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的朋友可能已經注意到,新年的第一天早就過去了,今天是新年的第二天。我只想說:
如果有可能,新年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都不要去理髮。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在這個極其重要的日子裡,Tony老師會把你的頭髮剪出什麼么蛾子。
今天我們來聊聊小孩理髮的故(bei)事(ju)吧,剛好在前兩天,我看到了一條沙雕新聞:
河北廊坊有一位小男孩走進了理髮店,想要給自己的頭髮剃一個「Z」狀的閃電髮型,並在紙上畫出了圖案供髮型師參考。然而,Tony老師剪的造型卻讓他當場崩潰:
「你看,這個閃電多好看啊~」
「這**就是個2!!」
小男孩生動的表情和較真的態度,讓我笑到原地打滾三周半。
但是仔細一想,這的確是一件很悲傷的事情,畢竟要等頭髮重新長出來,起碼也要花上十天半個月的時間:
狂拽酷炫、鋒利有力的Z,與千迴百轉、柔和順滑的2,兩者所表達的氣質截然不同,簡直就像淘寶上的買家秀與賣家秀。實在是不能怪這位小孩生氣,因為真的貨不對板啊!
對多數小孩來說,理髮簡直是個噩夢。
許多小孩對理髮店都有著天然的抗拒,每次頭髮長了,父母總是得想方設法、連哄帶騙地把他們拉去剪髮。
在我小時候,我媽往往會用「剪完頭髮帶你去吃雪糕」來誘惑我走進理髮店;到了現在,家長們只要掏出手機打開動畫,就能轉移小孩的注意力。
實在沒轍的時候,家長只能動用武力,連拖帶拽地把你捆到理髮店的座位上,讓你動彈不得——
你能做的唯一反抗,就是向Tony老師不斷發出死亡凝視,警告他別輕舉妄動。
小孩為什麼會這麼怕去理髮店?說到底,還不是因為Tony老師的技術不好!
先不說去完全陌生的理髮店,就說疫情期間在家剪頭髮,小孩能夠乖乖坐穩,多數是因為對父母抱有足夠的信任。
但父母畢竟不是專業的Tony老師,剪出來的效果,往往會讓小孩心態爆炸:
沒有最差,只有更差。
戴帽子、蓋衣服、房門緊閉......
這些都是孩子們抗拒新髮型的常規操作。
對於心大的孩子來說,在家呆著也就算了,大不了破罐子破摔,最多也就是被父母笑笑。關鍵是,父母的審美往往跟孩子南轅北轍,說不定還會對你的髮型讚不絕口。
但假期結束後呢?
返校日,是一個值得精心打扮的重要日子,孩子卻要頂著一頭鳥巢見朋友、見同學,簡直就是公開處刑啊!
爸媽覺得越好看的髮型,你就覺得越醜;你覺得越好看的髮型,爸媽也越不能接受。
小男孩理髮的這條新聞,其實讓我想起了最新一季的《奇葩說》。裡面有道辯題,問:「孩子的作業太多總是寫到半夜,父母該不該去找老師理論?」
反方辯手顏如晶認為不該找老師理論,她提出的一個觀點讓我印象深刻:
她說大人總是想幫小孩搞定一切,容易想當然地認為小孩就是需要這個、不需要那個。但小孩也有試圖解決自己問題的時候,有些時候,我們應該尊重小孩的想法。
在熬夜寫作業這件事情上,我還是比較贊同陳銘的觀點。但在理髮這件事上,一個糟糕的髮型,的確對孩子們「打擊」很大。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是自己的頭髮被剪殘,我們不也是這樣的心情嗎?
為什麼當這件事發生在小孩身上,就要一笑而過呢?尊重小孩在一些事情上的執著,反而能真正贏得他們的信任。
我記得在去年春節,我的侄子看完《流星花園》,想要一個道明寺的同款菠蘿頭。於是我們想出一個辦法,把他的頭髮捋上去,然後用浴帽固定著睡了一晚上——
儘管這個過程很沙雕,最後還被大人罵了,但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道明寺同款髮型,開心得不得了!
如果真的要去理髮,那就給孩子找個值得信賴的理髮師吧!希望剪完頭髮後不僅是大人捧腹大笑,小孩也能開開心心過新年!
河北秦皇島的一位小女孩,對自己的髮型非常滿意,連帽子都不肯戴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