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中國網訊】教育部辦公廳、中共中央組織部辦公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公安部辦公廳 、國務院國資委辦公廳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指出,對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業機會,不得設置與職位要求無關的報考資格條件。
其中特別提到,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國家統一下達招生計劃,考試招生執行相同的政策和標準,培養質量堅持同一要求,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各級公務員招錄、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公開招聘要根據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聘條件,對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業機會,不得設置與職位要求無關的報考資格條件。
「非全日制研究生相當於本科生」、「課程水、混學位」、「用人單位明確表示不招收非全日制的學生」……近幾年,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歧視的話題屢見不鮮。
五部門聯合發聲,支持非全日制研究生
教研廳函〔2019〕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組織部、教育廳(教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公安廳(局)、國資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組織部、教育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公安局、國資委,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各人民團體組織人事部門,各中央企業,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
發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是促進我國學習型社會建設、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教育體系的重要舉措,有利於加快培養高層次創新型、複合型、應用型人才。為促進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健康發展,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是我國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明確規定,高等教育採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教育形式。為推進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協調發展,加強規範管理,2016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廳〔2016〕2號),明確自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國家統一下達招生計劃,考試招生執行相同的政策和標準,培養質量堅持同一要求,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二、強化就業權益保護三、加強就業指導服務
高等學校要加強對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業指導服務,廣泛應用「網際網路+就業」新模式,精準推送政策、崗位和指導信息,積極舉辦校園招聘活動,加強校園內招聘活動管理,發布招聘信息不得含有教育形式限制性條件。對取得學籍並完成學業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畢業研究生,省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部門和高等學校要按規定統一辦理就業手續,定向就業的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業。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根據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需求,積極推送崗位信息,提供針對性職業指導,推薦適合的職業培訓、就業見習機會。各地要落實好就業創業政策,確保符合條件的研究生都能享受。
四、加強政策宣傳引導
各地各相關部門要積極宣傳國家關於發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各項政策,指導用人單位完善招聘研究生的相關辦法,為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營造良好環境。
教育部辦公廳
中共中央組織部辦公廳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
公安部辦公廳
國務院國資委辦公廳
2019年12月30日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有什麼區別?教育部早已說明2016年,教育部下發了《關於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從2016年12月1日開始,全國研究生將正式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區分,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的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教育部辦公廳在關於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中,也對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養作出了規定:
統一組織實施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錄取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試招生依據國家統一要求,執行相同的政策和標準。各研究生培養單位的招生簡章須明確學習方式、修業年限、收費標準等內容。考生根據國家招生政策和培養單位招生簡章自主報考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研究生。
堅持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同一質量標準
研究生培養單位根據社會需求自主確定不同學科、類別研究生教育形式,根據培養要求分別制定培養方案,統籌全日制與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協調發展,堅持同一標準,保證同等質量。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國家認可,社會認可度不高,為什麼?針對這一問題,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一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是研究生教育裡面新發展的一種類型,社會上了解不足;二是,從歷史上看,非全日制本科、非全日制中專、函授等,相對來說社會認可度都比全日制教學低一點,現在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認可度不高是過去這樣一種觀念的延續;三是,從目前實際來看,大學在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教學、學習考核上是有差異的,相對的比全日制標準放得寬一點。
不是說非全日制的學生肯定就比全日制的差,事實上非全日制的學生當中肯定有人在某些專業領域、某些能力上比全日制的一些學生強,但從整體上來說,非全日制與全日制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這個客觀事實使社會上對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認可度低於全日制研究生。
高校如何提高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
儲朝暉認為,高校要提高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質量不是短期能解決的,因為現在全日制研究生的質量也存在很多問題。建議各個學校根據自己的情況,合理計劃招生的規模,依據自己的能力來確定自己的招生範圍、招生數量,不要盲目擴大、比拼學位點,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做法。
▎破解「學歷鄙視鏈」 呼喚企業人才評價更「內行」「國外名牌大學>一流名校>985>211>普通一本>二本>三本>專科>高職……」
網上流傳的職場「學歷鄙視鏈」反映了現實中普遍存在的潛規則:單位招聘不但看學歷,而且大部分情況只看學歷。看重學歷的現象固然體現了社會對人才和知識的追求,但從長遠來看,「唯學歷論」阻礙了真正有能力人才的自由競爭,不利於釋放和增強社會活力。突破人才標準固化,首先需要用人單位的人才評價體系更「內行」。
針對破解職場「學歷鄙視鏈」問題,儲朝暉認為最關鍵的還要靠用人部門對人員的了解、任用管理評價更加專業。如果各個單位的人力資源部門沒有實現這個轉變,看重學歷的社會現象就會依然存在。看重學歷是外行管理的模式,內行管理一定是更看重個人的實際能力和跟崗位的匹配程度,不會有「唯學歷論」的學歷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