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沒人承認的國家,地圖上也不存在,真的有個這種國家嗎?答案是……有的,是位於高加索地區的「阿爾札赫共和國」!
我想99.99%的人,聽到這個答案,反應大概都會是「這是哪」吧?
說起這個地區,就不得不說現在亞美米亞與亞塞拜然之間正在發生的軍事衝突,可是中國大部分人對這個兩個國家基本上不認識,也不知道他們為什麼發生衝突。原因很簡單,他們有仇。#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衝突升級#
而兩個國家仇恨的根源就在於這個「阿爾札赫共和國」阿爾札赫另一個更廣為人知的名字叫做「納戈爾諾-卡拉巴赫」(Nagorno-Karabakh,雖然還是很不知名),首都是斯捷潘納克特,要背下這些地名,可是花了我這小鳥腦,不少內存。
全世界都認為這是亞塞拜然的領土,但他的人口卻以亞美尼亞人為主,因此當蘇聯瓦解後,阿美尼亞及亞塞拜然即為了這塊土地開戰,結果由阿美尼亞獲勝。但亞美尼亞又不敢明目張胆的,把這塊土地直接併吞,所以阿爾札赫便在亞美尼亞默認及保護下宣布獨立,有自己的外交部,發行自己的籤證,甚至還有自己的邊境。
只是這個國家人口只有15萬,連它的老大亞美尼亞(這老大聽起來有點弱)都不承認它是國家,而亞塞拜然更與它水火不容,任何人護照上如果有阿爾札赫籤證,就會被亞塞拜然拒絕入境。
亞塞拜然是個信仰阿拉的回教國家,與土耳其關係交好,但亞塞拜然與土耳其中間,夾了一個亞美尼亞,偏偏阿美尼亞信仰基督教(雖然跟其他地方的基督教又有點不同,獨立稱為亞美尼亞使徒教派。),經常與鄰國發生衝突。一次大戰期間,大量的亞美尼亞人被土耳其屠殺,使得亞美尼亞與旁邊這兩個鄰國關係跌入谷底。
1920年代以後,蘇聯收復高加索,讓一度獨立的喬治亞、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三國陸續加盟蘇聯,此時蘇聯為了討好土耳其,避免土耳其作亂,將以亞美尼亞人居多的阿爾札赫,劃分給亞塞拜然管轄。
蘇聯時期,大家都是蘇聯人當然沒差,但當亞美尼亞及亞塞拜然紛紛獨立後,阿爾札赫再度成為紛爭來源,各種新仇舊恨齊發,阿爾札赫人恨不得把境內的亞塞拜然回教徒通通都趕走,收復這塊屬於亞美尼亞人的土地。
戰爭結束後,亞美尼亞獲勝,阿爾札赫獲得形式上的獨立,只是不要說國家承認,連護照都無法發行,阿爾札赫人只好使用亞美尼亞護照出國。而大部分人民的認同,也是民族認同大於國家認同。走在首都斯捷潘那科特街頭,絲毫不覺得這裡與亞美尼亞有多大差別,只是手機裡的地圖,仍然「政治正確」的顯示,「目前位於亞塞拜然境內!」
說完歷史淵源,再說起阿爾札赫有什麼好玩的?老實說,阿爾札赫其實沒有太大特色!
不過,沒有風景時,最美的風景就是……人,阿爾札赫的女孩都長得很可愛,有著白人深邃的五官,又有著東方人纖細的身形!更重要的是,阿爾札赫人熱情而且純樸,戰亂雖然很近,但卻已經難以在阿爾札赫人身上感受到了。
市區的博物館內,主要放著獨立戰爭期間,死亡烈士的相片,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他們將亞塞拜然國旗放在地上,讓行人可以任意踩過,這種民族仇恨,大概已經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解釋的了。
如果問阿爾札赫地區的人,阿爾札赫有什麼特色?他只回答:「跟亞美尼亞都一樣」但只要一提到亞塞拜然,他們就容易被挑動,他們開始霹靂八拉的數落亞塞拜然不是……
目前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間的邊境完全封鎖,過去曾經是一國的兩個地方,目前完全斷絕了往來,1988年亞美尼亞北部。發生地震。部分亞塞拜然人願意捐血,但卻有災民寧死,都不想要輸來自亞塞拜然的血液,亞美尼亞政府只好拒收,就知道這仇恨有多深……
但如果說這是宗教糾紛,似乎也不全然。因為亞美尼亞與南方的伊朗關係非常好,原因在於亞塞拜然與伊朗間因為少數民族議題(亞塞拜然族是伊朗北部主要的少數民族,雖然目前多數的伊朗裔亞塞拜然人並不見的想回歸亞塞拜然)而處不好,在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邏輯下,伊朗反而跟亞美尼亞當好朋友,成為亞美尼亞重要的後盾之一。
際政治的有趣,以及國際紛爭的無奈,在高加索這複雜的環境中,完全展露無遺!現在兩個國家對於這塊地區的爭奪引發的戰爭,或許在某個方面值得我們進行思考,我們當然期待和守護和平,但是領土完整也決定不容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