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訊(智慧娟)今年以來,河北省唐山市玉田縣堅持改、建、管齊步走,紮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為農村發展提升「顏值」,為農民生活增加「品質」。
「1+5」工作法推進農戶改廁實現「標準化」
以「質量優、數據實、使用好」為目標,堅持群眾滿意至上,實行一個專班、五項措施的「1+5」工作法,農戶改廁從曾經的「要我改」變成如今「我要改」,從幹部「推著改」變成村民「搶著改」。
一是成立一個改廁專班。對標省、市,抽調農業農村局、衛健局骨幹力量成立改廁工作專班,專人專崗、集中辦公,且安排必要工作經費,高效推進農村改廁工作順利開展。
二是規範一個建設標準。主推雙甕式、三格化糞池式兩種處理模式,嚴格按照國家衛健委辦公廳、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頒發的《農村戶廁建設技術要求(試行)》和《農村戶廁衛生規範》GB19379-2012的標準和要求設計施工。對涉及改廁的鎮、村幹部進行改廁技術、規範、標準培訓,並把培訓內容印製成小冊子發至各鎮、村,便於監督施工。
三是建立一套工作檯帳。將年度改廁目標任務分解到各鄉鎮,由鄉鎮制定工作計劃和施工進度表,每周將工作推進情況上報縣改廁專班,縣改廁專班每月通報各鄉鎮改廁進展情況;規範建立縣、鎮、村三級農戶改廁臺帳,建立「一戶一檔」戶廁檔案,存留建前、建中、建後照片,紙質檔案鄉鎮、村主要領導和主管人員籤字認可,確保數據真實精準,已改、待改進度掛牆督辦。
四是構建一個監管體系。建立縣、鎮、第三方監理、村民代表全程參與的監管體系,堅持質量第一,嚴格確定設施設備的質量標準和技術參數,強化改廁前、改廁中、改廁後關鍵環節的監管,竣工時由監理、戶、村、鎮四方籤字,再由第三方進行驗收,確保工程質量。
五是健全一個維修機制。為確保改廁後能夠長期正常使用,全縣規劃了各鄉鎮轄區大型超市或較大村莊建立廁具易損件銷售點,保證易損件供應,並由各鄉鎮、村組建專業檢修隊伍,及時提供維修維護服務。目前,各鄉鎮廁具易損件銷售點摸排工作已完成。
六是升級一個信息平臺。以摸底登記表數據為基礎數據,以村莊改廁平面示意圖為直觀展示,用信息系統統合數據和「一戶一檔」戶廁檔案求實,做到帳冊與實際相符,「線下」「線上」融合,數據可查詢、流程可跟蹤、質量可追溯。
截至目前,全縣已累計改造農村廁所24337座,佔市達任務115%,率先完成市達改廁任務,達到省達三類縣標準;錄入信息179126條,完成目標任務的102%。
「轉運+集中」設施建設糞汙處理實現「網格化」
玉田縣充分利用財政部、農業農村部農村「廁所革命」整村推進獎補資金、河北省先進地區整縣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專項資金,根據前期改廁情況、各村地形地貌地質、村民居住分散程度、糞汙總量、經濟狀況等因素,整縣規劃,分區劃片投資建設農村人居糞汙集中處理中心4個,大三格化糞池25座,總容積10000立方米,16個糞汙轉運站,徹底解決全縣20個鄉鎮、750個村、17萬戶糞汙轉運、集中處理問題,在全省率先實現鄉鎮糞汙處理站建設全覆蓋,搭建好糞汙處理設施「四梁八柱」。
一是計劃投資603萬元,擬建設2個農村人居糞汙集中處理中心、7個糞汙轉運站,大三格化糞池9座,總容積3600立方米,先期完成玉田縣孤樹鎮、石臼窩鎮、林南倉鎮、林西鎮、唐自頭鎮、彩亭橋鎮、大安鎮、窩洛沽鎮、潮洛窩鄉9個鄉鎮共287個村、70284戶的農村戶用廁所糞汙及轄區內中小學校、村民活動中心、醫院、餐飲、生產企業等公廁糞汙綜合利用長效機制項目設施設備建設。
二是計劃投資932萬元,擬建設2個農村人居糞汙集中處理中心、9個糞汙轉運站,大三格化糞池13座,總容積5200立方米,完成玉田縣散水頭鎮、亮甲店鎮、玉田鎮、郭家屯鎮、林頭屯鄉、楊家板橋鎮、鴉鴻橋鎮、楊家套鎮、虹橋鎮、陳家鋪鄉、郭家橋鄉11個鄉鎮共463個村、99668戶的農村戶用廁所糞汙及轄區內中小學校、村民活動中心、醫院、餐飲、生產企業等公廁糞汙綜合利用長效機制項目設施設備建設。
三是利用2020年農村「廁所革命」整村推進人居糞汙綜合利用長效機制建設項目小部分資金,用於糞汙處理中心設備設施增建。在散水頭鎮糞汙處理中心增建1組並聯安裝的大三格化糞池3座,總容積1200立方米。目前,該項目主體基建工程正在施工,預計10月底竣工驗收,年底前投入使用,相關配套設備正在採購中。
「中心+平臺」模式實現抽運過程監管「常態化」
玉田縣利用2020年農村「廁所革命」整村推進人居糞汙綜合利用長效機制建設項目大部分資金,建設「一中心一平臺」,用於糞汙綜合利用監管系統建設。「一中心」即綜合監控中心1個,集培訓、會議、觀摩、監控、調度等功能為一體,佔地200平方米;「一平臺」即綜合信息監管平臺,採取「一圖+一網+四大系統」模式運行。「一圖」指的是人居糞汙綜合利用信息監管一張圖,兼容各個工作節點信息,以大數據可視化技術為基礎的分析、監管、指揮一站式平臺;「一網」指的是人居糞汙綜合利用信息監管服務網,線上為物聯網,網際網路及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對相關設備及App進行信號傳輸。「四大系統」指的是抽廁登記信息管理系統、視頻監控管理平臺系統、車輛作業調度管理系統、智能預警管理系統,使各項工作可防、可控、可預警、可調度。
「政府+市場」服務模式實現人居糞汙「資源化」
為實現農村人居糞汙的綜合化利用,保證全縣農村人居糞汙綜合利用長效機制建設長效運行,提升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整體水平,玉田縣安排專項資金400萬元,採取政府購買服務市場化運營方式,通過招投標方式確定第三方運營服務主體承擔全縣廁所糞汙抽取、運輸、處理,實行「縣、鄉、村三級監管考核+第三方運營服務」管護模式,縣財政和農戶共同支付糞汙清掏費用,每次抽糞農戶負擔15元、政府補助25元(每年補助2次),公布維修、清掏轉運、群眾舉報電話。
同時,結合禽畜糞汙處理和秸稈利用項目,委託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農村廁所糞汙處理服務,與農業生產相銜接,就地就近就農資源化利用,實現廁所糞汙治理與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項目建成正常運行後,全縣將形成「戶收集+鄉轉運+集中處理+加工轉化+科學還田」人居糞汙綜合利用長效運轉模式,年預計產生固態有機肥原料10萬噸,液態有機肥原料20萬噸,實現「變糞為肥」「變廢為寶」,最終惠及於民。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