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陳言】
政治家秘書,是政治家安危的最大風向標。
12月4日,《朝日新聞》報導稱,東京地方檢察廳準備用「略式起訴」的方式,追究前首相安倍晉三第一秘書及安倍後援會事務擔當者兩人違反《政治資金規正法》的相關罪行。
之前的3日,據日本時事通訊社報導,東京地方檢察院特搜部就參加賞櫻會的前一天,安倍事務所邀請選舉地盤上的參會選民舉辦宴會一事,希望以「喝咖啡」(任意聽取)的方式,請安倍做出說明。
其實早在11月23日,一向以安倍首相鐵桿粉絲為報導特色的《讀賣新聞》,就刊登了獨家新聞,說東京地方檢察院請安倍第一秘書「喝咖啡」,談賞櫻會前一天召開的宴會是不是由安倍事務所補貼了一部分費用。
要知道,日本的特搜部從來不會貿然請人「喝咖啡」,請前首相的第一大秘「喝咖啡」就更非同小可。
《讀賣》報導說,實際上安倍事務所為這一宴會支付了800萬日元(約50萬人民幣),換句話說用於「賄選」的金額巨大。安倍有了這樣的「汙點」,不管檢察院是否追究安倍責任,至少安倍第三次出來當自民黨總裁、內閣總理的願望很可能就此泡湯。
11月24日,被《讀賣》報導後,安倍回答記者採訪(圖/《讀賣新聞》)
檢察院以及像金魚屁股上掛著的糞一樣跟在安倍身前馬後的《讀賣新聞》,如果沒有現任首相菅義偉的旨意,他們是不敢輕舉妄動的。安倍絕地反擊,也需要從對方的秘書、對方陣營中的議員那裡入手。
兩個陣營發動戰爭前,這樣的代理戰爭在日本屬於常態。
安倍身體
一個國家領導人的身體狀況,幾乎比任何軍事、經濟情報都重要,需要嚴加保密。
安倍辭去首相職務前,情況大不一樣。別說日本了,中國一些自媒體都知道安倍「連續工作147天」,「吐血」、「潰瘍性結腸炎復發」,甚至為日本首相如此辛勞,很有可能辭去首相職務「唏噓不已」。
難道日本首相的健康情報在2020年突然變得不值錢了?
所有信息均來自日本媒體,並非中國自媒體突然有了獲取日本情報的能力,只是翻譯軟體的進步,讓自媒體獲取公開信息的能力強了起來,而官方媒體不肖於報導這種不能確認的新聞,靜觀之際給了自媒體發揚光大的機會。
安倍在超過了佐藤榮作創造的歷史記錄,成為日本有史以來出任首相最長的政治家時,日本的新冠疫情日復一日地嚴重起來。
將近8年的首相任職,讓權力出現了少有的固化,安倍身邊各種充滿了銅臭味的醜聞,除了森友、加計之外,2020年還多了一個利用賞櫻會賄選選民的新疑案。
從國際局勢看,安倍熱愛、追捧的美國川普總統在大選中落敗,日美關係面臨新的調整,安倍此時已經束手無策。
所以,安倍選擇在哪個時間點上辭職,用什麼理由辭職,在2020年8月開始成為日本媒體關心的問題。
2020年8月17日,安倍乘車前往慶應大學醫院(圖/《朝日新聞》網站)
8月17日,日本媒體在首相官邸及慶應大學醫院門口架好了照相機,等待安倍外出看病、檢查身體。安倍進入醫院,七個半小時後才出來。
筆者也算是做過慶應大學的員工,看病的時候常去本院醫院。除了急診,不管看什麼病這裡都是提前預約,幾乎不會有中國國內醫院讓病人等待的情況。安倍身為一國首相,更不會讓他等在數不清的大爺大媽之後,最後一個看病。七個半小時的檢查,說明情況已經相當「糟糕」,日本首相需要更換了。
有乖巧的日本記者,沒有去慶應大學醫院蹲守,等待醫院發布安倍健康方面的情報,而是去安倍夫人身邊探聽消息。一位常年在《朝日新聞》工作過的記者,發現安倍夫人到了8月17日這天也依舊興高採烈,沒有半點焦慮。
首相夫婦是日本恩愛的典範。這邊安倍長時間檢查身體,中國自媒體都報導了「吐血」情況,那邊首相夫人一如既往,對記者問及的首相身體問題「一笑了之」,記者立即得出結論:安倍在為辭職做鋪墊了。
自從8月4日,日本雜誌報導安倍吐血的消息後,自民黨內關心愛護總裁的聲音不絕於耳。開始有人說「首相已經連續工作了147天。」還有人對媒體說,「我就反覆向首相建言,要保護好身體。」中國的自媒體和日本媒體一樣,相信一個國家的首相能一邊吐血,一邊連續工作四、五個月……
其實安倍健康情報的有意洩露,要說的就是一個問題——安倍在創造了就任首相時間最長的紀錄後,現在想辭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