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第一家!延吉恐龍博物館7月份將開放部分場館

2020-12-22 吉林日報

當前,位於吉林省延吉帽兒山腳下的延吉恐龍博物館項目正在緊張施工,以綠色為主色的6棟朝鮮族風格特色傳統建築已經建成,工人們正在進行室內裝修。

延吉恐龍博物館佔地面積4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4000平方米,建築分為6棟樓3大功能區,包括客戶服務中心區、世界恐龍展示區和延吉恐龍展示區。館內展陳內容包括世界恐龍(恐龍星球)和延吉恐龍(龍興延吉),將全面展示世界已發現的恐龍種類、分布和習性。重點展示中國恐龍,突出展示延吉恐龍,以恐龍骨骼模型和生活場景為主要展示方式並補充趣味互動展項,使整個展覽具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和趣味參與性。博物館內還將設有4D影院、VR等高科技遊客體驗互動區。

據工作人員介紹,在世界恐龍展示區內,展示陳列世界各大洲的恐龍、海洋中的爬行動物、中生代的地質地理、自然等。在延吉恐龍展示區內,展示陳列在延吉發現的六大類恐龍及其大型骨架與模型復原、恐龍習性與身體結構、延吉白堊紀的生態環境、恐龍的伴生動物(鱷魚化石與龜鱉化石)和植物、延吉恐龍的興衰與文化傳承、恐龍化石挖掘修理等。

「要打造成全國一流的以恐龍為主題的博物館。」延吉市古生物化石研究保護中心項目部部長陳亞偉介紹,延吉恐龍博物館填補了吉林省恐龍博物館的空白,延吉龍山恐龍化石填補了東北恐龍化石的空白,在旅遊資源開發上具有很大優勢。目前,博物館外部工程已基本結束,計劃5月份完成博物館外部工程,年內完成館內布展裝修、展品、展櫃、恐龍骨架模型以及多媒體設備的購買和調試等工作。預計今年7月開放部分場館。

來源:延邊日報

相關焦點

  • 延吉恐龍博物館部分布展將於明年開放
    記者日前獲悉,延吉恐龍博物館項目正在緊張建設中,部分布展將於明年對外開放。延吉恐龍博物館位於中國(延邊)朝鮮族民俗園,由6棟具有朝鮮族風格的建築組成,展陳面積約1.4萬平方米,是以展陳在城區內發現的恐龍化石為主的博物館。
  • 延吉恐龍博物館又免費開放了 每天限5000人
    記者在延吉市古生物化石研究保護中心了解,寒假期間,延吉恐龍博物館文旅融合,將開展「恐龍星球主題館免費對外展示」、「延吉恐龍博物館建築投影秀」、「2020首屆延吉恐龍博物館'小小講解員'培訓」三項活動。為市民帶來集科普科教、聲光電等現代化展示技術為一體,讓人耳目一新的博物館全新體驗。
  • 延吉恐龍博物館局部展館要開放了
    延吉恐龍博物館項目外部工程已基本結束,館內布展裝飾及場景設計和恐龍骨架模型的製作等工作正在進行。延吉恐龍博物館總佔地面積為40970㎡,總建築面積為14339.09㎡,主要展示各大洲已發現的恐龍種類及海洋爬行動物的分布情況、延吉恐龍的概況及延吉恐龍發現的故事等。
  • 3天,延吉恐龍博物館接待7000多人次!
    1月3日開始,位於中國朝鮮族民俗園內的延吉恐龍博物館開展了「恐龍星球主題館免費對外展示」、「延吉恐龍博物館建築投影秀」等活動,為廣大市民及遊客帶來了集科普科教、聲光電等現代化展示技術為一體,讓人耳目一新的全新體驗。
  • 吉林省這座「恐龍公園」,預計明年5月開放!總投資約20億
    4 月 9 日,記者在延吉市恐龍博物館南側,也就是延吉恐龍王國金豆歡樂園項目現場看到,一座塔吊在施工現場忙碌運轉,一輛輛運輸車在工地來回穿梭,鉤機、翻鬥車等大型車輛也在有條不紊的施工作業,施工人員在一旁的架子上有序的忙碌著。
  • 延吉恐龍博物館「雙節」期間不對外開放
    記者從延吉市古生物化石研究保護中心下發的通知了解到,「國慶·中秋」雙節假期期間延吉恐龍博物館不對外開放,正式開館時間將會另行通知。具體通知如下:根據目前疫情防控形式與我館施工建設情況,延吉恐龍博物館目前尚不具備對外開放的條件,「國慶·中秋」雙節假期期間博物館不對外開放。
  • 在延吉發現的這些恐龍,名字確定了!好聽又好記
    2016年在吉林省延吉龍山發現第一塊恐龍化石以來,到目前為止發現了以蜥腳類恐龍為主的多種恐龍化石與鱷類、龜鱉類等伴生生物化石。根據近期公開徵集命名的結果與專家組討論結果,最終研究決定以恐龍化石發現地為延吉蜥腳類恐龍命名,命名為「延吉龍」。
  • 廣州博物館今日復開 粵多家文博場館恢復開放
    位于越秀山上的廣州博物館在官方微信宣布,3月15日起恢復部分展區開放,每天限入300人。廣州博物館是陳家祠之後廣州第二家恢復開放的博物館。與此同時,廣東又一批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陸續恢復開放。茂名市博物館、佛山市高明區博物館、韶關市博物館及韶陽樓、北伐戰爭紀念館已恢復對外開放。
  • 關注延吉旅遊官方抖音,了解中國旅遊日的由來!
    現代城市延邊博物館延邊博物館始建於1960年,是一座集地方歷史和朝鮮族民族特色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館藏文物近1.5萬件,國家珍貴文物500多件,主要以古代文物、近現代文物和朝鮮族民俗文物組成。延邊博物館正門
  • 恐龍博物館明年免費開放
    東北網伊春4月15日電(楊佰豔記者華方芝關英玉)伊春市恐龍博物館為什麼還憑票參觀,何時才能免費對市民開放?日前記者就讀者提出的疑問採訪了恐龍博物館館長李平。  據李館長介紹,今年1月23日,中宣部、財政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聯合下發了《關於全國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的通知》。
  • 明天起,湖北省博物館、美術館等文化場館恢復開放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湖北頻道】;記者從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6月14日起,湖北省博物館、省圖書館、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湖北美術館、省群藝館等五家省級公共文化場館將恢復開放,社會公眾可通過預約方式有序進館參觀。
  • 「中國恐龍的新家」第八站 走進河源恐龍博物館
    為進一步推廣中國的恐龍文化,讓全世界了解更多的有關中國恐龍的故事以及讓世人更加關注中國科學家的工作和中國古生物學的累累碩果,從今年3月份開始,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中國古動物館先後分兩個階段向外界宣傳推介了「中國龍」的故事。
  • 史密森尼學會將開放國家動物園、航天博物館!國家美術館今日部分開放
    美東時間7月20日,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在因新冠疫情而關閉19周後,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準備重新開放其中兩個場館。
  • 武漢夜間試點開放部分公共文化場館
    8月15日,記者在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武漢美術館、武漢科技館、江漢關博物館、中國共產黨紀律建設歷史陳列館等4家公共文化場館將將夜間延時開放。從8月17日至10月31日,每周六、周日以及逢重要時間節點、法定節日,公共開放時間延長至21:00(20:00停止入館)。針對夜間開放,相關單位根據各自特點,結合自身資源優勢,推出系列精彩活動。江漢關博物館擬於8月17日首場博物館之夜舉辦「博物館奇妙夜----江博尋寶」特色活動。
  • 【中國恐龍的新家】第七站——「東方龍宮」自貢恐龍博物館
    「中國恐龍的新家」活動已經安排上了 讓我們每周帶你前往一個博物館 看望住在那裡的中國恐龍明星們!1987年住進了我的「新」家——自貢恐龍博物館。「中國龍王」董枝明爺爺把我和夥伴們稱為蜀龍動物群,今天我為我的家代言。
  • 自然博物館上演"奇妙夜" 26個孩子酣睡恐龍腳下
    7月12日零時許,北京自然博物館「恐龍公園」的20多頂帳篷裡傳來陣陣輕微的鼾聲。正在酣睡的不是恐龍,而是參加11日博物館奇妙夜活動的孩子和家長。在恐龍腳下睡覺是奇妙夜的最後一個環節,興奮的孩子一直到午夜時分才進入夢鄉。
  • 中華藝術宮/上海科技館/中國航海博物館等場館明起恢復開放!
    中華藝術宮、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中國航海博物館明起恢復開放(或恢復部分服務)! 開放後將採取嚴格的限流措施,遊客進入前需出示身份證和綠色「隨申碼」,來看各館公告。▽●中華藝術宮 ●中華藝術宮將於3月13日起恢復對外開放。
  • 上海自然博物館、科技館等科普場館今起恢復開放
    3月13日,上海自然博物館內,首位遊客正在認真觀展。(《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宋傑|攝)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等科普場館3月13日起恢復對外開放,開館前已對場館進行全面清洗消毒。
  • 北京多家公園景區宣布有條件開放室內場館
    北京商報訊(記者 蔣夢惟)7月21日,北京11家市屬公園以及市內多家公園、景區都宣布有條件重開室內場館。據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介紹,即日起,北京市屬各公園上調入園遊客量,限流比例由30%調整至50%。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輪恢復室內場館、室內部分開放過程中,北京公園、景區都提出了一些「附加條件」,比如在部分區域必須佩戴口罩等。據悉,此前北京市屬公園和中國園林博物館曾臨時關閉45處參觀遊覽場所。市公園管理中心介紹,7月21日開放的包括頤和園、北海公園、天壇公園等市屬公園的景區景點、展覽展室。與此同時,市屬公園的商業網點、堂食餐飲點等服務設施和兒童遊藝場所也恢復正常運營。
  • ...31日武漢四大文化場館節假日夜間開放,五千餘人昨嘗鮮「博物館...
    楚天都市報記者李月媛李慶陸緣徐穎通訊員向正鵬陳旭李娟李霞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黃士峰王永勝8月17日至10月31日,每逢周末及重要時間節點和法定節日,武漢美術館、江漢關博物館、武漢科技館、中國共產黨紀律建設歷史陳列館將試點夜間開放,免費延長開放時間至21:00(20:00觀眾停止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