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剛剛度過的一個漫長又特殊的假期,大疫當前,所有的線下課程都被取消,所有同學都不得已在家中自我隔離。即使在開學後,學校也都以網課暫時取代了到校授課。
在這段「特殊」的假期裡,社交媒體流傳著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眾生百態」:有些班級一到提問環節就集體閉麥;有的孩子問到自己便一動不動假裝網絡卡頓;更有甚者,自習就等於躺被窩、吃零食,上課就等於攝像頭盲區刷手機。
在家學習舒適溫暖的環境困住了一些人,變得怠惰和放縱,但也有孩子,在「封鎖」中積極尋求突破,以另一種方式在廣闊天地間馳騁。
我的學生小琬,無疑屬於後者,她是睿途老師們常常掛在嘴上的「夢想中的女兒」。19年在睿途,從入班的託福78分,用9個月時間,拿到了託福118、SAT1470的成績。
小琬成績截圖
這個「特殊」的假期,和大家分享,小琬是如何備考SAT向高分衝刺的!
01.勤學更要「好問」
小琬這個寒假一共完成了18篇SAT精讀和4套SAT語法題,看到這裡同學們可能會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正常的SAT備考的做題量。但是如果翻一翻小琬群內的作業提交記錄和提問互動,就不難發現,小琬的精讀質量要遠超其他人。
這裡有一張超長的截圖,時間是過年後小琬恢復學習的第一天。裡面詳細地記錄了SAT閱讀精讀中每一句理解不夠透徹的地方。為了方便老師定位和解答,小琬還細緻地標註好哪一篇、哪一行、哪個詞,具體的疑問是什麼。
1篇SAT精讀文章 小琬向老師提了21個問題
需要拓展背景知識或者涉及整體理解的篇目,老師會安排在下次課上答疑。但更多時候,對於理解和知識點的問題,老師們都樂得為她提供專業詳細的解答。
思寒老師針對小琬問題的答案
這樣的一問一答幾乎每天都在進行。在英語學習中,提問與答疑的互動是極其重要的一環。不論是託福還是SAT,只要是面對難度比自身水平高一些的文章,其中一定會有疑問和需要補充學習的地方。
和語法丁雪老師的互動答疑
我們在面對作業練習時,不能只顧做題,看一下正確率。這樣只是在無限重複自己已經掌握的地方,僅僅能解決出題點對應的部分文章的疑問,也就不能完全發揮出練習的效果。
最應該做的是在每一篇練習中、每一次閱讀中找到自己有疑問的地方。只有及時發現這些疑問並通過自主思考、查詢字典,或提問討論的方式解決掉,才會收穫這篇練習和精讀帶給你的知識儲備和理解能力上的提高。
02.把做SAT精讀的精神延伸到課外閱讀
小琬與所有同學一樣,同樣面臨著3月份SAT考試被取消的難題。但是她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穩定的心態和持續的行動力。
我想這種穩定的心態和行動力,大概是因為小琬的自律,並且充分認可睿途的教學觀念、也在一路走來的學習中充分認識到託福和SAT都是對能力的考查吧。
小琬的SAT閱讀思寒老師推薦的課外閱讀書目:
根據老師的建議,8月29日的SAT備考和任務布置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真正的套題練習老師建議從7月初開始。但在這之前的語言能力提高,小琬一刻也沒有鬆懈。難度極大的聯邦黨人文集和語言流暢嚴謹的經濟學人閱讀任務成了小琬語言能力保鮮和詞彙表達積累的新常規。
而小琬還是那個「十萬個為什麼」。我也萬萬沒想到畢業以後,再次日常性地精讀經濟學人以這種形式重新開啟。
2月小琬針對課外閱讀的提問截圖
我們理解的閱讀和精讀其實就是一個追求真相的過程。這種真相可以體現在很多層面:
一是事實真相,要保證文本理解起碼符合作者意在反映的客觀事實;
二是邏輯真相,即把握文本的因果、聯繫、和在論述中謀篇布局的合理性;
三是寓意真相,即對一些比喻、典故、乃至想像的理解要與作者表達意圖一致。
在這個過程中,每一次對文本的破譯都是對語言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升、每一寸推進都有一寸收穫的欣喜。
這個漫長的假期,每個同學都多了大把的時間,可能你已經開始準備託福或SAT的學習,那恭喜你,你是一個很有自制力的同學。
那我期待同學你也可以嘗試像小琬一樣,樂於刨根問底。只要你勤於思考、善於發現問題,相信每一次提問與互動都會滿載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