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第二外國語學校是龍華區建區後建設的第一批學校,坐落於大浪街道,是龍華區新生代學校的代表。學校2019年9月借址開辦, 2020年9月入住自己的新建校區,新枝初發,百事待興。近日,學校要編制十四五規劃,邀請我參與建議,我欣然應約。林紅校長領我參觀了新校園,向我介紹了學校的辦學情況和未來的發展規劃。我驚嘆於學校獨特的辦學思想、務實的辦學實踐、謙虛的辦學胸襟和林紅校長深刻的教育理解、紮實的學術水平、爽快的個人魅力、幹練的行事風格,於是,便將唐朝呂巖(呂洞賓)《七言》中的一句「一粒粟中藏世界,二升鐺內煮山川」改編為「林中藏世界,二字煮乾坤」,以此表達我對龍二外之行的體驗、感受,並提出我一些不成熟的建議。
一、林中藏世界,繽紛昂揚
龍華二外的主體建築,設計理念超前,設計師稱之為「林中學堂」,並以此獲得了建築設計大獎。我戲稱,這似乎是專為林紅校長量身定做的學校。林紅校長由瀋陽市實驗學校集團總校校長任上,被龍華區引進,萬裡南下深圳,與「林中學堂」相遇,「雙林」由此結緣。「二」是龍華第二外國語學校的身份標識,下面我以「二」字為關鍵詞談談對學校的初步印象。
第一,園有「天鵝之美」。阿拉伯數字「2」,在十個基礎數字中最優雅,像天鵝徜徉於湖面。以「林中學堂」為理念設計的主體建築,雖內部裝修還處於初步階段,但外形已呈現出這種「天鵝之美」,是我見過的最具有設計感、現代感的基礎教育階段新型學校之一。林紅校長領著我站在運動場仰望這座恢弘的建築時,我發現了在樓頂灰空間鋼桁架結構之間兩個由柱子、樓層及造型條組成「林」字,現代、時尚、高大,飽滿,有一種獨特的建築之美。一是神聖之美,入口是拾級而上的闊達臺階,給人奮發向上、神聖莊重之感。二是交互之美,普通教室與機動教室組團式布局,讓學生擁有教室外的同齡歸屬;遍布的露天舞臺,充斥校園各個角落,提供給學生演出、演講;彈性空間,自由場所,各類架空層可以隨心所欲地拼接出靈活的課堂或活動空間;教學樓和生活樓獨立成體,但若即若離,渾然一片,形成一座宏大的「樹林」。三是時尚之美,灰空間鋼桁架結構衡統整個主體建築,一貫到頂的玻璃幕牆現代、開放、視野開闊,多個特意突出的、懸於空中的玻璃客廳和無數個帶有氣孔的造型格子,有規律地布局於灰白色的主體建築上,宛若林中鳥巢;從校外眺望這座建築,錯層疊樓,雄偉蜿蜒,與學校周邊的環境相映成趣,為大浪片區著力打造的時尚小鎮增添了一道新的風景線。四是敞亮之美,主體樓內,通透四連,廊廳闊敞,室館明亮;展示型的專業教室,窗明几淨,讓教育活動、學生作品可以隨時看到。五是和諧之美,地下設有共享停車島,讓家長直接駛入地下接送孩子,避免了門前道路的交通擁堵,也避免了孩子雨天淋雨的局面,給學生最體貼的呵護;學校與社區公共區域的交疊處,設有校前廣場,創造出社區居民親近學校的空間,也使教育變得更開放,避免了校園孤島效應。五是輕鬆之美,多層級的綠化,讓課堂故事沉浸在茂密的森林之中;與操場、教室、展廳互相滲透的教育漫步道,牽連起各種教育發生的場域,漫步其中,給學生無限的好奇感、探索感、輕鬆感,沒有鋼筋水泥、玻璃幕牆給予的壓迫感。這種匠心獨運的設計,突出了「森林」多物種惺惺相惜、關照互存的特點,迎合了學生好奇、嚮往的內心,必然會受到學生的喜愛。
第二,設有「天地之厚」。「道立於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表示太初混沌的整體;二分出天地,上橫表天,下橫曰地;三的中間一橫代表「人」,只有「人」出現,萬物始現。因此,二有「天地乾坤」之意,象徵天地之厚。「乾以易知,坤以簡能」,乾坤所表現的是自然規律,是客觀存在、自然而然的。教育要遵循自然規律,如天體的運轉規律,四季的變化規律,萬物的生長規律,孩童的成長規律、認知規律,同時,教育也有自身的運行規律。龍華二外開辦之初,林紅校長便根據教育規律,從哲學的高度上頂層設計了辦學理念體系——辦學宗旨「讓繽紛的生命更昂揚」、校訓「讓奮鬥為生命鑄魂」、特質精神「守望初心、胸懷世界、放眼未來」、育人目標「培養生命力飽滿的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著力解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在為我解讀的過程中,她把學校理念濃縮為一個「融」字,然後展開,詳細描述了三條「融」字路徑,即把場景「融」入場域,形成師生成長的生命場;把理念「融」入行為,打造場景革命的樣板校;把規劃「融」入過程,構建換道超車的新模式。高度濃縮的「融」字理念體系和清晰具體的實施路徑,突出了林紅校長化學專業背景下學校辦學實踐的詩性表達,同時,也表達出她對教育理解的深刻之厚。
林紅校長在帶我走訪校園的時候,系統地介紹了每一層樓層、每一個角落、每一間館室的規劃藍圖。按照「融」的三條路徑,學校將把設計師提供的各種空間打造成「八大中心」。一是「悅讀中心」,依託圖書館,輔以教室、亭廊,建設書屋、書架、書壁、書櫃,讓書隨眼可覽、隨地可取、隨時可讀、隨手可捧,不同的學生在不同的區域、樓層、角樓都能找到自己的閱讀空間;二是「科學中心」,依託自身龍華區唯一的「鍾南山創新實驗學校」平臺,打通「理化生史地」等功能場館的壁壘,設計建設成「科創教室」,實現「科學+」的跨學科項目式課程體系,讓學生從小愛科學、懂科學、用科學;三是「智慧中心」,與學校代建商萬科集團合作,建設「智慧城」,為管理增效、為師生增智、為課堂增磁;四是「國際中心」,在五樓建設一個國際機場,擺置中國製造的C919商用飛機的模型,讓世界各地的語言學習有真實的發生情境,用模擬場景的方式為學生打開走向世界的窗口,提高與世界對話的能力;五是「時尚中心」,利用藝術優勢和地緣優勢建設一個服裝廊廳,展示中國的戲劇服裝、民族服裝、工作服裝和世界各地的民族服裝,通過美術課、拓展課程讓學生讀懂服裝,開展服裝創意設計,並用以對接學校所在地——大浪的世界服裝之都的品質;六是「生活中心」,著力建設多功能師生飯堂和生活式館室,在樓頂建設象徵農耕社會與當今科技結合的「四百園」——百花園、百果園、百草園、百蔬園,種植從太空培植返回的種子,讓學校具有生活的煙火氣息,讓學生在多功能飯堂體驗生活,在「四百園」的勞動中鍛鍊本領;七是「紅融中心」,在一樓校前廣場及對外展廳建設紅色教育基地,形成黨——團——隊先鋒性教育一體化,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創造條件、營造氛圍,同時也為社區居民開放教育之門;八是「行政中心」,集中建設一個高效、精細、引領、貼心的行政智腦高地,為師生、家長、社會提供周密的指引和周到的服務。八大中心,在我看來,猶如由自然之林、歷史之林、世界之林、中華之林、科學之林、美學之林組成的茂密「大森林」,讓學生一站便可領略人類農耕社會——工業社會——信息社會的發展演變過程。這種天地之厚,已經在頂層設計中初現雛形,令人期待。
第三,融有「虹橋之貫」。康熙字典曰,二字「上下畫均齊。上畫短者,乃古文上字也」。最初的古文,「二」字是上下兩橫齊等,並不是今天的上短下長。上短下長,指的是古文字「上」字。從字形來看,古文字「二」相當於今天的等號「=」,因此,「二」字有虹橋之稱。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龍二外在短短一年半的辦學時間裡,已經在多方面之間架起了橋梁,貫通融合。一是「龍」「外」之貫。龍華第二外國語學校,簡稱為「龍二外」,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中國人以龍自居;外,中國之外的世界。從詞組的形上看,「龍二外」就像在「龍」與「外」之間架起了一座虹橋,既要根植中國,又要融入世界。在辦學之初的頂層設計中,學校把國際化教育放在了突出位置,期待貫通「龍」「外」。二是關係之貫。龍二外認為,「關係=管道」,管道通暢,通是連接,暢是感覺,經營關係就是經營感覺。學校梳理了影響學生成長的「六大關係」和影響教師工作成果的「七大關係」,以管道理論引導管理幹部和教師將其貫通,通過「旗幟工程」「凝聚工程」「學習工程」「名師工程」「關愛工程」等項目,引導教師與學生、家長、學校、同事、社會建立起良好的關係,繼而幫助孩子與同伴、父母、教師、學校、國家、世界建立起良好的關係。三是課程之貫。學校基於讓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立場,以「六慧」為目標(慧做人、慧求知、慧健體、慧擔當、慧交往、慧創新),建立了基礎層、拓展層、探究層三個層級的「紛·揚課程」,貫通國家課程與校本課程、德育課程與學科課程、普及型課程與個性化課程、組合化課程與項目式課程以及課程實施與課程評價之間的渠道,幫助學生在課程圖譜裡找到位置,發現興趣,培養能力,獲得全面發展。
第四,奔有「序數之謙」。「二」是一個序數,緊跟在「一」的後面。它處於領先地位,但又沒有「一」的四射光芒,便有了謙遜之姿。當前,龍二外正處於新開辦之際,以奔跑的速度融入龍華教育,但時時將自己放置於一個較低的姿態,虛心好學,集思廣智,邀請了全國知名的專家到校指導,組織了行政幹部和教師到瀋陽市實驗學校跟崗學習,訪遍了南山、福田、寶安、龍崗以及龍華本區的優秀學校。邀請我到學校,林紅校長及管理團隊悉數遠迎、熱情接待、全程陪同、用心講解。這種謙遜之態,必將引領龍二外大踏步向前邁進。
二、二字煮乾坤,形林質融
二字,既指「二」字,又指「林」「融」二字。林紅校長在向我講解的時候,反覆講到「融」字,要在學校打造「融文化」。龍二外要著力打造「融文化」,就需要找到與外形「林」和標識「二」之間的契合點。下面著重從二字就如何「煮」好「融」的乾坤提出我的看法。
一是以「『二字』思維」把握髮展基調。二,人們通常不願提及,原因有二:一是明穆宗隆慶元年「錢糧改銀」,銀子成為流通貨幣,五百兩銀子為一「封」,二百五十兩就為「半封」,後人就用「二百五」形容一個半瘋半傻的人,後來又在口語發展中將「二百五」簡稱為「二」,「二」逐漸有了傻之意;二是「二」在文字演變過程中,整合了「貳」字,「貳」由「戈」字部組成,表示不忠於君,用武力脅迫分割政權,背叛天子,二分國土,繼而「二」又引申為不專一、不忠誠之意。但是,「二」的初意卻是非常正面,且又是學校的身份標識,在辦學過程中不能忽視,也不能迴避。《說文》曰,二,地之數也,「二」是地數之始,即偶之兩畫而變之也,兩、雙、對、並等都用來表示「二」。它也是一個平衡性很強的數字,很多時候要靠它來融合各方、達成一致。萬物產生,「二」發揮了主要作用,本義為由混沌分出天、地兩極的意思,因此,「二」象徵裂變衍生。後來又引申為計數符號,表示一加一的和、排列順序中第二位之意,又有對稱、相對、防偽、合成、友愛等象徵之意。二,雖與「一」一起領銜排頭陣列,但與「一」相比,低調,謙遜,含蓄,起著引領、相承、連接的作用。因此,學校可以用「二」字思維把握辦學節奏、基調,完善頂層設計,做好組織架構、規制建設、機制運行、課程開發、外圍支持等奠基性工作,培育裂變衍生的因子,低頭蓄勢,隨時待發。
二是用「美學理論」指導辦學實踐。斐波那契數列是從「2」開始產生裂變的,它又被稱為黃金分割數列。黃金分割美學理論,也叫「二段論」,具有嚴格的比例性、藝術性、和諧性,蘊藏著豐富的美學價值。學校所在區域——大浪街道在著力打造世界時尚之都,街面上許多建築物現代、時尚,具有了一定的美的定力。作為以「美」為美的大浪區域的一部分,學校應該用美學理論來指導辦學。而最權威、最實用的美學理論,即是黃金分割理論。新中國在教育上了不起的成就,即是掃除了文盲。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徵程中,掃除「美盲」將會是繼掃除「文盲」後的一大艱巨任務。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提出了重點加強學校美育工作的要求。加強美育工作,不只是要求開齊開足開好美育課程,培養學生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還需要學校用美學理論來指導辦學,以美育美。如教師的專業發展,多數教師在44歲至46歲之間達到事業頂峰,這個年齡恰好是教師從入職到退休的教齡0.618的黃金分割比例,如何用這種美學理論指導教師專業發展,值得研究。再如,科學家經過試驗發現,最舒適的空調溫度是23°,這也恰好處於人體溫度37.5°的黃金分割點,我在參觀學校時發現,學校安裝了多個中央空調,也可以在這方面進行研究。再如,人最快樂的時候,是「四分宣洩,六分忍耐」,也恰好是黃金分割比例,新學校如何掌握快進奔跑的節奏,保持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也值得用美學理論來指導。還比如,課堂上的教與學兩個環節,孰多孰少,也可引導教師用黃金分割理論進行比例分配。總之,在辦學的過程中用美學理論指導「融合」,值得研究。
三是把「形林質融」作為文化主題。林,《說文》曰,平土有叢木曰林,表示樹連樹;《白虎通》曰,林者,眾也,萬物成熟,種類眾多也。也就是說,「林」有兩種意思,一是由自然的樹木組成的林群;二是眾物聚集意思,如碑林、石林、世界之林等。浙江大學教授周培植在《好的教育》一書中,對「好的教育」做了一個生動的描述——「我們來到一片原始森林,可以看到一種安然的生態景象:各種樹木交錯林立,各種花草間隔其中,各種藤蔓纏繞期間,高低錯落,井然有序」。林,本就是一個萬物融合、互為依存的生態環境,因此,「融」是「林」的主要特徵。「教育也應這樣,要讓每個人、每所學校如同森林裡的花草樹木、飛禽走獸一樣,按其自身多樣性的規律和特性存在,各得其彰,走生態化發展的道路」,龍二外的校園建築是以「林」為理念設計建設的,現代且有意境,正契合周培植教授的思想。因此,學校應順應這種基礎建築的建設理念,進一步在外顯文化建設和內涵文化建設上突出「林」的理念,讓各種形態不一的個體融合在一起,猶如樹林裡的樹木、花草、藤蔓自然、舒展、愜意,張力十足,個性鮮明,充滿活力。學校一可緊扣「林」與「融」的主題,將悅讀中心、科學中心、智慧中心、國際中心、時尚中心等八大中心建設為或以空間為線索的宇宙之林、世界之林、中華之林、深圳之林、龍華之林,或以時間為線索的原始之林、農耕之林、工業之林、信息之林、未來之林,或以板塊為線索的閱讀之林、時尚之林、科學之林、智慧之林、紅融之林等,形成主題突出、內容豐厚、結構清晰的外顯文化;二要敢於破界,如打破學科界限、年級界限、學段界限,實施教室終身制度,將學生、教師、家長等各類群體融合在「林」中,營造「將林當家」的氛圍,生發歸屬感、榮譽感,逐步形成特質鮮明、相互依存、彼此照耀的「形林質融」的學校文化;三可將「四百園」升級為「六百園」,即在四百園的基礎上增加百穀園、百木園,進一步提升農耕文化的豐富性。
四是把「昂揚奮鬥」凝成規劃願景。昂揚奮鬥,是學校辦學的主要思想。「昂揚」是辦學宗旨「讓繽紛的生命更昂揚」,「奮鬥」是校訓「讓奮鬥為生命鑄魂」的主要關鍵詞。鳥瞰學校主體建築,是由「R」和「鬥」兩種形狀組成,「R奮北鬥」之形和學校確定的校訓關鍵詞「奮鬥」不謀而合。奮,意為鳥兒振翅上飛。R,形似一個人正有力地邁開雙腿向前奮進;在英語的讀法、語法及含義上,或表示用力,或表示強大的力量,或表示程度較深。因此,R與中文的「奮」同義。深圳是一座奮鬥之城,有著敢闖敢創的奮鬥基因,因此,學校可用這種「奮鬥」的精神打造「昂揚」的氣場,讓「奮鬥」成為林中「融文化」的主要姿態,為每一個學生生命注入相伴一生的「昂揚」靈魂。
在十四五規劃的編制過程中,一要讓規劃文本具有願景感,讓龍華二外人為未來充滿憧憬嚮往,並願意為之奮鬥。二要進一步完善辦學思想體系,可將辦學目標調整排序,依次為「營造「生態•開放•智慧•人文•幸福的現代化學堂,打造龍華教育的「文化高地•創新高端•質量高峰,塑造基礎教育優質育人的典範學校」,形成一個近期、中期、遠期的遞進關係。三可進一步梳理育人目標「培養生命力飽滿的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中「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特質,努力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探索育人經驗和路徑。四要進一步凝練校訓,將「二」的謙遜、「林」的融合、「奮」的昂揚等學校的主要核心價值觀集合其中,讓校訓更飽滿,更有思考力,如「奮植生命,謙融世界」一類的表達。五可將校內組織機構名稱與「融」結合,一級組織機構以「融」字打頭,如學生中心更名為「融生中心」,教師發展中心更名為「融師中心」,課程中心更名為「融課中心」,行政中心更名為「融政中心」;二級組織機構以「融」字作為二字頭,語文學科組更名為「中融學科組」,外語學科組更名為「外融學科組」,藝術學科組更名為「美融學科組」,物理、化學等學科組更名為「創融學科組」等。六可將設想中的國際機場命名為「林中機場」,與「林」的理念一脈相承。
「林中藏世界,二字煮乾坤」,美好的前景已經規劃,嶄新的路徑已經鋪就,祝願龍華第二外國語學校越辦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