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妙一法師:碩博法師的身上,蘊含著佛教未來的希望

2020-12-22 手機鳳凰網

編者按:2020年11月14日,以「傳承開拓·香海揚帆」為主題的2020粵港澳佛教文化交流會在廣州光孝寺、香港佛教聯合會文化中心兩個主會場開幕。會議期間,鳳凰網佛教對話了廣東省佛教協會辦公室主任、廣州光孝寺監院妙一法師。

第二屆佛教碩博法師懇談會是2020粵港澳佛教文化交流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妙一法師是佛教碩博法師懇談會的發起人和召集人。

在談到碩博法師懇談會的緣起時,妙一法師表示,很多法師出家時學歷並不高,比如二十年前自己出家時,只讀完初中。

出家之後,有了信仰追求的妙一法師發現,想要把佛教中的優秀文化更好的傳達給別人,就需要繼續學習。

妙一法師說,「都不能夠令自己感動,就沒有辦法去感動別人」,為此,妙一法師在佛學院讀了九年書。後來,妙一法師抓住機會,進入中國人民大學,接受大學教育。

在人大讀書期間,妙一法師結識了很多在高校讀書的法師,大家會經常共享自己對佛教現狀的觀察與思考,也會一起探討學術問題。隨著妙一法師陸續將中國籍的漢傳佛教法師拉入,佛教碩博法師的圈子就慢慢的發展起來。

這個圈子建立起來之後,妙一法師就想,能不能尋找一個機會,把國內、國外的法師聚在一起?他的想法得到了明生大和尚的支持。

在明生大和尚的鼎力支持下,碩博法師懇談會在2019年8月召開,來自19個國家和地區高校以及研究機構的63位法師,參加了第一屆碩博法師懇談會,令人印象深刻。

在2020年粵港澳佛教文化交流會上,第二屆碩博法師懇談會,再次與大家見面,57位中國籍、漢傳佛教碩博法師圍繞相關議題,展開深入交流探討,為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國佛教走向世界貢獻力量。

在談到兩屆碩博法師懇談會的收穫時,妙一法師這樣總結:

首先,得到了碩博法師的認可和信任。過去沒有碩博法師專場活動,通過現在的碩博法師懇談會,可以讓有共同身份的法師們相互交流、相互認識,在學術研究上、在宗教活動上、甚至宗教教義上有交流和增進的機會。

第二、得到了很多教內同仁的認可。碩博法師比較小眾,而且從一定意義上代表了漢傳佛教僧人的學術形象。碩博法師懇談會得到了很多教內大德法師的認可,他們覺得懇談會應該繼續做下去,因為從這些青年僧人的身上,能看到了佛教未來的希望。

第三,得到了政府領導和信教群眾的認可。政府領導希望佛教在新社會和新時代,有新作為,新作為一定離不開青年僧才的推動,能得到政府領導的認可,我們倍感榮幸,也心懷感恩。

妙一法師指出,碩博法師懇談會也得到了信教群眾們的支持和認可。辦會需要花錢,需要有義工,需要有方方面面後勤的保障,這些都離不開信教群眾的大力支持。信教群眾們在這個過程中,看到法師們在讀書、在上進,這讓他們在學佛路上更加有信心。

在談到碩博法師懇談會的未來時,妙一法師與鳳凰網佛教相約下一屆見。

歡迎關注鳳凰網佛教官方微信公眾號「覺悟號」,做智慧的傳播者!

相關焦點

  • 妙一法師致講經法師:一定不要說「我不行」
    鳳凰網佛教對話妙一法師(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9月25日至27日,2020廣東佛教講經交流會在廣州華嚴寺舉辦。在講經交流會期間,鳳凰網佛教對話了本屆講經交流會評委妙一法師。妙一法師現任廣東省佛教協會辦公室主任、廣東佛學院教務長,他2009年在第二屆全國講經交流會中獲一等獎,多年來持續參與全國性和省級講經交流活動。在這個過程中,講經交流會給妙一法師帶來了哪些改變?妙一法師自己總結了三個方面的改變,他告訴鳳凰網佛教:第一,在過去,佛教以禪堂作為培養人才的基地,到了近現代,佛學院開始成為佛教界培養人才的陣地。
  • 佛教中國化研究基地掛牌 60多位佛教碩博法師首聚廣州
    8月2日,廣東佛教界發起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時,便以「新時代佛教中國化」作為主題,匯聚了專家學者、碩博法師同聚一堂。快隨禪風君來了解一下吧~ 佛教中國化,新時代有新命題 佛教從古印度傳入中國,千餘年來與中國的傳統文化不斷地融合,佛教中國化也一直在進行。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需求,也有不同的特點,就如本次活動的主持人妙一法師所言,佛教中國化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命題。
  • 學誠法師:努力開創「人間佛教」更宏博的未來
    學誠法師出席開幕式並致辭8月28日下午,由中國佛教協會主辦、五臺山佛教協會承辦的「2016中國佛教講經交流會」在中國佛教名山、世界佛教聖地——山西五臺山隆重開幕。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學誠法師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 妙吉法師《中論講義》學修點滴
    後來,南朝劉宋時僧朗將鳩摩羅什、僧肇的學說傳入江南,僧朗弟子僧詮,僧詮門人法朗,數代相傳,教義漸趨成熟。法朗門人吉藏集鳩摩羅什、僧肇、僧詮、法朗等人的三論學說的大成,創立三論宗。吉藏門下有慧遠、碩法師等,碩門人有元康,繼續弘揚「三論」。但是「會昌法難」之後,該宗即漸趨衰微。
  • 對話淨因法師:生命是延續的,佛教不講生死
    對話淨因法師(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淨因法師:有慈悲心的人,他就是觀音菩薩主持人曾瀞漪:所以我們可以成為別人的善知識,我們可以幫助別人,所以我們要常常說好話,說一些幫助別人的話對話淨因法師(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淨因法師:生命是延續的,佛教不講生死主持人曾瀞漪:我們生一定會面臨死,但是人死一定會再有生嗎?人死怎麼樣?
  • 學誠法師在《印順法師佛學著作全集》出版座談會上致辭_佛教_鳳凰網
    從此,印順法師開始了系統學習、研究、修證與弘揚佛法之路。印順法師學優行粹,以智慧深廣、學識淵博、著述宏富而享譽海內外。1967年臺灣中華學術院授予法師該院「哲士」榮銜。1973年日本大正大學亦因法師《中國禪宗史》一書之創見,而授予法師文學博士學位。法師於年青時,曾追隨太虛大師興辦佛教教育。
  • 妙一法師:「江洋大盜」歸隱入佛門 現實中是否存在?
    妙一法師(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十方善信) 「一個回答,可能改變你的人生」——《師父來了》 有人問妙一法師,佛門真的會向影視作品中那樣接納「江洋大盜」嗎? 妙一法師:江洋大盜連著四個字是殺人越貨。這是一類人,作惡多端,十惡不赦。他們有沒有可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但是很少!他們的問題在於,什麼樣的機緣才能夠讓他們回心向善。 馬祖道一有一個徒弟叫石鞏慧藏,石鞏慧藏本是一個獵人。有一天他經過道一禪師的門口,禪師問他,你一箭能射多少?石鞏慧藏答,一箭射兩個。禪師說你不如我。
  • 對話弘恩法師:漢傳佛教經典翻譯 中國僧眾不能缺位
    研討會期間,鳳凰網佛教對話了參與《中國佛性論》翻譯工作的山東大靈巖寺住持弘恩法師,對於當代漢傳佛教經典海外傳播現狀,弘恩法師表示:中國佛教積累了兩千多年的豐富義理,最應該發聲的是中國的佛教界,尤其是中國僧眾。
  • 佛教英語交流基地法師參加2018講經法師佛教英語培訓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江蘇省佛教協會會長心澄法師,中國佛教協會駐會副會長、中國佛學院常務副院長宗性法師,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宏度法師,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中國佛教講經交流基地主任、浙江省佛教協會副會長、杭州市佛教協會會長、靈隱寺住持光泉法師
  • 聖凱法師:論印順法師的淨土思想_佛教_鳳凰網
    一、序言  日本佛教學者木村泰賢將佛教的使命歸結為兩點:一、解脫的要求,二、完成更好的世界的建設。在解脫的要求上,是必須否定現實生活;要建設更好的世界,是要承認現實,二者之間存在著矛盾。作為人類的思想,總是不斷地在解決著矛盾,木村泰賢認為大乘的諸佛淨土思想就是調和這個矛盾而出現。
  • 妙淨法師榮膺澳大利亞護國報恩寺方丈之升座慶典
    ——20多年前遠渡萬裡重洋來到澳大利亞的妙淨法師,將佛教從東方古國帶到南半球的異國他鄉,開始了播撒佛法智慧的「春耕」之路。而在20多年後的今天,繼澳洲墨爾本兜率內院、澳洲墨爾本永福禪寺、澳大利亞東方琉璃寺等道場之後,澳大利亞護國報恩寺也迎來了「妙淨法師榮膺方丈之升座慶典「的「收穫時節」!
  • 人間佛教思想的播種者——印順法師
    人間佛教思想的播種者——印順法師釋 行 願提要:印順法師是當代中國佛教著作等身的三藏法師,佛學泰鬥。印順法師倡導契理契機的「人間佛教」思想是在太虛大師「人生佛教」思想的基礎上,經過再轉化更加的精純與豐富。他提出人間佛教「人菩薩行」的實踐者,一、具煩惱身;二、悲心殷切」,並以菩提心、大悲心、性空慧三心作為自己修持佛法的心要。
  • 中國佛教協會2019講經法師佛教英語培訓在杭州開班
    2019講經法師佛教英語培訓在杭州開班 2019年2月25日上午,中國佛教協會2019講經法師佛教英語培訓班開班儀式在靈隱寺舉辦。市民宗局黨組書記、局長邵根松,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唐明壯應邀出席。邵根松指出,講經法師佛教英語培訓班的舉辦,是時代賦予中國佛教講經法師的新使命,也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新要求。
  • 妙華法師:禪畫妙心 明月含笑
    欣賞法師的作品亦如是,法師的繪畫風格樸素自然,清篤如如,語言簡練,筆墨不造作,不囿於像,沒有概念圖式,是活潑潑的,亦如「六祖真如話語」,清淨平實中蘊含諸法,入眼入心。  法師治學深廣,以儒釋道學為綱,以易學、科學、詩詞、書法等為目。文人畫的欣賞,首先要看作者是不是「文化人」,所謂文化人,一是要有獨立的人格,二是要具備士大夫精神,三是具有批判意識。
  • 明向法師廣東佛教講經交流會總評:六大閃光點,值得讚嘆
    廣東佛學院尼眾佛學院的德祺法師在第二場講經點評環節,從唯識的角度解釋「信」是對「實德能」,能生起「深忍」「樂」和「欲」。妙一法師點評演講法師釋法世時提到,佛教的信仰是信三寶,信覺正淨,其實是一致的,「如何建立信仰、如何認識因果」是屬於「信」,「如何利益眾生」是屬於「願」,「如何安頓身心、如何依教修行」是屬於「行」。從"信願行"三方面展開講經交流,把握了大乘佛教的中心。
  • 瑪欣德尊者與北傳法師對話
    法師:但你們的有些做法卻被人感覺是在排斥異己。  尊者:難道您曾經聽過我誹謗大乘、打倒北傳?  法師:那倒沒有。但有些人在學了南傳不久就隨便對北傳佛教評頭品足。  尊者:我一直以來都希望學習上座部佛教的弟子們一定要尊重北傳,不要隨便批評。不懂得尊重他人,怎麼能夠得到他人的尊重呢?!打倒他人的信仰,就是為自己樹敵。這是很不明智的做法!
  • 聖嚴法師_佛教_鳳凰網
    出家 從1949年5月8日入伍,到1960年1月正式退伍,這一段軍旅生涯超過了法師少年和尚的年數,但在其心中一直認為自己是個出家的和尚。在退伍後,聖嚴法師思考未來前途,在靈源和尚的啟發下,決心再次出家。這一次出家,是依止鐙朗東初老人(公元1907年—1977年)為剃度師,所給的法派字號為「慧空聖嚴」。
  • 鑑真佛教學院首屆理事會成立 能修法師任理事長
    鑑真佛教學院由江蘇省佛教協會主辦,是國家宗教局批准設立的高等佛教院校,也是全國唯一一所以培養佛教外語人才為宗旨的佛教本科院校。以「突出外語教學,注重律宗研修、弘揚鑑真精神」為辦學特色。學院堅持「學修一體化、生活叢林化」辦學方式;實施「以信為本、以戒為師、解行相應」的道風修持教育;注重夯實學僧文化基礎、提升宗教素養知識,強化佛教英語、日語應用能力;致力培養愛國愛教、弘揚人間佛教、促進佛教文化交流的弘法僧才。會議由仁如法師主持。
  • 楊仁賢:追思聖嚴法師-人物專訪內容-佛教在線
    他也時常以自己的經歷來勉勵信眾,好好珍惜生命,不要輕易放棄希望,心懷希望就一定有出路。他的教誨,貼近生活,接近真實,總能引起他人的共鳴與認同。因為大悲,法師抱著病體在2007年親身拍攝宣導影片,勸導世人珍惜生命。2008年,法師更大力宣導「心六倫」運動,期望導正日益庸俗的社會風氣。對筆者來說,他是一位真正「人間佛教」理念的實踐者。
  • 對話明向法師:講經交流會是發現弘法人才的重要渠道
    鳳凰網佛教對話明向法師(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9月25日至27日,2020廣東佛教講經交流會在廣州華嚴寺舉辦。在講經交流會期間,鳳凰網佛教對話了本屆講經交流會評委明向法師。明向法師是廣東省佛教協會副會長、韶關市雲門山大覺禪寺方丈。連續三次舉辦的廣東佛教講經交流會對廣東佛教界產生了很多積極影響。明向法師指出,首先,廣東省佛教講經交流會推動了全省以及各地區、市佛教協會和宗教活動場所的道風建設,對大家學經、學法起到了很積極的作用,大家都來學經、學法,我們的學風、道風就會很好,整個佛教界的教風也能夠成就,這是一很好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