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1號病人回憶與新冠病毒的艱難搏鬥:我不能在女兒即將出世之...

2020-12-19 騰訊網

這是一個從死神手中掙脫出來的人。

今天4月21日,義大利本土疫情爆發2個月整。2月21日凌晨0點至1點之間,馬提亞·馬埃斯特裡的鼻咽拭子採樣呈現新冠病毒陽性反應,那成了一個標誌性的時刻:義大利本土新冠疫情爆發了。

2個月後的今天,馬提亞的人生已與從前全然不同,「這2個月不僅是不可思議的,更是顛覆性的,但它不是一部電影。突然之間,我就生病了,在離死神一步之遙的地方我醒來了。我母親和妻子都被感染了,然後康復了。這個未知的病毒殺死了我的父親。茱莉亞誕生了,我們的第一個女兒。我學會了堅持抵抗,相信信任和烏託邦之間的差別,也學會珍視每個平凡的時刻。儘管我們沒有什麼機會去感受,但是生與死,每一天都在我們周圍無聲地交疊碰撞。」

馬提亞·馬埃斯特裡第一次接受媒體專訪,仔細回顧這一段改變全世界和他自己人生的日子。他在科多尼奧鎮上自己的家門口接受義大利《共和報》專訪,沒有讓記者進門,是為了保護妻子和出生僅12天的女兒茱莉亞。馬提亞今年7月即將年滿38歲,在米蘭東南郊小鎮卡薩爾普斯特爾稜戈的聯合利華(Unilever)公司工作,在米蘭畢業於食品科學系,工作領域是家用清潔劑的生產和開發。2月21日起,他成了義大利的1號新冠病人。「在科多尼奧醫院,我失去了意識,在那之前我以為自己只是得了普通肺炎。然而20天後在帕維亞(聖·馬特奧醫院)醒來時已經是20天之後的事了。我是新冠病毒的倖存者。我本來是寂寂無名的人,但這場瘟疫把我變成了歐洲疫情的某個象徵。這一整個經歷對我來說是不可思議的,但更不可思議的,是那些不計其數的看不見的、不斷在發生的故事。只是——現在我明白了——命運會選擇以什麼樣的方式加在每個人身上。」

確診至今2個月,馬提亞還沒有完全恢復健康。他時常還需要躺下來休息。今天他接受露面採訪,是因為他相信:「我的經歷會激勵感染者不要放棄,也會幫助醫生的工作——他們的努力使得科學再度成為關注的焦點,也能促使政治人物做出前後連貫的、把人的生命放在首位的重要決定。」

以下是馬提亞接受《共和報》專訪的全部內容。

《共和報》:您是否願意講述一下,2個月前到底發生了什麼?

馬提亞:我身體一直很好。2月17日星期一,我發燒了。因為這很罕見,所以我去了急診。醫生發現我有輕微的肺炎。診斷方式是在家中服用抗生素:我接受了他們的建議,我去了藥店,然後回到了這裡,我們家的公寓。」

《共和報》:您是如何發現,平常的藥物不起作用的?

馬提亞:我的體溫不降反升。星期二我又去了醫院。排不上我,所以我在急診室裡等待。醫生給我又照了一次X光,他們發現我的肺部已經浸滿了。只是短短幾個小時的事:之前我還很好,很快我就離死亡一步之遙了。「

《共和報》:您很快就知道自己感染了新冠病毒嗎?

馬提亞:沒有。麻醉師安娜麗莎·馬拉拉發現連續兩天的普通肺炎療法對我都不起作用,她才決定為我做新冠病毒採檢,在那之前整個歐洲都還沒有發現本土病例。後來他們告訴我,得讓我睡一覺才能更好地治療。

《共和報》:您妻子想起來您曾和一位從中國回來的朋友一起晚餐?

馬提亞:他們對瓦倫蒂娜問了所有可能的問題。醫生們不明白我得的是什麼病。她提到了我和菲奧倫佐拉的朋友見面的事,但那時他已經回國好幾個星期了,而且身體也一直沒問題。那次晚餐相當於一個奇蹟:我的朋友從未感染新冠病毒,但提到這次晚餐相當於給馬拉拉醫生點亮了直覺之燈。「

《共和報》:為什麼您說是奇蹟?

馬提亞:2月20日,新冠病毒在歐洲還沒有引發本土傳染。我很愛運動,也很年輕,然而連我都有了生命危險。 這種不尋常得以讓新冠病毒被發現,而找出這個病因救了不止我一個人。從那時開始,幾千人都得以採檢。這給很多人的救治贏得了時間,也得以讓醫生們明白,為什麼有那麼多人瀕臨死亡的邊緣。

《共和報》:您指的是老年人嗎?

馬提亞:醫生們告訴我,至少從1月份開始就出現了無從治療的肺炎,不僅在倫巴第大區。不少老人已經死去,但還是沒人相信,新冠病毒已經從中國到了歐洲。在我身上,年齡引發了注意。

《共和報》:您的意思是說,如果是一個老人,醫生們就不會那麼注意嗎?

馬提亞:不是的。我的意思是說,馬拉拉醫生因為沒有弄清我的病因,所以才不甘心,才沒有放棄繼續查找病因。假如是一個老年人,又有基礎疾病,那麼他得到致命肺炎在科學上來說不是那麼不可思議。我的案例顯得太特別。

《共和報》:有關您陷入昏迷的兩個多星期,您自己還記得一些什麼?

馬提亞:在科多尼奧醫院被注入鎮靜劑(譯者註:醫生注入鎮靜劑是為了給馬提亞插管)之後,我就陷入了地獄的邊緣。我完全是無意識的,有時候我會做夢,但我記不清夢了什麼。我也不感到難受:但是我能感到,那種表面上的平靜其實只是死亡的前沿。

《共和報》:您醒來時是什麼情形?

馬提亞:在帕維亞的聖·馬特奧醫院,他們把我從危重病房轉入了重症病房。連續2天時間裡,醫生一直重複問我同樣的問題,以測試我的意識恢復程度。那時候我才明白自己身在何處,儘管我還不知道新冠病毒已經成為一個世界級大流行病。

《共和報》:您找出自己的感染源了嗎,在哪裡,被誰傳染的?

馬提亞:沒有。我的0號病人至今是一團謎(譯者註:1月30日義大利的首例輸入型病例,一對武漢來旅遊的夫婦並不是義大利疫情的0號病人,那只是輸入型病例,夫婦二人得到了及時治療,與他們同團旅遊的中國遊客也都依規定在羅馬進行了14天隔離。我已經好幾個月沒有出國了,我過的一直是同樣的生活:在卡薩爾普斯特爾稜戈上班,在科多尼奧和洛迪鎮見朋友。

《共和報》:您何時得知自己父親去世的消息?

馬提亞:3月19日,我從醫院裡給他的手機打電話。那一天是父親節,我想對他說節日快樂。電話是我母親接的,她哭了。沒有辦法為他舉辦葬禮。現在我母親把他的骨灰安放在家裡。

《共和報》:您挺了過來,是為了迎接即將出生的長女嗎?

馬提亞:當一個人快死的時候,他的努力求生無法找到理智的緣由。但是我想,茱莉亞即將到來的誕生為我的身體注入了幾倍的力量。我不能在她即將出世之時離世

《共和報》:的拯救?

馬提亞:茱莉亞的預產期是4月19日。她提前出生了,我得以在米蘭的布奇醫院見證妻子的分娩過程。那兩個小時的經歷,讓我感覺,此前經歷的一切痛苦都是值得的。您想像一下:我才剛剛得救,從危重病房走出來,米蘭和洛迪鎮死了幾千人,而這個女嬰,我的女兒,她卻睜開了眼睛,因為生命仍然是美妙的。

《共和報》:您的故事教會什麼?

馬提亞:如果您想問我是否感到自責,我的回答是,我所經歷的一切並不是一個道德教訓。病毒擊中了我:我沒有辦法避免它。但是的確,不僅僅於我而言,一次這樣的體驗能夠澄清生命中許多晦暗不明的點。其中至少有兩點。首先,他人的無私與慷慨:我今天還能站在這裡,全都歸功於救治我的醫生和護士,他們每一天帶著天然的動力為我付出比必須做的還更多。第二,女人的精神力量:我的妻子和我的母親,她們不得不耐心等待,她們比我和我父親承受得更多。這種慷慨,這種力量,在瘟疫結束的時候,不能夠被遺忘和忽略

現在有一個詞是馬提亞不能聽見的:「穩定」。他曾經幾乎整整一個月「穩定」地保持一種狀態,不知道射中自己的箭將是生還是死。「義大利也一樣,」在告別之前,馬提亞說,「現在義大利有資格重新找回它有史以來的『不穩定』。現在我想說:我的面前是太陽。

(專訪結束)

譯者:汪瑋(「義大利日記」頻道作者)。

(前情提要: 2月21日,38歲的企業高管馬提亞確診為新冠病毒感染者由於他沒有明確旅遊和接觸史,這一確診標誌著義大利本土疫情的爆發。他熱愛運動,生病前參加過半程馬拉松,踢過足球賽,與多人聚餐,在他確診之後當地很多人也陸續確診,科多尼奧及其周邊10個倫巴第小鎮被義大利政府劃為「紅區」,進行一級封鎖。然而很難說當地所有確診病例都與馬提亞有關,部分媒體把他渲染成「感染了成千馬拉松跑者」這一說法是不對的。事實上,在他確診之前,當地也已經出現些許不明肺炎病例。當然,後來也有一部分感染是由於馬提亞未能及時確診反覆去急診室造成的院內感染。 馬提亞的確診耽誤了幾天時間,2月19日就出現了發熱和不明肺炎症狀,但因為沒有明確旅遊接觸史沒有被聯想到新冠病毒,後來多虧了一位女麻醉師憑直覺堅持為其做採檢,才得以確診。與馬提亞一起確診的還有當時懷孕8個月的妻子,幸好妻子是輕症,沒過幾天就轉陰在家隔離。 馬提亞的恢復非常艱難,確診入院後急轉直下,迅速轉院至帕維亞省的聖·馬特奧醫療中心,入住危重病房、插管、持續多日不見好轉,當時他父親接受媒體電話訪問時都已放棄希望,「我兒子兇多吉少。」後來他奇蹟般的回覆自主呼吸,拔管,再轉入普通傳染病隔離病房,再經過恢復和隔離期,於3月23日出院回家。4月7日,馬提亞和妻子瓦倫蒂娜的第一個女兒茱莉亞誕生。)

相關焦點

  • 義大利研究發現:該國1號新冠病人2019年11月已出現
    據安莎社和《共和國報》網站等義大利媒體1月11日報導,義大利米蘭大學牽頭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從該國一名年輕女性皮膚病患者在2019年11月10日的活檢樣本中,發現了新冠病毒基因序列。這一結果將義大利1號病人出現時間再次提前到2019年11月。
  • 荷蘭的「零號病人」亮相併開口說話了,談了些什麼?|新冠病毒感染|...
    不知名的著名荷蘭人突然,今天早上,坐在桌子另一邊的那個人,是一個原來不知名的荷蘭人,這位「零號病人」講述了他感染新冠病毒的故事。他已經保持沉默了四個星期,沒有回應任何採訪的要求。現在,他一次過講了他的故事,一個近乎奇蹟的故事,以一個美好的結局結束。我們用布恩斯稱呼他吧。
  • 義大利「1號病人」影響超5萬人
    據英國天空新聞報24日道,義大利已經出現了第五例感染新冠病毒去世的死亡病例,而目前義大利國內新冠病毒確診病例規模也已超過200例。義大利當局正加緊控制這一歐洲地區最大規模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目前義大利已有12個城鎮處於封鎖狀態,超過5萬人被要求在家隔離。
  • 全球戰疫·連線|我差點就成了義大利的「1號病人」
    義大利這邊,一對武漢的老夫妻1月30日在旅行途中被確診,義大利也因此開啟了為期6個月的國家緊急狀態。本以為事情到此就收尾了,畢竟病人已經迅速被隔離,加上義大利的醫療水平國際一流。「嚴防死守」下,我以為疫情不會在義大利進一步擴大。沒想到的是,僅一周後,我成了疑似病例。
  • 中國疫情暴發前,新冠病毒或已在義大利傳播?意專家本人最新解讀
    他們沒有做X射線檢查,有些病人服用了兩個療程的抗生素,有的甚至服用了三個療程,他們在15天內康復了。這不足以證明它是Covid-19,但它比普通時期要多了10例。這些都是雙側性肺炎,與季節性流感無關,因為所有的這些患者均已接種流感疫苗。– 我還收到了威爾斯方面的的來信。我暫時不能分享具體信息,因為這些是患者私下寫給我的信。
  • 義大利「比心」中國,瑞典棄療向新冠病毒投降!
    同樣是歐洲,義大利和瑞典對新冠疫情的態度截然不同!截至北京時間3月14日11時,義大利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達17660例。什麼概念?現在整個歐洲的確診數量33120例,義大利承包了超一半。
  • 特稿丨義大利失守,新冠病毒的「閃電戰」是如何席捲歐洲的
    在長達一個月的時間裡,新冠病毒似乎在歐洲「隱藏」了起來。1月24日到2月22日期間,整個歐洲報告的病例不到100例。就在大多數人認為,這場疫情或將逐漸過去之時,新冠病毒卻已選擇了大多數人不會想到的義大利作為「強勢歸來」的暴發點。在法國、德國之後,義大利在1月31日就監測到了最早的兩例輸入性新冠肺炎病例。
  • 米蘭大學:義大利新冠「零號病人」是2019年11月一4歲兒童,無旅行史
    義大利累計確診1,787,147例,累計死亡62,626例,累計治癒1,027,994例。迄今為止,拭子檢測23,676,174,其中最後一天為171,586(昨天為118,475)。測試的總人數為13,744,859。
  • 2019年11月已經感染新冠病毒?義大利研究人員認為這是最早的病例
    #新冠疫情自從在年初爆發以來,逐漸席捲全球,給世界各國人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影響,不過關於新冠病毒是從何而來以及何時出現的問題還是未知之數,最近義大利米蘭大學牽頭的一項國際研究團隊有了一項新的發現。
  • 義大利去年9月或已存在新冠病毒 鍾南山公布新死亡率
    新冠和流感不一樣,流感喜歡寒冷,但新冠偏愛略溫和的天氣,所以在 1 — 3 月更溫和的時候暴發,這是第二個猜測。去年 11 — 12 月,我就看到醫院有更多肺炎患者,但很可惜我沒有數據支撐。小範圍暴發很可能在去年底就出現了。
  • 義大利「1號病人」影響超5萬人10個城鎮
    義大利媒體近日曝光了該國「1號病人」被隔離前的行動軌跡:在約半個月的時間裡,他參加了一次半程馬拉松比賽、一場足球賽、一次跑步比賽,並多次和朋友一起用餐。據義大利當地媒體報導,最新一名受害者現年88歲,來自北部倫巴第大區,他也是該地區的第四名受害者。
  • 美國最新「零號病人」!2019年11月感染新冠!現已有病毒抗體!
    一、美國「零號病人」,自述感染新冠的時間和過程此前一天,梅勒姆進行的血液抗體檢測結果也顯示,目前他已經擁有了新冠病毒的抗體,這一消息,令許多人感到非常吃驚!因為在今年1月20日,美國才報告了新冠肺炎首例確診病例,而梅勒姆的感染日期,卻比美國首例確診病例的報告時間,提前了2個多月。
  • 義大利去年9月或已存在新冠病毒!鍾南山公布一個新數字……
    新冠和流感不一樣,流感喜歡寒冷,但新冠偏愛略溫和的天氣,所以在1—3月更溫和的時候暴發,這是第二個猜測。去年11—12月,我就看到醫院有更多肺炎患者,但很可惜我沒有數據支撐。小範圍暴發很可能在去年底就出現了。
  • 《新發傳染病》:義大利0號病人再次提前!中國卻再次躺槍
    據報導,義大利一名兒童於去年11月底曾出現了咳嗽、鼻炎、呼吸道感染以及皮疹等症狀,並於去年12月5日採集了咽拭子樣本。研究人員通過對這份去年12月初採集的樣本進行檢驗後,竟從裡面檢出了新冠病毒的RNA序列。
  • 義大利或發現全球最早新冠病例!在義大利治療的武漢夫婦感謝醫護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華輿訊 據意燴報導 1月11日,意衛生部長斯佩蘭扎與各地方政府代表舉行會議,共同商討制定16日即將生效的新總理府法令。與此同時,米蘭大學研究團隊近日的一篇論文讓意本土「1號」病人的出現時間再次提前,成為了目前已知的全球最早病例。
  • 如何應對新冠病人出院復陽的新狀況?新冠病毒與SARS區別大嗎?重症...
    《新聞1+1》今日疫情分析,白巖松連線解放軍總醫院呼吸科專家劉又寧、解放軍總醫院重症醫學科專家宋青,解讀疫情。 今天,致敬志願者們! 今天是3月5號,是一個與愛和志願服務緊密相關的日子,所以一開始首先要對在武漢和湖北成千上萬提供志願服務的志願者們,你們辛苦了。
  • 義大利研究人員證實:眼分泌物中存在新冠病毒
    參考消息網4月23日報導外媒稱,義大利國家傳染病研究所斯帕蘭扎尼醫院的研究人員證實,眼淚和眼分泌物中存在新冠病毒。這項研究成果22日刊登在美國《內科學紀事》月刊上。據拉美社羅馬4月22日報導,根據多家媒體的說法,這一發現是在今年1月對一名已康復3天的結膜炎女性患者進行檢查時得到的。義大利通訊社稱,這名婦女是中國遊客,今年1月和他的丈夫一起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併入院接受治療。
  •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我們應該跪地求饒還是與之搏鬥?
    面對新冠疫情的蔓延,西方有些國家提出了所謂「群體免疫」理論,甚至還有一些國家首領說「抱歉,一些人會死去,他們確實會死去,這就是人生。」這不就是《鼠疫》中中所說的這種人嗎?面對病毒束手就擒甚至「跪下求饒」。加繆在小說中鮮明地表明了態度:「必須以這種或那種方式進行鬥爭,決不能跪下求饒。
  • 2019年12月26日,我收治了第一例新冠病毒感染病人
    李欣完全不曾想過,她面前這例來自華南海鮮市場的病人感染的病毒,會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後,讓人聞之色變。 彼時的李欣,還不曾想通,為何這名病人在自行去社區門診求醫的過程中,治療了數天,體溫依然沒有明顯下降。 很快,她接到了地方衛健委的電話。
  • 義大利「1號病人」酷愛運動,影響10城5萬人
    【文/觀察者網 白紫文】新冠疫情目前在義大利正不斷蔓延。而在義大利政府確認該國「1號病人」身份之後,「1號病人」在感染期間參與的一系列活動近日也被義大利媒體曝光:在2月2日-15日約半個月的時間內,他參加了一次半程馬拉松、一場跑步比賽、一場足球賽,與數個朋友會面,還參加了一次紅十字會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