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莆田孕婦懷「無腦兒「,可能是葉酸作怪!省婦幼專家給出權威備孕建議……
「看過一個笑話,朋友生了個女兒,孩子一出生,她就很緊張地問醫生:「孩子有10根手指、10個腳趾吧?」
醫生說:是的,她才徹底放心。一句玩笑話,背後是各種擔心。」
9月12日~18日是全國預防出生缺陷周,今天上午,在省婦幼保健院舉辦大型義診,在醫院新門診大樓,不少育齡夫婦來諮詢,有醫君數了數,大多是想生二娃的媽媽,高齡的不在少數。
現場來諮詢的,大多是想生二娃的媽媽,高齡的不在少數
該院副院長林元說,在我國,每年有90萬到120萬名嬰兒出生時有缺陷,佔全部出生人口的4-6%。
她強調,隨著二孩時代的到來,應加強三級預防,從孕前、孕期、新生兒期進行防控,做好婚前和孕前檢查、產前篩查和診斷,減少缺陷兒的出生。
懷上無腦兒 孕婦忍痛引產
該院產前診斷中心副主任醫師何淑瓊接待了不少粉絲。
採訪中,她提到一個病人:27歲的莆田人小姚,去年,她懷孕23周時,做了一次彩超檢查,被醫生告知,她懷的是無腦兒。小姚很納悶,她和丈夫挺健康,孕期也很注意,胎兒咋會有缺陷?
今年1月,她到省婦幼保健院,做了孕前優生優育檢查,醫生發現,她懷不上健康寶寶的主要原因是葉酸代謝能力異常,而她從沒補過葉酸。在醫生的建議下,她開始補充葉酸,每天4毫克,是正常孕婦的10倍,3個月後,她再次懷孕,目前,胎兒發育正常。
國外曾有無腦兒出生(網絡圖)
該院產前診斷中心副主任醫師何淑瓊說,無腦兒是神經管缺陷最嚴重的類型,胎兒表現為顱骨穹窿缺如,伴大腦小腦及覆蓋顱骨的皮膚缺如,但面骨、腦幹、部分枕骨和中腦常存在,屬致死性畸形之一,一經確診,最好引產。生過一胎無腦兒,再次分娩無腦兒的機率為5-10%。
她指出,不少年輕夫妻不知道孕前要服用葉酸,補葉酸很講究,量不足不行,過量又可能有毒性。以前,醫生只能根據經驗,讓備孕婦女補充常規劑量的葉酸。
去年5月,該院開展葉酸基因檢測,截至今年7月,已檢測700多人,發現葉酸利用能力正常的僅43%,低度風險的超過40%,中度風險的超過12%。
為此,醫生可根據檢測結果,要求孕婦按需補充合適劑量的葉酸片,可使胎兒「神經管缺陷」發生率降低50-70%。
懷缺陷兒的孕婦 存在兩極分化
該院副院長林元說,去年,福建的出生缺陷總發生率約2%,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但是,哪怕只有一個缺陷兒,對家庭的傷害也是巨大的。近年,新生兒出生缺陷主要體現為心臟、神經管、頭面部、泌尿和消化系統,以及四肢的畸形,其中,心臟和神經管畸形的致死率最高。
近年,在福建,出生缺陷疾病前五位的是:先天性心臟病、多指或多趾、外耳其他畸形、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總唇裂。
她指出,數據顯示,懷上缺陷兒的孕婦,存在兩極分化:孕婦年齡越大和越低齡的,新生兒先天性出生缺陷的發生率越高。一些孕婦可能因家境困難,生活在工廠、城郊結合部、馬路邊等高噪音、高粉塵的地方,家中燒煤、柴火、沒裝抽油煙機等,也容易懷上缺陷兒。研究已顯示,霧霾、噪音、室內裝修、工地揚塵、二手菸等,都可能導致胎兒出生缺陷。育齡夫婦要有意識地改善環境,從根本上杜絕出生缺陷。
此外,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是25~29歲,計劃懷二孩,最好不要超過35歲,「超齡」女性也想生二胎,孕前進行全面檢查。孕3至8周是致畸敏感期,孕婦應避免偏食,避免接觸傳染病,妊娠劇吐要及時治療,服藥要遵醫囑,避免接觸農藥、殺蟲劑、含重金屬的化妝品等有毒有害物品等,不要去新裝修的商場、家具市場、裝飾材料市場。
今天,到場的專家團隊棒棒噠
省婦幼保健院圍產、兒內科、兒外科、新生兒科、產前篩查與診斷中心、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兒童保健等有關專家。
他們除了答疑解惑,還在現場進行孕婦營養、幼兒輔食製作示範指導等。
哪些人群容易出現出生缺陷?
出生缺陷與遺傳有很大關係,環境的惡化也是其中一個原因。另外,準媽媽年齡在35歲以上;孕早期受過病毒感染,特別是風疹病毒感染的;孕早期部分微量元素缺乏,特別是碘與葉酸缺乏的;孕早期接觸過X線或苯、鉛、汞等有害物質的;孕婦患有糖尿病的;孕婦有不良嗜好(吸菸、飲酒、大量飲用咖啡);孕早期用藥未經醫生指導……也容易出生缺陷的胎兒。
但是,大家也不必過分緊張,除遺傳因素外,其他原因都可以通過人為的改善和幹預來減少出生缺陷。
三級預防 有效降低出生缺陷
● 一級預防是開展健康教育、健康促進,同時也進行一些項目的幹預,包括婚檢、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孕早期增補葉酸等;
●二級預防是在孕產期保健的過程中,積極推進產前篩查、產前診斷,努力控制出生缺陷兒的出生;
●三級預防措施主要是新生兒疾病篩查,對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兒進行早篩查、早治療、早康復,減少殘疾的發生,提高這些孩子今後的生活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