無悔奔赴
一次選擇,是三十年的忠誠堅守
一個「軍」字,
是一生記憶,
也是一生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