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們都說動物是人類最好的朋友。在時代的不斷發展下,很多人逐漸開始養貓、養狗,甚至有把自己養的寵物當做親人來對待,一起同吃同住。但仍有部分家長認為,動物身上夾雜著很多細菌,會讓孩子生病,不願意讓孩子與動物一起玩耍。
全優加認為,引導孩子愛護動物,與動物做朋友,有利於讓孩子更加富有同情心(同理心),讓孩子更懂得尊重生命。因此,趁著10月4日世界動物日,全優加早教託育倡導大家一起來愛護動物,與動物做朋友!
對於如何引導孩子愛護動物,與動物做朋友,全優加給出以下三點建議:
第一,以身作則,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愛護動物觀念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很多時候孩子的行為都源於父母有意或無意的引導。而3-6歲正是孩子樹立價值觀的關鍵期。在這一時期,家長們要以身作則,在日常行為中做到愛護動物,給孩子普及保護野生動物等知識,樹立良好榜樣。
著名演員孫儷,經常帶等等、小花他們一起參加動物公益活動。她曾表示:「和動物的互動對孩子的成長很有幫助,孩子跟動物相處的時候不僅會付出愛,還會得到愛。這是生命的交流,愛的交流,能讓孩子們知道這世上是不僅僅人重要,所有的生命都應該被重視,同樣很重要。」
家長在幫助孩子樹立正確觀念時,還可以藉助電視、書本等載體來引導。比如全優加的U繪本,就有很多關於「愛護動物,與動物做好朋友」的小故事,家長們可以帶孩子們一起閱讀,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愛護動物觀念。
第二,多給孩子與動物交流的機會
除了有些家長認為,動物身上帶有很多細菌,會讓孩子生病以外。部分家長還堅決禁止孩子養寵物,認為養寵物的孩子會過於軟弱,過於善良。其實並不然,動物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其中方式之一。孩子通過對動物的了解,和動物成為朋友,進而開始了解自然,循序漸進地慢慢認知世界。
作為家長,我們要多保護孩子的初心,多增加孩子和動物交流的機會,例如平時周末可以帶孩子去動物園。在去動物園前,家長們可以先引導孩子們從書本、動畫片等等渠道去認識動物園裡的動物,讓孩子有一個初印象。等去到動物園後,讓孩子仔細觀察動物與書本上的有何不同。這樣不僅能讓孩子能更了解動物,清楚動物們的習性,還能讓孩子養成善於觀察、思考的好習慣,讓孩子的探索精神自由發展!
第三,條件允許的話,讓孩子領養寵物
想要讓孩子學習善對動物,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讓孩子領養並照顧小動物是個不錯的選擇。當孩子產生養寵物的想法時,家長們要向孩子明確一點,領養寵物不是一種消遣,而是肩負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在領養了寵物之後,家長要引導孩子親自照顧領養的寵物,負責寵物一日三餐的餵食、清理衛生、出門遛彎等等。在這一系列的餵養過程,讓孩子學習照顧弱小、與他人相處要有愛,使孩子富有同理心和責任心。
如果你在育兒路上遇到任何難題,全優加早教託育會永遠面對著你,與你一起解決,陪伴寶寶健康成長。
趕緊行動起來,讓你的寶寶學會愛護動物,與動物做朋友,讓您的孩子成為一個富有同情心(同理心)、懂得尊重生命的全優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