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音藝術專業招生「潛規則」,3名女教授被查,稱回國「割麥子」

2020-08-10 朗朗育兒課堂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當代這樣的魚龍混雜的社會中,暗箱操作其實是一件明裡暗裡都常見的事情。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有的心術不正的人,為了錢收取他人的賄賂,從而會做出一些違背規章制度事情。


川音藝術專業招生「潛規則」

四川音樂學院,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中國內地九大音樂學院之一。老一輩藝術家多為此名校畢業,李宇春,譚維維等實力派歌手也畢業於此校。因為如此,四川音樂學院近幾年的招生情況非常火爆。正是因為這種情況,才會出現一些走捷徑的暗箱操作。


近來川音藝術專業招生潛規則一事受到廣大媒體關注,川音藝術專業招生「潛規則」,3名女教授被查,稱回國「割麥子」。四川音樂學院聲樂系的楊婉清,費莉,鄧芳麗教授因牽扯到招生賄賂,先後被檢察機關帶走調查,有一女教授曾稱收取學生賄賂為「割麥子」,在國外碰上招生季竟連忙趕著回國。


而在此前四川音樂學院的吳麗紅教授就曾經因受了賄賂而遭到司法部門調查處置,可見此事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

記者在調查中獲得了一份材料,材料裡稱,四川音樂學院的考生和家長包括一些教職工都知道進川音私下要交錢,這是潛規則。在過去的幾年,川音對於四川省外的考生收費高達18萬元,個別的學生沒有交費,則是因為一些領導幹部下了通知打了招呼。


暗箱操作的行為可以使得一些學生順利入校,但更會影響到另一些同學的機會以及招生工作的公平。而作為教書育人的老師,並不應該觸碰到如此黑暗的暗箱操作,從而汙化了教師在人民百姓心目中的高尚形象。


為人師表,德字當先

1. 為人師表,德字當先

作為教書育人的人民教師,是被光鮮的認證為辛勤的園丁,任勞任怨的紅燭,而四川音樂學院教授收取學生賄賂,則是給這樣高尚的認證抹黑。


2. 為人師表,以德服眾

道德一直是中華賴以傳承的優秀傳統美德,作為老師,教書育人就更應該擁有良好的道德,只有懷揣著良好的道德,才更有道德說服力和吸引力,才能更加好的教育學生,沒有道德,如何服人?所以,有德才是真正的能夠成為教書育人的好老師的前提。

3. 為人師表,摒棄雜念

作為老師,就不應該心懷雜念,想著能夠利用自己便利的身份和外在的形象為自己撈到一些好處,這樣是十分不對的,作為老師,一旦利用了自己的身份辦壞事,則是為自己職業生涯畫卷中點上了一個汙點,汙點可大可小,一旦有了便很可能影響自己的一生。

結語

老師的第一職責就是為祖國培育出良好的接班人,讓學生們懂得如何去學習,而老師身上的各種性格與各種行為也會成為學生們的標杆。

所以作為老師,一定要嚴於律己因為自身的錯誤行為影響了學生,則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並且,作為老師要公平公正,不能因為小恩小惠就破壞了學校的規章制度,影響到諸多程序和人。

這邊提醒大家,招生程序是一個非常嚴肅的程序,不能因為自己的欲望去破壞,更不能因為自己的欲望去傷害到他人,與其絞盡腦汁,不如腳踏實地。


關於今天這個話題,大家還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

(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朗朗育兒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快評| 川音教授涉招生腐敗被調查,不能讓藝考成為「割麥子」
    (新華社/圖)近日,媒體報導四川音樂學院3名教授疑涉招生腐敗被紀檢監察機關調查的消息,藝術學校招生腐敗再次引起公眾的極大關注。藝考為何多腐敗?有沒有辦法杜絕?據經濟觀察網報導,被調查的3名女教授之一、川音民族聲樂系副主任鄧芳麗在美國生活過一段時間,臨近招生考試季,著急回國,說要回去「割麥子」。在鄧副主任眼裡,收受學生家長的錢財就是一年一度的「割麥子」——和割韭菜異曲同工,只是韭菜隨時都可以割,而麥子每年只能割一次。
  • 川音招生「暗箱操作」,系副主任從美國回來,稱回國「割麥子」
    一、川音聲樂專業招生潛規則,三名女教授被查2020年6月30日到7月10號,四川音樂學院聲樂系三位女教授楊婉琴、費莉、鄧芳麗,在招生過程中涉嫌收受賄賂,被紀檢機關先後帶走,加以調查。其中三位女教授之一的鄧芳麗還是聲樂系的系副主任,自從她加入聲樂系之後,在招生「潛規則」上,更是變本加厲,潛規則是指,要想進入四川音樂學院必須私下交錢,才能保證錄取。原本四川省外的每位考生要交18萬保證被錄取,而鄧芳麗經手之後,就漲價了,價格由原來的18萬上漲到25萬,而是在招生過程中進行「暗箱操作」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 川音女教授:給領導當情婦,對學生「割麥子」
    近日,四川音樂學院(川音)聲樂系的3位女教授楊婉琴、費莉、鄧芳麗,先後被紀檢監察部門帶走調查。3人疑因涉及該校聲樂專業招生腐敗一事。一位熟悉鄧芳麗的人士對記者稱,鄧芳麗等人在招生方面收取學生家長的賄賂,已有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她原來在美國生活過一段時間,臨近招生考試季前,不顧她家人的勸阻,著急回國,說要回去『割麥子』——她將收受學生家長的錢財比喻成一年一季的『割麥子』」。川音(即『四川音樂學院』)的考生和家長,以及教職員工和退休老教師都知道:進川音要私下交錢,這是潛規則。
  • 快評 | 川音教授涉招生腐敗被調查,不能讓藝考成為「割麥子」
    (新華社/圖)近日,媒體報導四川音樂學院3名教授疑涉招生腐敗被紀檢監察機關調查的消息,藝術學校招生腐敗再次引起公眾的極大關注。藝考為何多腐敗?有沒有辦法杜絕?據經濟觀察網報導,被調查的3名女教授之一、川音民族聲樂系副主任鄧芳麗在美國生活過一段時間,臨近招生考試季,著急回國,說要回去「割麥子」。在鄧副主任眼裡,收受學生家長的錢財就是一年一度的「割麥子」——和割韭菜異曲同工,只是韭菜隨時都可以割,而麥子每年只能割一次。
  • 四川某高校被曝買賣學籍,一個賣25萬成潛規則,系副主任在美生活,稱回國"割麥子"
    據經濟觀察網8月7日報導,2020年6月30日至7月10日期間,四川音樂學院聲樂系的3位女教授——楊婉琴、費莉、鄧芳麗,先後被紀檢監察機關帶走調查。此3人案發,疑因被考生家長舉報在招生過程中受賄,並進行暗箱操作。目前,四川音樂學院對三名涉案教授的應對處置仍無明確答覆。
  • 給領導當情婦,對學生「割麥子」,川音女教授有色有膽
    四川音樂學院三位女教授,因涉嫌招生腐敗,前些天被紀檢監察機關帶走調查去了。  藝術院校的腐敗,大家都不陌生。沒吃過豬肉,也總見聞過豬叫。因為有校招,所以藝術院校比普通高校錄取有更多暗箱操作。  四川音樂學院這三位顏值不錯的女教授,就是長期順應潮水方向,一路「割麥子」而偶有溼鞋的小概率不幸者。  有一個著名的比喻:如果你在家中看見了一隻蟑螂,你家裡可能有成千上萬隻蟑螂。  如果同時看見三隻蟑螂,那麼恭喜你,在蟑螂眼中,這裡已經不是你的家。
  • 大學招生季,川音三位女教授瘋狂「割麥子」,高考公平被擊穿
    或者說已經遭到招生「潛規則」了嗎?本人有著這樣的疑問並非空穴來風。日前,四川音樂學院聲樂系的3位女教授——楊婉琴、費莉、鄧芳麗,先後被紀檢監察機關帶走調查。其中,鄧芳麗為聲樂系副系主任。此3人案發,疑因涉及四川音樂學院聲樂專業招生腐敗一事。
  • 川音3女教授,疑涉藝考招生腐敗,甚至將此喻為年度「割麥子」
    近日媒體報導稱,6月30日至7月10日,四川音樂學院(川音)聲樂系的3位女教授楊婉琴、費莉、鄧芳麗,疑因涉及該校聲樂專業招生腐敗一事,先後被紀檢監察部門帶走調查。根據舉報者提供的材料,涉事教授招生腐敗行為,可謂觸目驚心:過去數年,四川省外考生進入川音,每人收
  • 川音三教授涉招生腐敗,藝考「潛規則」是如何形成的
    資料視頻截圖近日媒體報導稱,6月30日至7月10日,四川音樂學院(川音)聲樂系的3位女教授楊婉琴、費莉、鄧芳麗,疑因涉及該校聲樂專業招生腐敗一事,先後被紀檢監察部門帶走調查。根據舉報者提供的材料,涉事教授招生腐敗行為,可謂觸目驚心:過去數年,四川省外考生進入川音,每人收18萬元才會保證被錄取,而鄧芳麗調至聲樂系後,每名外省考生錄取價格上漲到25萬;她還將收受學生家長的錢財比喻成一年一季的「割麥子」;20年來,招生斂財行為已經由個體戶單幹演變為「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統一打分,統一分配」,考生費(即賄賂款)由團夥中3位教師分別保管……這其中每一項指控
  • 川音三教授涉招生腐敗,藝考「潛規則」是如何形成的|新京報快評
    短短幾年之內,川音就有三起招生腐敗案件被查處,這絕非偶然。▲資料視頻截圖文 |王言虎近日媒體報導稱,6月30日至7月10日,四川音樂學院(川音)聲樂系的3位女教授楊婉琴、費莉、鄧芳麗,疑因涉及該校聲樂專業招生腐敗一事,先後被紀檢監察部門帶走調查。
  • 四川音樂學院被曝「潛規則」,學籍明碼標價,3名女副教授被查
    川音是一所綜合藝術類院校,「音樂」是川音的特色專業。該校培育了李雲迪、寧峰等國際知名的音樂家,同時還培育了李宇春、何潔、魏晨等飽受觀眾喜愛的流行歌手,成為在國內擁有較大知名度和影響力的藝術院校。川音的3名副教授因涉嫌收受賄賂,對於考生學籍明碼標價,進行暗箱操作,被帶走調查。
  • 對考生「割麥子」,給領導做情婦權色江湖
    文藝領域開出「惡之花」今天要說四川音樂學院(川音)的一些女人們。她們是女藝術家,女教授!但是,她們也是腐敗分子,也是權力情婦。她們收受學生家長錢財,還將此行為驕傲比喻成一年一季「割麥子」;有些扎堆在給在院領導做情婦,以藝術能力演繹權色情趣,撈取錢財。
  • 四川音樂學院3位女教授被調查 疑因涉及藝術專業招生腐敗
    此番被帶走調查的鄧芳麗等3位聲樂系女教授,本科階段也都曾就讀於四川音樂學院。舉報者稱,記者獲得的一份舉報材料稱,四川音樂學院的考生和家長,以及教職員工和退休老教師都知道:進川音要私下交錢,這是潛規則。他們的招生斂財20年來早已經從個體戶單幹演變為: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統一打分,統一分配,考生費(即賄賂款)由團夥中3位教師分別保管。
  • 四川音樂學院3位女教授涉招生腐敗,藝考「潛規則」是如何形成的
    ▲資料視頻截圖文/王言虎(媒體人)編輯 胡博陽 校對 李項玲近日媒體報導稱,6月30日至7月10日,四川音樂學院(川音)聲樂系的3位女教授楊婉琴、費莉、鄧芳麗,疑因涉及該校聲樂專業招生腐敗一事,先後被紀檢監察部門帶走調查
  • 川音三教授涉招生腐敗,藝考「潛規則」是如何形成的|新京報快評
    資料視頻截圖文 |王言虎近日媒體報導稱,6月30日至7月10日,四川音樂學院(川音)聲樂系的3位女教授楊婉琴、費莉、鄧芳麗,疑因涉及該校聲樂專業招生腐敗一事根據舉報者提供的材料,涉事教授招生腐敗行為,可謂觸目驚心:過去數年,四川省外考生進入川音,每人收18萬元才會保證被錄取,而鄧芳麗調至聲樂系後,每名外省考生錄取價格上漲到25萬;她還將收受學生家長的錢財比喻成一年一季的「割麥子」;20年來,招生斂財行為已經由個體戶單幹演變為「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統一打分,統一分配」,考生費(即賄賂款)由團夥中3位教師分別保管……這其中每一項指控
  • 「獨家」四川音樂學院3位女教授被調查 疑涉及藝術專業招生腐敗
    實際上,早在2016年,同樣是在四川音樂學院的聲樂專業招生中,四川音樂學院聲樂一系(後併入聲樂系)的女教授吳李紅,就因收受考生家長賄賂,而受到司法處置。收取考生家長賄賂 被稱為「割麥子」四川音樂學院,創建於1939年,初名「川省立藝術專科學校」,1959年更為現名,為中國內地九大音樂學院之一。
  • 因涉招生腐敗被帶走調查的3女教授,學術慘不忍睹,竟然都是教授
    想必,很多人已經知道,川音3名女教授出事了。先回顧一下事件:據經濟觀察報報導,2020年6月30日至7月10日期間,四川音樂學院聲樂系的3位女教授——楊婉琴、費莉、鄧芳麗,先後被紀檢監察機關帶走調查。被帶走調查的鄧芳麗等3位聲樂系女教授,均為四川人,本科階段也都曾就讀於四川音樂學院。
  • 因涉招生腐敗被帶走調查的3女教授,學術水平慘不忍睹,竟然都是教授
    想必,很多人已經知道,川音3名女教授出事了。先回顧一下事件:據經濟觀察報報導,2020年6月30日至7月10日期間,四川音樂學院聲樂系的3位女教授——楊婉琴、費莉、鄧芳麗,先後被紀檢監察機關帶走調查。被帶走調查的鄧芳麗等3位聲樂系女教授,均為四川人,本科階段也都曾就讀於四川音樂學院。
  • 四川音樂學院3位女教授被調查,藝術招生腐敗何時休?
    多個消息源向經濟觀察網記者確認,2020年6月30日至7月10日期間,四川音樂學院聲樂系的3位女教授——楊婉琴、費莉、鄧芳麗,先後被紀檢監察機關帶走調查。其中,鄧芳麗為聲樂系副系主任。此3人案發,疑因涉及四川音樂學院聲樂專業招生腐敗一事。
  • 川音3位女教授疑涉藝術專業招生腐敗 校方:在核實
    針對有媒體報導四川音樂學院聲樂系3位女教授疑因涉及該校聲樂專業招生腐敗一事,8月7日,四川音樂學院黨委宣傳部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校方目前正在向相關部門核實情況,學校有相應的處置流程,可以關注學校的官方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