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發布《2019中國產業發展年度分析報告》(下稱「報告」)。《報告》指出,新一輪全球科技創新、新興產業發展,涉及產業標準制定、產業鏈和價值鏈治理權、平臺、創新人才等多方面競爭。
8月19日,南都記者從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獲悉,《報告》由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產業經濟學系系主任芮明傑教授、上海市產業發展研究和評估中心王小沙主任帶領研究團隊主持編寫。
南都記者注意到,《報告》指出全球產業新一輪競爭箭在弦上,背後不僅涉及產業體系、產業鏈與產業的競爭,還涉及科學技術與創新和高端韌勁的競爭,乃至高端人才的競爭。
芮明傑教授認為,新一輪產業競爭的最大特點是新興產業標準、技術標準、產品標準建立者的爭奪,即誰能夠建立起新興產業的標準尤其是技術標準、產品標準、生產標準,就能獲得市場。
以5G產業技術標準為例,2018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召開前夕,沃達豐和華為宣布,在西班牙合作採用非獨立的3GPP 5G新無線標準和Sub6 GHz頻段完成了全球首個5G通話測試。華為成為該標準的主要設計者,在5G產業具備強大競爭力。
與此同時,產業鏈、價值鏈治理權的競爭也不容忽視。產業鏈、價值鏈治理權,是指能夠掌控產業鏈上下遊、相關產業與供應商的軟實力。
經濟全球化的當下,產品尤其是高端高技術產品的生產與研發,實際上是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上相關產業供應商合作的結果。其中,擁有產業鏈、價值鏈治理權的企業往往掌控了產業鏈或價值鏈上的關鍵資源、核心技術和廣闊市場,例如半導體產業鏈上的晶片加工設備、晶片設計、高端晶片製造技術相關企業。
因此《報告》特別指出,目前產業鏈的治理權絕大部分掌握在歐美大型跨國公司手裡,需要防範擁有產業鏈、價值鏈治理權的企業卡其他企業"脖子"的情況。
此外,隨著平臺成為產業發展最重要的組織者,產業發展的競爭表現為平臺的競爭。《報告》數據顯示,從2017-2018年的產業規模增長率來看,社交型電商平臺支持該行業增長了2.5倍,短視頻平臺行業增長率超過100%,共享單車、第三方行動支付、網絡購物、網約車、O2O外賣平臺等等行業的增長率也十分可觀。
《報告》認為,工業網際網路是製造業智能化發展的最重要的平臺,我國從2018年開始推進這一平臺的建設發展。產業發展的平臺競爭已經全面展開,未來會更趨激烈。
值得一提的是,《報告》的編寫者芮明傑教授還圍繞2020年經濟增長和產業發展作出展望。
芮明傑教授指出,產業發展的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一方面要重新考慮產業鏈與供應鏈的治理權與安全問題,一方面要以國內需要為主要導向,以未來全球產業競爭力為考量,通過新基建推動現行產業體系、產業鏈供應鏈進行整理,揚長補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