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健瑋:商業空間創新需要巨匠精神

2021-01-20 贏商網

  編者按:他們,是企業的掌舵者,帶領企業砥礪前行;他們,是房地產行業發展的推動者,夙興夜寐只為建設美好生活。樂居財經推出《見地》高端訪談系列,一起來聽他們講述自己的生活和企業管理之道。本期【見地】對話嘉賓是派沃(中國)商業設計機構聯席總裁穆健瑋先生。

  

  沒人能否認,中國商業正處於一場巨大的變革中。

  這一天將很快到來:體驗消費,刷臉支付,無感地完成了下單,在購物中心的空間裡,沿途可以滿足人們各種社交、娛樂、生活、人文、藝術、風情、沉浸、宣洩等需求,那邊物流已經將貨物送到了家,你再也不必大包小包拎回去。

  購物中心未來將是社交化消費。人們以社交、體驗、求新求奇為目的,參與各種情景化商業以及智能購物體驗。

  可以預期,未來的購物中心表現將更加豐富多彩,甚至超出人們的常規想像。

  「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文化新創意的集大成者,不斷推動著現代購物中心的進步和繁榮。而購物中心只有一個定位:就是消費者喜不喜歡你!購物中心的前途和命運,就看是否能通過各種軟硬體設施,差異化的空間營建,輔以智慧商業服務手段,捕獲消費者的主動消費。」 派沃(中國)商業設計機構聯席總裁穆健瑋如是說。

  京城初冬,東二環樂居財經總部,穆健瑋提前半小時到達,西裝筆挺,沉穩睿智,與其對話是一件愉悅的事情,默契流暢。他對中國商業地產的未來充滿樂觀。

  從事商業行業工作近30年,見證了商業地產發展的每一個階段,從最初在國家商務部政府官員,到推動零售業軟體科技創新,再下沉到事無巨細的房地產開發項目策劃規劃和投資管理,穆健瑋熟悉中國商業從無到有的改革歷程,也實踐了商業地產發展的每個階段。他的專業敬業和全身心的投入精神,贏得業界認可,被授予「中國商業地產傑出經理人」、「中國商業地產知名操盤手」、「中國商業地產卓越推動人物」多個盛譽。他喜歡具有挑戰和創新的工作。2000年到2004年,他服務於富基軟體,實現中國商業ERP軟體的全面普及和納斯達克上市。此後十年之間,服務過華僑城銅鑼灣廣場、北京世紀金源購物中心、沃爾瑪購物廣場,直到參與紅星美凱龍集團15個大型城市綜合體的策劃與規劃。主導完成的項目達到50多個,上千萬平方米。2015年,基於網際網路和大數據對行業改變趨勢的前瞻認識,他再次投入中國購物中心數位化改造升級。近四年時間,走訪調研客戶近700場次,實現1000個mall基礎數據橋接上線,對行業新技術應用產生了極大推動。他表示,參與數衍科技的創業,相當於四年大數據技術研發的碩博經歷,完成了網際網路思維的自身改變。

  在穆健瑋看來,過去的十年,中國商業地產經歷了從初級化粗放發展階段進入到高級化精細發展階段。目前,全國已開業購物中心已接近6000多家,總的存量在5億平方米以上,未來3年仍會新增2000家。顯然,中國商業地產已經快步進入存量時代。

  「致力於中國商業地產存量商業改造設計和增量商業創新設計,是我新的使命!」。作為具備商業地產全產業鏈的運營專家,策劃規划過近千萬平方米大型項目的他,也是中國商業大數據技術應用的開創者之一。穆健瑋的表達充滿自信,他將要把數據技術和智慧商業實踐帶入商業空間設計領域。2019年元旦,中國商業空間設計知名品牌「派沃設計」官宣,穆健瑋加盟派沃。

  近年來,「新零售」創新物種的新玩法更是層出不窮。人工智慧、大數據、行動支付等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也使得零售三要素「人貨場」發生重構。對於購物中心來說,想要在新商業時代「百家爭鳴」中脫穎而出,要如何在有限的空間裡實現無限的價值?如何滿足消費者購物多元化、個性化、情感化的消費需求?如何打造購物中心「差異化」創新內容?

  

  新商業時代

  2016年10月的雲棲大會上,馬雲首倡「新零售」,引爆業界。隨後,京東「無界零售」、蘇寧「智慧零售」等概念紛至沓來,網際網路、電商巨頭競相布局線下,生態鏈重構、新物種、場景體驗、大數據AI應用成為熱詞,「新零售時代」已然到來。

  「新零售是在網際網路的基礎之上,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進行商品交易的一種新的方式,核心是人工智慧和大數據以及現代物流,這是新零售的物質基礎本身。」。穆健瑋這樣認為。

  在穆健瑋看來,新零售、舊零售沒有本質的區別,但方式完全不一樣。傳統的零售,三個核心要素,人、貨、場。新零售帶來了基於網際網路的新的商業元素:流量的爭奪、內容的在線和場景的重構。

  「網際網路帶來人們對商品的選擇體驗和判斷不一樣。商品和服務的內容,完全網際網路化,也就是內容、管理在線,電商可以通過大數據和雲計算,精準到社群到消費者定位。對整個商業地產的行業格局,不管是物理空間,還是消費空間、需求空間,都產生了巨大的變革」。穆健瑋強調,「所謂消費升級,不是人們可以吃好喝好那麼簡單,而是消費需求的在線化場景化,消費客群細分到收入、行為,甚至個性、文化和欲望的IP化,購物中心的場所需要承載的人們物質和精神的訴求更加多元多維,更加泛社交化,從過去簡單的平面場景,變成了立體的多維場景。購物中心如何快速適應網際網路環境,吸引消費者體驗和參與,都需要高強度的空間和內容的再造。商業房地產不是單一的物理空間租賃商,而是用戶消費及體驗的服務者。行業跨界和產業鏈整合複雜程度極高,從建築業到服務業,從開發能力到資管能力,從租戶組合到生態重構,商業地產的巨輪需要在下水之前完成艦體建造和系統配置,更要在航行中不斷升級和維護,甚至大修大改。」

  「商業場所精神」

  中國消費市場從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與此同時,購物中心作為新型商業業態,在很多城市同樣面臨供過於求的局面:「場景」(購物中心)和「內容」(商家商品)的同質化現象嚴重,讓購物中心的變革難度成倍上升,也對其變革方法論提出了更高要求。

  「購物中心及商業設施應該更有人文氣息,不僅僅是關注品牌的豐滿度,更要注重空間的營造和人性化的技術工程細節的打造。在商業的策劃定位運作過程中,滿足人們消費行為的舒適度和科學技術規範的完全無縫連接,要更多細節。購物中心最終是有機聯繫的高度發達的生命體」。穆健瑋強調。目前,中國商業地產存量物業面積5億平方米,增量每年5000萬平方米,空間創新和場景重構,需要網際網路精神,更需要工匠精神。派沃把這兩者歸一為「商業場所精神」。商業空間的創新,場所的再造,需要策劃的靈魂。

  穆健瑋是一個極具情懷的匠人,他尤其推崇秋山利輝和稻盛和夫的匠人精神。他強調,「商業空間的創新,就是以創造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為目的,以文化消費需求和品質生活策劃為驅動,需要完成建築、環境、景觀、空間、業態、文化、藝術、陳列、店裝、交通、流線、服務、安全、物流、節能、複合材料、機電工程、智慧科技等等結構性的構建,需要極致的匠心和集成化集約化的多兵種作業,商業規劃設計和空間創新事關資產價值和滿足人民消費需求,是責任無比重大,任務無比艱巨的匠人工程,關鍵是需要巨匠精神」。

  謹慎的樂觀

  受制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影響,2018年商業地產投資也呈現下滑趨勢,2019年伊始行業人也是保持了「謹慎客觀」的態度。

  「中國的商業地產,相對來講還是比較健康的」穆健瑋解釋道,「一個城市在商業地產總體需求上,二線城市以上,人均商業可利用面積剛剛才一平方米左右,一線城市,稍微多了一點。存量商業有一點點過量,政府過去做商業配套有點財政因素,但市場自身在進行平衡。今天,宏觀調控對商業地產規模的控制,對行業是好事。它使我們能夠停下腳步去精耕細作,去做精品提升商業的質量發展,2019年,不存在行業發展天花板的問題,只存在內涵擴大再生產的問題。少說多做,解決業務解決剛需」。穆健瑋坦言。

  「存量商業還要看到一個非常大的發展,一線城市人均收入才剛剛快接近1萬美金。在未來3到5年,中國的人均收入在一線城市突破2萬美金,三四線城市突破1萬美金,這會帶來一個新的消費格局。更美好的生活,需要更精緻更加有內容的購物中心。」

  

  以下穆健瑋先生的對話精選:

  記者:大數據、人工智慧、AI等技術的應用,對於商業地產行業有怎樣的意義?

  穆健瑋:隨著科技發展的日趨成熟,尤其是 Internet、Mobile Phone 及 Robot 這 3 大科技之應用,將使購物中心有很大的變化。而高速、高效率的雲到網到端的數據網絡與通訊技術,使得商家與廣大消費者愈來愈緊密,彼此間關係更密切。密切的最直接表現之一,就是海量的商品數據和用戶數據被收集、存貯。通過對這些大數據分析和挖掘,可以判斷顧客消費行為,將判斷結果迅速用於現實的商業內容配置和經營管理中,並直接影響購物的便捷服務程度。

  網際網路它所帶來最根本是我們能夠快速而充分的取得數據,對數據的存儲、處理和應用,基於雲網端全面的結合。在2015年到2018年這四年中,我參與數衍科技,極力推動購物中心數位化運營。商業地產大數據的挖掘,正在成為商業地產企業轉型的關鍵。數據技術極大改變了實體商業了解消費者購物習慣的方式。現在通過智能設備收集消費數據和行為數據,可以更加準確地對接消費者的偏好,指導項目規劃和商業生態的重構。

  新技術是新零售和新商業的根本動力。不斷的提升商業地產每一個環節的技術應用的含量,使開發商、運營商也能夠像阿里騰訊一樣,擁有網際網路思維,擁有智慧思維,擁有強大的人工智慧的資料庫。商業地產的行業效率,競爭力會更加強大,更加有智慧。

  記者:請您對商業地產、新零售的未來趨勢做一個判斷。

  穆健瑋:商業地產和新零售會更加細緻的融合。商業地產的從業者,對新零售是非常敏感的。線上平臺也在追求線下的流量。比如阿里的盒馬生鮮、京東的7fresh,這是一個相互融合的過程。最近也很多項目找我推動這種融合。新零售是基於網際網路,新商業基於購物中心場景和所在地的消費人口。說白了就是消費基數和網際網路的結合。兩者互相優化。當然對商業地產最大的壓力在於這個優化的過程中,是快魚吃慢魚,大魚吃小魚。多元化和個性化的需求、電商的擠壓、同行的競爭、新技術新媒體的推波助瀾,都使得購物中心的後期運營更加複雜,並倒逼各類專項設計、工程建設與商業運營等更符合商業定位與消費者服務的需求。而購物中心的商業規劃設計和空間營建就是關鍵的核心建構工作。

  在國外凡是做的好的購物中心,除了硬體設施,還有軟文化,我相信我們購物中心的品級和品位會越來越高。大的地產百強,也在加強數位化技術和場所空間營建的雙重核心驅動力,加強以新商業平臺化思想來包容新零售,中國商業地產的明天是非常美好的。

  記者:如何評價自己在商業地產領域的這幾十年?

  穆健瑋:只有兩個字叫「熱愛」。確實非常熱愛,商業地產既結合了商業又結合了地產,把我們生存的空間,創造為人們共同的美好家園。我們走出家門,就走到第二個家,就是購物中心。商業地產從業的這20多年,甲方乙方丙方我都做過。最根本的一條是把新的技術、新的策劃、新的服務、新的應用推進到這個行業,與行業一起來進行這種革命和改造。

  我和行業的同仁們,仍然熱情飽滿,廢寢忘食的工作。就是基於商業地產無窮的美好的創造魅力。一切皆有可能。

  撰文|李禮

  責編|韓菱

本文轉載來自:樂居財經,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穆健瑋出任富基副總裁兼首席營銷官
    聯商網消息:據efuture(NASDAQ:EFUT)6月8日正式公告:James Mu(穆健瑋)正式出任efuture IT Inc.副總裁兼首席營銷官。穆健瑋先生此前曾任efuture前身北京富基旋風科技首席營銷官,是富基市場拓展的元老級人物,深得業界好評及團隊信任。
  • 穆健瑋出任Gooagoo高級副總裁兼購物中心事業部總經理
    (贏商網報導) 據悉,國內知名商業地產專家、北京和美商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穆健瑋日前已正式加盟北京購阿購技術服務有限公司(Gooagoo),任職高級副總裁兼購物中心事業部總經理。   贏商網電話證實了穆健瑋的新任職,穆健瑋本人表示,此次任職Gooagoo是事業發展的必然,此前與購阿購的合作研發已歷時三年多,正式加盟購阿購實現與技術和資本的結合,未來他將致力於開創新形勢下的商業電子化和購物中心大數據應用,相關購阿購技術全球發布會將在九月份的CASC大會上召開,屆時Gooagoo的大數據產品將亮相。
  • 東方偉業執行總裁穆健瑋
    穆健瑋:東方偉業(中國)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上海宜潤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北京宜潤偉業商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內蒙古東方偉業投資有限公司總裁。贏商中國、贏商網主辦的「贏商大講堂」系列培訓金牌特約講師,「21世紀·商業地產研究院」專家成員。兼任上海商學院特聘教授、中國城市商業網點建設聯合會理事、中國商業地產聯盟專家委員、中國購物中心產業資訊中心專家委員、中國百貨商業協會高級顧問。曾任國家內貿部處長,富基融通科技有限公司 ( Nasdaq: EFUT) 高級副總裁兼首席營銷官,香港銅鑼灣集團副總裁、執行總裁,嘉富誠國際資本有限公司總裁。
  • 購阿購整體支付服務獲中購聯技術創新大獎,助推消費者權益時代
    北京購阿購公司高級副總裁穆健瑋先生做主題演講  穆健瑋先生指出,購物中心已經進入了消費主權時代,其核心就是如何有效的經營消費者,如何建立與消費者之間有效的連接。  本屆年會還評出了中國購物中心行業2015年度各單項獎,北京購阿購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憑藉強大的技術實力,不僅在公眾微信投票環節遙遙領先,更是獲得了專家評審組的一致認可,一舉獲得了技術創新獎第一名。北京購阿購公司戰略發展副總裁曹龑先生作為獲獎代表致辭,他表示網際網路時代,傳統商業的發展受到電商等新興業態的衝擊,增速受到一定的影響。
  • 翁奇人物訪談&曼谷考察之旅:商業設計需要進行創新體驗
    在甲方需求當中,我們要了解現代生活方式及社會需求,更需要知道現代持續性和商業設計共融的新方式,這才是我們真正要去延續和思考的。,您認為設計師應該如何平衡商業訴求和藝術創意、精神信仰,結合點在哪裡?A:通過這次泰國曼谷人文藝術商業美學考察之旅,讓我受益匪淺。泰國曼谷的商業是一個非常發達的城市,還擁有不同文化及核心競爭力。它的民族文化影響到全球,我們商業設計必需思考的是設計師需要為這個社會及消費者進行創新體驗,商業的藝術是全球文化的融合,多業態的共融,這才是影響更多人的商業模式。
  • 弘揚企業家精神:以制度創新打開科技創新空間
    所有這些,既制約企業轉型升級,也不利於整個國民經濟的創新驅動發展,亟需針對這些突出問題,兼顧短期、有效的治標之策和中長期帶有治本意義的制度建設,回應企業家關切,引導企業家預期,規範企業家行為,激勵企業家創新。一句話,需要進一步保護、激勵與弘揚企業家精神。
  • 商業空間設計需要更多親子主題
    親子主題成為室內設計的必要元素「商業空間設計不再是簡單地追求商品展示的最大化」商業綜合體 這個名詞最近越來越火,它從側面反映了零售行業的一個時代結束了然後在城市周邊區域的商業中心,更多的是以親子、樂玩為核心主題的商業集合。這對於商業空間設計機構來說,是一個全新且充滿前景的領域。
  • 於淑華:商業創新需要勇氣也需要動力
    於淑華表示:「報社的領導和曹書記,國有企業的代表和非公有企業的代表,還有品牌企業的代表,講述了很多美食產品、美酒,還有更多的創新。但創新之路並不容易,需要勇氣也需要動力。」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黨委書記曹立生從宏觀經濟方面給我們講述了創新發展的路子,創新發展的格局,國家經濟發展需要創新的種種方面,所以我們很受啟發,受益匪淺,包括我個人來講做經濟研究很有用。
  • 有志於美巨匠必達 美克美家上海旗艦店重裝開業
    活動聚焦在美克美家從「工匠精神」到「巨匠精神」的全面品牌升級,現場各位領導和來賓對於巨匠精神進行了各自的解讀,探討巨匠精神的核心內涵。 本次重裝開業的淮海店,是美克美家進行全面品牌戰略升級後所開設的規模最大的門店。在升級店面過程中,美克美家用兩年時間規劃升級品牌及店面、用一年時間測試,最終打造了一個世界一流的集家居體驗、家居零售、科技家居等服務環節於一體的綜合家居體驗中心。
  • 茶語大師茶空間:傳承匠人精神,專注茶行業創新
    茶語大師茶空間緊跟國家政策導向,發展成為行業新標杆。二、百億行業規模,前景不可限量「當今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是產品之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型之間的競爭。」伴隨著產業行業的不斷發展,茶葉企業的商業模型也在不斷地創新,為我國茶葉產業注入新的活力。
  • 必讀必知——UtiSpace空間俠商業覺醒論
    改變世界的責任,逐漸成為這代人的自發,人們夢寐以求的是共創,這是個人與人之間是「共願驅動」的時代,也是一個需要商業覺醒的時代。放眼看中國幾千年的商業歷史,從機會驅動變成創新驅動,再到精神驅動。中國商業市場已經發展成熟,市場需求也從追求物質逐漸轉變成追求歸屬感、個人價值、有愛有意義的事情。
  • 魏朱觀點:硬科技更需要創新商業模式
    我們研究了200餘家納斯達克較為成功、有市場估值共識的典型硬科技公司,發現這些企業絕大多數都有創新和獨特的商業模式。我們認為,相較常規技術創新的企業,硬科技企業更加需要設計與之相符的商業模式來解決其商業化變現過程中需要面對的問題!我們曾多次在以往文章中論述過商業模式創新與技術創新的關係。
  • 令人怦然心動的商業空間,應該是這樣的!
    不論是增加互動還是感官震撼,旨在吸引大批客流,增強品牌影響力,商業地產也開始注重打造特色個性的社交空間,迎合消費者社交需求的趨勢。其中,空間創造力是商業地產核心競爭力中的重要的一部分。如何摒除「平庸」,讓消費者在潛移默化的五官體驗中對購物中心留下深刻難忘的記憶點,這就與商業空間設計有極大親密的關係。
  • 彭國遠當選廣東省商業創新創業聯合會首屆會長
    廣東省商業創新創業聯合會會長 心裡程控股集團董事長彭國遠發表講話彭國遠會長表示,廣東省商業創新創業聯合會緊跟國務院《關於加快構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撐平臺的指導意見》和《關於強化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發展的意見》文件精神,旨在創新商協會發展摸式,探索以商養會、以會促商發展模式,企業家抱團發展、幫助企業共促共進
  • 淺析商業空間設計流程
    但是關於這方面的文章比較少,以下是對商業空間設計流程的一些理解和總結,權當拋磚引玉,歡迎指正。先把結論放出來,我們認為的商業空間設計的流程是什麼?見如下流程:接收(信息)—提煉(關鍵詞)—創造(重組+創新)—調試(細節)—新空間首先,我們明確一下,商業空間設計是指什麼?商業空間設計是指用於商業用途的建築內部空間的設計。
  • 走近巨匠|焦菊隱的「一戲一格」,對當下話劇舞臺的啟示
    這裡強調的是焦菊隱不墨守成規的創新精神,並沒有特別突出風格的意味。 事實上,結合焦菊隱的導演實踐及相關理論表述來看,他的追求絕不止於「一臺劇一種風格」,更不是簡單的求新求變。
  • 場景驅動空間創新,吳聲定義「新空間」
    作為中國商業地產行業年會組委會副主席,場景實驗室創始人、新物種實驗計劃發起人吳聲,圍繞《新空間 新場景 新物種》分享了他對於地產行業未來發展的認知與思考。   他提出,所謂的「增量共識」與「改革紅利」不是存量的彼此切割,不是跑馬圈地的野蠻生長,而是更加高質量的內涵和外延。即便以專業度著稱的商業地產行業,也需要重新去認知「邊界」。
  • 合生商業斬獲2019中國商業地產創新大會「年度商業項目創新思維獎...
    2019年8月8日,以「潮·聚」為主題,由贏商網發起主辦的「2019中國商業地產創新大會」在北京圓滿落幕,並頒發一系列商業地產年度獎項。   合生商業集團榮獲「2019年度商業項目創新思維獎」;合生商業集團常務副總裁蔡仲輝獲得「2019年度商業地產行業引領者」獎項;此外旗下項目北京朝陽合生匯榮獲「2019年度城市十大『夜經濟』商業地標」獎項。
  • 炙熱的杭州商業,還需這樣一座場景化社交空間
    如何重新發現商業新模式,釋放商業新生命力,是任何一個企業和商業體想要努力跨越的命題。 毋庸置疑,所有商業都在圍繞「個體」展開。在社交、精神、個性等屬性強化的新消費理念下,未來的商業已經不是單純的購物功能,更是一個能為消費者帶來愉悅感、幸福感及引起情感共鳴、美學遐想的生活場景。由此,當再一次審視商業的「同質化」痛點,場景化社交商業被認為是最有效的破局法則。
  • 孔子和蘇格拉底,中西方的文化巨匠,造就中西方各異的文化精神
    但是,因為每個文化在形成時期所受的影響不一,所以會形成各異的文化精神,中西方文化精神的形成也不外如是。這兩個文化在形成期,都曾被各自文化中早期文化巨匠的精神內涵所影響,並因此形成中西方文化中,完全不同的文化精神核心,並進而影響中西方的價值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