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日本關西地區旅遊,最想去的地方便是神戶,這座京阪神都市圈的港口城市充滿海洋氣息。神戶市區沒有大阪大,大多數景點離得很近,徒步便可以聯遊。
我們遊覽完神戶港之後,根據旅遊平臺上的推薦排名,來到了一條叫異人館街的歷史街道,這條街道上的建築物完全西化,除了偶爾出現的日文,看不出半點日本痕跡。
異人館街在過去是外國人,特別是歐洲人居住的地方,以各種風格各異的別墅群落為主。
和廣州沙面島一樣,異人館街曾經集結不少外國領事館,包括中國舊領事館、舊美國領事亨特·夏普公館等等。
很多人對異人兩字充滿疑問,在日本,它是外國人的統稱,有異於本土日本人的意思。
神戶異人館街的歷史並不悠久,它是隨著1968年神戶港的開港而發展起來的,初時一共建有異人房子200棟以上,現在遺留下來的大約有60多棟,其中只有20多棟對公眾開放。
這些異人館有的作為歷史館,將歷史文化呈現給遊客,有的被開放成創意攝影館、咖啡廳等等。
在優美的環境下品嘗咖啡,找個臨街的座位欣賞街景是一件非常愉快而充滿情調的事情。
異人館街的建築造型典雅,每一棟的風格和色彩都不一樣,這也反映出西方人對建築的藝術追求。在他們眼中,每一棟房子都需要獨一無二,就像每個人都是獨立自主的個體一樣。不同房子代表主人的審美情趣。
風見雞館、萌黃之館、萊茵館是異人館街主要遊客打卡點。如果不進打卡點,在主街和偏街隨便走走,感受一下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西方風情也是不錯的選擇。
神戶異人館街非常幽靜,除了車聲,聽不到太多聲音。
這裡的遊客不是很多,遊覽起來非常愜意。
由於建築物多數依山而建,公路看起來像一條斜線,有些洋房則直接修在山坡上,爬坡需要一定的體力,這些山坡上的住戶出入以汽車為主要代步工具,在極陡的坡上行駛非常考驗司機的技術。
教堂聳立在異人館街的街道中央,不清楚是天主教堂,還是基督教堂,只見白色的外牆加上棗紅色的屋頂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聖潔和優雅。
神戶異人館街是個非常適合拍照的地方,無論是風光照還是人像照都很有範兒。很多女性最愛做的是拍攝自己,她們認為這個地方很有文藝感。
異人館街的交通相對方便,可以乘坐JR線路、阪急、阪神線、地下鐵到三宮站或元町站下車後向北面步行;也可以在新神戶站下車後向西步行到達,時間在10-15分鐘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