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在第54個學雷鋒紀念日來臨之時,全國首個雷鋒文化博物館在萍鄉落成的好消息傳來,該館從3月6日起面向全社會正式開放。有別於國內各地雷鋒紀念館以圖文為主的展覽形式,中國雷鋒文化博物館主要側重於實物展覽,博物館的落成將成為我市傳承雷鋒精神的又一個「高地」。在開館前夕,記者來到這裡實地採訪,去探尋建館背後的故事。
吳錫有和皮翃有一個「共同夢想」
一次萍鄉行的感動一座小城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志願者?
吳錫有,「雷鋒班」第22任班長。時光倒流回2016年1月,受市文明辦和團市委的邀請,吳錫有與雷鋒生前親密戰友喬安山一起,來到萍鄉參加「傳承雷鋒精神,貢獻志願力量」的志願公益交流活動,這是吳錫有第一次聽說萍鄉、來到萍鄉,沒承想,這一來就與萍鄉結下了不解之緣。「我一看這個城市怎麼這麼多志願者,到處都是穿著小馬甲的志願者,在做這麼多公益活動,印象特別深刻,真是小城大愛。」吳錫有說,尤其是當他接觸到「雷鋒哥」胡啟初和「老阿姨」龔全珍後,更是被他們心存大愛的精神所感動。
志願者在「雷鋒大講堂」開展活動
正是源自這份內心深處的感動,讓吳錫有此後一次又一次來到萍鄉這座贛西小城。「源於什麼?我說源於萍鄉是一個有溫度的城市,每一個靠近萍鄉、走進萍鄉的人都會感覺到溫暖,在萍鄉無論是基層的百姓還是機關的幹部,他們都利用業餘時間積極參與到公益活動中,還有好多企業也都在做公益,這些打動了我,我一定要來萍鄉。」吳錫有在部隊每個月有5 天假,他經常犧牲回家陪伴家人的寶貴時間,不辭勞苦地從北方趕到南方,參加到我市各種各樣的公益活動中去。
「英雄山少年志」有愛有家有明天井岡山夏令營開營儀式,「國際支教,情滿萍鄉」英語教育國際志願支教公益活動結營儀式,第七屆「牽手童行,讓愛傳出去」大型助學慈善晚會,楊岐、老關、赤山三所留守兒童「守望之家」掛牌儀式……一年多來,吳錫有馬不停蹄地在萍鄉參加各種志願公益活動,與萍鄉接觸越多、對萍鄉了解越深之後,他更加鍾情於這座城市,這位雷鋒精神的傳人對萍鄉有了深深的歸屬感。「我幾乎每個月都來了一次,每一次走進萍鄉的時候,我都非常快樂,為什麼快樂?因為每一次活動都能讓我的心靈受到洗禮、得到淨化。我非常願意去參加每一個公益活動,因為這本身就是對我們雷鋒傳人很好的教育。」
一座以雷鋒原名命名的「正興園」
兩個人思想的碰撞當今社會到底還需不需要雷鋒精神?
皮翃,江西天順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總經理。時光倒流回2015年 11月,在一次赴遼寧撫順的學習之旅中,皮翃認識了「雷鋒班」第22任班長吳錫有。「當時他給我們做了一場報告會,我聽了有很大的啟發與感受,我和他一樣,也是一個有著深深雷鋒情結的人。」報告會一結束,皮翃就找到吳錫有,儘管之後的行程安排一項接一項,皮翃卻總是見縫插針地與其交流,這也讓吳錫有對這個「握手總是不放,跟著一直不走」的人留有深刻的印象。
此後,兩人各自留下聯繫方式經常交流,雷鋒式的友誼在兩人間慢慢滋生。「我們就很多話題進行了交流,記憶最深的就是『當今社會到底還需不需要雷鋒精神』。」經過徹夜長談,兩人都認為,儘管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很多事物走進歷史,很多口號已經過時,但雷鋒精神卻沒有落伍,從樂於助人到無私奉獻,從幹一行愛一行到甘當革命的螺絲釘,雷鋒精神的每一個亮點,都可以映照我們當下社會的不同層面,「我們要做的,就是將雷鋒精神作為一種文化、一種生活方式、一種主流價值觀,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去傳承」。
文化需要載體,如何將雷鋒精神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去呢?兩人將目光都聚焦在了吳錫有的雷鋒文化藏品上,萌發了在萍鄉打造全國首個雷鋒文化博物館的念頭。吳錫有從入伍時就開始收藏與雷鋒有關物品,迄今為止,他收集的學雷鋒藏品已經有1100餘種、5300多件,其中不乏上世紀60年代到90年領導人題詞珍藏品、1963年 3月 5日《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光明日報》、《工人日報》、《文匯報》頭版頭條刊登的毛主席「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題詞等珍貴藏品。曾有人想出100萬元買走吳錫有的這些收藏,但是他想都沒有想就拒絕了,但當萍鄉要建雷鋒文化博物館的時候,他同樣想都沒有想就拿出來了,「因為我只有把這些物件放在這個館裡,才能讓它們發揮出更大的光芒和作用,讓萍鄉人乃至全國的人都能感受到這種雷鋒文化,進而內化於心、外踐於行,讓雷鋒精神薪火相傳、發揚光大。」
中國雷鋒文化博物館展示區一角
三方聯起手的行動如何讓雷鋒精神在大愛小城紮根?
近年來,我市作為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試點城市,緊緊圍繞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學雷鋒志願服務制度化、誠信建設制度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等方面開展工作,催促著精神文明之花在這座小城芬芳綻放,芳香濃鬱。當建設雷鋒文化博物館的報告提交上來後,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高度重視,多次進行了調研指導。
博物館內的雷鋒精神「文化牆」
2016年 7月 2日,一場名為「雷鋒精神、榜樣啟初、共建接力」合作意向書籤字儀式在我市舉行,全國首個雷鋒文化博物館項目啟動,館內所有藏品由吳錫有無償捐贈,江西天順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出資300萬元建設。經過8個月多的緊張建館、布展,今年3月5日中國雷鋒文化博物館全面落成,從3月6日起面向全社會正式開放。博物館總面積1600平方米,設有一個展廳、一個「雷鋒講堂」和一座以雷鋒原名命名的「正興園」,展廳共分為「相信雷鋒、熱愛雷鋒」、「珍貴記憶、崇高信仰」、「雷鋒文化、接力傳承」、「傳承文明、提升修養」、 「高雅情操、美麗人生」和「小城大愛、放飛夢 想」6個 部分 ,展出 了1000多種類、 5000多件雷鋒文化藏品。
中國雷鋒文化博物館內的大型雷鋒雕塑
據悉,中國雷鋒文化博物館開館後,除了向社會免費開放外,還將定期開辦「雷鋒大講堂」,邀請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來與大家分享對雷鋒精神的感悟,同時我市還將以這裡為基地,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和扶貧助困助殘等系列公益活動。吳錫有說,再過3年他想來萍鄉落戶,就在這個博物館工作,讓這個館成為全國獨一無二的,具有價值內涵和傳承意義的雷鋒文化傳承基地,「讓每一個來這裡的人走進來學雷鋒、走出去做雷鋒,讓學雷鋒、做雷鋒成為人們的一種習慣,這就是我的,也是許許多多人的一個『中國夢』。」 記者陳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