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季面對著茫茫眾多的德國高校,可曾想過德國人是怎麼樣申請這些高校的呢?德國的教育制度是怎麼樣呢?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德國的教育制度和另外一條申請德國大學的捷徑。
教育是國家發展的根本,相信大家都看過央視的紀錄片《大國崛起》。德國在二戰後長期分裂,1990年之後東西德統一,在經濟和工業長期滯後的情況下,到如今僅僅不到30年的時間,德國又一次站在世界發達國家前列,這和他們優秀的教育制度是分不開的。
相比較中國的全民上大學的教育制度,德國整體就顯得人性化很多。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在教育的過程中實現對人才的分流和專項培養,當然更不提德國免學費的優惠政策。
德國小學
這是德國教育的基礎環節,所有年滿7歲的兒童必須參加,是義務教育。相比較中國目前激烈的競爭環境,德國的小學就顯得輕鬆很多。
上午是規定正常的課程,下午則主要用於學生的興趣發展。除了常規的音樂、美術等藝術類課程之外,手工、烹飪也是可以選擇的。
啟蒙教育最怕扼殺孩子的天性,德國教育界普遍認為不能在啟蒙教育階段讓孩子淪為讀書機器,所以在1、2年級的時候,是沒有成績的,孩子的學習情況是以老師的評價作為標準的。而德國小學的學制一般是4年。
德國中學
德國的中學是分流的基礎,也是德國教育的特色所在,所以就相對複雜一點,主要的選擇有三種,分別是Hauptschule(職業預校)、Realschule(實科中學)、Gymnasium (文理中學)。
在小學結束後,學生會根據老師的評價和自己的需要,選擇不同的學校。Hauptschule主要是為了日後進行雙元制職業教育而設置的,學生在Hauptschule結束學業後,可以直接進入職業學校進行職業學習,之後進入人才市場。我們不能把德國的職業學校和我們的職高等同看待,德國的職業中學是培養某些專業人才的,很多職業只能通過職業學校來擔任,比如公交司機。
Realschule主要是模仿普魯士的中學模式簡歷,是德國成功教育的典範。在Realschule讀書的學生可以有多重選擇,既可以在畢業之後同Hauptschule的學生一樣選擇職業學校進行職業教育,也可以通過高級文理中學的程序進一步走向高等教育。
Gymnasium主要是以未來進入大學接受高等教育為目的導向培養。學生在這裡,主要接受文理知識和外語等綜合學習,之後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喜好,報考相應的Abitur,之後直接申請進入Uni或者FH學習。
還有一類就是Gesamtschule,所謂的綜合中學。這一類學校更像是對德國教育分流制度的一種補充。本著「平等」的原則,為成績較差的學生也提供一條可以接受高等教育的途徑,所以如果學生成績比較差,無法申請前往Realschule或者Gymnasium讀書,那麼通過Gesamtschule一樣可以最終參加Abitur進而在德國讀大學。
德國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主要還是分為三類,主要是綜合類大學Uni,應用技術大學FH 以及 藝術類大學 Kunsthochschule。
一般德國留學,選擇Uni的居多。綜合類大學一般經費充足,科研條件優越,理論性強。比較知名的比如海德堡大學、慕尼黑工大、亞琛工大等等。
FH選擇的人就很少了,但是整體上FH的節奏更快,實踐性更強,感覺每一個學到的知識點都能學以致用,相對來說畢業也更容易。
高等教育的捷徑
初步了解了德國的教育體系之後,大家有沒有發現一條留學的捷徑呢?
沒錯,就是從德國的Gymnasium 開始讀起。一般德國的Gymnasium的錄取要簡單的多,同時儘早接觸德國的教育體系和德語,不僅有助於未來更好的在德國讀大學同時也能在有限的條件下申請德國更好的大學。
如果有條件,可以儘早考慮留學。前期你比別人的快的每一小步,都是未來發展的路上領先的一大步。在德國讀高中,一方面升學壓力比較小,在輕鬆的環境下還有更大的希望申請世界級的名校;另一方面就是在基礎階段你就已經適應了德國的教育模式,在未來大學的學習過程中事半功倍。
輕鬆讀高中卻能上超越清華北大的名校的路,還在猶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