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左右的凡凡,對貼貼紙特別著迷,他經常會把貼紙上的小圖案撕下來,貼在冰箱上,或者牆上,撕了貼,貼了撕,樂此不彼。
為了鍛鍊他小肌肉的精細動作,也為了讓他有東西可以玩,不至於無聊,凡凡媽開始認真研究貼紙書,想要給孩子選一套合適的貼紙書。
有時候並不是孩子喜歡搞破壞,而是家長不會引導,其實,只要家長們善於使用教具,就可以讓孩子的精力發揮到「正道」。
貼紙書就是這樣一件教具,貼貼紙是一件可以成為親子陪伴時刻非常棒的遊戲項目。
那麼,該如何選擇合適的貼紙書呢?
1、看貼紙頁的質量
對於小朋友來說,貼紙應該是用一點小技巧就能比較容易撕下來的,而不是花了大量的力氣也無法找到撕開的接口,這一條相當重要。
小寶貝都喜歡自己動手,他們享受這個「撕」和「貼」的過程,但是如果因為質量問題,讓「撕」變得很困難,這是會大大損傷寶貝的自信心的,如此一來,寶貝玩貼紙的興趣就會蕩然無存。
貼紙不僅要容易撕,撕下來的貼紙邊緣也應該是光滑整潔的,不影響貼上去的美感。
作為貼紙書,如果連「撕」和「貼」這兩個最基本的要求都無法滿足,還有存在的必要性嗎?
2、關注印刷的質地
貼紙書的紙張質感要摸上去舒服,畫面要乾淨整潔,顏色搭配要和諧,綜合起來,就是整本書要有美感。
如果你看著都覺得醜醜的、髒髒的、是那種質量很差的貼紙書,就不用帶回家了。
市面上那麼多貼紙書,價格相差不大,為什麼不選一本質量好的呢?
那些醜醜的髒髒的貼紙書,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審美。因為孩子的審美能力就是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培養和累積起來的。
3、關注貼紙書的實質性內容
這一點,應該是最重要的。
很多貼紙書都打著「思維訓練」、「左右腦開發」、「數學進階」等,聽上去非常專業、高大上、足夠吸引眼球,我們不能說他們招搖撞騙,因為他們的內容設計確實有那麼點專業意思。
可是這也很容易誤導媽媽,讓他們將其當成一本學習的書、教育的書,如果真是這樣,就失去了玩貼紙書的初衷。
所以,在選擇貼紙書的時候,媽媽們應該暫時把這些有噱頭的口號放下,選擇寶貝喜歡的、感興趣的、好玩的、有趣的貼紙書,只有先滿足了孩子的玩,媽媽們的小陰謀才能得逞。
研究證明,孩子只有輕鬆愉悅的環境和氛圍中,大腦才能像海綿一樣,有吸收力的學習,孩子的一切學習才是有效的。這也就是為什麼遊戲是孩子最主要的學習方式。
當然,媽媽們還應該注意,不要太功利心,不要一心想著通過這個貼紙書達到某方面的訓練效果,要放好心態,真正的、簡單的、純粹的陪著孩子一起玩貼紙書,因為這也是最美妙的親子陪伴時光。
春節在家,陪孩子一起玩貼紙書吧。相信孩子,會慢慢地給到你前所未有的,你想要的驚喜。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