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本溯源尋千古 混沌初開武當生:上古演天真

2020-12-14 中國網文化

上古演天真

魯迅先生說:「中國文化的根在道教」,這句話相當準確地指出了中國文化的源頭。規模龐大、內容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是以陰陽五行、周易八卦等眾多學說構成的。這些精妙的古文化來源於涓涓溪水的上古,從有圖騰記載開始,上古的先祖們從實踐中觀察天體的運行,從而產生了星象學而知道天文,觀察自然界周而復始的變化而產生陰陽五行,觀察自身身體的現象產生了經絡學,觀察自然界其他物種的習性及規律而產生仿生學,所有這些古文化的產生都充分說明上古先民在不斷學習自然、應用於自然、儘可能的掌握自然……然而,所有這些萬古絕學都來自於一個原因——生存!生存這個當今被稱為養生的詞彙,對於當今醫療技術發達的今天,仍然是個既簡單又複雜的課題,而在遠古時期就更是一個時刻必須面對的難題。為了更好地生存,先人們不斷地探索,追求更完美、更實效的方法。從原始無意識被動的「大舞」到有意識、有目的主動的「練形」,從單一的靈動,到主動地模仿自然界的各種生靈,先人們跨越了無數個春夏秋冬。

《黃帝內經》開篇就論述了上古先人們的養生保健方法:「餘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這段著名的記述十分清晰地記錄了上古先民採用的養生方法,就是獨立於天地之間,把握住陰陽的變化,保持全身肌肉猶如一體的站樁功的境界。這種養生的方法在武當太乙內功文化中,筆筆皆是。如:武當太乙「羅漢醉酒圖」中的「羅漢抱腹樁」,要求兩腳踏著大地,身體屹立在天地之間。雙手合抱小腹下,行吐納、觀想等內功心法。雖然從功法名字上帶有後來佛教的影響(功法名字應該是為後期傳承者所改或所加),但從其功法本身的特性看,其樸實無華簡單實用的功法明顯帶有先秦上古時期的痕跡,這些功法從樁架結構,行氣方法等內在意識的運用,都可以佐證《黃帝內經·上古天真》的論證。有關這些文化的現象,還可以從遠古的「圖騰」上窺見鴻麟泥爪。

1975年,青海樂都地區出土的文物雙耳彩陶,「雙耳彩陶上有一彩繪浮雕人像。塑像二目微閉,口張大近圓形。腹部隆起,雙腳平放略比肩寬,下肢彎曲成蹲襠式,雙手張開置腹部兩側。就人物的動態而言:二目垂簾狀似凝視守神,圓張之口似氣功吐氣過程發生「呵」聲,顯然是在進行呼吸精氣。雙手的姿勢、蹲襠式的架子則表現出站樁功氣沉丹田的神態。」(中華氣功進修學院—中華氣功學教程)這個彩繪浮雕的形態與武當太乙內功文化《羅漢抱腹樁》的樁架結構完全相同。直接證實了《黃帝內經》中有關上古真人養生的論述。同時也表明:武當太乙內功文化的「呼吸精氣,吐故納新,獨立守神,肌肉若一」的內修思想,早在4——5千年前,黃帝時期的馬廠文化時代就已經完備形態。

在先秦諸賢中,最著名的養生家非彭祖莫屬。《莊子·刻意》中記載:「吹囗(左「口」右「句」)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此道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在眾多的史料中都記載上古時期的養生家——彭祖,在修煉界看來,彭祖不僅是有記載以來,中國傳統養生術的鼻祖,而且是華夏遠古文化承前啟後的重要傳接性的代表人物。後世各家學說的養生精華均來自此人,道家尤以此人為宗,他提倡的「吐納、導引」「熊經鳥伸」等一系列的養生要旨,影響了後來幾千年的中華練養文化。

武當太乙門內功文化中,有相當多的功法,都直接或者間接地體現上古文化的神韻。如:彭祖的《靈龜胎息法》、《鶴形》以及《蟾月圖》等內功文化,作為上古文化的重要代表,具體地展現了上古先人諸多的文化內涵。它們當中大多都是建立在彭祖仿生學的基礎之上,甚至直接來源於彭祖,如:鶴眠三式、靈龜胎息三式、熊形三式。

《靈龜胎息法》秉承道家的「復歸於嬰兒」,模仿的是「嬰兒」在胎內的呼吸,是一種特殊的呼吸方法。在沒有食用外來有質食物的情況下,依靠自身的肚臍進行呼吸,從而保證身體的健康。當「凡息」盡的時候,「真息」才出現。「真息現,則周天開」「周天開,則內氣行,而大藥生」。

太乙門中彭祖所傳的「靈龜胎息大法」從模仿靈龜採天地宇宙之靈氣,吸日精月華之精微開始,進而進入冬眠停止「外息」,此時啟動「胎息」,進入「凡息盡,真息動」的先天龜息真境。由此大周天開通,積累「大藥」步入登頂成聖之途。「靈龜胎息法」將上古的養生術中的練形導引、呼吸精氣、凝視守神等多種方法融為一體,體現了上古養生術簡單、實效的特性。

龜是中國古代「四靈」之一,是「四靈」中唯一的可見生物。對龜的崇拜,來源於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生殖繁衍崇拜,及嚮往長生久視的美好理想。有關「龜能行氣」的生理特點,在《史記·龜策列傳》中早有記載:「南方老人用龜支床足,行二十餘歲,老人死,移床,龜尚不死。龜能行氣導引」。

「鶴眠一法開督脈」這是對彭祖「鶴眠」一法內涵最貼切的解釋。彭祖所傳的「鶴眠」是武當太乙內功文化中一個主要的「臥功」練習法,在上古的文化領域中,養生家們也被稱之為「鍊氣士」。按《說文解字》中所解:「煉者從火,柬聲。本義:提煉。」「火」在傳統的內煉學說中是一個重要的概念,素有「無火不成丹」之說。「火」的另一個含義即「陽」,「進陽火,退陰符」,所謂「陽火」就是指的督脈之真陽。從古到今,所有道家內練學追求的唯一目的,練成純陽之體。督脈是人體奇經八脈之一,總督一身之陽經,六條陽經都與督脈交會於大椎,督脈有調節陽經氣血的作用,故稱為「陽脈之海」,是行大、小周天極其重要的經脈之一。「督脈三關開通難,通了三關證地仙」,彭祖「鶴眠」直行昇陽大法,頓開督脈三關,進入周天循行的境界。

《蟾月圖》則是武當太乙門的核心功法之一。顧名思義,《蟾月圖》即蟾與月亮的彩圖,蟾為靈動,其象乃月,月交日映而生輝。「蟾映月象凝神立,頓叫天罡純陽生」「日月並輪,地天交泰,譬日月經天之法,繩之衡準,氣化周宮,納天象於丹法,融脈氣通丹道,仙丹共用,順逆之別也。」(李兆生先生《醫宗慧照心傳》)《蟾月圖》喻蟾禪以現修真之法相,合虛空以成入道之真機。在後世的功法論述上,仍然帶有後期佛教的影響,但其功法本身體現的則是古天人合一之說,表大道玄機之密律。「一陰一陽一太極」,太極混化反無極,無極清淨歸太虛。太虛者;無上大道是也。《蟾月圖》一法盡顯太虛無上之妙道矣。此法道妙,出於太極,分化無極,道體含義,「盡在朦朧寂靜中」體現人天同律之微。寂兮寥兮,其神妙境界只能意會,豈可言表乎?

蟾是上古先人所崇拜的神物,從出土的彩陶文物中證實,早在公元前6000—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就已經把蟾用圖騰的方式普遍的記錄於各種器皿中,考古學家一般把這種現象歸於生殖崇拜,而修煉界往往有自己的看法。

「月魄寒輝凝太空、蟾禪何故礙蜻蜓、碧波孕育藏真體、分洪水曉潛陽升」《蟾月圖》的歌訣充分了天人一貫的修真要旨,也說明了這個典型的上古文化內涵境界。

武當太乙門內功文化《蟾月圖》《靈龜胎息》《鶴眠》等內功修法,再現了上古時期先人們的仿生、象形、崇神等各種文化意識養生的理念。為我們研究上古時期的養生文化提供了十分珍貴的依據,也讓我們感悟到上古先民的聰明睿智。(作者:廣宇道長)

相關焦點

  • 追本溯源尋千古 混沌初開武當生:凡塵隱道蹤
    孕育了千古不絕的中華武當道家文化。自古以來,「道高則隱」是道家清心寡欲、閒雲野鶴、自樂逍遙的一大特點。因此在漫長的歷史時光中,流於世間的只有極少數的濟世之師。更多的大德們則甘願做一個「逍遙子」而遨遊於天地之間……武當太乙內功文化歷史源遠流長,從戰國時期的尹喜祖師創立武當文始派開始,到唐代金晶子祖師創立武當太乙金門,這一集上古養生、修真文化於一體的流派,歷代的傳人甚少,且一直在隱蹤修行,可謂遠在高山人不知。
  • 追本溯源尋千古 混沌初開武當生:金門呈盛世
    最後,確定了以武入道、武道相合的修真方針,並以此為宗旨,創立了武當太乙金門,俗稱武當太乙門。武當太乙門內功文化的風格是以武入道,所謂武者:即用習練武功來達到內練精氣神,外強筋、骨、皮。使修煉者身體輕靈、體態強健、經絡暢通、丹元飽滿。內法財齊備。為內練成丹奠定良好的基礎。武當太乙門的內練法門仍是武當文始本山派,以內功樁法為主,確保修真基礎穩固。
  • 《上古》影視化,改為《千古玦塵》,許凱出演男主,上演悽美愛戀
    今天小編要說的也是改編自星零的小說《上古》。也即將影視化為《千古絕塵》。該劇由許凱飾演男主,女主則是周冬雨。該劇的男女主出演 ,你們覺得如何呢?該劇大致講述的是女主上古(周冬雨)是四位真神中的,唯一一位女上神,芳華絕代,為打破混沌之劫,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陷入沉睡,後古界時期,她為靈力低微後池上神。因為混沌之劫,上古上神失去了三百年記憶,也忘記自己的那段愛戀。
  • 《幼學瓊林》:混沌初開,乾坤始奠
    所以,《幼學瓊林》的第一個篇章寫的就是天文:「混沌初開,乾坤始奠。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日月五星,謂之七政;天地與人,謂之三才。日為眾陽之宗,月乃太陰之象。虹名螮蝀,乃天地之淫氣;月裡蟾蜍,是月魄之精光。」如何理解?我們一一分解來看。據說天地未開之時,宇宙混沌一片,有一個巨人叫盤古。他已經睡了一萬八千年。
  • 中國上古,三大,混沌神獸
    祖龍盤古開天闢地,定地水火風四大先天元素,使洪荒空間穩定,四大先天元素漸漸的演變成後天五行五元素:金木水火土。而在演變過程中,四大先天元素互相融合感染,終究如混沌孕育盤古般孕育出數位混沌神獸,其中之一便是祖龍。
  • 混沌之禍!上古十大神獸之一的混沌是什麼!混沌是什麼模樣?
    在《舊約》中混沌寫作tohu(英文意思是confusion,vain),常與bohu(英文意思是void)連用,寫作tohuwabohu,希臘文寫作χαοσ,英文譯本有多種譯法,通常譯作chaos.  《聖經》作者試圖以一種體系化的神學宇宙論闡明世界的發生過程,這個過程是,在非終極的意義上,上帝與原始混沌共同存在,然後在某一時刻,上帝決意創造我們當今的世界,於是上帝從混亂(disorder)中帶來秩序(order).不管原始"混沌"是否為上帝所造,"秩序"肯定為上帝所造,造物主常常也就是"秩序"的化身."
  • 《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篇-1
    一句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句是上古天真,的天真。都在講宇宙自然規律的重要與無法用語言文字所訴說的明白。這裡回歸中醫,它是管道,上通天,下入地而在中的一種溝通管道。幫助你了解、掌握轉換、清零的科學。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明,成而登天。這句,是黃帝內經的首句,也是古人給我們最寶貴的智慧的啟發。這一句是上古天真論的點睛之筆。
  • 武當太極拳古傳歌訣
    武當太極拳共有八路,計一百零八式,大半是面南背北的走直趟練習, 拳式開展,姿勢優美活潑;勁路綿綿不斷,形似流水,周而復始,循環無窮,剛柔相濟,以身領手,以意領氣,以氣運身。武當太極拳古傳總歌:武當拳,有淵源,武當道士傳在前,張松溪,黃百家,武當道總徐本善,九宮先(九宮八卦掌),修道傳藝武當山,遵道藏,立真傳,黃庭真髓是為先。武當門,有嫡傳,旨稱武當內家拳。向丙丁(南方),背壬癸(北方),水火相濟煉真元。太極拳,式十三。掤,捋,擠,採,挒,左顧右盼肘靠伴。中定 體,基礎天,十三總式太極拳。
  • 上古時期最厲害的法器,你知道幾個?
    女媧石,傳說為女媧補天之石,上古時期天地崩塌,女媧為了補天,練就七彩石,女媧石為女媧補天時遺留的一塊靈石。開天斧,天地混沌之初,天地連為一體,盤古巨人用一把斧子劈開天地,才有了後來的陰陽三界之分,這把斧子就是開天神斧。
  • 學習黃帝內經 | 上古天真論
    我們今天開始呢,第一堂課我們講這個,第一章的第一篇就是《上古天真論》,首先呢,一開始就是講,他把「人「下了一個定義,我們人應該活幾歲。現在呢,當然我們人的壽命沒有古人那麼長,那因為環境啊,各方面的改變,有的時候文明呢,是很方便,可是文明不見得對人很有利。
  • 少林、武當、峨眉,誰才是真正的武林宗師?其中有一派最為特殊
    他之所以被武當派稱為祖師爺,主要是因為張三丰在道教的傳說中十分有名。 但這種說法,應該是武當派為了神化自己,而非真實歷史。 武當山,雖然在唐朝就開始修築道觀,但是,到了明朝才開始了它真正的黃金時期。
  • 上古神話中運氣最好的妖怪,吸收了先天至寶的神力,實力不輸準聖
    上古神話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只可惜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而是以各種各樣的片段零散的記載於各部古代典籍中。在上古神話裡面,法寶跟坐騎一樣,都是各路神佛的心頭好。有一件威力強勁的法寶傍身,或者一頭霸氣拉風的坐騎隨行,對諸天神佛來說都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
  • 「13月亮歷」致磁性紅龍:你是萬物初開的混沌,勇者才敢進入的遊樂場
    致磁性紅龍:你是萬物初開的混沌,勇者才敢進入的遊樂場 作者、責任編輯:碗 排版:PandaYung 你是萬物初開的混沌,勇者才敢進入的遊樂場。 每當我想起你,我就將所有的滋養化作動能,啟動一次全新的孕育,去創造,去開闢,去誕生一個天地。
  • 上古傳說
    一天,忽然想著,一家人一起,開個親子課堂,每周選一個主題,互為老師,不同年齡,不同視角,共同探討學習,應該是件有趣的事情。於是,誕生了家庭課堂第一課《上古傳說》,討論愉快活躍,各有收穫,希望長此以往,我們能把這個好習慣堅持下去。也許,一年下來,我們能一起暢遊玩一部完整的中國古代史,相互成就。
  • 人文初著的上古歌詩
    兩千多年的上古歌詩實踐,為商、周先秦詩歌的集大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一、詩言志混沌初開,人文始著,口語尚不成系統,文字還遠沒有發明,詩歌卻迫在眉睫,不得不產生了。人類在日益社會化的生活中,產生了越來越豐富的情感。人類最基本的情感有喜、怒、哀、樂,後來有好和惡,再後來又有懼。這七種情感,都需要藉助一定的形式進行表達。《樂記》說:「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 上古七大神鳥,鳳凰居首,另外六隻出身尊貴象徵祥瑞
    1、不死神鳥鳳凰能夠浴火重生,佛祖如來該叫姥姥傳統文化裡,鳳凰地位尊貴,與華夏圖騰神龍齊名(龍鳳呈祥),是百鳥之王,她在混沌時期就生產一對兒女,男為大鵬,女為孔雀。孔雀曾經將如來囫圇吞下,佛祖自救,從孔雀肋下破口而出。佛祖重緣,認孔雀為母。
  • 黃帝內經:天真的人能得到天助
    但是,你光有能量也不行,能量往哪個方向走也很重要,比如說你開個車,我開個車,咱倆都奔廣東,你往北開,我往南開,你雖然年輕,能量比我足,但你方向錯了,你的神就亂了。所以中醫講的是順應天地之氣,實際上說的是能量和方向這些東西。《黃帝內經》裡面排在第一篇的文章,是「上古天真論」,足可見,這是有多麼重要。
  • A10盤古創世:開天闢地混沌初開,盤古究竟是怎樣創造世界的?
    早在盤谷之前,就已經有了三位,也就是混沌、鬼母和燭九陰,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了解下。畢竟這些只是神話,沒必要太較真。你真要和我討論,雞和蛋誰先有的話題,估計誰也說服不了誰。雖然現在的科學研究,傾向於證明先有雞。
  • 「你好天真」親子領略上古神話精彩 協作體驗定格動畫魅力
    原標題:「你好天真」親子領略上古神話精彩 協作體驗定格動畫魅力   由天津市文化廣播影視局主辦,天津市群眾藝術館承辦的天津市第三屆市民文化節活動之一——「你好天真」2018天津市少兒創意美術暑期系列活動已經成功舉辦三場,受到廣大家長和孩子的一致好評。
  • 熱血傳奇:法器巔峰,上古魔兵之嗜魂法杖
    嗜魂法杖在傳奇故事背景是上古魔兵,屠龍則是上古神兵,瑪法大陸還沒形成之時,世界處於神魔混戰中,屠龍是神的武器,嗜魂是魔的武器。神魔大戰結束後,混沌初開,瑪法大陸初步成型,神魔雖然退去,但是當初的神兵利器卻都流傳了下來,這其中就包括了嗜魂法杖和屠龍刀。在傳說中是曾經被邪惡法師擁有的上古寶物,無數的法師追求者都期望獲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