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兒保醫生參與公益互助15年 獻血182次曾入選《全國無償獻血...

2020-12-17 華商網

       

     華商網訊  什麼是公益,為什麼做公益?公益兩個字或許每個人的理解並不相同,對西安兒保醫生黃哲來說,給心心幼兒園特教中心的孩子包餃子、帶資助的陝南中學生去西安探訪大學生活、給獨居老人孔姥姥洗頭剪指甲 、給街頭的流浪漢送床被子……都是公益。

  沒有特定形式和對象,亦不僅僅只是捐錢、捐物,黃哲所參與的公益更多的是陪伴。

  為什麼要去做公益?

  我開心,別人快樂,僅此而已!

  2006年10月,華商網公益互助發出一則徵集,招募一些志願者在中秋節當天前往樓觀臺聾啞學校與老師、孩子共度佳節。這是黃哲第一次留心身邊的公益信息,看到的時候很心動,為了參與這個活動,他註冊了華商論壇,並有了第一次線下公益行動。

  自此以後,黃哲的生活便和華商論壇、公益互助緊密的聯繫了起來。15年過去了,5000多個日夜,每天清晨五六點的「天天讀報」發帖,每次公益活動後的回顧記錄貼,華商論壇之於黃哲,已成了他的一種生活方式,不可分割。

  黃哲是看著華商網公益互助一步步成長起來的,他加入時這個組織成立還不到一年,如今,從最初的8個人,已擴大到400多人的穩定志願者隊伍。包含了社會各界人士,有教師、醫生、工程師、退休職工、學生、殘疾人甚至白血病患者;而且擴大到家庭化,有的是夫妻檔,有的是一家四口、祖孫三代,就連很多以前的被幫扶對象也參與了進來。

  在這個特殊的隊伍裡,黃哲早已成為公益互助的「骨幹」之一,光他組織、參與的公益活動就有500多次。秦嶺深山裡的小學、兒童福利院、聾啞學校、老人院、獨居老人的家……都是志願者們節假日常去的地方。

  前些年,西安一位90多歲的老人孔姥姥引起了公益互助的關注,孔姥姥中年喪夫,膝下無子,常年獨居在由社區免費提供的房子裡,暮年之後生活逐漸不能自理。一到周末,黃哲就和其他志願者一道到老人家裡,做做飯、掃掃地、拉拉家常,輪流照顧了老人5年多,直至老人去世。

  從2007年開始,每年冬至,黃哲從不給自己做其他安排,因為那一天,他要和志願者們一起去心心幼兒園特教中心給那裡的殘障孩子包餃子。志願者們有人買肉,有人買菜,有人買糖,去不了的就捐錢捐物。「一起摘菜、擀皮、包餃子這個過程其實很簡單,難在每年都在一起。」黃哲提到了他第一次參加公益時去過的周至聾啞學校,公益團隊已連續14年不定期去看望那裡的孩子,在這些志願者心裡,給老人和孩子最好的愛就是陪伴。

  這些年,華商論壇公益互助志願者團隊已成為陝西地區頗有影響力的民間公益團隊。黃哲也收穫了華商網「十佳公益人物」、華商網十年資深公益人等稱號,但若要問他為什麼要去做這些事?他的回答很簡單:我開心,別人快樂,僅此而已!

  為什麼要去獻血?

  我快樂,別人能救命,僅此而已!

  11月底的一個周末,黃哲又去獻血了。從1997年開始,這是他第182次出現在西安市中心血站的獻血車上。

  為感謝獻血者的無私奉獻,弘揚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賑濟救護部、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衛生局醫療管理處在全國遴選部分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出版了《愛滿人間,紅動中國——全國無償獻血群英譜》一書。西北婦女兒童醫院兒保醫生黃哲入選。

  一位華商論壇網友在一次發帖中描述,黃哲入選《全國無償獻血群英譜》,完全是實至名歸:「不知挽救了多少患者的生命」。

  光自己悶聲獻血不行,黃哲經常會在華商論壇、朋友圈普及獻血知識及重要性,後來,他身邊很多朋友也加入到了獻血大軍中,其中不少是華商網公益互助的志願者。「一個人捐獻一百次,不如帶動一百個人捐獻一兩次!」每次到了血站,黃哲總有打不完的招呼,剛和工作人員寒暄幾句,轉身就會遇到一起獻血的熟人。

  2020年初的疫情,打斷了所有人的計劃。看到身邊有同事、同行身赴疫情最嚴重的武漢支援,黃哲很著急。他能做點什麼?思來想去,選擇再次走進了血站,多次捐獻血小板,以自己的方式抗擊疫情。2020年5月,有陝西當地媒體在報導裡提到,黃哲是「最美抗疫人」。

  這些年,獻血給黃哲也帶來了很多榮譽。他連續五次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還被西安市中心血站評為「西安市無償獻血形象大使最佳人氣獎」、「無償獻血優秀志願者。」

  有人說,黃哲已是獻血界的英雄。黃哲擺了擺手,「能一次次獻血只能證明我身體很好。」作為一名醫生,他深知血液的重要性:我快樂,別人能救命,僅此而已!

2008年公益互助三周年合影,上排左三為志願者大山

  為什麼如此堅持?

  只是在量力而行做自己熱愛的事

  不管是去敬老院、福利院、偏遠學校還是去獻血,這對黃哲來說,其實都是在參與公益。也因為做公益,身邊聚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老友,黃哲能一口氣報出好多人的名字:即墨、老猴、柳芭、丁香花……

  他把在華商論壇公益互助的發帖,按照年份整整齊齊的歸類在文檔裡,隨便翻開一個文檔,裡面記錄的每一人、每一件事都能描述的清清楚楚。

  其實,每次在整理文檔回憶時,黃哲的心情也很複雜,很多事情想起時會開心、會欣慰,但有些事情他其實不願面對。「他叫大山,我們一起做了很多年公益,但他還是走了,白血病,我們誰都沒能留住他。」說出老友名字的瞬間,這位穿著白大褂、從醫20餘年的醫生突然哽咽。

  黃哲曾在華商論壇發文紀念大山,他筆下的這位好兄弟能唱歌能主持,懂書法還能理髮,簡直無所不能。即使是被確診白血病後,也不曾離開公益活動,幾乎把所有的業餘時間都用在了福利院、敬老院、孤寡老人家中……

  走進公益互助時他們是陌生人,但一起走著走著就成了最親的人。

  有人問過黃哲,堅持這麼多年公益動力來自哪裡?其實這個問題,黃哲說不清楚。可能是來自被資助孩子的優異成績,可能是被照顧老人的一句「最近很好」,可能是因輸血重生且不相識的生命,也可能是有一群公益老友在等他隨時準備出發。

  一起去公益是一群成年人樸實無華的快樂。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在這一年,我們經歷了全民抗疫、城市復甦、扶貧帶貨……將很多不可能變成了可能,將所有的未完成,都已完成。

  2020年末,華商網將通過年度熱點新聞事件把那些牽動人心的故事搬上舞臺。12月10日,由陝西省慈善協會指導、華商網主辦的《我們的城-2020西安創想公益演頌會》公益盛典將在西安索菲特大劇院舉辦。對公益人來說,這是對每個在疫情期間無私奉獻人的一次致敬,同時也致自己,致我們。>>報名入口(記者 張丹  視頻  強鑫 祁鵬玉)

來源:華商網

相關熱詞搜索:西安醫生公益獻血

相關焦點

  • 「互助獻血」有實無名的背後:西安多家醫表示院用血前需先獻血
    1月2日,西安市民陳先生說,父母家在西鹹新區,「我媽患有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她每隔一兩個月就需要輸血小板。」陳先生說,每次不管在西安還是鹹陽看病,輸血前醫生都會讓家屬先去互助獻血,需要用多少血就獻多少血,獻血後和義務獻血一樣,會有一個義務獻血證。陳先生說,在他的無償獻血證上有一個二維碼,但這個二維碼掃不出任何信息來,「我想知道我獻的血有沒有幫助到別人,我的獻血信息應該怎麼查詢呢?」
  • 高明無償獻血積極分子馮美霞:18年獻血55次18700毫升
    2020年6月14日是第十七個「世界獻血者日」,今年的主題是「安全血液、拯救生命」。自1998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實施以來,廣大無償獻血者通過捐獻血液的方式,挽救了數以萬計患者的生命。今年44歲的馮美霞,是高明的一名無償獻血積極分子。
  • 「賣血黑市」利益鏈揭秘:「互助獻血」生財術
    記者梳理公開報導發現,近年來,互助獻血「變味」情況在各地並不少見,北京、廣西、廣東、江蘇等地都曾查獲「假捐血、真賣血」的違法案例,北京市海澱區檢察部門前些年曾審查起訴非法組織賣血案60餘起。在湖北武漢,因互助獻血亂象突出,相關政策還曾被當地衛生部門暫停執行過。
  • 德州市第八次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市」稱號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5日訊 日前,2018-2019年度全國無償獻血表彰電視電話會議上傳來喜訊,德州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市」獎,這已經是第八次獲此殊榮。會議還表彰了無償獻血奉獻獎獲得者,全市共有559人獲「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991人獲「無償獻血奉獻獎銀獎」、2184人獲「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18人獲「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奉獻獎」、1單位獲「無償獻血促進獎」。
  • 血液中心員工無償獻血200次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趙鴻飛 通訊員 孫靜/文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李博/圖2020年10月1日,深圳市血液中心退休職工周建華在深圳市血液中心獻血大廳迎來了自己人生中的第200次無償獻血,這也是她無償獻血「榮休」的日子。在喜迎國慶的日子,周建華用自己的第200次無償獻血支持無償獻血事業,以此表達對祖國的祝福。
  • 黨員先行作表率 獻血互助暖人心
    黨員先行作表率 獻血互助暖人心——陝西體彩黨總支開展無償獻血主題黨日活動    三秦都市報——秦聞訊 (記者 劉鴻斌) 為弘揚無償獻血的人道、博愛、奉獻精神,增強廣大黨員的宗旨意識和責任意識,進一步樹立黨員在人民群眾中的良好形象。
  • 哈市無償獻血20周年宣傳片震撼上線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頒布20周年,哈爾濱市已連續八次榮獲了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城市。20年間,哈爾濱市累計獻血人次超200餘萬,無償獻血總量超600餘噸。宣傳片總長7分鐘,從無償獻血者、無償獻血志願服務組織、無償獻血實驗室等方面展示了哈爾濱市無償獻血事業。在臨床年用血量以5%-10%快速增長的情況下,在全國普遍面臨著供血的壓力下,哈爾濱不僅20年零告急、零互助,且基本滿足臨床的用血需求。看過7分鐘的宣傳片,你就知道為何哈爾濱被稱為「熱血」城市,因為在全國文明城市哈爾濱,始終有規模穩定的隊伍為臨床用血提供保障。
  • 血頭組織借"互助獻血"賣血:無償獻血變一單2000元
    北青報記者據此線索發現,在北京市血液中心、海澱區某三甲醫院周邊,經常有血頭組織社會人員打著「互助獻血」的幌子賣血。我國獻血法規定,我國實行無償獻血制度,為保障公民臨床急救用血的需要,患者可找親友互助獻血。這意味著,互助獻血的範疇是患者親友,且是無償行為,但是血頭們是讓社會人員假扮患者親友「獻血」,從中謀取利益。律師表示,這一行為已構成非法組織賣血罪。
  • 大學生參與無償獻血
    大學生參與無償獻血  日前,共青團桐廬縣委員會、建德市中心血庫和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學生工商黨支部舉辦「無償獻血暖杭商,重溫光輝七十載」主題活動,杭商院全體師生積極參與,當日共計170人參與獻血,獻血量44850毫升
  • 安徽省2019年無償獻血高校學生先進個人事跡簡介
    阿力木江在高中時期就了解到無償獻血的積極意義,萌發了參與無償獻血的想法。基於此種想法,阿力木江同學從他剛入學那一年就開始積極參與無償獻血活動,從大一到現在大三一共參與四次獻血活動。此外,阿力木江同志不僅自己積極參與無償獻血活動,還帶著自己的兄弟和朋友一起去參與無償獻血活動。他的朋友和兄弟都曾參與無償獻血活動。阿力木江還是體育健將,獲得過跳高、跳遠、足球、排球等項目名次。
  • 無償獻血科普知識
    因此只有實行無償獻血制度,堅決制止買血賣血行為,才能保證醫療用血的質量,才能遏制嚴重影響人民身體健康和社會安定的愛滋病、肝炎等經血液傳播疾病的傳播,減少醫療費用支出,最大限度地保護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身體健康。無償獻血是團結友愛、無私奉獻精神的具體表現,也是一種互救互助的方式,你今天獻血救助他人,以後一旦自己或親屬得病之時,又會得到他人的幫助。
  • 長沙市連續第6次獲「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城市」稱號
    彭放 董恩日前,在2016—2017年度全國無償獻血表彰大會上,長沙連續12年、第6次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城市」稱號,白天嬌等1713人獲得「無償獻血奉獻獎」,湖南農業大學獲「無償獻血促進獎先進單位」,長沙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湖南亞文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等兩家單位和袁亮坤個人獲「無償獻血促進獎特別獎」,常巍等125人獲「
  • 全國無償獻血表彰獎勵辦法_蕪湖市政務公開網
    第八條 無償獻血志願服務獎,用以獎勵積極參與無償獻血志願服務工作的個人。31日公布的《全國無償獻血表彰獎勵辦法(2009年修訂)》同時廢止。第八條 無償獻血志願服務獎,用以獎勵積極參與無償獻血志願服務工作的個人。
  • 世界獻血日 關於無償獻血 你需要知道這幾件事
    6月14日是第15個「世界獻血日」。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無償獻血人次從1998年的32.8萬上升到2017年的1459萬,獻血量從800噸提高到4956噸,增加了5倍。我國無償獻血量20年增長5倍據統計,今年1-5月份,全國無償獻血人次和獻血量持續增長,無償獻血人次達到596.5萬,同比增長了3.6%,採血量2065噸,同比增長5.2%。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血液保障能力基本可以滿足臨床需要,但這是一種「緊平衡」狀態。
  • 「美麗西安 捲袖之愛」無償獻血志願活動在西安舉行
    央廣網西安12月20日消息 12月19日,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聯合陝西省血液中心西安市中心血站、長安路街道辦振興社區在碑林區圍牆巷慈濟西安聯絡處舉辦了「美麗西安 捲袖之愛」2020年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無償獻血志願活動。
  • 無償獻血1000毫升可終生免費用血
    2018年,全省無償獻血達116.59萬人次,採集全血415.52噸,採集血小板15.73萬單位,居全國前列。自去年4月份取消互助獻血以來,我省採血量平穩增加,實現臨床用血全部來自公民無償獻血。  捐獻熱血,挽救生命,如今有越來越多人加入到了愛心隊伍中來。
  • 冬季無償獻血進入「淡季」 菏澤一大學積極開展無償獻血活動
    為助力無償獻血活動,進一步彰顯當代大學生的風採,12月18日,菏澤市中心血站聯合齊魯工業大學菏澤校區積極開展無償獻血活動,大學生們紛紛響應,積極參與到無償獻血中來。  18日上午,當市中心血站獻血車緩緩開進學校校園內,學校的學生們便陸續利用課餘時間到獻血點進行無償獻血,他們中有第一次參加無償獻血的,也有曾多次參加無償獻血的。
  • 「世界獻血者日」電子無償獻血證啟用,無償獻血可累積「公益時」
    記者從阿里巴巴3小時公益平臺獲悉,無償獻血志願行為已與公益時體系打通,用戶可以在支付寶 APP 搜索「3小時公益」點擊首頁無償獻血,或搜索「全國電子無償獻血證」,一鍵查看個人獻血記錄、獻血量和電子獻血證等信息。無償獻血行為也將與志願服務、愛心捐贈、捐步、種樹等公益行為一樣,獲得一系列公益權益。
  • 把獻血當作成人禮,德州大學生孫建超開啟六年無償獻血之路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孫文麗 見習記者 馬雪平孫建超是德州學院一名大四的學生,受父母影響,18歲開始他6年間無償獻血共15次。在6月14日世界獻血者日來臨之際,6月3日孫建超又去捐獻了2個治療量的血小板。
  • 2020年「滿血行動派」公益獻血周啟動——安全血液拯救生命,無償...
    為大力弘揚無償獻血者人道奉獻精神,傳遞社會正能量,在第十七個世界獻血者日到來之際,由白求恩公益基金會主辦,解放軍總醫院承辦,首都無償獻血者協會協辦,全國百家醫院和採供血機構聯合發起的大型公益活動「滿血行動派」公益獻血周於6月13日上午在北京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