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市委六屆四次全會以來,全市提出了「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的目標定位,作為全市「5+2+2」產業體系中的兩大優勢產業之一,文化旅遊產業迎來了發展的契機。目標定位,東營市推進實施「旅遊富民」三年行動計劃,推動生態保護與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相得益彰,打響「黃河入海、我們回家」文化旅遊品牌,努力讓黃河三角洲成為向世界展示大江大河入海口文明的標誌地。
讓「世界級旅遊資源」發光發熱
東營有滄海桑田的神奇與壯闊,有黃龍入海的壯觀與美麗,有河海交匯、新生溼地、野生鳥類三大世界級的旅遊資源,也有源遠流長的黃河文化、底蘊深厚的古齊文化、艱苦創業的石油文化、開放交融的移民文化、薪火相傳的革命文化、神奇獨特的生態文化,發展文化旅遊產業的資源豐富而獨特。
作為黃河入海口城市,東營發展文化旅遊業並將其作為主導產業,不僅是積極承擔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責任的體現,也是加強黃河三角洲生態系統保護,促進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必然要求,對推進全市高質量發展、著力實現富民惠民有著深遠的意義。作為黃河三角洲區域中心城市,東營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布局中居於重要地位,擔負著重大歷史使命。
發展文化旅遊業,東營勢在必行。為讓「世界級旅遊資源」發出光和熱,東營高標準編制《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及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與修復、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生態補水等9個專項規劃,並把規劃落實到具體政策措施和項目上,堅持既謀劃長遠、又幹在當下,努力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展現東營擔當、作出東營貢獻。目前,東營正與高層次專業機構合作,精心編制《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規劃》,確保形成一個兼備專業性、指導性、操作性的高質量規劃。目的只有一個:讓黃河三角洲成為沿黃地區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示範樣板、全國知名的生態文明旅遊目的地、向世界展示大江大河入海口文明的標誌地。
聚焦項目建設,東營市加快推進30個「旅遊富民」項目,突出抓好2020年98個重點項目,著力提升旅遊產品豐富度和業態多元化。以黃河口生態旅遊區、中心城區為重點板塊,推動旅遊業集聚發展。黃河口生態旅遊區重點推進觀覽「河海交匯」、溼地保護與恢復、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等工程,發展生態研學、攝影寫生和文化體驗遊,進一步提升5A級景區的含金量。圍繞中心城區,著力抓好金湖銀河文旅小鎮項目立項、規劃設計等工作,爭取年內開工;加快天鵝湖溼地景區、石油科技館項目建設,提升中心城區旅遊度假功能。立足優勢資源和市場定位,抓好產品整合和空間布局,整合沿黃、濱海資源,重點實施「黃河謠」鄉村旅遊度假區、黃河故道核心區、海洋牧場等一批重點項目。推動文化、體育、農業、工業、夜間經濟與旅遊業深度融合,打造生態休閒、度假康養、研學旅行、體育會展、業態延伸及創新產品等五大體系。1—8月份,東營市已開工「旅遊富民」項目27個,累計完成投資31.8億元,佔年度計劃的75.5%。
講好「黃河入海」故事
要打造一個生態的東營、一個綠色的東營、一個高質量發展的東營、一個頗具幸福感的東營,行動是最好的詮釋。
東營積極爭取國家支持,正在加快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積極推進建設黃河口國家公園。根據其陸海統籌型的功能定位,聘請高水平專業機構參與,進一步明確黃河口國家公園規劃範圍、目標任務,提前研究理順管理體制、創新運營機制問題,健全嚴格保護管理制度,促進溼地生態系統修復,以國家公園建設為統領,統籌推進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治理,全面提升黃河三角洲生態質量和生態服務功能,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生態保護治理模式,永葆黃河口的生態魅力,彰顯黃河文化的時代價值。
為講好「黃河入海」故事,東營深入挖掘黃河入海文化內涵,紮實推進黃河治理、石油工業、紅色文化等特色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與產品打造,加大文化傳承保護和闡發力度;依託東營河海交匯的獨特生態優勢,充分利用現有黃河文化館等資源,加快建設黃河三角洲生態文明館,持續深入開展生態文明教育,打造踐行「兩山」理論的標誌區。
此外,全市充分利用河海交匯、新生溼地、野生鳥類三大世界級生態旅遊資源,加強頂層設計,積極探索創新,促進文化、旅遊相互促進、相互融合。發揮黃河口生態旅遊區龍頭作用,突出打造觀覽「河海交匯」、觀鳥、大美溼地、生態研學等「醉美」線路,不斷提升東營文化旅遊的核心競爭力。發揮沿黃、濱海的獨特優勢,進行分段分點主題化、特色化打造,推動串珠成鏈,形成沿黃、濱海國家風景廊道。統籌利用河、海、湖、溼地、城等要素,堅持用規劃引領提升城市建設品質,進一步突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溼地在城中、城在溼地中」的鮮明特色,把東營建設成為富有活力的現代化溼地城市、獨具魅力的文化旅遊勝地。著力發展和豐富旅遊休閒度假業態,提升服務配套,建設國際知名的生態攝影基地、區域自駕遊目的地、休閒度假勝地,打造研學之城、展會之城、賽事之城、美食之城。
打響「黃河入海」品牌
全市整合各類資源,協調各方力量,不斷挖掘城市形象價值,打響「黃河入海、我們回家」品牌。東營市積極做好城市形象標識、宣傳口號和吉祥物設計,將城市形象推廣納入重大外事、體育、經貿等交流活動。組織參加山東省首屆旅遊發展大會、第16屆深圳文博會等活動,充分利用國家和省各類展會平臺,宣傳推廣東營城市形象。圍繞精品旅遊線路打造,東營市策劃打造黃河入海奇觀遊、溼地城市生態遊、黃河文化研學遊、兵聖文化體驗遊、春夏秋冬四季遊等主題精品線路。加強與攜程、馬蜂窩等OTA平臺合作,開發一日遊、二日遊及多日遊組合線路產品和線路攻略,開通醉美自駕遊線路。此外,全市強化市縣統籌、部門聯合、政企聯動,建立宣傳推廣營銷聯盟,擴大廣播、電視、戶外廣告等傳統媒體覆蓋面,用好抖音、快手、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搶佔流量池,發展「雲旅遊」。採取招徠獎勵、免票、打折等措施,出臺「暢遊」優惠政策,最大限度地擴大東營旅遊「朋友圈」。
推動文旅+賽事、文旅+展會,策劃舉辦黃河口馬拉松之夜、黃河口(東營)國際啤酒美食節等活動,通過大規模、高質量、專業化的節會活動,打響黃河口節慶品牌,塑造城市名片。開展抖音城市美好生活節、網紅達人進景區等活動,做到全年節慶不斷、熱度不減。舉辦的「抖來東營過大年」抖音挑戰賽,參賽視頻數3349個,視頻播放量1.5億次;推出「雲遊黃河口」系列直播活動,開展直播15次,1300萬餘人次在線觀看;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積極配合「好客山東·百團山東行」走進東營活動。推出「山東人遊黃河口」暨5月份文化旅遊系列主題活動,與中國攝影協會、省旅遊協會等行業組織合作舉辦黃河口攝影大展,千車萬人自駕黃河口等活動,引導刺激文旅消費。努力打造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新引擎,推動東營文化旅遊實現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
①黃河入海口河海交匯奇觀
②黃河文化館
③孫子文化園
④蘆花飛雪
⑤黃河口生態旅遊區遠望樓
⑥溼地珍稀動物東方白鸛
攝影:張振祥
⑦俯瞰黃河口溼地
⑧溼地紅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