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氣」的第一書記王金成:脫掉「貧困」帽 讓古井村幸福起來

2021-01-15 中國民航網


濟寧微山縣古井村幸福路(本文圖片由山東航空集團提供)

一排排整齊的太陽能路燈、乾淨整潔的文化廣場、訂單不斷的造紙企業……走在濟寧微山縣古井村幸福路上,就像是走在了充滿未來感的現代化農村大道上,整個古井村呈現一幅村民安居樂業的和諧氛圍。而在2年之前,古井村還是帶著「貧困」帽子的貧困村。村子2年來發生的變化,背後離不開一個人,他就是省派「第一書記」王金成。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希望我離開村子之後能給老百姓留一個好的念想。」王金成的想法很樸實,自從接受了「第一書記」這個角色後,他就下了決心,一定要當好這個「第一書記」。

2019年4月,由山東航空集團派出的3名省派第一書記進駐濟寧市微山縣兩城鎮,王金成便是其中之一。帶著「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誓言,王金成奔赴脫貧攻堅一線,開始了他的鄉村振興工作。

王金成所在的古井村是兩城鎮的省定貧困村,多年來由於村莊沒有形成完善的產業支柱,村民多靠外出務工來維持生活。「剛到村裡時的場景我現在還記得,村裡的基礎設施、環境衛生都比較差,留守在村子裡以老人跟小孩居多。」儘管此前有過心裡準備,但看到村裡的現狀還是讓王金成心裡一緊。

「必須想法子讓村子改變!」

來到古井村的第一天,王金成就暗下決心,一定要做出成績,讓村子有所改變。

跟村委班子見面後,王金成連行李都沒來得及放就到村民家中調研情況。「如何一體謀劃、怎樣促進鄉村振興」王金成的心裡已經捋出了一條思路。「一手抓黨建,一手抓脫貧,採用'黨建+N'的發展思路,短時間內讓古井村發生變化。」王金成說。

面對這個全新的、陌生的環境,以及角色和崗位的變化,王金成清楚地認識到,要脫貧必須要有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在得知古井村「兩委」班子不健全,尚未選出村主任及村委成員的問題後,王金成積極與兩城鎮及所在管區溝通,深入走訪村民了解民意。

2019年12月20日,在做好各項前期工作的基礎上,古井村補選了村主任及村委委員,進一步完善了「兩委」架構。

從「單打獨鬥」到「組團戰鬥」

「什麼樣的產業周期短、見效快、風險小?」初到古井村時,這幾乎是王金成每晚睡前必想的事情,他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讓村民在短時間內得到收益。來古井村之前,王金成擔任山航酒店管理公司(濟南)副總經理職務,憑藉著多年的管理經驗,他想了很多產業扶貧的方案。

那段時間,王金成每天穿梭在古井村的各個角落,挨家挨戶的認真調查,通過一段時間的走訪,王金成了解到,村裡有一家印刷產品製造銷售企業。得知這一關鍵信息後,有著多年管理經驗的王金成決定注入資金到這家企業。

在得到「兩委」班子的肯定後,他採取了「入股分紅+貧困戶務工收入」的模式,開啟了「造脫貧紙,打幸福牌」的脫貧之路。為了讓年齡結構更加合理,王金成狠抓後備人才培養,回引本村優秀人才。短時間內,古井村從此前的「單打獨鬥」變為了「組團戰鬥」。

很快,村民們切身體會到「抱團」的優勢,村民們的收入高了,大家的心氣也更足了。

借著這股東風,古井村投資60萬元產業資金到濟寧星瀚文化用品有限公司,用於建設標準化車間,經過一年的經營,每年可增加村集體收入4.8萬元,實現貧困戶新增就業20餘人。

原本經濟薄弱的古井村一下摘掉了「貧困」的帽子,貧困戶可以在家門口領工資,在此之前,這是村民們想都不敢想的事。

既要幫扶,也要防止「返貧」

駐村以來,王金成嚴格按照「五必訪五必問」的要求,深入走訪貧困戶,了解村民們的生活狀況,面臨的實際困難。

王金成的普通話不太標準,操著一口方言的他很「接地氣」,跟村民們的交流很順暢,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我一直把自己當古井村的人。」

在精準扶貧這件事上,王金成的理念是既要幫扶,也要防止「返貧」。在取得一定的成績同時,王金成一直在思考如何防止已經脫貧的村民「返貧」。

「我們通過低保、五保、公益崗、殘疾人補貼、光伏分紅等多種組合方式,多舉措增加村民收入。」王金成說,他們還建立了由第一書記、村「兩委」成員和鎮機關工作人員等組成的幫扶責任人制度,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幫扶責任人全覆蓋。每個幫扶責任人幫包6戶~8戶貧困戶,確保每月至少2次走訪入戶,重點排查貧苦戶住房、飲水、醫療等情況,確保「住有所居、病有所醫」。

煥然一新的古井村

2019年,王金成利用政策資金,高標準規則打造村內主幹道。硬化、美化、亮化幸福路600米,突出生態至上,新栽石榴樹、山楂樹等綠化樹約300棵,打造了「古井心景」生態景觀一處。安裝太陽能景觀路燈150盞,規劃農戶停車位20餘處。如今,走在古井村幸福路上,完全沒有了當初老舊不堪的舊景像。

「村子之前飲水是個大問題。」王金成說。為此,他積極協調水利部門在古井村鋪設自來水管道約40公裡,徹底解決全村飲水安全問題。

2020年疫情期間,在鎮黨委政府支持下,王金成與村「兩委」共同努力,積極協調多個部門,最終免費為古井村新修總價值達20萬元近600米的生產路,硬化戶戶通道路約500米。

「其實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前期也是有一定困難的。」王金成說。因為涉及道路、設施等改造,有一部分年齡較大的老人反對。「之前就有一位老太太比較相信風水,她極力反對在她家門口動工。」王金成說。這樣的事情他提前就預料到了,阻力肯定是有的,關鍵是要掌握溝通的方法。

王金成針對持反對意見的村民,挨家挨戶上門做工作,如果不行就找與他們關係較好的鄰居去遊說。「老人在村裡一輩子了,思想觀念肯定跟年輕人不一樣,只要找準方向,他們還是不難說服的。」王金成說。

等到一系列的基礎設施建設好後,當初反對的村民們也都喜笑顏開,王金成跟他們開玩笑說:「當初幸虧聽勸吧,你們看現在多好啊!」

如今,古井村已經大變樣,王金成在古井村任職的日子也進入倒計時,「這些日子在村子裡工作生活很充實,看著大家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說實話我真的很高興。」王金成說。「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的古井村未來一片光明。(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楊萬卿)

相關焦點

  • 抗擊疫情 我是一個兵 來自老百姓自貢市大安區回龍鎮古井村第一...
    四川新聞網自貢2月7日訊 「書記,謝謝你!我們老百姓遇到你真是福氣!」一位大娘緊緊握著呂彬的手滿含眼淚的說。「大娘,我是一個兵,來自老百姓。你們是健康的,我們就放心了。」呂彬,回龍鎮古井村第一書記, 17年的從軍經歷,軍人生而為人的精神已深入他的骨髓,他把這種精神帶到了他的工作裡。大年三十,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正在餐桌上的他,放下碗筷,立馬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古井村。
  • 大安區回龍鎮古井村:種植黃金蜜柚 甜進貧困戶心裡
    這顆黃燦燦的柚子,如今已經成為大安區回龍鎮古井村的一大產業,200畝黃金蜜柚基地裡,幼苗正茁壯成長。走進大安區回龍鎮古井村,一片片綠油油的農作物很是吸引人注意力,走近一看,一排排幼小的果樹苗如士兵般整齊地站在山坡上,在苗子的下面,種的是比較常見的花生和豆子。這種混種的模式令人好奇,於是,來到了古井村委會辦公室一探究竟。「你說的那種模式叫套種。」
  • 「摘窮帽」後怎樣「拔窮根」——大別山區縣委書記與村支書記扶貧...
    新華社鄭州6月22日電題:「摘窮帽」後怎樣「拔窮根」——大別山區縣委書記與村支書記扶貧對話錄新華社記者甘泉大別山深處,河南商城縣伏山鄉裡羅成村2015年將戴了幾十年的窮帽子摘了。然而,脫了貧的村支書並不輕鬆。同樣不輕鬆的還有縣委書記。2020年前這個縣累計將有125個村會摘窮帽。
  • 彭勇剛:接地氣的「駐村第一書記」
    2016年,通過扶貧資金入股分紅等產業扶貧方式,將使這7戶穩定增收,脫離貧困。 ——彭勇剛 作為中國氣象局派駐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突泉縣水泉鎮合發村的「駐村第一書記」,彭勇剛最近著實「火」了一把。從2015年9月14日自治區黨委書記王君到合發村考察,到今年1月28日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赴當地調研,彭勇剛都有幸與領導們面對面交流。
  • 青海扶貧「第一書記」:為貧困山區孩子圓了「上學夢」
    圖為「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在索南仁青家了解近況。   圖為「第一書記」楊同業慰問貧困戶。 李雋 攝  牙尕村和哇龍村是尕楞鄉的貧困村,青海省委宣傳部的幹部楊同業和石陽分別是這兩個村的「第一書記」。李雋 攝  2015年10月,青海省委宣傳部與尕楞鄉成為聯點幫扶單位,給貧困村牙尕村和哇龍村派來了第一任「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
  • 張梓揚 徐梓辰主演農村題材電影《古井村》
    近日,電影《古井村》由玉蘭電影工作室出品,由楊玉蘭執導,擔任編劇、製片人。由楊玉蘭領銜主演,丁樂、德吉卓瑪、張文卓、王莎莎、羅俊林、張梓揚、徐梓辰 等聯合主演。據了解,《古井村》講述了從60年代初李富貴和錢桂花初識,到2000年農村建設的一個變化,錢桂花嫁入李家後古井村發生的恩怨故事。
  • 「網紅書記」全國巡迴報告, 告訴你材料接地氣的「密碼」
    中共重慶市奉節縣委書記楊樹海,是大家很熟悉的一位「網紅書記」。2018年11月6日,他因在中央黨校2018年秋季畢業典禮上的發言——《揚帆起航正當時》,而迅速走紅網絡,讓眾多筆桿子大呼過癮。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他作為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的單位代表,於10月26日在陝西西安舉行的全國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巡迴報告會上的報告。
  • 脫掉護士帽,如何辨別不同的護士?
    現在越來越多的醫院摘掉了護士帽,護士們也在用行動支持著護士服的又一次變革!那大家肯定要問,沒有了護士帽,護士的職務如何區分呢?下面是北京醫院採取不同職稱、職務的護理人員將佩戴不同標識的領徽,以方便大家區分,現在向大家解讀一下這枚小小領徽的涵義。北京醫院舉措:設計整體構思源於丁香花。
  • 自貢市大安區委書記張昭國率隊調研脫貧攻堅等工作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10月15日,自貢市大安區委書記張昭國率隊對脫貧攻堅、農業產業發展、交通項目建設以及危改工作開展調研。大安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唐小華,區委常委、區委辦主任陳科,副區長倪煜旻隨同調研。
  • 金瀚穿連帽羽絨服疊穿連帽衛衣,保暖又穿出少年感,私服接地氣!
    前不久,金瀚走機場,看金瀚穿連帽羽絨服疊穿連帽衛衣,保暖又穿出少年感,私服接地氣!來看下。當時的金瀚留著一個飛機頭,好像頭髮又剪短了,其實,這款髮型對於男生來說是比較乾淨清爽的,從側面看金瀚,真的超級白,尤其是鼻子,好好看呢。
  • 許洪蘭:行走在彝寨的駐村第一書記
    5年時間裡,她每天穿一雙膠鞋、背一個水壺、挎一個布包,越嶺翻山,行走在彝族群眾家中,走訪、調查、服務……她就是四川省涼山州甘洛縣公安局網絡安全與情報信息大隊教導員、石海鄉甘東村駐村第一書記許洪蘭。  幾度耕耘,幾度收穫。
  • 王詩齡罕見接地氣!穿普通款連帽衛衣家中畫畫,沒貴氣好看多了!
    因為參加某綜藝而被觀眾熟知的angela王詩齡,小時候長得玉雪可愛,但是一出生就含著金湯匙的她向來都是大牌加深,小小年紀便通身貴氣,網友看了都搖頭,但是穿著普通連帽衛衣出境之後的王詩齡卻意外收穫了好評。王詩齡罕見接地氣!
  • 第一書記曲巖:柔肩撐起「半邊天」
    在扶貧路上,她已經奮戰了1000多個日夜;一提起她,當地的幹部群眾無不交口稱讚;她忘我奉獻,用女性特有的細膩和真誠溫暖著貧困群眾的心……她就是白城市傳染病醫院黨辦主任曲巖。2016年1月,她被選派到白城市洮北區洮河鎮那尼哈村任駐村第一書記。
  • 彭楊:為讓貧困群眾過上幸福生活
    貞豐臺消息 新春伊始,全省極貧鄉鎮貞豐縣魯容鄉春意盎然,帶著讓貧困群眾過上幸福生活的願景,魯容村駐村幹部彭楊奔走在村寨中,訪貧問苦
  • 第一書記的幸福觀
    這是高州市深鎮鎮柏坑村第一書記白明亮駐村時樹立的幸福觀。對於白明亮來說,他非常清楚崇實尚實、真抓實幹對駐村幹部是極其重要。用苦幹詮釋責任,疫情防控勇擔當今年大年初二,正在和家人吃午飯的白明亮,在收到返崗防控疫情的通知後,立刻收拾行李,驅車50多公裡趕回深鎮鎮柏坑村,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中。
  • 用大愛走進山區貧困人的心靈——記江衝、廣和村駐村第一書記譚江
    譚江,中共黨員,今年31歲,在2018年3月起,擔任湖南省株洲市攸縣鸞山鎮江衝村、黃豐橋鎮廣和村駐村第一書記,是縣應急管理局派出的基層扶貧幹部。他,身材削瘦,戴著眼鏡,說話不疾不徐。談到兩年山區扶貧經歷,他的眼睛閃露著激情的光芒。這是個有著大愛精神的年輕人。平時在生活中,他總是平易近人,喜歡幹好事,做實事,鄰居大叔大嬸人見人誇。
  • 自貢市大安區委書記張昭國帶隊督查調研脫貧攻堅工作
    人民網成都4月9日電 4月8日,自貢市大安區委書記張昭國到回龍鎮古井村、雙柏村、優勝村、關帝村等地督導調研脫貧攻堅工作,區委副書記餘泓,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李旭,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永豐,區政府副區長吳革、劉勇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
  • 一首《天之大》,唱哭「第一書記」!
    這些「領路人」在自己的崗位上不辭辛苦、兢兢業業,帶領一方鄉親致富;他們總沒時間陪伴家人,卻總在第一時間出現在貧困群眾身旁;他們的身板也很瘦弱,卻總衝在找項目、拉投資、建道路的第一線……陳召起是上蔡縣五龍鎮高白玉村第一書記
  • 第一書記開店了
    10月12日,白城市首家駐村第一書記代言產品專營店和白城市暨洮北區消費扶貧專館正式開業,眾多市民進店選購,銷售十分火爆。該店是由白城市駐村第一書記協會、洮北區駐村第一書記協會、中智優選集團公司聯合創辦,宗旨是要通過打造「線下線上」同步運營新模式,為全市開展消費扶貧活動架設供需對接的橋梁,匯聚全社會的愛心,「以購代捐」「以買代幫」,讓貧困村特色農產品走進城市,讓愛心助農走進鄉村,打通農戶和市場之間的直銷渠道,形成輻射面廣、整合力強、美譽度高、可持續發展的強大拉動力,助力貧困村集體和貧困群眾穩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