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騙指南
如今高校詐騙案頻頻發生
給不少同學帶來了人身、財產、心理上的多重傷害
詐騙分子往往就是利用了
大學生思想單純且社會經驗不足
生活費有限購物慾望大等特點
把他們列為重點下手目標
開學季
小編整理了 8大防騙指南
轉給身邊的大學新生↓↓↓
校園騙局
01、冒充大學老師
以簡訊、微信或QQ消息等詐騙學生或家長繳費等。騙子謊稱是學校老師,假說要繳學費或繳費不成功,實施詐騙。
02、冒充學長學姐
路上、網上、乃至宿舍門口都有他們的身影,冒充你的學姐或者學長與你「套近乎」,借用關係之名,幫你代繳費或向你推銷產品。
①傻乎乎的你以為碰到好人,請「學長學姐」幫忙繳費後,便再也看不到人影。
②他們推銷的產品可能是生活用品、學習用品或者一些價格低廉的電子產品等。實際上都是一些假冒偽劣產品,一旦售出很難再聯繫上推銷者,更不會有相應的售後保障。
03、貸款類詐騙
大學生常遇貸款類詐騙主要為「校園貸」與「裸貸」,詐騙分子拿著低門檻、零利率、零首付、零利息的口號穿梭各大校園,並利用大學生資金不充裕的特點,以「低門檻」、「24小時放款」等名義誘使大學生貸款。然而,很少有同學會關注協議中除利息之外的服務費、違約金、諮詢費等。到期後,詐騙分子便以身份信息,甚至是裸照作為抵押,迫使大學生償還高額利息,是變相的「高利貸」。
溫馨提示:大學生作為無固定收入人群,應當培養良好的消費習慣,拒絕過分超前消費。一旦深陷騙局,及時報警!
04、助學金詐騙
詐騙分子冒充學校老師或相關工作人員,向學生、家長打電話、發簡訊,謊稱可以領取助學金,騙取其身份證號、銀行卡、密碼、簡訊驗證碼等信息,將卡內錢轉走。
校外騙局
05、交友詐騙
犯罪分子通過QQ、微信等方式物色詐騙對象,編造出「高富帥」或「白富美」等虛假身份,與受害者進行網絡交流,騙取受害者信任、確立交往關係後,選擇時機提出借錢周轉、家庭遭遇變故等各種理由,騙取錢財後便銷聲匿跡。
06、掃碼免費得禮品
①「線上」詐騙型。詐騙分子在網絡平臺上利用各種手段進行宣傳,例如「掃描二維碼關注,可以免費領取50元手機話費」,在受害人掃碼關注後,詐騙分子通過非法手段獲取受害人個人信息及好友關係鏈,借受害人名義向其親朋好友進行詐騙。
②「線下」詐騙型。詐騙分子通過準備各種精美禮品以誘導受害人進行掃碼,聲稱只要掃碼,便可獲得免費精美禮品,事後再以各種手段盜取受害人信息進行詐騙。
07、招聘兼職
可能陷入交錢的「連環套」,騙子採用入職費的方式不斷索要錢財,越交越多,深陷泥潭;刷信譽詐騙,以提供為某寶網店代刷信譽度兼職,謊稱購買其釣魚網站上的點卡,並給予好評以提升網店信譽,然後會退還本金並獲取提成為由,從中詐騙錢款。
溫馨提示:學生想利用課餘做兼職,應聘時一定要查看對方資質,應聘過程中遇到索要身份證、交押金保證金者,立即轉身走人。按照國家規定,用人單位不應收取任何費用,凡是收費都視作違法。
08、網上買賣遊戲裝備詐騙
①針對買家詐騙。詐騙分子以賣遊戲裝備為名讓受害人付款,受害人付款後賣家則立即消失。
②針對賣家詐騙。受害人在網上賣遊戲裝備時,詐騙分子冒充平臺客服,以需交納保證金或裝備已賣但帳戶凍結讓賣家交錢解凍為由實施詐騙。
警方提醒:
❶ 不要將個人信息資料如銀行卡(存摺)密碼、住址、電話、手機號碼等輕易告訴他人,以防被人利用。
❷ 網際網路交友要謹慎,許多詐騙分子打著交友的旗號,騙人錢財。
❸ 面對貸款的要求時,同學們一定要核實後再將錢物借出,如遇可疑情況應聯繫學校老師或報警求助。
❹ 網上信息真偽要仔細甄別,謹防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