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89C51單片機為核心控制器件的液體點滴速度監控系統設計

2020-12-25 電子發燒友

以89C51單片機為核心控制器件的液體點滴速度監控系統設計

工程師黃明星 發表於 2018-08-15 17:12:03

1. 引言

液體點滴速度控制系統對於大型醫院來說是一套能夠提高效率和服務質量的控制設備,特別是遠程監控功能能使護士站對於病人的點滴狀況進行實時監視,並可根據病人狀態調節點滴速度。目前市場上點滴控制系統不少,本文的設計點在於低成本,僅使用最廉價89C51單片機以及普通的元件實現整套系統。

2. 系統設計要求

2.1. 從站設計要求

A.在滴鬥處檢測點滴速度,並使用數顯裝置動態顯示點滴速度(滴/分)。

B.通過改變點滴瓶高度控制點滴速度,點滴速度可用鍵盤設定並顯示,設定範圍為20—150(滴/分),控制誤差範圍為設定值+/-10%+/-1 滴。

C.系統調整時間《=3 分鐘。

D.當點滴瓶裡的液面低於警戒值時,能發出報警信號

2.2. 系統通訊設計要求

設計並製作一個由主站控制16 個從站的有線監控系統

A.主站功能:具有定點和巡迴檢測兩種方式;可顯示從站傳輸過來的從站號和點滴速度;在巡迴檢測時,住站能任意設定要查詢的從站數量,從站號和各從站的點滴速度;受到從站發來的報警信號後,能聲光報警並顯示相應的從站號;可用手動方式解除報警狀態。

B.從站功能:能輸出從站號,點滴速度和報警信號;從站號和點滴速度可以任意設定;接收主站設定的點滴速度信息並顯示;對異常情況進行報警。

C.主站和從站間的通信方式不限,通信協議自定,但儘量減少信號傳輸的數量。

3. 系統設計框圖

圖1 系統設計圖

4. 硬體設計方案與論證

4.1. 點滴速度檢測方案

本文使用槽型光電耦合器。由KODENSHI 公司的photointerrupterLG-207 的內置的放大器和施密特集成電路和LITEON 公司的加指示燈。在槽型光耦輸出信號口接發光管。因為該耦合 器輸出的是經過整形的脈衝信號,單片機很容易就能讀到,該脈衝同時驅動的指示發光管,能很直觀清晰的了解水滴下落的檢測情況,所以此裝置十分適合用於水滴滴速的檢測。

圖2 槽型光耦電路原理圖

4.2. 液面檢測報警方案

由發光二級管和光電三級管組成的光電傳感器。發光二級管和光電三級管分別固定在警戒位置的兩側,保證發光二極體發出的紅外光和接收的三級管水平,光電三級管可以接收到發光二極體發出的紅外光。當液面的高度正常時(高於警戒位),輸出一個4.2V 的高電平。若液面的高度低於警戒位,此時光點三級管輸出的是一個0. 2V 的低電平。在兩種情況下的輸出電壓有明顯的跳變,可以直接將低於警戒位三級管發出的低電平作為報警信號送給單片機。

4.3. 電動機驅動方案

方案一: 直流電動機驅動。直流電機的優勢在於:可以自鎖,且帶負載能力強,在12V的電壓下電動機運行平穩。當電動機停止運行時,能很容易的拖住的輸液瓶,使其停穩在相應的位置上。這種優點對於調節滴液瓶的高度比有利。但是直流電機不可避免地使電動機的起停產生延時。這樣的拖動對提高輸液瓶定位的精度和點滴速度控制來說有些不利。控制電路採用慢速繼電器對電動機的開或關進行控制,只要有12V 的電壓就能通過開關的切換對電機進行的正反轉進行調整。電路簡單容易實現。

方案二: 4 相8 拍步進電機。向步進電機每發一個脈衝,電機轉動0.9 度(步進度為0.9 度/Step)。這樣的性能對於精確控制十分有利。但是步進電機也存在明顯的不足:不能自鎖,負載能力不如直流電機,驅動電流較大,運行時容易失步。電機停止運行時,由於拖動的是象輸液瓶這樣較重的負載而不能停穩,導致滴液瓶高度上的變化。

綜合各方面指標,特別是考慮到電機的帶負載能力,本文決定採用了直流電動機的拖動方案來實現。

4.4. 數字顯示方案

採用字符式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顯示[3]。可以用數字、部分符號和英文顯示較為清晰的提示,實現相對簡單,且對於本系統的點滴速度的動態顯示,足以滿足要求。

4.5. 滴速調節按鈕設定方案

每個按鈕開關都接10K 的下接電阻,使其處於關斷狀態輸出位低電平,而非浮空狀態[4]。要進行設定之前首先要按下「Ctrl」按鈕,輸出高電平給單片機的P0.5,說明設定開始。之後若按下按鈕「++」,輸出高電平給單片機的P0.6;若按下按鈕「--」,輸出高電平給單片機的P0.7。退出設定,要求同時給P0.6 和P0.7 以高電平,即需要同時按下按鈕「++」「--」對單片機進行說明。

4.6. 系統報警

聲光報警。一旦接收到報警信號,立即啟動鳥叫門鈴報警電路

5. 軟體設計

5.1. 單片機部分

單片機最小系統採用89C51 處理器,是整個硬體系統的核心。主要負責實現設定速度並顯示;現場點滴的脈衝讀入和現場點滴速度的檢測和顯示;接收液面檢測的報警信號,實現報警。

5.2. 點滴速度的測量顯示

方案一:以15 秒鐘為單位(滴/15 秒)進行點滴速度的測量,得到的速度值轉換成 以1 分鐘為單位的要求的速度(滴/分)。考慮此方案是由於設計要求在3 分鐘之內調整到設定速度,若直接採用(滴/分)作為單位,就沒有足夠的調整時間,而且以15 秒為單位的速度不會變化太大,對於電機的控制來說,更為平穩。

方案二:測連續兩滴液滴的下落時間間隔t,再轉化成每分鐘的點滴數。由於每兩滴液滴的下落時間間隔會有所偏差,導致最終轉換的結果會有所誤差,故不採用。

5.3. 軟體流程圖

A. 轉速控制流程圖

圖3 直流電機控制流程圖

B. PC 主站與多個從機通訊程序流程圖

圖4 主從站通訊監控流程

5.4. 通訊協議

主從站的通訊需要一定的通訊協議,本問所使用的通訊協議如表1。

例如,主站要向某從站查詢該從站的當前狀態:主站每隔0.2s 向從站發送一個查詢命令:「機號(30H~3FH)+ 查詢字(0A0H)」;從站送回狀態:「機號+當前滴液速度+是否有報警」。

6. 系統測試

通過實際測試,自帶整形電路的光電耦合器在透過滴液管的透明管壁後仍可以精確地測試到每滴液滴。通過置與滴液 架頂的滑輪,直流電機完全可以控制滴液瓶的升降。雖然理論上直流電機的控制精度不如步進電機精確,但是通過PI 算法,並使每次直流電機都只行走超調值的1/2 行程,系統仍然能夠在3 分鐘能達到所需要的液滴穩定值。

7. 結論

採用電機控制液面高度,利用壓強的變化來改變點滴管內的點滴速度的系統,再加上主站遠程監控,能夠有效低降低醫護工作者的壓力。本系統可以以級少的成本與設備佔用空間實現,另外,如果增加乙太網接口,則可使本系統完全滿足大型醫院的需要。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智能液體點滴監控系統的設計
    智能液體點滴監控系統主要應用在靜脈輸液以及化學醫學領域實驗中需要精確滴定的場合[1]。本裝置可以實現對液體點滴滴速的控制與檢測,控制範圍為每分鐘30~120滴,控制精度為±2滴,還可以在藥液不足及輸液不暢時自動報警,並停止輸液。1 系統總體方案 因為醫用,所以任何與瓶中液體有接觸的設計方案都是不可行的,所有傳感器和控制器只能固定於輸液的外部。具體設計方案如圖1所示。
  • 51單片機+PID算法水溫控制系統設計
    本系統設計採用基於PID算法的單片機控制來實現水溫的調控。單片機控制部分採用AT89C51單片機為核心,採用軟體編程,實現用PID算法來控制PWM波的產生,繼而控制電爐的加熱來實現溫度控制。通過編程對PID各參數的調整,來達到提高加溫速度,減小超調的目的。
  • 基於89C51單片機的步進電動機控制系統設計
    若通電順序為:A——B——C——A,轉子則順時針旋轉,若通電順序為:A——C——B——A,轉子則逆時針旋轉,從而實現對電機的正反轉控制。2 控制系統設計步進電機控制系統主要由單片機、PC上位機、驅動電路、步進電動機、4*4鍵盤和LED顯示等模塊組成,下圖1為步進電機控制系統是總體結構圖。
  • 採用MSP430單片機的多傳感器智能監控系統設計
    本文介紹了一種多傳感器智能監控系統,該系統中各節點利用MSP430d單片機採集相關傳感器信息,並通過無線收發晶片CC1020和CAN(控制區域網路)通訊模塊將相關數據發送到主控單片機,主控單片機將數據通過乙太網模塊發送至網絡伺服器上,可實現遠程監控。
  • 基於MSP430單片機的冷媒中心控制系統的研製
    全自動冷媒加注控制系統採用16位單片機msp430f149為核心控制器,採用了atera公司新型cpld器件epf10k10a,並實現了外存數據加密,整機功能完備、可靠性高。 2 系統結構及控制流程 全自動冷媒加注系統結構主要由嵌入式控制系統、電子秤、真空泵、壓縮機、多個狀態檢測傳感器、執行開關和電磁閥等組成。如圖1所示。
  • 基於ATmgea8型單片機的加熱控制系統
    文中介紹的溫度測量及加熱控制系統以ATmega8型AVR系列單片機為核心部件,通過對系統軟體和硬體設計的合理規劃,發揮單片機自身集成眾多系統級功能單元的優勢,在不減少功能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硬體成本,系統操控簡便。實驗證明該溫控系統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 基於單片機的模糊控制系統
    模糊控制是基於規則的智能控制方式,它不依賴於被控對象的精確數學模型,特別適合對具有多輸入一多輸出的強耦合性、參數的時變性、嚴 重非線性與不確定性的複雜系統或過程的控制,且控制方法簡單,魯棒性好[1][2]。將模糊控制技術應用於一般的電子產品在國外已是很普遍的現象,單片機 常用的控制器件,把二者結合起來,可使控制器的性能指標達到最優的目的。
  • AT89C51單片機數字電子鐘的設計
    一、 設計目的與要求設計目的:通過設計,培養運用已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查閱資料的能力、自學能力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能通過獨立思考。設計要求:設計一個時、分可調的數字電子鐘、斷電後將數據保存,開啟後時間將從斷電後時間繼續行走。二、 設計內容與方案制定具有校時功能,按鍵控制電路其中時鍵、分鍵六個鍵分別控制時、分時間的調整。
  • 基於C51單片機的遙控小車設計與製版
    以 89C51 單片機為控制核心,採用 L298N 對小車電機的控制,利用以 PT2262/PT2272 晶片為模塊的無線遙控裝置,實現小車的前進、後退、左轉、右轉。整個系統的構成是由兩部分組成。 一部分是硬體系統, 一 部分是軟體系統(見附錄1)。
  • 基於CAN總線和無線技術的輸液網絡監控系統
    輸液速度是護士通過轉動輸液器上的手動滑輪來控制的,輸液量也是護士用只有兩個標記的液體瓶傾倒後估計的。利用人工監視輸液情況,給病人和醫務人員帶來許多不便。隨著無線技術、網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為輸液採用無線、網絡監控帶來了便利條件。目前已有一些相關輸液的研究成果,實現了輸液監視、控制、報警等功能,但主要是單臺設備獨立使用,未能實現網絡監控。
  • 一款基於STC單片機的超聲波清洗機系統設計
    摘要:針對目前工業清洗問題,設計了一款基於STC單片機超聲波清洗機系統。該系統採用STC15F2系列的單片機為控制核心,加以功率調節、半橋逆變、PWM發生與控制等模塊電路,利用了調諧匹配和阻抗匹配,使壓電換能器輸出最大功率。本超聲波清洗機具有功率、頻率可調、定時清洗的功能,以及清洗效率高、成本低、運行穩定的特點,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應用前景廣闊。
  • STC89C52單片機對數字溫度計顯示系統的設計
    機測量和控制技術在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已被廣泛應用於人類生活中,如工業控制、自動檢測、智能儀器儀表、家用電器、等各個方面。而主控制器是每個控制系統不可或缺的部分,正因為單片機有體積小,重量輕,抗幹擾能力強,環境要求不高,價格低廉,可靠性高,靈活性好,開發較為容易等優點,所以它是很多設計人員的首選控制器。
  • 基於單片機教學和實訓應用的水情監測系統的設計
    摘要:介紹了一種基於單片機的集教學、實訓、科研為一體的水情監測系統。該系統可實現快速、穩定的液位及pH值檢測,具有結構簡單、操作快捷、功能穩定等優勢。通過測試表明,本自製水情監測系統水位誤差精度可控制在0.08 mm左右、pH誤差精度可控制在0.004左右,檢測系統整體運行狀況穩定精確,各項技術指標可達到設計要求。本自製水情監測系統是一個典型教學樣板可服務於廣大單片機愛好者和學生的教學、實驗、實訓等環節。
  • 以HT46RU232單片機為核心的智能家居電話遠程控制系統設計
    以HT46RU232單片機為核心的智能家居電話遠程控制系統設計 工程師黃明星 發表於 2018-08-07 16:00:42 利用現有的個人通信終端,實現基於陸基移動通信網
  • 溫度採集與控制系統的設計
    採集控制系統。該系統利用單片機中空餘的I/O接口,以中斷的方式實現溫度的實時採集與控制,充分利用CPU的資源空間,簡化了測量電路以及程序調試的複雜過程,方便了技術人員在實際中的開發和應用。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3541.htm2 硬體電路設計2.1 系統組成 圖1為系統硬體組成框圖。外部傳感器將與溫度相對應的電信號傳至A/D轉換器,進行模數轉換,完成後將數據傳送至單片機,單片機進行數據處理後將數據送至解碼器,最後在數碼管上顯示。
  • 基於電磁感應的液體粘度測量系統設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6/347680.htm基於電磁感應的液體粘度測量系統設計主要包括控制處理電路設計、機械結構部分設計和軟體程序設計三部分。
  • 液體點滴速度檢測裝置
    而普遍輸液設備的液滴速度都是病人或醫生手動控制,控制範圍局限且不方便。尤其是無法自動監測輸液瓶內的容量,需要有人在旁監護。因此,這裡給出一種液體點滴自動報警系統裝置。該系統通過主站控制從站的輸液速度,且能在液面低於定值時自動報警。該系統裝置既方便醫生、護士照顧病患。又能讓病人安心治療,不必擔心輸液瓶液滴流盡,引起血液倒流。
  • 採用ARM Cortex-M3單片機和DSP的逆變電源設計
    許多IPS產品因遵循傳統設計而不符合或落後於現代電源理念,突出表現為控制模塊的單一複雜化,控制器晶片落後且控制任務繁重,模擬閉環控制而得不到理想的監控和反饋調節效果,並由此帶來單個控制設備軟硬體設計上的隱患,這對IPS電源輸出造成不利影響,甚至對用電設備因為供電故障而導致災難性後果。
  • 基於ATMEL單片機的自動扶梯控制系統
    大多數扶梯在客流量大的時候,工作於額定的運行狀態,在沒有乘客時仍以額定速度運行,具有耗能大、機械磨損嚴重、使用壽命低等缺點。採用ATmega16a4為控制晶片的自動自動扶梯將是扶梯的發展方向。1.2 項目背景目前,我國生成的自動扶梯其控制系統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大類,即傳統的繼電器控制型和流行的可編程序控制器(PLC)控制型。
  • 直流PTC熱敏電阻恆溫控制系統的研究與設計
    2、系統總體設計方案  本系統採用AT89C2051為控制核心,PTC熱敏電阻對加熱區域進行加熱,數字溫度計DS18B20實時採集溫度,由外設鍵盤設定所要加熱溫度值的上限和下限, 通過實時採集到的溫度值與設定溫度值的比較,確定是否達到所設定的溫度範圍,由AT89C2051控制多路繼電器實現對多片PTC熱敏電阻(一路繼電器控制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