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高雄機場客運市場發展回顧

2020-12-25 民航新聞

Summary: The cross-strait route market between mainland and Taiwan has declined since 2016, and Kaohsiu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stopped 9 routes in these years. Now let’s take a look at how these routes will follow.

  高雄機場位於臺灣島南部,是臺灣省第二大國際機場。2017年,高雄機場完成旅客運輸量達647.9萬人次,僅次於桃園國際機場。臺灣17座機場中,連接兩岸航線的有4座,而桃園國際機場、高雄機場和臺北松山機場承擔著最主要的作用。

  臺灣民航客運市場的發展可分為4個階段,其第三階段1997-2009年為長達十餘年的島內市場衰退期,在此前,島內市場是臺灣客運市場的最大組成部分,而在此之後,聯外航線和兩岸航線市場取而代之,成為推動整體旅客運輸復甦的動力。

  在臺灣漫長的島內民航客運市場收縮期間,除桃園國際機場因始終僅經營聯外航線而倖免,另外兩座機場的旅客吞吐量都經歷了長達十年的滑坡。高雄機場的旅客吞吐量的高峰是在1997年,同時也是島內航線市場的至高點,彼時,其進出港旅客中,約三分之二為島內航線旅客。此後,由於網際網路泡沫破滅、SARS事件、臺灣高鐵通車等一系列原因,高雄機場的島內航線不斷縮減,旅客吞吐量持續下降,於2009年降至低谷。與此同時,其島內航線市場停止了下滑,但此後沒有迎來大幅的反彈回升。

  ● 臺灣島內市場上,離島航線碩果僅存

  根據臺灣主管單位對島內市場的劃分,臺灣島內航線可分為西部航線、花東航線和離島航線。花蓮機場和臺東機場位於臺灣島的東面,其他島上機場分布於臺灣島的西面,其餘機場為離島小型機場。因此,花東航線指臺灣島上機場連接花蓮機場或臺東機場的航線;西部航線指臺灣島上其它機場之間的航線;離島航線則為連接臺灣島上機場與離島小型機場的航線。

  島內市場航線佔有率的可查數據最早可追溯至2000年,彼時,臺灣島內航線共有28條,連接高雄機場的島內航線有8條。佔有率最高的單條航線為臺北-高雄航線,達到35.98%;佔有率最高的航線類型為西部航線,達到60.27%,離島航線次之,為23.72%,花東航線為16.01%。2012年,臺灣的最後一條西部航線--松山-高雄航線停航,見證了臺灣島內客運市場由盛轉衰的全過程,高雄機場的國內旅客運輸量也一落千丈。由於離島航線沒有鐵路、公路等競爭的困擾,隨著西部航線的停飛和花東航線的減少,反而逐漸成為了臺灣島內市場的主要需求。到2018年10月,花東航線佔有率為6.4%,而離島航線佔有率為93.6%。

  ● 高雄機場在2014年後減少9條兩岸航線

  聯外航線市場的持續上升,以及兩岸直航帶來的巨大市場增量,對臺灣整體客運市場的復甦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2016年臺灣選舉後,2016至2017兩年間,受兩岸關係影響,兩岸航線市場旅客量首次出現負增長,但高雄機場的下滑開始於2015年。

  按照機場運輸的兩岸航線旅客佔全部機場兩岸旅客的比例,桃園國際機場份額最高、臺北松山機場其次、高雄機場位列第三;按照機場運輸的兩岸航線旅客佔該機場所有旅客的比重,臺北機場比重最高、桃園機場次之、高雄機場位列第三。

  3座機場中,高雄機場的兩岸航線旅客比重的降低程度最為嚴重。2014年是高雄機場兩岸航線旅客量最高點,兩岸定期航線數量有26條;到2018年,高雄機場的兩岸航線縮減到了17條,減少了鄭州、南寧、濟南、桂林、徐州、青島、合肥、太原、麗江共9條定期航線。這9條航線均是與桃園機場的共飛航線,合肥、太原2條航線同時也在臺北松山機場運營。

  高雄機場的9條兩岸航線停飛後,其在桃園國際機場和臺北松山機場的表現各異。在桃園機場,鄭州、青島、徐州3條航線旅客量較2014年有所下滑,桂林、太原、南寧3條航線旅客量上升明顯,另外3條航線同比變化不大;而臺北松山機場的合肥、太原2條航線旅客運輸量較2014年下降均超過80%,下滑幅度顯著高於臺北松山機場的其他兩岸航線。

  除兩岸航線市場整體的不景氣因素之外,這一現象也與兩機場地理位置有關,臺北松山機場與桃園機場同處於臺灣島北端,但後者具有顯著的規模效應優勢。以聯外航線市場的變化來看,2017年底4季度以來,桃園機場和高雄機場的聯外航線市場均有較快的增長,而臺北松山機場連續4個季度出現負增長,也體現出兩機場在臺灣對外連接中起著不同程度的作用。

  ● 兩岸航線市場出現轉折,高雄機場兩岸旅客增長來自於非定期包機航線

  整體上,3座機場中,2018年前三季度兩岸的定期航線客運量與2014年同期相比,高雄機場下滑最嚴重,降幅達到17.85%;但單就未停飛的航線進行對比,高雄機場下滑6.21%。因此,可以認為,高雄機場兩岸航線旅客量的下滑主要由部分航線的停飛導致。

  但是,將2018年前三季度兩岸市場客運量與2017年同期相比,可以發現,兩岸航線市場的旅客運輸量已經停止了滑坡,並進入了緩慢恢復的階段。如上圖所示,從2017年第4季度起,3座機場的兩岸航線旅客量(含非定期航線)保持了4個季度連續上漲,高雄機場的增速相對較慢。

  此外,三座機場在兩岸航線市場上增長的來源也有所不同。桃園機場和臺北機場沒有非定期包機兩岸航線,因此2018年前三季度,其兩岸航線的增長全部來自於定期航線;而高雄機場方面,其定期航線同比2017年略有下滑,兩岸航線旅客的增長全部來源於非定期包機航線。關於高雄機場停飛的9條航線,桃園機場的這9條航線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臺北機場的太原、合肥航線同比2017年仍然持續下滑。

  從兩岸市場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筆者認為,高雄機場相對臺北松山機場更具有發展潛力。一方面,與臺北松山機場不同,高雄機場地理位置位於臺灣島南部,與桃園機場分各自位於臺灣島的兩端;另一方面,高雄機場又與臺北松山機場一樣具有島內航班,一定程度上能夠為轉機提供便利。因此,若對兩岸航線市場的發展持樂觀態度,那麼高雄機場的兩岸航線無疑具有可觀的發展空間,屆時,此前先後停飛的、經過市場驗證的兩岸航線可能成為高雄機場優先考慮的對象。

  CADAS(www.CADAS.com.cn)只關注真相。

  CADAS分析師團隊是民航資源網專注於行業趨勢研究、市場觀察的研究團隊。團隊依託民航資源網第一時間掌握全球航空業資訊,藉助飛常準(VariFlight)大數據挖掘航空數據背後的秘密。匯聚各方力量為行業上下遊企業、個人客戶提供服務。

  引用觀點請註明CADAS。

  郵箱:CADAS@CARNOC.com

  常駐地點:上海、北京

5薦聞榜

相關焦點

  • CADAS:臺灣民航客運市場簡析
    臺灣省民航客運市場的發展歷程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1987年臺灣開放航空市場以前,為市場的緩慢發展階段;1988年-1997年為客運市場井噴期,市場迎來了指數型增長;1998-2009年為市場衰退期,受島內市場需求、其他運輸行業和經濟衰退影響,旅客運輸量一路下滑;從2010年至今,客運市場又恢復了持續增長的趨勢。
  • 福建平潭至臺灣高雄海上客運航線首航
    這標誌著平潭至高雄海上客運新航線開通。2019年5月26日,交通運輸部批准福建海峽高速客滾航運有限公司所屬「海峽號」開闢該航線,從事臺灣海峽兩岸間海上客貨滾裝運輸。  據悉,平潭至高雄航線總裡程178海裡,單次海上航程僅需4.5小時。該航線開通後,將根據客運市場和氣候海況執行不定期航班,屆時將及時把高雄航班信息對外公布。
  • 潮汕機場市民下月可直飛臺中、高雄
    記者從揭陽潮汕機場獲悉,潮汕機場直航臺灣的包機航線計劃初步確定,7月6日,揭陽潮汕至臺中的包機航線將開通。7月中下旬,揭陽潮汕至高雄包機航線也將開通。潮汕市民赴臺須經第三地中轉的歷史即將終結,行程從至少4小時縮短為約1小時。  記者從潮汕機場了解到,揭陽潮汕至臺中的包機航線由臺灣華信航空公司執飛。
  • 廣東潮汕機場7月將開通直飛臺中、高雄航線
    原標題:廣東潮汕機場下月開通直飛臺中、高雄航線國際在線消息:據廣州日報報導,記者近日從廣東揭陽潮汕機場獲悉,潮汕機場直航臺灣的包機航線計劃初步確定,7月6日,揭陽潮汕至臺中的包機航線將開通。7月中下旬,揭陽潮汕至高雄包機航線也將開通。潮汕市民赴臺須經第三地中轉將成為歷史,行程從原來至少4小時縮短為大約1小時。
  • 「海峽號」開啟平潭至高雄客運航線首航 兩岸間「黃金水道」全面連通
    他說,平潭-高雄海上客運航線開通後,平潭與臺灣本島天天有客運直航,與臺北、臺中、高雄三大港周周有貨運航班,加上馬祖、金門「小三通」航線的補充,以及全國領先的通關效率保障,可以說平潭與臺灣的航線最全、組合最優,空運速度、海運成本的獨特優勢更加突顯,呈現了「人貨兩旺」的良好勢頭。下一步,實驗區將精心培育航線,不斷豐富業態,做大通道流量,使這條海上通道成為聯結兩岸、惠及基層的又一條「熱線」。
  • 本月底 晉江機場力爭開通直飛高雄航班
    原來,他幸運地成了泉州晉江機場今年的第200萬名旅客。昨日,晉江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200萬人次,邁入中型國際機場序列。  本月8日,晉江機場的新航站樓將正式啟用。月底,晉江到臺灣高雄的直航航班也力爭開通,屆時,將成為泉州首條直飛臺灣的航線。
  • 福建平潭至臺灣高雄海上客運新航線開通
    福建平潭至臺灣高雄海上客運新航線開通 2019-07-11 17:45:5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楊彥宇
  • 平潭至高雄海上客運航線首航
    平潭至高雄航線總裡程178海裡,單次海上航程約4.5小時。該航線開通後,根據客運市場和氣候海況執行不定期航班,屆時將及時把航班信息對外公布。  福建海峽高速客滾航運有限公司業務部經理張思煒說,因臺灣本島的交通工具主要集中於北部,南部旅客的交通工具選擇少,尤其客船更少,開通高雄至平潭航線對於臺灣南部旅客是一大福音。
  • 「海峽號」平潭至高雄海上客運航線首航
    7月11日上午10時,「海峽號」駛離平潭澳前碼頭,首航臺灣高雄。新華網發(福建海運集團供圖)  新華網福州7月11日電(陳丹)11日上午,「海峽號」平潭至高雄海上客運航線首航儀式在平潭綜合實驗區澳前碼頭舉行。10時,伴隨著汽笛聲響起,「海峽號」高速客滾船從澳前碼頭解纜起航,約4.5小時航程後,抵達臺灣高雄港。
  • 客運革新 以融求變
    「十三五」期間,隨著科技與傳統產業的融合日趨緊密,道路客運行業深化改革加速推進轉型升級,客運市場經營呈多樣性變化。盛威時代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盛威時代集團)利用科技創新優勢賦能道路客運企業,不懈推進道路客運行業高質量發展。——編者    從最初的窗口買票,到現在的「一觸即發」,再進一步到聯程運輸與定製客運,不斷滿足乘客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2020-2026年中國機場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2020-2026年中國機場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對機場行業相關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洞察機場行業的發展方向、機場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機場技術標準、機場市場規模、機場行業潛在問題與機場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評估機場行業投資價值、機場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為機場行業投資決策者和機場企業經營者提供參考依據。
  • 香港「海天聯運」在臺南臺中推介水上高速客運
    珠江船務、信德中旅、珠江客運有限公司、香港國際機場碼頭服務有限公司相關人員和粵港澳地區8家從事水上高速客運業務的船公司代表隨團參與了推介活動。海旅會、航聯會、臺南市旅行公會、臺中市旅行公會、大臺南觀光聯盟等團體負責人和臺南、臺中市主要旅行社、航空公司等業界代表,以及兩岸媒體記者約300人出席了推介會。
  • 大陸至臺北、高雄海上客運班輪航線將開通
    新華網北京9月25日電(記者查文曄 趙博)國務院臺辦發言人楊毅25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應詢表示,隨著下月「中遠之星」與「海峽號」兩艘客貨滾裝船分別從廈門及平潭首航高雄和臺北,大陸與臺北、高雄的海上客運班輪航線將正式開通。
  • 高雄交通指南
    除了進行中的地下化高雄車站新建工程,鼓山車站預定恢復客運,以及原本已廢止的三塊厝車站預定復站外,亦計畫增設四個通勤車站(內惟、美術館、民族、大順;以上站名皆為暫定),目前正考慮與第二期工程(新左營車站以南,葆禎路至大中路)合併處理,全長約2公裡;此外也開始檢討臨港線的轉型與存廢問題(2003年起曾於臨港線上開行觀光列車「嘟嘟火車」,並增設新光站簡易月臺,不過已於2006年5月8日停駛)。
  • 華航開通高雄—常州航線
    民航資源網2015年9月16日消息:中華航空自9月16日起開航高雄—常州航線,開航儀式由華航董事長孫洪祥與高雄市議會議長康裕成、高雄市政府秘書長李瑞倉、觀光局局長許傳盛、觀光協會理事長黃金祥、旅行公會理事長沈本立、高雄航空站主任楊茂林等貴賓共同舉行,現場更請來高雄市觀光代言人「高雄熊」與華航地勤同仁共舞,象徵攜手共創兩岸觀光新格局,提供洽商或旅遊的旅客多元豐富的選擇
  • 常州機場赴臺考察直飛高雄航線
    中國臺灣網7月10日常州訊 近日,應臺灣中華航空公司的邀請,常州機場參訪團一行八人赴臺考察直飛高雄航線。 在臺期間,參訪團拜會了臺灣中華航空公司總部,與高雄航空站和華航高雄分公司的同行進行了座談和交流,並重點參觀、考察了高雄機場國際航站樓,為順利實現9月16日高雄-常州兩地直航做好了準備。
  • 香港「海天聯運」業者在臺南臺中推介水上高速客運
    珠江船務、信德中旅、珠江客運有限公司、香港國際機場碼頭服務有限公司相關人員和粵港澳地區8家從事水上高速客運業務的船公司代表隨團參與了推介活動。海旅會、航聯會、臺南市旅行公會、臺中市旅行公會、大臺南觀光聯盟等團體負責人和臺南、臺中市主要旅行社、航空公司等業界代表,以及兩岸媒體記者約300人出席了推介會。
  • CADAS:馬來西亞航空客運市場簡析
    日前,馬來西亞民航部門發布2017年馬來西亞市場回顧及2018年展望。2018年馬來西亞航空公司整體機隊規模預計新增至261架,可提供座位數預計同比增加2.2%。  亞航是馬來西亞航空客運市場的主導者。2017年,在客運量方面,亞航佔據了馬來西亞最大的份額,其中國內市場佔比56.3%,國際市場佔比27.6%。
  • 聚焦廣東汽車客運發展變遷:老站漸交班 汽運已續航
    汽車客運的發展進入了一個轉折期。有些汽車客運站完成了歷史使命,結束運營;有些汽車客運站,蛻變創新,通過資源置換等方式更好地服務市民;還有些客運站,營運優勢仍在,同時它們也未雨綢繆,升級改造、創新理念,發展新的服務形態……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背景下,記者兵分多路採訪,聚焦廣東汽車客運的發展狀況。
  • 五通客運碼頭
    四、五通客運碼頭的優勢   1、地理位置優勢:五通碼頭位於廈門島東北角,離廈門國際機場7公司,距金門水頭碼頭9.7海裡,是離金門水頭碼頭最近的大陸客運碼頭,海上航行時間約25分鐘。同時,此航線屬於內海遮蔽航區,受外圍風浪影響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