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縣加快實現農村廁所革命「四化」

2020-09-06 河北新聞網唐山新聞

河北新聞網訊(智慧娟)今年以來,河北省唐山市玉田縣堅持改、建、管齊步走,紮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為農村發展提升「顏值」,為農民生活增加「品質」。

「1+5」工作法推進農戶改廁實現「標準化」

以「質量優、數據實、使用好」為目標,堅持群眾滿意至上,實行一個專班、五項措施的「1+5」工作法,農戶改廁從曾經的「要我改」變成如今「我要改」,從幹部「推著改」變成村民「搶著改」。

一是成立一個改廁專班。對標省、市,抽調農業農村局、衛健局骨幹力量成立改廁工作專班,專人專崗、集中辦公,且安排必要工作經費,高效推進農村改廁工作順利開展。

二是規範一個建設標準。主推雙甕式、三格化糞池式兩種處理模式,嚴格按照國家衛健委辦公廳、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頒發的《農村戶廁建設技術要求(試行)》和《農村戶廁衛生規範》GB19379-2012的標準和要求設計施工。對涉及改廁的鎮、村幹部進行改廁技術、規範、標準培訓,並把培訓內容印製成小冊子發至各鎮、村,便於監督施工。

三是建立一套工作檯帳。將年度改廁目標任務分解到各鄉鎮,由鄉鎮制定工作計劃和施工進度表,每周將工作推進情況上報縣改廁專班,縣改廁專班每月通報各鄉鎮改廁進展情況;規範建立縣、鎮、村三級農戶改廁臺帳,建立「一戶一檔」戶廁檔案,存留建前、建中、建後照片,紙質檔案鄉鎮、村主要領導和主管人員籤字認可,確保數據真實精準,已改、待改進度掛牆督辦。

四是構建一個監管體系。建立縣、鎮、第三方監理、村民代表全程參與的監管體系,堅持質量第一,嚴格確定設施設備的質量標準和技術參數,強化改廁前、改廁中、改廁後關鍵環節的監管,竣工時由監理、戶、村、鎮四方籤字,再由第三方進行驗收,確保工程質量。

五是健全一個維修機制。為確保改廁後能夠長期正常使用,全縣規劃了各鄉鎮轄區大型超市或較大村莊建立廁具易損件銷售點,保證易損件供應,並由各鄉鎮、村組建專業檢修隊伍,及時提供維修維護服務。目前,各鄉鎮廁具易損件銷售點摸排工作已完成。

六是升級一個信息平臺。以摸底登記表數據為基礎數據,以村莊改廁平面示意圖為直觀展示,用信息系統統合數據和「一戶一檔」戶廁檔案求實,做到帳冊與實際相符,「線下」「線上」融合,數據可查詢、流程可跟蹤、質量可追溯。

截至目前,全縣已累計改造農村廁所24337座,佔市達任務115%,率先完成市達改廁任務,達到省達三類縣標準;錄入信息179126條,完成目標任務的102%。

「轉運+集中」設施建設糞汙處理實現「網格化」

玉田縣充分利用財政部、農業農村部農村「廁所革命」整村推進獎補資金、河北省先進地區整縣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專項資金,根據前期改廁情況、各村地形地貌地質、村民居住分散程度、糞汙總量、經濟狀況等因素,整縣規劃,分區劃片投資建設農村人居糞汙集中處理中心4個,大三格化糞池25座,總容積10000立方米,16個糞汙轉運站,徹底解決全縣20個鄉鎮、750個村、17萬戶糞汙轉運、集中處理問題,在全省率先實現鄉鎮糞汙處理站建設全覆蓋,搭建好糞汙處理設施「四梁八柱」。

一是計劃投資603萬元,擬建設2個農村人居糞汙集中處理中心、7個糞汙轉運站,大三格化糞池9座,總容積3600立方米,先期完成玉田縣孤樹鎮、石臼窩鎮、林南倉鎮、林西鎮、唐自頭鎮、彩亭橋鎮、大安鎮、窩洛沽鎮、潮洛窩鄉9個鄉鎮共287個村、70284戶的農村戶用廁所糞汙及轄區內中小學校、村民活動中心、醫院、餐飲、生產企業等公廁糞汙綜合利用長效機制項目設施設備建設。

二是計劃投資932萬元,擬建設2個農村人居糞汙集中處理中心、9個糞汙轉運站,大三格化糞池13座,總容積5200立方米,完成玉田縣散水頭鎮、亮甲店鎮、玉田鎮、郭家屯鎮、林頭屯鄉、楊家板橋鎮、鴉鴻橋鎮、楊家套鎮、虹橋鎮、陳家鋪鄉、郭家橋鄉11個鄉鎮共463個村、99668戶的農村戶用廁所糞汙及轄區內中小學校、村民活動中心、醫院、餐飲、生產企業等公廁糞汙綜合利用長效機制項目設施設備建設。

三是利用2020年農村「廁所革命」整村推進人居糞汙綜合利用長效機制建設項目小部分資金,用於糞汙處理中心設備設施增建。在散水頭鎮糞汙處理中心增建1組並聯安裝的大三格化糞池3座,總容積1200立方米。目前,該項目主體基建工程正在施工,預計10月底竣工驗收,年底前投入使用,相關配套設備正在採購中。

「中心+平臺」模式實現抽運過程監管「常態化」

玉田縣利用2020年農村「廁所革命」整村推進人居糞汙綜合利用長效機制建設項目大部分資金,建設「一中心一平臺」,用於糞汙綜合利用監管系統建設。「一中心」即綜合監控中心1個,集培訓、會議、觀摩、監控、調度等功能為一體,佔地200平方米;「一平臺」即綜合信息監管平臺,採取「一圖+一網+四大系統」模式運行。「一圖」指的是人居糞汙綜合利用信息監管一張圖,兼容各個工作節點信息,以大數據可視化技術為基礎的分析、監管、指揮一站式平臺;「一網」指的是人居糞汙綜合利用信息監管服務網,線上為物聯網,網際網路及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對相關設備及App進行信號傳輸。「四大系統」指的是抽廁登記信息管理系統、視頻監控管理平臺系統、車輛作業調度管理系統、智能預警管理系統,使各項工作可防、可控、可預警、可調度。

「政府+市場」服務模式實現人居糞汙「資源化」

為實現農村人居糞汙的綜合化利用,保證全縣農村人居糞汙綜合利用長效機制建設長效運行,提升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整體水平,玉田縣安排專項資金400萬元,採取政府購買服務市場化運營方式,通過招投標方式確定第三方運營服務主體承擔全縣廁所糞汙抽取、運輸、處理,實行「縣、鄉、村三級監管考核+第三方運營服務」管護模式,縣財政和農戶共同支付糞汙清掏費用,每次抽糞農戶負擔15元、政府補助25元(每年補助2次),公布維修、清掏轉運、群眾舉報電話。

同時,結合禽畜糞汙處理和秸稈利用項目,委託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農村廁所糞汙處理服務,與農業生產相銜接,就地就近就農資源化利用,實現廁所糞汙治理與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項目建成正常運行後,全縣將形成「戶收集+鄉轉運+集中處理+加工轉化+科學還田」人居糞汙綜合利用長效運轉模式,年預計產生固態有機肥原料10萬噸,液態有機肥原料20萬噸,實現「變糞為肥」「變廢為寶」,最終惠及於民。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相關焦點

  • 小廁所「連結」大民生 景洪市勐養鎮加快推進農村「廁所革命」
    今年以來,景洪市勐養鎮紮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著力改善農村衛生條件,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短板,提高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之前村民上廁所要到公用旱廁,又髒又臭不說,還很不方便,但由於生活習慣、經濟條件、地形限制等原因,幾年來,昆格村只有極少數人家裡建了廁所,「廁所革命」也成了勐養鎮農村山區人居環境整治的重點工作。
  • 將農村「廁所革命」進行到底
    城市邊緣的農村最先朝著城鎮化方向邁進,村裡通了自來水、有了下水道,所以一些農戶率先使用了衝水馬桶和坐便器。而廁所之名也開始逐漸在農村盛行。農村「廁所革命」之難事實上,近年來,黨中央高度重視農村「廁所革命」,據了解,2003年~2014年,中央累計投入82.7億元,改造農村廁所2103萬戶,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了74.09%。
  • 農村廁所革命,為什麼只能緩步而行
    現在農村環境的綜合整治下正在建設,農村公共廁所也是新建的一個項目,建一間公共廁所容易,但是管好一間公共廁所可真不容易,俗話說:「三分靠建,七分靠管」。公共廁所建好沒有人管那也是金玉其外的現象。 【1】農村公共廁所存在的問題現在農村都在推進廁所革命,落實資金是推進廁所革命的關鍵
  • 農村「廁所革命」助力鄉村振興
    為解決農村廁所「髒、亂、差」的現狀,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中壩鄉多措並舉,全力推進「廁所革命」工作,確保補齊鄉村振興短板,提升群眾生活質量。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及時召開工作推進會,要求全鄉上下務必提高站位,將推進廁所革命作為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一步。鄉長範偉唐提出,為推進工作開展,實行鄉村組三級分戶掛組的方式,將難處理、難推進的農戶分列出來,由鄉村幹部進行宣傳勸導,明確工作內容及期限,確保該項工作穩步推進。二、入戶宣傳,營造氛圍。
  • 百億投入農村「廁所革命」 今年怎麼幹?
    幾年以前,一提到農村廁所,人們的印象就是髒又臭。然而,這件「天大的小事」正在起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年中央財政拿出一百多個億,支持農村廁所革命整村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整縣推進,並對去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明顯的地方給予激勵支持。各地也在積極籌措資金,真金白銀地投入。」
  • 因地制宜保質保量推進農村「廁所革命」
    8月20日、21日,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培訓會議暨農業農村重點工作現場推進會議分別在巴彥、賓縣召開。市委常委、副市長張萬平出席會議並講話。會議期間,與會人員實地觀摩了巴彥縣、賓縣兩地部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廁所革命」、高標準農田和特色產業發展典型,充分學習交流了工作經驗。
  • 婺源縣農村「廁所革命」工作調度會召開
    「廁所革命」工作調度會,縣領導胡春明、江細蘭、高中增、單文彬出席會議。會議集中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廁所革命」的重要論述,各鄉(鎮、街道、園區)匯報了三格式廁所改造任務摸排情況和農村「廁所革命」工作進展情況。會議指出,「廁所革命」是重大民生工程。
  • 呂梁市農村「廁所革命」文水培訓會召開
    9月10日上午,呂梁市農村「廁所革命」文水培訓會在文興會堂多功能廳召開,會議邀請山西省農村改廁專家組副組長、太原市農村改廁專家組組長李書庭為各縣市區衛體局、愛衛辦負責人進行《農村戶廁建設改造要點把握》的指導培訓。
  • 儋州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助力脫貧攻堅 提升群眾滿意度
    一個小小的農村衛廁,解決了符茂登之前幾十年的「如廁」問題。新建的環保廁所潔淨衛生,讓他滿心喜悅。  符茂登只是儋州市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攻堅戰眾多受益群眾中的一個。儋州農村「廁所革命」目標任務30145戶,其中2019年已完成10083戶,今年需要完成20062戶。
  • 農村廁所革命,讓環保廁所完美代替老式廁所
    在農村進行廁所革命,不僅是對農村廁所環境的建設,更是對農民生活方式的一種轉變,自從我國開始掀起了"廁所革命"的浪潮之後,正在不斷的改善了農村的鄉村環境的建設,讓農村居民也開始使用上了乾淨衛生的廁所,在實施廁所改建的過程中,村民們的積極性也是非常的高,每家每戶都開始把自己家的廁所進行了改造
  • 新洲廁所革命如火如荼 農村環境大變樣
    以前,村中的廁所都是露天的,汙染水源,影響環境。在今年市區全面開展的「廁所革命」行動中,新洲區對3963戶農戶原有旱廁的下水系統進行了集中改造,安裝了一體化三格式糞池,實現了汙染物的集中處理,「廁所革命」讓新洲農村環境大變樣。
  • 定安組織收聽收看全省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工作調度會
    8月25日,定安組織收聽收看全省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工作第二次調度電視電話會議並召開定安縣農村「廁所革命」推進會,對高質量高標準推進改廁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落實。會議傳達了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近期召開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推進現場會和省委書記劉賜貴、省長沈曉明有關批示精神,聽取全省農村「廁所革命」推進情況匯報,安排部署下一階段全省農村「廁所革命」工作。
  • 《中國廁所革命進步報告》發布:廁所革命三年行動計劃目標完成
    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14日(記者陳鬱)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國際公益學院日前聯合舉辦以「共塑廁所文明 推動社會進步」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國廁所革命論壇,同時發布《中國廁所革命進步報告》。報告顯示,截止2017年2月,全國新建和改擴建旅遊廁所50916座,完成國家旅遊局廁所革命三年行動計劃所列建設目標(57028座)的89.33%;2015年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78.4%,實現了《全國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方案(2015-2020年)》中所設定的目標,即到2015年底,農村衛生普及率提高到75%的目標。
  • 農村「廁所革命」來了!這個村子用上飛機真空馬桶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廁所問題不是小事情,它是人類生活的必需空間,也是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一面鏡子。但縱觀全球,廁所問題卻是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面臨的共同難題,在我國廣大農村,能輕鬆愉悅地上廁所,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想改變這一狀況,就必須來個「廁所革命」。
  • 尉文龍任磊出席全市農村「廁所革命」文水現場推進會
    來源:呂梁新聞網本報訊 (記者 王濤)9月9日,全市農村「廁所革命」現場推進會在文水召開。會議要求,各縣(市、區)要對標對表自查,採取針對性措施,加快建設進度,確保全市三年改廁任務圓滿完成。副市長尉文龍、任磊參加會議。
  • 中小學「廁所革命」受委員關注 1700所中小學廁所怎麼改?
    &nbsp&nbsp&nbsp&nbsp廁所雖小,卻是民生大事。廣東要如何更好地實現「改造1700所以上中小學廁所」這個「小目標」,為師生基本生活衛生條件和校園文明健康提供更好保障?省政協委員紛紛建言獻策。
  • 全縣農村「廁所革命」工作推進會議召開
    為確保順利通過省、市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評估驗收,8月27日下午,縣住建局組織召開全縣農村「廁所革命會議要求:一是立即開展自查自糾,再排查、再整改,確保問題清單精準,整改臺帳精準;二是對自改廁所衛生不達標的進行提升,對未改造廁所能改盡改,全面提高普及率;三是強化後續管護,建立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資金、有監督的「五有」後續管護長效機制;四是倒排工期,加快公廁建設進度;五是查缺補漏,建立健全檔案資料。全力衝刺、補齊短板和弱項,確保順利通過省市驗收。
  • 李軍到萬寧調研農村「廁所革命」工作
    近日,省委副書記李軍深入我市農村基層,就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工作進行調研。在山根鎮多扶村,李軍來到村民龍籍遠和龍會忠家中查看新建和防滲漏改造廁所,詳細了解建設工期、施工技術、工程造價、政府補貼、糞汙清掏、群眾滿意度等情況,在聽到村民及施工方表示,按照「廁所革命」要求建廁改廁後,化糞池不僅不滲漏、不汙染環境
  •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廁所革命的路徑研究
    基於此, 本文對廁所革命取得的成效和困境進行分析, 並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以期推動農村廁所革命穩步進行取得實效。廁所問題不是小事情, 是城鄉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 不但景區、城市要抓, 農村也要抓, 要把這項工作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具體工作來推進, 努力補齊這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的短板。
  • 「廁所革命」讓農村變得更美麗
    衛生廁所坐落在庭院的一角。村民家乾淨衛生的水廁。圖/祝美甲 攝「一個土坑兩塊磚,三尺土牆圍四邊」,到了夏天臭氣衝天、蠅蛆成群,這是過去青海一些農村地區廁所的真實寫照。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廁所條件是不少農村群眾最希望解決的事情。小廁所連著大民生,也關係著農村的文明新風。自青海省海東市平安區實施「廁所革命」項目以來,昔日的旱廁將退出歷史舞臺。初冬時節,記者來到沙溝回族鄉牙扎村,一條條乾淨整潔的水泥硬化路通到了村民的家門口。走進村民嘉歡傑家,整個庭院乾淨整潔,一座地面平整、通風透氣、嶄新的無公害衛生廁所坐落在庭院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