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無線WiFi既省錢,網速又快,所以目前居家的小夥伴,大多數都選擇使用家裡的無線路由器提供WiFi信號,因為這是最為經濟實惠的上網方法了,不過很多網友還是有一個疑惑,現在的光貓配置也是相當好的,有線網口都是千兆的,還有百兆無線網絡,完全可以供手機連接WiFi,但大多家庭為何還要買無線路由器呢?這不浪費嗎?很多人還是有點想不通。
目前的無線路由器都有2.4和5.0兩個頻段,但光貓自帶的無線所屬頻段為2.4GHz,不具備5GHz頻段,由於光貓的成本問題,光貓的路由能力並不算優秀,光貓的安裝位置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無線網速。對於光貓僅具有2.4GHz頻段、光貓的路由器性能、光貓的安裝位置等該如何理解呢?一起來分析一下:
光貓僅有2.4GHz頻段,幹擾極其嚴重
光貓的主要功能是光-電轉換設備,做受成本的限制,它的無線頻段被限制為2.4GHz頻段,所以信道也就被限制為1-13個信道。WLAN的2.4G頻段與5G頻段都屬於ISM頻段,都是免授權的,換句話說都是免費的。
這與三大運營商每年需要給政府上交巨額的費用不同。因為免費使用無需授權,所以存在了大量的無線協議在使用這個頻段,尤其2.4G頻段被開放的較早,加之技術簡單,所以聚集了大量的設備在2.4頻段上運行,造成了2.4G頻段早已不堪重負,嚴重的堵塞。
幹擾設備不僅有WIFI設備,還有其他無線設備比如藍牙、Zigbee、微波爐、其他醫療設備、無繩電話等使得無線網速較慢,用戶的體驗感較差。對於2.4G頻段的802.11g而言,理論上的下行速率是54Gbps,不過實際上的速率僅為27Mbps左右,造成此結果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信道之間互相的幹擾以及信號的質量的空中損耗等。
光貓性能低,主要任務是做光電轉化
光貓的工作是光電轉換,而不是負責路由,所以路由這一部分的硬體性能不高。對於用戶端(面向路由器),光貓使用的電信號、對於上一級機房這一端,光貓使用的是光信號,光貓起到的作用就是光-電信號轉換。
這一過程並不需要多強大的硬體性能,低端處理器和少量內存就能夠應付,而且光貓一般是免費租給用戶使用的,為了降低成本,運營商也會儘可能的使用更便宜的硬體。所以相對於光貓內部負責路由部分的硬體電路而言,其硬體配置是非常低的。
光貓的路由器功能,原本是屬於路由器的職責,路由器之所以被各大廠商製造都是有原因的,因為光貓裡面的撥號路由功能只是順便附帶,最好還是不啟用為好,因為啟用之後,將會大大提高光貓的性能負荷,短時間工作、或者數據吞吐量比較小的時候,光貓可能還能夠應付,一旦長時間連續工作、帶機數量比較多、或者進行大數據量下載傳輸操作的時候,光貓的性能不足以應付如此繁重的任務,就有可能出現網速不穩定、帶寬不達標、網絡延遲升高、丟包率高等現象。
開啟光貓的路由模式不能有效地利用網絡資源,網速跑不滿,甚至連接設備多的時候還會出現延遲、掉線等情況。
光貓的安裝位置被限制在多媒體箱
受開發商的限制,多媒體箱一般放置在入戶門口,造成了光纖和光貓的位置從而也就被限制在這裡,因為受空間限制以及多媒體箱和牆壁的屏蔽遮擋幹擾,光貓的天線即路由功能將大打折扣,無線信號的覆蓋距離將會受損,即使是2.4GHz頻段的信號穿牆能力不錯,那麼在距離光貓距離較遠的房間也將不能夠獲得較好的信號。信號的質量嚴重降低,加之本來2.4GHz的無限速度就不是特別好,此舉更是雪上加霜。
對於支持路由模式的光貓,雖然自帶無線可以發射無線信號,但是考慮到它2.4GHz的信道嚴重幹擾,路由模式的性能較低以及光貓的安裝位置限制,並不建議使用光貓帶代替路由器。對此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