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餘額寶收益低於一年定期存款上了熱搜。6月3日,天弘餘額寶7日年化收益率已經跌到1.486%,低於一年定期存款的基準利率1.5%。
一些個人投資者也注意到了,部分中小銀行存款利率已超過了理財產品,比如某城商行3年定期存款利率為4.125%,另一家股份制銀行3年定期存款利率為4%,相比之下,銀行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普遍為「3字頭」,存款產品罕見「翻盤」。這種情況下,越來越多的穩健型投資者將目光聚焦到了安全性更高的存款產品上。
近6成貨基收益低於一年定期
受資金面影響,市場利率持續走低,大眾投資者也感覺到了,最近貨幣基金的年化收益一直「跌跌不休」。
記者查看了天弘餘額寶最新的7日年化收益率,為1.486%,創下了歷史低位。微信零錢通(鵬華增值寶貨幣)7日年化收益率略高一些,為1.647%,同樣處於下行通道。
其他貨幣基金也難逃一路向下的命運。根據Wind數據,截至6月2日,傳統貨幣型基金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為1.53%,其中A類(個人投資者為主)收益率為1.44%,B類(機構投資者為主)為1.66%,貨基收益率進入歷史性低位。
實際上,今年以來,貨幣基金幾乎每個月都在「下臺階」。1月底、2月底、3月底、4月底、5月底的7日年化收益率平均分別為2.57%、2.35%、2.03%、1.69%、1.54%。在262隻貨基A類份額中,已經有152隻產品7日年化收益率跌破1.5%,即一年定期銀行存款基準利率的「關口」,佔比為58%。目前,7日年化收益率3.5%以上的貨幣基金已絕跡。
雖然一些寶寶類產品收益已經低於一年定期存款,但很少有人會因此取出貨基的錢轉存定期。記者小範圍採訪了幾位個人投資者,他們均表示,貨基相當於自己的零錢包,存一些小額資金以備不時之需,它有靈活性優勢,是定存無法取代的。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不如存款
存款的安全性比銀行理財產品更高,因此一般從利率上來說,存款很難跟銀行理財產品比。但最近一些投資者發現,部分中小銀行存款產品的收益率竟然高過了理財產品。
記者發現,多家銀行3年期、5年期存款利率高於4%,比如某城商行,3年期定存利率為4.125%;另一家股份制銀行,3年期定存利率為4%,利率3.9%左右的3年期定存產品在市面上也很好找。
這些定存產品起購金額不高,普遍為1萬元,部分為5萬元,與銀行理財產品的門檻相當。
而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和之前講的貨基一樣,受市場利率下行的影響,杭州市面上年化收益率在4%以上的中長期(6個月或者1年以上)銀行理財產品幾乎絕跡了。
「股票、基金和期貨波動較大,穩健型投資者還是更傾向於銀行產品。一些投資者在進行資產配置時,除了風險投資,也會按照一定比例放在風險較低的產品中,其中就包括了銀行理財產品和存款產品。」某股份制銀行理財經理表示。
上述理財經理表示,存款產品受到存款保險制度保護,50萬元以下,即使銀行破產了,也能本金加利息一起賠付給投資者,安全性高於理財產品,加上市場利率下行,選擇中長期產品也有利於提前鎖定高收益。掂量了一下,不少客戶選擇了安全係數更高的存款產品。
不過,選擇了高收益低風險的存款產品,意味著你需要犧牲流動性。如果投資期限內有資金需求,還是儘量不要選擇這類定存產品,提前支取按活期利率計息的,「損失」的這部分利息還是比較可觀的。
【來源:都市快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