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打造向世界展示大江大河入海口文明的標誌地

2020-12-12 海報新聞

東營市委六屆四次全會以來,全市提出了「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的目標定位,作為全市「5+2+2」產業體系中的兩大優勢產業之一,文化旅遊產業迎來了發展的契機。目標定位,東營市推進實施「旅遊富民」三年行動計劃,推動生態保護與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相得益彰,打響「黃河入海、我們回家」文化旅遊品牌,努力讓黃河三角洲成為向世界展示大江大河入海口文明的標誌地。

讓「世界級旅遊資源」發光發熱

東營有滄海桑田的神奇與壯闊,有黃龍入海的壯觀與美麗,有河海交匯、新生溼地、野生鳥類三大世界級的旅遊資源,也有源遠流長的黃河文化、底蘊深厚的古齊文化、艱苦創業的石油文化、開放交融的移民文化、薪火相傳的革命文化、神奇獨特的生態文化,發展文化旅遊產業的資源豐富而獨特。

作為黃河入海口城市,東營發展文化旅遊業並將其作為主導產業,不僅是積極承擔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責任的體現,也是加強黃河三角洲生態系統保護,促進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必然要求,對推進全市高質量發展、著力實現富民惠民有著深遠的意義。作為黃河三角洲區域中心城市,東營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布局中居於重要地位,擔負著重大歷史使命。

發展文化旅遊業,東營勢在必行。為讓「世界級旅遊資源」發出光和熱,東營高標準編制《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及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與修復、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生態補水等9個專項規劃,並把規劃落實到具體政策措施和項目上,堅持既謀劃長遠、又幹在當下,努力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展現東營擔當、作出東營貢獻。目前,東營正與高層次專業機構合作,精心編制《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規劃》,確保形成一個兼備專業性、指導性、操作性的高質量規劃。目的只有一個:讓黃河三角洲成為沿黃地區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示範樣板、全國知名的生態文明旅遊目的地、向世界展示大江大河入海口文明的標誌地。

聚焦項目建設,東營市加快推進30個「旅遊富民」項目,突出抓好2020年98個重點項目,著力提升旅遊產品豐富度和業態多元化。以黃河口生態旅遊區、中心城區為重點板塊,推動旅遊業集聚發展。黃河口生態旅遊區重點推進觀覽「河海交匯」、溼地保護與恢復、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等工程,發展生態研學、攝影寫生和文化體驗遊,進一步提升5A級景區的含金量。圍繞中心城區,著力抓好金湖銀河文旅小鎮項目立項、規劃設計等工作,爭取年內開工;加快天鵝湖溼地景區、石油科技館項目建設,提升中心城區旅遊度假功能。立足優勢資源和市場定位,抓好產品整合和空間布局,整合沿黃、濱海資源,重點實施「黃河謠」鄉村旅遊度假區、黃河故道核心區、海洋牧場等一批重點項目。推動文化、體育、農業、工業、夜間經濟與旅遊業深度融合,打造生態休閒、度假康養、研學旅行、體育會展、業態延伸及創新產品等五大體系。1—8月份,東營市已開工「旅遊富民」項目27個,累計完成投資31.8億元,佔年度計劃的75.5%。

講好「黃河入海」故事

要打造一個生態的東營、一個綠色的東營、一個高質量發展的東營、一個頗具幸福感的東營,行動是最好的詮釋。

東營積極爭取國家支持,正在加快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積極推進建設黃河口國家公園。根據其陸海統籌型的功能定位,聘請高水平專業機構參與,進一步明確黃河口國家公園規劃範圍、目標任務,提前研究理順管理體制、創新運營機制問題,健全嚴格保護管理制度,促進溼地生態系統修復,以國家公園建設為統領,統籌推進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治理,全面提升黃河三角洲生態質量和生態服務功能,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生態保護治理模式,永葆黃河口的生態魅力,彰顯黃河文化的時代價值。

為講好「黃河入海」故事,東營深入挖掘黃河入海文化內涵,紮實推進黃河治理、石油工業、紅色文化等特色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與產品打造,加大文化傳承保護和闡發力度;依託東營河海交匯的獨特生態優勢,充分利用現有黃河文化館等資源,加快建設黃河三角洲生態文明館,持續深入開展生態文明教育,打造踐行「兩山」理論的標誌區。

此外,全市充分利用河海交匯、新生溼地、野生鳥類三大世界級生態旅遊資源,加強頂層設計,積極探索創新,促進文化、旅遊相互促進、相互融合。發揮黃河口生態旅遊區龍頭作用,突出打造觀覽「河海交匯」、觀鳥、大美溼地、生態研學等「醉美」線路,不斷提升東營文化旅遊的核心競爭力。發揮沿黃、濱海的獨特優勢,進行分段分點主題化、特色化打造,推動串珠成鏈,形成沿黃、濱海國家風景廊道。統籌利用河、海、湖、溼地、城等要素,堅持用規劃引領提升城市建設品質,進一步突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溼地在城中、城在溼地中」的鮮明特色,把東營建設成為富有活力的現代化溼地城市、獨具魅力的文化旅遊勝地。著力發展和豐富旅遊休閒度假業態,提升服務配套,建設國際知名的生態攝影基地、區域自駕遊目的地、休閒度假勝地,打造研學之城、展會之城、賽事之城、美食之城。

打響「黃河入海」品牌

全市整合各類資源,協調各方力量,不斷挖掘城市形象價值,打響「黃河入海、我們回家」品牌。東營市積極做好城市形象標識、宣傳口號和吉祥物設計,將城市形象推廣納入重大外事、體育、經貿等交流活動。組織參加山東省首屆旅遊發展大會、第16屆深圳文博會等活動,充分利用國家和省各類展會平臺,宣傳推廣東營城市形象。圍繞精品旅遊線路打造,東營市策劃打造黃河入海奇觀遊、溼地城市生態遊、黃河文化研學遊、兵聖文化體驗遊、春夏秋冬四季遊等主題精品線路。加強與攜程、馬蜂窩等OTA平臺合作,開發一日遊、二日遊及多日遊組合線路產品和線路攻略,開通醉美自駕遊線路。此外,全市強化市縣統籌、部門聯合、政企聯動,建立宣傳推廣營銷聯盟,擴大廣播、電視、戶外廣告等傳統媒體覆蓋面,用好抖音、快手、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搶佔流量池,發展「雲旅遊」。採取招徠獎勵、免票、打折等措施,出臺「暢遊」優惠政策,最大限度地擴大東營旅遊「朋友圈」。

推動文旅+賽事、文旅+展會,策劃舉辦黃河口馬拉松之夜、黃河口(東營)國際啤酒美食節等活動,通過大規模、高質量、專業化的節會活動,打響黃河口節慶品牌,塑造城市名片。開展抖音城市美好生活節、網紅達人進景區等活動,做到全年節慶不斷、熱度不減。舉辦的「抖來東營過大年」抖音挑戰賽,參賽視頻數3349個,視頻播放量1.5億次;推出「雲遊黃河口」系列直播活動,開展直播15次,1300萬餘人次在線觀看;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積極配合「好客山東·百團山東行」走進東營活動。推出「山東人遊黃河口」暨5月份文化旅遊系列主題活動,與中國攝影協會、省旅遊協會等行業組織合作舉辦黃河口攝影大展,千車萬人自駕黃河口等活動,引導刺激文旅消費。努力打造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新引擎,推動東營文化旅遊實現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

①黃河入海口河海交匯奇觀

②黃河文化館

③孫子文化園

④蘆花飛雪

⑤黃河口生態旅遊區遠望樓

⑥溼地珍稀動物東方白鸛

攝影:張振祥

⑦俯瞰黃河口溼地

⑧溼地紅毯

相關焦點

  • 將世界大河文明論壇(籌)永久會址——東營打造成為世界文明交流互...
    其中,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指出:「山東要突出深化制度創新,打造黃河流域對外開放新通道;要突出講好黃河故事,打造世界文明交流互鑑高地。」 11月28日,世界大河文明高峰論壇籌備會暨東營在大河文明中的歷史地位研討會在北京民族文化宮舉行。
  • 人民日報點讚山東東營:加強黃河三角洲溼地保護 候鳥戀上入海口
    地遼天闊,水波粼粼,一望無垠的葦絮隨風搖曳,一陣陣鳥群不時掠過天際。最完整、最廣闊、最年輕,位於山東東營的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片15.3萬公頃土地創下了我國暖溫帶溼地生態系統三個「最」。東營如何扛牢入海口責任,做好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態保護治理?
  • 世界最長的大河,比我國長江還長370公裡,你知道是哪條河嗎
    世界最長的一條大河,比我國長江還長370公裡,你知道是在哪嗎?大江大河大家見多了,長江是我國最長的河流,全長約6300公裡,在世界大河中的長度居第三位,那麼,世界上最長的一條河流你知道是什麼河嗎?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叫做尼羅河,長6670公裡,地處非洲地區,從蘇丹首都向北穿過蘇丹和埃及,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尼羅河也是世界唯一一條從南向北流的大河,所經之處都是沙漠地帶,在入海口形成一個巨大的三角洲最後流入地中海。尼羅河有兩條源頭,一條在衣索比亞高原,一條在非洲中部的盧安達。
  • 新華網「大江大河大徵途」活動發車儀式在唐古拉山鎮舉行
    11日上午,新華網 「大江大河大徵途」活動發車儀式在唐古拉山鎮舉行。
  • ...化溼地城市的追夢路——東營奮力實現新時代發展「三大目標定位...
    市領導多次主持召開專題會議,親自研究規劃內容、帶頭謀劃重大項目,積極向編寫組反饋縣區、部門單位對規劃的意見建議,有力推動了規劃編制工作。  「作為地級市,東營啟動規劃編制工作,是比較早的。」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古金釗告訴記者,我市平均每半個月到國家發展改革委、每周到省發展改革委進行匯報爭取,在沿黃地級市中是最積極的,爭取了工作的主動。
  • 大江大河2今天開播!大江大河2今天開播!大江大河2今天開播!
    《大江大河2》以宋運輝離開金州來到東海為故事起點,開啟新的篇章。劇情聚焦上世紀八十九十年代,宋運輝、雷東寶、楊巡等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做出了新的探索。主演之一宋運輝是個不折不扣的學霸,即便走出了象牙塔,也堅持把學習的能力運用到工作中:有新技術、新政策,他都像個海綿一樣,不斷地去吸納、學習。從農民,到知識分子,再到國企領導,宋運輝身份角色變換的跨度非常大。
  • 黃河入海口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陸地,如今已是5A級景區
    2018年以來,東營市確立了「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的目標定位,叫響了「黃河入海,我們回家」這一全新的文化旅遊品牌。經過近幾年的不懈努力,終於在2020年的新年伊始通過了5A級景區的考核。黃河口生態旅遊區黃河口生態旅遊區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陸地,黃河入海口年均新增陸地2萬餘畝,是我國最廣闊、最年輕、最完整的溼地生態系統,是大自然賜予東營人民的精美畫卷。
  • 大江大河奔流不息,你知道河流的源頭都是哪裡嗎?
    長江和黃河,奔流不息,也被寫入歌謠代代傳唱,你知道世界上的大江大河源頭都是哪裡嗎?通過今天這道題,和小師一起來看看吧!大江大河奔流不息,下列選項中,大河及其起源地對應錯誤的是哪一個?長江長江,位於中國境內,起源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流經我國多個地區,是亞洲第一長河,世界第三長河。
  • 河流入海口都會有「三角洲」出現嗎?非洲的剛果河可能是一個例外
    世界上許多大江大河都擁有三角洲,比如長江三角洲、黃河三角洲、恆河三角洲、尼羅河三角洲、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亞馬遜河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等。這些河流的三角洲地區,由於地勢低平、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對外交通便利,通常是人口和城市集中的區域,也多是區域經濟的發達地區。
  • 去哪兒網攜手新華網開啟「大江大河大徵途」
    由新華網主辦的「品·行中國」第二期「大江大河大徵途」 活動啟動發布會在新華媒體創意工場舉行。作為首席旅行官,去哪兒網推出了多項圍繞「長江」沿線旅遊產品,通過旅遊的形式,全方位、立體化的方式呈現長江文明和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歷程。
  • 大江大河2定檔具體播出時間 大江大河2幾月幾日播出
    今日終於等來了《大江大河2》定檔的消息,將於12月20日首播,對於宋運輝、雷東寶和楊巡三人的故事走線以及情感歸屬,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那麼,大江大河2結局是什麼?  大江大河2定檔什麼時候播出  《大江大河2》定檔12月20日首播。
  • 看「金沙江綠色經濟走廊」新發展-「大江大河大徵途」活動走進麗江
    11月25日,「大江大河大徵途「活動歷經13天的行程來到了位於滇西北高原金沙江中遊的雲南省麗江市,這裡是長江上遊重要的生態屏障,金沙江流經全境615公裡。麗江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中區位特殊、位置重要。
  • 《大江大河》校園取景地,是安徽工業大學?還是南京體育學院?
    文|冷絲欄目|絲說大學校園正在北京衛視和東方衛視熱播的電視連續劇《大江大河》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這部年代劇以十足的「年代感」將60後到90後觀眾「一網打盡」,深受人們的喜愛。宋運輝和姐姐在一起眼尖的觀眾已經看出來了,《大江大河》中的安雲大學確實存在於現實生活中,不過有一些爭議,有的觀眾說取景地是安徽工業大學,有的說是南京體育學院。
  • 世界流量最大的河流,哪些是你意想不到的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No.1亞馬遜河起源於南美洲北部的亞馬遜河,是河流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大,長度僅次於尼羅河的世界第一大河。亞馬孫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每秒17.5萬立方米,年均徑流量69300億立方米。是中國第一大河長江的七倍。
  • 渤海之濱,大河之洲
    渤海之濱,大河之洲 作者 薄文軍 世界上許許多多的大江大河,都會在入海口地區塑造一個「三角洲」,並在那裡形成相對完整的生態、經濟、文化體系。作為全球「造陸冠軍」的黃河,當然更是不同凡響。
  • 《大江大河2》|電視劇簡介
    《大江大河2》|電視劇簡介導語:對於一個男人來說,人生最重要的兩個選擇:一個是選擇什麼樣的工作?另一個就是選擇什麼樣的女人.下面續寫的晴空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大江大河2》|電視劇簡介,大家快來看看吧。《大江大河2》是一部由李雪、黃偉執導,王凱、楊爍等主演的都市劇,於2020年12月20日在浙江衛視、東方衛視播出。
  • 精品難出圈,《大江大河2》們的劇N代困境
    劇焦一線原創文丨蔡靜靈編輯丨李芊雪1月11日晚,《大江大河2》迎來大結局,隔日「想看大江大河3」的詞條登上微博熱搜榜。作為2018年現象級電視劇《大江大河》的續集,《大江大河2》沿用了主創人員,也延續了原先的製作班底——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簡稱正午陽光),製片人侯鴻亮,監製孔笙。
  • 《大江大河》大事件?停播了?
    首先,《大江大河》沒有停播,只是第一部劇情暫時講完了。明年還會播放第二部。《大江大河》是根據阿耐的小說《大江大河》改編而成,小說一共四部,而導演孔笙用兩部一百集的劇情將故事講完。《大江大河》第一部講述的是在1992年以前的經歷,第二部則是講1992年的人民經歷。如此的分段,比力感更強,作為慶祝故國更始開放40周年的獻禮,如此的分段是具有很是大的意義的。
  • 《大江大河2》即播 浙江衛視美好時代劇獻迎新作
    繼金秋首次推出「美好時代劇獻」後,12月末,浙江衛視中國藍劇場將迎來劇獻的第二季,《大江大河2》《閩寧鎮》《正青春》三大開年力作正踏著奮鬥的足音,磅礴而來!「美好時代劇獻2」以「美好犇騰而來」作為全新口號,既應景了2021農曆牛年,又用三牛成列、比牛更牛的「犇」字,對嶄新的一年報以了更高的期待與更美的祝福。
  • 奧鈴新捷運陪你走遍「大江大河」
    前幾日完美收官的國產電視劇《大江大河》以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為背景,在這個時代下努力就會有收穫,無論是從草根發展為重要技術骨幹的宋運輝,還是帶領小雷村熬過各種艱難時刻的雷東寶,都成為這個熱情時代的濃烈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