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生活在長三角地區,工作單位有位同事的女兒,今年參加高考,若非疫情原因,高考結束後,他們一家打算到日本旅遊。表姐家有個男孩,去年高考,考完之後,表姐帶著孩子去甘肅玩了13天。像這樣考完選擇出去旅遊度假的高考家庭,在筆者周圍比比皆是,沒有一個家庭會讓孩子高考結束之後去打工。
然而,在很多經濟欠發達地區或者貧困家庭,高考結束出去旅遊根本就是奢望,他們還要抓緊假期時間打工,賺取開學的生活費和學費。
黑龍江考生趙桂寧就是其中之一,高考獲得691的高分,被清華大學錄取。卻由於家庭原因,還沒高興幾天,就去了附近的建築工地搬磚賺錢。這原本是一個勵志故事,值得所有鼓勵和欽佩。但是,到了一些人的嘴裡,卻成了嘲諷的對象。
有人說他:「沒有經濟頭腦,為什麼不選擇去做家教!」
有人說他:「青春很短暫,還有更多比那幾張零用錢更值得追的東西!」
還有人說他:「能考上清華,不管學校還是政府,都會有獎學金。去工地搬磚,一看就是作秀!」
起先,筆者看到這些評論,心中也有許多疑惑,即便出去打工,也有很多比搬磚輕鬆並且掙錢的工作。直到看到趙桂寧的清華學長單小龍的故事,筆者終於懂了那句老話「不知人苦,莫笑志短」的含義。
單小龍出生在寧夏重點貧困縣西吉,家庭條件困難,母親還常年臥病在床。父親和兄長為了供他讀書,一直在外地打工,留下他一人在家上學並照顧母親。他也十分爭氣,學習非常難努力,成績一直名列全校前茅。為了能夠讓他順利完成學業,當地政府和學校都為他提供了獎學金和助學政策。
即便這樣,單小龍高中三年在班級裡還是那個最「格格不入」的同學。其他同學穿著漂亮的新衣服,掏出智慧型手機,圍聚在一起,互相加微信,單小龍只能默默地坐在角落。因為整個高中三年,他用的都是父親捨不得用,專門留給他的「老人機」。
每逢寒暑假,除了晚上學習,白天都一直在外打工。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發下來的時候,他還在建築工地上搬鋼筋,一天要來回搬運超過12000公斤,相當於兩頭成年亞洲象。可是,每天這麼沉重的體力活,單小龍為了節約開支,就連肉包子都捨不得買一個。
無論是趙桂寧,還是單小龍,難道他們不知道建築工地打工辛苦嗎?難道他們不知道家教更輕鬆更賺錢嗎?難道他們不想穿新衣服、用智慧型手機嗎?難道他們不想在青春飛揚的年紀與同學一起玩耍?難道他們不明白搬磚扛鋼筋對日後的學業和事業毫沒有絲毫益處嗎?
當然不是!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誰願意以命相搏。
他們只是比常人更懂生活的艱辛,知道父母沒法替自己負重前行,一切只有靠自己。扛得住艱難,才配得起夢想。「不知人苦,莫笑志短!」對於身處外界的我們,所要做的只是:請不要打擾別人的幸福,也不要輕易指責別人的苦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