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気は、どうして私を選んだろう。
命なんて言葉では かたづけられないよ。
「疾病,為什麼選擇了我?」
「命運這樣的字眼,不能讓人接受。」
生老病死,是人這一生永遠也躲不開、逃不掉的永恆主題,
沒有人能夠繞得過疾病,對生命的認知就是對疾病的認知,對疾病的認知就是對命運的認知。
通常,對於每個經歷過病痛的人而言,是愁眉鎖眼,是萬念俱灰,是痛不欲生,
而對於每個經歷過親友病逝的人而言,是呼天搶地,是悲痛欲絕,是哀毀骨立,
誠然,疾病帶來了痛感,疾病帶來了死亡,但有時,疾病或許是一劑成長的高效催化劑。
作為芸芸眾生中的一具肉體凡胎,當我們清楚地明白,病魔不易被左右,生死不容被改變,
而生命就是這樣一個過程,一個不斷超越自身局限的過程,一個不斷企圖戰勝肉身病痛的過程,這就是命運,任何人都是一樣,
在這過程中,你我遭遇痛苦、超越局限、從而感受幸福,更加珍惜生命。
單這個意義上來說,疾病與死亡或許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發明,
「 あたしは生きてるんだ(我是活著的 )」,「活下去,要一直活下去」,
這是日劇《一公升的眼淚》中出鏡率最高的一句話,
屏幕上溢出的這一個個文字,是亞也在用她顫抖的食指緩慢戳出來的,雖不鏗鏘有力,但卻堅定執著。
從國中三年級開始寫作的亞也,即便病痛交加,依舊筆耕不輟,
她的這本日記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引發了無數的共鳴,
今天,紅顏秀想把這部由真人真事日記改編的經典日劇《一公升的眼淚》推薦給大家~
一部2005年,澤尻英龍華主演的11集經典劇,
至今,豆瓣依然保持著8.9的高分!
其實,很多人都僅是記得澤尻英龍華的重味電影《狼狽》,
天使的臉孔以及魔鬼的身材,女王氣場十足,驚豔於她的華麗,嘆服於故事的現實,
然而,十幾年前,澤尻英龍華的《一公升的眼淚》,真的讓紅顏秀哭到不能自已,那時的眼淚又何止一公升呢~
捫心自問:
與疾病和死神狹路相逢時,有誰能夠真正做到坦然接受呢?又有誰有了足夠多的勇氣準備好與之交鋒呢?
「悲しみの向こう岸に微笑があると言うよ、たどり著くその先には、何が僕らを待ってる?逃げるためじゃなく夢追うために。
旅に出たはずさ、遠い夏のあの日、明日さえ見えたなら、ため息もうないけど。流れに逆らう舟のように、今は前へ進め。
聽說在那悲傷的彼岸有著微笑的存在。究竟好不容易到達的前方有什麼在等著我?不是為了逃避,而是為了追尋夢想。
旅行已然開始,在那遙遠夏天的那一日。如果連明天都能看見,那麼也便不會再嘆息。如同逆水行舟一般,如今正朝著前方前進。
悲傷的主題旋律已然奏響,你準備好流下一公升的眼淚了麼?
劇中的主人公,14歲的池內亞也,在上高中之前,與家人過著簡單快樂的平凡生活,
但升上高中之後,她的身體出現了問題:有時會失去平衡力,甚至常常摔倒在地,
經醫生診斷,她不幸患上了名叫脊髓小腦變性症的不治之症。
因為這一場突如其來的病變,她的生活就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身體運動機能開始衰退,手腳自主活動能力與語言能力也在逐漸喪失,
為此,她不得不放棄很多東西,放棄了愛情,放棄了學業,放棄了愛好,卻只能換來別人的歧視與不解,她不明白為何病魔要選擇她!
可在家人的理解與鼓勵下,她依舊對生命抱有期望,對生活抱有希望。
直至患病末期,面對生命的無助,亞也依然勇敢地堅持到最後一秒,直至生命機能的完全消失……
前一秒還說好的不哭,要堅強,後一秒便是涕泗橫流掩蓋不住的悲痛,
這部只有十一集的日劇,細細地看,你會看到對黑暗聲嘶力竭地叫板,那是悽厲的絕望,是不懈的抗爭,是命運的哀嘆,是一個花季少女的萬千心事,
病魔正在侵略著亞也的軀體,吞噬著亞也的意志,可是她卻這樣說道:
いいじゃないか、転んだだって、また起き上がればいいだから。転んだついでに,空を見上げれば青い空が,今日も限りなく広がって微笑んでいる
跌倒又有什麼關係,還可以再站起來。跌倒後可以順便仰望一下天空,藍藍的天啊,今天也在無限延伸朝著我微笑。
紅顏秀想,亞也之所以說出這句話,不是沒有過對命運不公的怨恨,也不是沒有過對疾病纏身的痛苦,
就像史鐵生在他的文集裡這樣寫道:
「死不足惜,關鍵是活著。一個正常人的死,並不比一個殘疾人掙扎著活下去更難思議,不幸的人掙扎地活著,是生與死的較量證明著生。
生命之美不在於一副完好的身軀,也不在乎生與死。死是容易的,活著卻是難的。」
當現實過於殘酷,過於嚴苛,連夢想都不曾給予,一公升的眼淚流盡之後,一旦想像未來又有不同的淚水流出時,
卻還依然能夠清晰地感知著疼痛,能夠清楚地知道生命在延續著,這是一種回歸於生命本真的慶幸與滿足。
劇中最令人感動的地方是,從被確診的那一刻起,病魔就沒有打算放過亞也,而亞也也沒有就此妥協,
疾病不會告訴你為什麼它選擇了你,命運也只會告訴你,它要的就是讓你難以接受積極努力的治療依舊阻擋不了病魔爭分奪秒地侵略,
當行動能力喪失,語言能力喪失時,她仍用不方便的手拼命堅持寫作。
縱使字跡非常潦草模糊,寫出來的文字除了她自己之外誰都無法辨認,她也依然沒有擱筆的意思,
因為她看到了生存的意義,因為她想要影響更多人珍惜生命。
她說:
「何でもいいから、どうしても人に役立てる人間になりたい無論什麼事情都好,我都想成為對別人有用的人。」
當越來越多的人趕到她的墓地前來祭奠她時,紅顏秀知道,亞也做到了,
她所表現出來的堅強和毅力,已經化成閃耀的光芒,也給別人帶去了新的希望和力量。
她已經完成了此生的意義,從家人與朋友身上獲得了關懷和鼓勵,在善良的人身上感受到了希望和溫暖,
「聽說悲傷的盡頭,有幸福在等待。我依然在尋找那四季盡開的向日葵。緊緊握住雙拳,等待朝陽的升起。
沿著紅色的指痕,淚水閃動而下,揮動已無羽毛的翅膀起飛,向著更前方前進。當雨雲消散,溼潤的道路閃出光輝,在黑暗的指引下,向著強烈的光芒,堅定的前行。」
尼採曾說:「生命體本質的特徵,就是不懈抗爭。」
忍受病痛,迎接死亡是人生來就應該承受的苦難,這是既定的命運。
紅顏秀想起了《永在》中的一段話:
「我一直要活到我能夠坦然赴死,你能夠坦然送我離開,此前死與你我毫不相干。此前,死不過是一個謠言,北風呼號,老樹被攔腰折斷,是童話中的情節,或永生的一個瞬間。
我一直要活到我能夠入死而觀,你能夠聽我在死之言,此後,死與你我毫不相干。 此後,死不過是一次遷徙,永恆復返,現在被未來替換,是度過中的音符,或永在的一個迴旋。
我一直要活到我能夠歷數前生,你能夠與我一同笑看,所以,死與你我從不相干。」
何為向死而生?這就是!
它不是活著的人與等候在生命盡頭的死亡之間的一種外在關係,而是在我們的生命中,死亡已經在場,病痛如影隨形。
當你失明時,才知道有眼睛的日子多麼清明;
當你失語時,才知道能發聲的日子多麼痛快,
當你不能奔跑時,你會懷念腳下生風的感覺;
當你不能站立時,你會發現只能坐著有多麼束縛;
可當你只能躺著時,你定會懷念還能夠坐著的日子;
這時,你就應該知道,我們每時每刻都是幸運的,每時每刻的日子也都值得被分外珍,
因為任何災難面前,都能夠加一個」更」字,
只有清楚病魔的存在,了解死亡的意義,才能更好地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