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管理材料系列:導熱填料氧化鋁的表面處理研究

2021-02-15 熱管理材料

作者 | 賈春燕,李東紅,楊雙鳳


摘要:本文針對填料氧化鋁的表面處理進行了研究,試驗選取不同的偶聯劑對填料氧化鋁進行表面處理,通過吸油值、粘度及掃描電鏡對表面處理後的填料氧化鋁進行表徵,並對偶聯劑的表面處理作用及機理進行了初步的探討。結果表明,偶聯劑可以明顯的降低填料氧化鋁的吸油值,相對於未表面處理的填料氧化鋁,經偶聯劑 A、B、C表面處理後填料氧化鋁的吸油值分別下降了7. 5%、20%、30%。隨著偶聯劑 C 添加量的增加,填料氧化鋁的粘度逐漸降低,當偶聯劑 C 的添加量超過 0. 3%時,其粘度下降趨緩,基本達到平衡。偶聯劑C的最佳添加量為0.3%,此時體系粘度為5850MPa·s,相對於未表面處理的填料氧化鋁的粘度下降了44%,並且表面處理後的填料氧化鋁粉體分散性較好,顆粒無明顯團聚現象存在,粉體稜角減少。

關鍵詞填料氧化鋁;表面處理;偶聯劑;吸油值;粘度

氧化鋁具有導熱、絕緣等優點,可作為導熱填料用於製備導熱絕緣膠、灌封膠等高分子材料。

然而,氧化鋁表面極性較強,在聚合物中難以均勻分散;加之本身熱導率不高,需要高填充量方可獲得較好的導熱性能,導致複合材料的黏度增大而難以滿足施工流動性要求,同時也大幅降低了其力學性能,使其應用範圍受到限制。

因此,填料性能是影響複合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包括填料的種類,粒徑,結構形態,表面潤溼程度,摻雜分數,自身的導熱性能等對複合材料具有重要的影響。

由於氧化鋁粒子和有機樹脂基體界面間相容性很差,造成氧化鋁粒子極易團聚,很難均勻地分散到高分子基體中,此外,氧化鋁粒子與有機樹脂的表面張力差異不同,使得高分子基體很難潤溼粒子表面,從而導致二者界面處存在空隙,增加了複合材料的界面熱阻。

如何降低氧化鋁顆粒之間的團聚,改善氧化鋁粉體與高分子基體的界面相容性,提高它們在高分子基體中的分散性,從而獲得性能優異的複合材料,就成為氧化鋁在填充材料領域中應用的關鍵性問題。

利用有機表面改性劑分子中的官能團在顆粒表面吸附或化學反應對顆粒表面進行改性,有目的地改變粉體表面的物理化學性質,如表面能、表面極性等,能很好地解決氧化鋁粉體分散性差的問題。

表面處理是優化氧化鋁粉體材料性能的關鍵技術之一,對提高氧化鋁粉體的應用性能和價值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偶聯劑不僅能夠與無機粒子表面產生化學結合,而且偶聯劑中含有化學官能團,有足夠長的碳鏈能夠與基體產生物理糾纏或共結晶,因而與高聚物基體也有很強的反應性和相容性,主要有矽烷、鈦酸酯、鋁酸酯、有機絡合物、磷酸酯等偶聯劑。

普通氧化鋁的表面改性劑以傳統的矽烷偶聯劑為主。如牟秋紅等人將經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矽烷處理的氧化鋁填充至熱硫化矽橡膠中,矽橡膠的熱導率為 0. 616 W/m·K [1] ;而潘大海等人將經 y 一氨丙基三乙氧基矽烷處理的氧化鋁填充至107矽橡膠中,矽橡膠的熱導率達到1. 088W/m·K[2] 。D.D.Hirsehi 等人將經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處理的氧化鋁加入矽橡膠中,矽橡膠的熱導率最高達 1. 64W/m·K [3] 。

但熱導率的提高仍很有限。這主要是因為採用短鏈烷基矽烷偶聯劑處理氧化鋁時,由於有機鏈段過短,對氧化鋁表面包覆不完善,分散性差,所以改性氧化鋁在矽橡膠中的沉降時間較短。

本文系統研究了常用的表面改性劑對填料氧化鋁的作用,選擇合適的表面處理劑對填料氧化鋁進行表面改性,以期克服短鏈矽烷偶聯劑作表面改性劑時存在的缺陷,實現對填料氧化鋁表面更有效的有機包覆,達到降低填料氧化鋁表面極性、提高其與基體相容性的目的。

1. 1 試驗原料


填料氧化鋁:D50 =5μm,中國鋁業鄭州有色金屬研究院有限公司;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天津福晨化學試劑廠;乙烯基矽油:中山市佳新合成材料有限公司;偶聯劑 A:硬脂酸,C18H36O2,南京聯矽化工有限公司;B:γ-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南京聯矽化工有限公司;C:乙烯基 - 三(2-甲氧基乙氧基)矽烷,南京聯矽化工有限公司。

1. 2 試驗設備及儀器


罐式球磨機:GMJ/B 型,鹹陽金宏通用機械有限公司;掃描電子顯微鏡:實驗採用 JSM-6360LV型;雷射粒度分析儀:(HELOS 型);射線儀:XPertPro X 型;粘度計:NDJ-5S 旋轉粘度計;電熱恆溫鼓風乾燥箱:101 型。

2. 1 填料氧化鋁的表面處理


將填料氧化鋁放入電熱恆溫鼓風乾燥箱中在120℃烘 2h,取出後放入罐式球磨機中,加入偶聯劑,表面處理 3h,然後將表面處理後的氧化鋁在120℃下烘 2h,冷卻,密封保存。

22 性能測試


導熱填料氧化鋁吸油值(X)測試:稱取 2g 氧化鋁,置於燒杯中,用微量滴定管滴加 DOP,同時用刮刀不斷翻動攪拌。起初試樣呈分散狀態,後逐漸成團至被 DOP 潤溼,確定 DOP 的消耗量。按式(1)計算 X。

X = (m l /m) ×100 (1)

式中:

X———每 100 g 樣品吸收 DOP 的質量,g;

m 1 ———消耗的 DOP 質量,g;

m———氧化鋁的質量,g。

粘度測試:將填料氧化鋁按 70% 的比例加入到乙烯基矽油中,充分攪拌,脫泡,在 25℃下用旋轉粘度計檢測。

3. 1 偶聯劑的作用及機理


無機粉體的表面改性是通過物理或化學方法將表面改性劑吸附或反應從而包覆於粉體表面,形成表面改性層,達到表面改性的目的。

改性機理與粉體表面的性質、化學鍵的性質與分布有關,粉體與改性劑的作用機理和界面結合方式涉及吸附或化學反應的類型、作用力或鍵合的強弱等。

物理吸附理論主要是改性劑依靠範德華力、氫鍵力、靜電吸附沉積作用吸附在粒子表面。當無機粉體與偶聯劑按一定比例混合時,由於靜電引力或範德華力以及攪拌器的作用,偶聯劑吸附於粉體表面,形成表面包覆層。

化學鍵合理論主要是利用有機物分子中的官能團與無機粉體表面生成化學鍵,偶聯劑分子通過化學鍵的作用力緊密包覆在粉體表面,使粉體表面有機化而達到表面改性的方法。

化學鍵理論認為偶聯劑做表面改性劑時,可以改善填料的分散性和填料與基體的結合能力,相當於一個橋梁。偶聯劑的作用機理主要是其有兩個官能團,一個官能團是親無機基團,可與無機填料作用;另一個是親有機基團,可與矽橡膠基體作用。這些作用都是由化學鍵提供的。其反應機理可由圖1表達[4] 。

目前偶聯劑以矽烷偶聯劑的使用最為成熟,其通式可以表示為 Y-R-SiX3 ,它由非水解基團Y-R(Y 是可以與有機化合物起反應的原子團,R 是短鏈亞烷基),矽原子 Si 和可水解基團 X(通式中 X 下標數字 3 表示基團的數目)組成。R把Y Si 連接起來,X 可進行水解反應生成 Si-OH 基團,與無機粒子表面的羥基形成氫鍵,在加熱的條件下產生縮合脫水反應形成共價鍵結合,而另一端的Y基團很容易與有機聚合物中的官能團反應,於是,無機粒子和有機高分子材料之間由於偶聯劑的作用產生良好的界面結合。

B.Arkles 根據偶聯劑與無機填料的偶聯過程提出了 4 步反應模型:水解反應、縮合反應、縮聚反應和有機活性官能團的反應 [6] 。

① 水解反應:矽烷偶聯劑作用的基礎反應就是水解反應,與矽原子相連的Si(OR』)水解,生成-SiOH。

② 縮合反應:縮合反應分為矽醇與矽醇的脫水縮合反應和矽醇與矽氧烷脫醇縮合反應兩種。

③ 縮聚反應:縮聚反應是矽烷偶聯劑性能提升的關鍵反應,在這個反應中,矽烷偶聯劑的矽官能團主要進行兩種類型的縮聚反應:一種是矽烷偶聯劑水解後的 - SiOH 自行縮聚或與聚合物、填料上羥基發生縮聚反應,形成-Si-O -Si-化學鍵;另一種是矽烷偶聯劑已水解生成的矽醇與未水解的矽官能團脫醇縮合,還未水解的矽官能團與填料的羥基縮合形成化學鍵,可在基體中形成網絡結構。

④ 有機活性官能團的反應:矽烷偶聯劑中的有機活性官能團與聚合物中所含的基團發生共聚、接枝、縮聚、交聯等一些化學反應,形成共價鍵。通常來說,矽烷偶聯劑的縮合偶聯速度是大於自身的縮聚反應速度的。矽烷偶聯劑無機填料的偶聯作用可用圖 2 大致概括:

硬脂酸改性無機粉體的作用機理並不是簡單的吸附作用,同時存在著化學鍵合作用。化學鍵合理論認為:硬脂酸改性無機粉體時,一方面,硬脂酸分子中的羧基( - COOH)與無機粉體表面的羥基(-OH)能夠發生化學鍵合;另一方面,由於長鏈烴基的相互纏繞,使無機粉體表面被硬脂酸單分子層包覆,達到無機粉體表面的有機化。

3. 2 偶聯劑對填料氧化鋁吸油值的影響


吸油值是一個間接反映粉體比表面積與孔隙率的指標,比表面積由氧化鋁的粒度決定,孔隙率與粉體間的團聚狀態有關。

表面處理提高粉體的分散性,大大減少了粉體間的由於團聚形成的空隙,而且偶聯劑能潤溼部分粒子表面,所以表面處理後,粉體的吸油值會降低,並且吸油值是影響氧化鋁粉體在聚合物中應用性能的重要因素,氧化鋁粉體的吸油值越小,其填充聚合物的粘度越小。

試驗使用不同的偶聯劑,添加量均為 0. 3%,對填料氧化鋁進行表面處理,檢測表面處理後填料氧化鋁的吸油值,偶聯劑對填料氧化鋁吸油值的影響見表 1。

從表 1 中可以看出,氧化鋁經偶聯劑改性後吸油值大幅下降;這是由於經過改性後的氧化鋁團聚減少,分散性提高,偶聯劑表面包覆使顆粒間的空隙進一步減少,使氧化鋁的表面由極性變為非極性,顆粒間的摩擦減少,潤滑性能變得較好,所以堆積密度增大,吸油值減少。吸油值越低,表面處理效果越好。

氧化鋁粒子表面含有少量的-OH 結構,羥基與偶聯劑B中的雙鍵在一定的溫度下可以發生反應,從而提高偶聯劑 B與氧化鋁粉體粒子的結合作用[5] 。而偶聯劑 C 中同時具有 CH2= CH-基和CH3OC2H4O-,CH3OC2H4O-基水解產生的羥基能與填料表面的羥基作用,對填料氧化鋁起到表面處理的作用。

表 1 中矽烷偶聯劑 C 改性氧化鋁的吸油值下降幅度最大,下降了 30%,矽烷偶聯劑 A、B改性氧化鋁的吸油值下降幅度不同,分別較未改性氧化鋁的吸油值下降了 7. 5%、20%。這是因為改性氧化鋁表面包覆一層有機物質,表面性質發生極大的變化,表面極性顯著降低,且偶聯劑 C 的極性更小,所以對填料氧化鋁的改性效果更好。

3. 3 偶聯劑的添加量對粘度的影響


將偶聯劑 C 按不同的添加量對填料氧化鋁進行表面處理,檢測其在乙烯基矽油中的粘度,偶聯劑的添加量對填料氧化鋁粘度的影響見圖 3。

從圖 3 可以看出,隨著偶聯劑 C 添加量的增加,填料氧化鋁的粘度由未經表面處理時 的10400MPa·s 快速下降;當偶聯劑 C 添加量超過0. 3%後,其粘度下降趨緩,基本達到平衡。

因此偶聯劑 C 的最佳添加量為 0. 3%,此時體系粘度為5850MPa·s,相對於未表面處理的填料氧化鋁的粘度下降了44%,這是因為偶聯劑 C 為長鏈烷基矽烷偶聯劑,有利於包覆氧化鋁表面,當偶聯劑 C 添加量少於最佳值時,氧化鋁粉體少量被包覆;隨著偶聯劑添加量的增大,氧化鋁粉體包覆更完善,表面極性降低,與乙烯基矽油的潤溼性能提高,界面張力減小,引起流動阻力下降和體系黏度降低;當偶聯劑 C用量高於最佳值後,多餘的偶聯劑會在填料氧化鋁表面形成多層物理吸附或分散在體系中,這不僅對填料氧化鋁的表面改性起不到積極作用,甚至還會降低氧化鋁與乙烯基矽油之間的相互作用,將填料氧化鋁團裹起來,導致體系粘度增加。

3. 4 表面處理填料氧化鋁的形貌特徵

圖 4 為填料氧化鋁使用偶聯劑 C(添加量為0. 3%)表面處理前後的 SEM 照片。由圖 4 可以看出經偶聯劑 C 表面處理後的填料氧化鋁粉體分散性較好,顆粒無明顯團聚現象存在,粉體稜角減少;而未表面處理的填料氧化鋁顆粒團聚較多,粉體形貌也較粗糙。填料氧化鋁表面包覆一層偶聯劑 C 後,表面極性降低,使得表面處理後的填料氧化鋁分散性較好;在表面處理過程中,由於機械力的作用,使得表面處理後填料氧化鋁的表面稜角減少。

(1) 偶聯劑可以明顯的降低填料氧化鋁的吸油值,相對於未表面處理的填料氧化鋁,經偶聯劑 A、B、C 表面處理後填料氧化鋁的吸油值分別下降了7. 5%、20%、30%,偶聯劑 C 對填料氧化鋁的表面處理效果最佳。

(2) 使用偶聯劑 C 表面處理填料氧化鋁,隨著偶聯劑 C 添加量的增加,填料氧化鋁的粘度逐漸降低,當偶聯劑 C 的添加量超過 0. 3% 時,其粘度下降趨緩,基本達到平衡,偶聯劑 C 的添加量最佳添加量為0. 3%,此時體系粘度為5850MPa·s,相對於未表面處理的填料氧化鋁的粘度下降了 44%。

(3) 偶聯劑 C 表面處理後的填料氧化鋁粉體分散性較好,顆粒無明顯團聚現象存在,粉體稜角減少。

參考文獻

[1]牟秋紅,馮聖玉,李明強. 表面處理劑對 Al 2 O 3 填充矽橡膠導熱性能的影響[J]. 有機矽材料,2009,23(3):140 -143.

[2]潘大海,劉梅. 剛玉粉對室溫硫化導熱矽橡膠性能的影響[J]. 有機矽材料,2004,18(6):9 -12.

[3]HIRSCHI D D,LulZ M A. Silicone composition andthermally conductive cured silicone product:US,6448329[P]. 2002 -09 -10.

[4]梅雪霞. 導熱矽橡膠熱界面材料的製備與實驗研究[D]. 南京:南京理工大學,2013.

[5]程憲濤,姜宏偉. 氧化鋁的表面改性及其在導熱有機矽灌封膠中的應用[J]. 有機矽材料,2012,26(3):148 -152.

[6]Yang R,Liu Y,Wang K. Characterization of Surface Interaction of Inorganic Fillers with Silane Coupling Agents[J].Journal of Analytical and Applied pyrolysis,2003,70(2):413 -425.

部分素材源自網絡,轉載僅作為行業分享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權,請聯繫我們及時處理。

相關焦點

  • 氧化鋁陶瓷高溫銀漿表面金屬化研究
    筆者通過四探針測試法和背散射電子成像分別研究了燒結保溫時間和基板腐蝕情況對銀金屬化層的形貌、表面電阻率以及機械特性的影響。實驗數據顯示, 在850℃保溫40min時銀金屬化層的表面電阻率最小且有最大的附著力強度。此外, 即使在氧化鋁陶瓷基板被不同濃度的氫氧化鈉鹼液腐蝕後, 銀金屬化層仍然具有較小的表面電阻率和較大的附著力強度。
  • 導熱聚合物複合材料用填料研究進展
    因此為滿足微電子、電機電器、航空航天、軍事裝備等諸多製造業及高科技領域的發展需求,製備具有優良綜合性能的高導熱聚合物絕緣材料成為研究的熱點。根據材料製備工藝的不同可以將導熱聚合物材料分為本徵型導熱聚合物和填充型導熱聚合物。本徵型導熱聚合物是指具有高導熱係數的結構聚合物,它是在材料合成及成型加工過程中通過改變材料分子和連結結構獲得的特殊物理結構。
  • 漢華熱管理:石墨烯纖維導熱界面材料
    傳統填充粉體如氧化鋁、氮化鋁、氮化硼等,其填料導熱係數均在300W/m·k以下,製作的導熱片的導熱係數一般在10W/m·k以下,並且當其導熱係數超過8W/m·k時,導熱片的耐溫性、穩定性均會很差。熱界面材料行業內的普遍應對方案是採用導熱係數更高的碳材料進行填充
  • 合肥研究院在多孔氧化鋁光子晶體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因此研究光子晶體中的結構、材料與光子帶隙的相互作用是將其應用於新型納米光子器件、光信息傳輸和光晶片等領域的基礎。  近年來,合肥研究院固體所費廣濤課題組致力於多孔氧化鋁光子晶體的研究,之前課題組的王彪等人在完整光子晶體的製備、光子帶隙的特性研究等方面已經取得了系列進展。
  • 氧化鋁隔熱材料的隔熱機理、影響因素及研究現狀
    氧化鋁纖維模塊1、氧化鋁隔熱材料的隔熱機理及影響因素氧化鋁隔熱材料是多孔材料的一種,其隔熱行為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過程2、氧化鋁隔熱材料的研究現狀氧化鋁隔熱材料是氧化鋁為主要原料,採用不同的成孔方式,然後對材料進行成型和燒成,其內部會留下大量閉合或相互連通的氣孔。大量氣孔的存在,使得其具有較低的導熱係數,加之氧化鋁本身具有的耐高溫、抗腐蝕能力強和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其在高溫工業窯爐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 膜分離材料在含油廢水處理中的研究進展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 要]工業生活含油廢水的排放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損害,高效節能新型油水分離材料已成為研究熱點。本文重點介紹了無機陶瓷膜、有機聚烯烴膜、聚碸類膜、含氟類聚合膜以及納米改性材料膜在含油廢水中的應用。分析了不同膜分離材料的優缺點並提出了展望。
  • 【技術】膜分離材料在含油廢水處理中的研究進展
    【技術】膜分離材料在含油廢水處理中的研究進展行業快訊>【技術】膜分離材料在含油廢水處理中的研究進展【技術】膜分離材料在含油廢水處理中的研究進展工業水處理展工業生活含油廢水的排放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損害,高效節能新型油水分離材料已成為研究熱點。
  • 先進熱管理材料的研究進展及材料特性分析
    先進的熱管理材料構成了熱管理系統的物質基礎,而熱傳導率則是所有熱管理材料的核心技術指標。本文針對先進熱管理材料的應用、種類以及其中熱傳導的物理機制等關鍵問題進行了綜述。重點介紹了熱界面材料、高導熱封裝材料、蓄熱材料以及熱電材料等的研究進展及存在的問題。對均質及複合材料中的熱傳導機制進行歸納,並指出分子動力學、密度泛函理論及大規模並行計算技術將在揭示多尺度的熱傳輸機制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2020深圳國際熱管理材料及設備展覽會
    參展亮點及提示:2020深圳國際熱管理材料及設備展覽會(以下簡稱:CMSE)是專業採購商展覽交流會、立足於中國經濟的核心區域、國際化大都市----深圳,這裡是專業用戶影響深遠,有規模盛大的熱管理材料((導熱材料、散熱材料、導電材料、均熱材料、液態金屬、界面材料、隔熱、石墨、散熱設備)及熱管理設備專業展,由漢慕會展聯合主辦。
  • 固體所多孔陽極氧化鋁薄膜顏色的精確調控研究取得進展
    最近,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所趙相龍博士在導師孟國文研究員和等離子體所黃青研究員的共同指導下,在碳管與多孔氧化鋁組成的複合薄膜(表示為碳管@多孔氧化鋁)顏色的調控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實現了對碳管@多孔氧化鋁複合薄膜的顏色的精細調控。該成果將在防偽領域有應用前景。
  • 二氧化矽PK氧化鋁!究竟誰是藍寶石拋光液的主流?
    目前CMP拋光液中常用的磨料主要有金剛石、氧化鋁、氧化矽等單一磨料,也有氧化矽/氧化鋁混合磨料以及核殼型的複合磨料等。氧化鋁磨料表面細膩,質地堅硬,耐磨性好,耐腐蝕,適用於多種材料的表面研磨拋光處理,市面上最常用的就是性能優良的α-Al2O3磨料。氧化鋁磨料的缺點是分散性和選擇性較差,拋光液的粘度大,不易清洗。
  • 超疏油表面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先進潤滑與防護材料研究發展中心張招柱研究員帶領的複合潤滑材料研究組在超疏油表面的製備及功能化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 前處理:金屬材料表面鋯系納米轉化膜研究
    慧聰表面處理網:摘要     金屬材料表面進行電塗或粉末塗覆前,通常採用鉻酸鹽鈍化工藝或磷化鈍化工藝來提高耐腐蝕性或塗膜的附著性,但前者有高毒性與後者淤渣難以處裡的問題。為此,本文探討鋯系納米轉化膜形成工藝及耐腐蝕性能的測試。
  • 表面百科:鐳雕原理及工藝介紹-鐳雕,表面處理 -表面處理行業-hc360...
    慧聰表面處理網訊:鐳雕技術近年來在印刷領域應用越來越多,可應用於包括塑料與橡膠、金屬、矽晶片等多種材料上。鐳雕也叫雷射雕刻或者雷射打標,是一種用光學原理進行表面處理的工藝。     鐳雕介紹     鐳雕是表面處理一種工藝,和網印移印相似,都是在產品上印字或圖案之類的,工藝不同,價格有異。     鐳雕機     所謂鐳雕機,就是利用鐳射(laser)光束在物質表面或是透明物質內部雕刻出永久的印記。鐳射光束對物質可以產生化生效應與特理效應兩種!
  • 什麼叫氧化鋁?
    氧化鋁材料用途之廣,用一句「到處都是氧化鋁」來形容都不為過。由於製備技術的進步,氧化鋁得到了各式各樣的形貌,如球形、六角片狀、立方體、圓柱體、纖維狀、花狀、捲曲狀等。由於材料的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而納米材料的形貌屬於結構的一部分,因此納米氧化鋁的形貌對其性質和應用範圍有很大影響。最讓大家熟悉的納米氧化鋁形貌,莫過於球形和片狀等二、三維形狀,但提到納米氧化鋁,大家可能就比較陌生了。
  • 鹽酸處理對工業氧化鋁煅燒的相變有何影響?
    有研究表明,先採用鹽酸對過渡相氧化鋁或者水合氧化鋁進行處理形成溶膠—凝膠,再在高溫下煅燒製備α-Al2O3,可以有效減少操作流程,降低生產成本。但目前關於鹽酸溶液對工業氧化鋁相變影響的研究還較少,為此,研究者以工業氧化鋁為原料,研究不同pH值的鹽酸溶液對工業氧化鋁煅燒過程中相變的影響。試驗方法一覽試驗原料。
  • 搞汽車熱管理的,你知道EVTMS上海嗎?
    動力電池冷媒直冷技術及設計要點  廣州汽車工程研究院  7月15日  動力電池熱管理系統性能試驗方法  中汽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7月15日  基於熱管技術的動力電池熱管理系統研究  上海交大  7月15日  電池熱逆流冷板的性能與結構優化管理
  • 動力電池包工藝系列——導熱膠基礎
    1)相變導熱絕緣材料利用基材的特性,在工作溫度中發生相變,從而使材料更加貼合接觸表面,同時也獲得了超低的熱阻,更加順暢的進行熱量傳遞,可用於填充模組間隙,向模組外部傳遞熱量。2)導熱導電襯墊高導熱能力和低電阻的導熱材料,一般在電子電器內部使用,其熱傳導能力和材料本身具備的柔韌性,很好的貼合了功率器件的散熱和安裝要求。
  • 生物陶瓷材料的分類與應用
    生物陶瓷是經高溫處理工藝所成的無機非金屬材料,具有金屬、高分子材料無法比擬的優點:(1)良好的機械強度、硬度、壓縮強度高,極其穩定,在體內難於溶解,不易氧化,不易腐蝕變質,便於加熱消毒、耐磨,和人體組織的親和性好,因此能滿足種植學要求;(2) 陶瓷的組成範圍比較寬,可根據實際應用的要求設計組成,控制性能的變化。
  • 研究人員用矽陽極,保護陰極的氧化鋁塗層測試電池
    美國化學學會的ACS Applied Energy Materials中的研究描述了一種以前未知的機制,該機制將鋰捕獲在電池中,從而限制了鋰在全功率下的充電和放電次數。 但是這種特性並不能阻止人們希望在某些情況下這種電池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