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成都1月7日訊(記者 張靜)2018年12月23日—29日,「中國音樂教育學會2018年度課堂教學展示與觀摩(培訓)系列活動暨第八屆中小學優秀音樂課堂展示與培訓活動」在廣東東莞市舉行。此次活動是2014年在深圳舉辦第七屆全國中小學音樂教學大賽之後,時隔四年經過調整變化再次舉辦的中國音樂教育界的盛會,是中國音樂教育的風向標、全國音樂教師們的加油站。
成都二十中的音樂教師李冬穎作為四川省推選出來的中學音樂教學的唯一一名選手,參加了此次大賽,她以紮實的課堂教學基本功以及超強的課堂掌控能力,從全國各地選拔出來的41位音樂教育精英中脫穎而出,打動了在場的專家評委和觀摩教師,榮獲全國「優秀課例展示獎」。說到成績,李冬穎露出幸福的甜笑,可是,在回憶這場賽課背後的準備過程時,這個擁有燦爛笑容、保持著軟軟少女心的姑娘卻哭得稀裡譁啦的,她說:「那個星期真的太苦了!壓力好大,我好怕賽不好,不僅丟自己的臉,還丟我們學校的臉,丟四川省的臉,我那兩周幾乎都睡不著覺!」
一場賽課至於這麼「痛苦」嗎?畢竟對於李冬穎來說,賽課算是兵家常事了吧?!要知道,李冬穎是2008年進入成都二十中當音樂老師的,十年的磨練,她也算是學校的骨幹教師了。而從2013年開始,李冬穎便一路參加金牛區、成都市、四川省以及全國的各級各樣的賽課比賽,都得到了一等獎甚至特等獎,那這次賽課比賽怎麼就把愛笑的小李老師「折磨」成淚人了呢?
「因為這次比賽的賽制改了,這次採取的是抽籤式賽課模式,你根本就不知道你參賽的課程主題是什麼。所以,從10月份,我接到要參加全國展示的通知之後,就把所有單元的課程拿出來反覆琢磨。12月17日,我抽籤抽到了『流行音樂』,課本上的流行音樂的曲目是《讓世界充滿愛》,要知道,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這首歌哪裡是流行音樂?這是很老的歌了,可是就這樣一首歌,我需要把它的內涵、情感很好的傳授給學生們,要讓他們知道為啥當年這是最火的流行音樂,要懂得這首歌的魅力,這就很難了,而更難的是準備時間很短,12月17號抽籤,12月24號就要到廣州東莞去比賽,相當於就一個星期的時間,這堂課要從零開始構建、打磨,太緊張了,要不是有學校的支持,那麼多老師的鼓勵,我可能都堅持不下來。」李冬穎說道。
長達一周的反覆磨課,省市區的教研員和學校教研組陪著李冬穎一起「磨」
雖然壓力大,但是倔強的李冬穎還是決定迎難而上,抽籤當晚,她便做出了PPT的課件,在家反覆練習彈唱《讓世界充滿愛》,並「時尚」地選擇了《開門大吉》欄目的表現形式,搭建出了課程的雛形。第二天,李冬穎在省市區教研員、學校教研組老師的「審視」下,上了第一堂課。
李冬穎回憶說:「第一堂課的效果很不好,雖然我用了《開門大吉》這個形式,選取了很多學生喜歡的音樂來讓他們區分民族風、流行風、搖滾風、爵士風……並且加入了很多諸如集體拍掌、打響指等很熱鬧的外在化的輔助形式,但是,這些並不符合《讓世界充滿愛》這首歌的內涵,因此,陪我磨課的教研員們給我提出的最大的意見就是:作品深度挖掘不夠、主線不明確。」
明白了最大的問題,李冬穎翻查了大量《讓世界充滿愛》這首歌的背景資料,發現這首歌是1986年郭峰創作、100多位中國流行音樂歌手共同演唱的曲目,而這首歌是繼邁克傑克遜的《We are the world》以及羅大佑創作的《明天會更好》之後,又一首關愛非洲饑民、貫穿著大自然、戰火、童年、生命的音樂,這首歌不應該是熱鬧的,而應該是深情到有些厚重的音樂。於是,李冬穎決定摒棄掉拍手響指之類的浮誇外在的東西,也拋掉課件裡跟這首歌曲無關的流行音樂,僅僅保留了《We are the world》和《明天會更好》兩首歌曲,讓學生們在聽旋律猜歌名後,引出這兩首歌的創作背景,在學生們了解了音樂背景和內涵後,再來欣賞、學習《讓世界充滿愛》這首「指定曲目」,自然,學生們的感情便「走上了正道」。
「從第一節課到最後一節課,學生們雖然沒有跟我直接交流對課堂的感覺,但是我能很直觀地從他們的臉上看到效果。比如第一節課上完了,學生們一臉懵逼、昏昏欲睡,不知道《讓世界充滿愛》表達了怎樣的情感,但是到12月23號下午那堂課時,孩子們的歌聲中就包含了深情,下課了大家還沉浸在音樂中不願意走,那時候我就知道,這堂課的味道出來了!」李冬穎說。
從懵懂到深情,說著是一句話的事兒,但對於李冬穎來說,卻是「鳳凰涅槃」般的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過程,為了幫她磨課,成都二十中全校可謂是不遺餘力地支持配合她,同事們幫她分攤了其他工作,主科老師跟她調課,讓出自習課來上音樂,保證李冬穎在18日——23日這一周內,上午下午各有一堂音樂課,從初一到初三,各個班學生來上一次她的《讓世界充滿愛》,以反饋最真實的學生反映,而省市區的教研員以及學校的教研組老師,也一堂不落地陪著李冬穎磨課到最後。
說到這裡,李冬穎扳著手指頭算著:「四川省教研員徐偉老師指導了我在課程把控方面的狀態;成都大學的副教授魏平引導我更深入的理解歌曲的內涵;成都市教研員李萍幫助我在教材的解讀方面更深入,還有金牛區中學的音樂教研員吳蓉是我2013年參加磨課以來,一直指導我的恩師;我們學校音美教研組組長酈嘉老師幫我做指揮示範……就連我們的張勁松副校長都幾乎全程跟著我磨課。真心的太感謝他們了,我就覺得我接觸到的團隊都是特別美好特別和諧的,真的好幸運!」
白天被大家「磨」,晚上李冬穎就自己「磨」,分析作品、聆聽作品、修改教案、修改PPT、組織語言、練習自彈自唱……不說其他的,由於她這一周在家裡反覆彈唱,她家上到六十多歲的父母,下到六歲的兒子,都能把這首《讓世界充滿愛》唱的滾瓜爛熟,有時候不自覺的就開始哼這首曲子,簡直是「繞梁三日」。
12月24日,到了廣州東莞進入賽場後,李冬穎白天看別的老師的課,吸取養分,晚上在同去觀摩的十多位教研員、老師的陪同下繼續磨課。「那時候真的一刻都不能放鬆,我必須逼著自己做到最好,而且天天自我催眠,不可以放棄、不可以倒下、嗓子不可以壞、不可以生病……每天很難入睡,就算睡著了,睡夢中也一直在磨課一直在改。」李冬穎對自己也挺「狠」的!
正式賽課現場
12月26日,到了最後檢驗時刻,那時候的李冬穎已經到了最佳最亢奮的狀態,她利用課前短短幾分鐘與當地學生互動後,便正式開始上課,這堂課收尾時,整個課堂響起的深情歌聲讓現場所有人動容,學生們深深被這首歌打動、被李冬穎折服!
「四川李冬穎老師的《讓世界充滿愛》,教態親切大方,將美育滲透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很富有感染力。向美而行,以美育人,用歌聲將這份深情大愛輕輕地傳遞出去。」這是中國音樂教育雜誌社評價的。
「我太喜歡這個四川的老師了,她指尖流淌出來的透明的音符,她充滿激情投入的演唱,對音樂的感覺,對學生的投入和滿滿的愛……」這是現場一位老師的評價。
「李老師,我們好喜歡你!」「李老師,你全身上下都是音樂細胞」這是學生們的呼聲。
……
各種美譽充斥在比賽現場,看得出來,大家都真心喜歡這個一唱歌眼睛裡就有星河大海的娃娃臉老師。
「其實,能取得今天的成績,真的是感謝我們學校,像前面說的陪我磨課,還有學校平時對於我們這些『音美科』的重視。」李冬穎一說起學校對自己的栽培,就滔滔不絕。
2011年,成都二十中為李冬穎舉辦的個人演唱會
在李冬穎的介紹中,記者了解到:成都二十中是個非常重視藝術的學校,就算是初三學生,每周都還是會保持一節音美課,來培養學生的藝術情操。每年學校還要舉辦新春音樂會、畢業歌舞晚會、藝術體育社團節、星秀聯盟校園藝術人才大賽、合唱比賽等藝術活動,讓有才藝的學生和老師充分展現自己,這些活動大多已堅持辦了二十多年,另外,學校裡如果有音樂老師準備好了,就可以申報開「個人演唱會」,有一個就開一場,有幾個就開幾場。重點是:新春音樂會和個人演唱會並不是在學校內部舉辦,而是包下成都嬌子音樂廳(現特侖蘇音樂廳)之類的大型專業場地,給師生們最專業的舞臺……像李冬穎,就在2011年,開了自己的個唱,那也是她最珍貴的記憶。同時,學校鼓勵老師發展本土文化,像李冬穎的川劇課,老師從不會到喜愛,學生們從不感興趣到熱捧,川劇這個劇種,在成都二十中的土地上紮下了根。而且成都二十中在藝術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績也是有目共睹的,比如:美術作品蟬聯兩屆全國一等獎,體育棒球在省運會上六連冠……
李冬穎的川劇課
另外,學校還每年送老師們出去學習,無論是主科老師還是副科老師,都有同樣的機會去到北京、深圳、廣州等大城市深造,吸取更多的營養。
「我來學校十年,已經去了好多城市學習了。參加賽課也是一種很好的集訓。我真心感覺到,現在學生們喜歡的音樂太浮躁了,我以前總是迎合他們用一些最新的音樂,其實並不妥。我還是應該讓自己沉澱下來,挖掘我們民族的好音樂,把那些好音樂的內涵傳輸給學生們,讓他們學會鑑賞好音樂。」這是李冬穎的賽後感言,也是她一直在做的事情,「雖然賽課的過程很痛苦,但是背後有太多感動,我也收穫了很多很多,以後我還是會抓住每一次的機會,好好鍛鍊自己!」好吧,祝福李冬穎在「虐」自己的路上越來越強,也感謝所有的這樣的「火鳳凰」們的付出,是他們的付出,讓學生們受益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