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8月1日電(記者 鄒碩)7月31日,北京語言大學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平面媒體中心發布「2020年春夏季中國主流報紙流行語」。本次發布的流行語包括9個類目,分別為:綜合類、國內時政類、國際時政類、經濟類、科技類、文化教育體育類、社會生活類、民生專題和抗疫專題。綜合類十大流行語是:「新冠肺炎、民法典、復工復產、天問、停課不停學、六穩六保、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脫歐、健康碼、雲生活」。
「2020年春夏季中國主流報紙十大流行語」是基於北京語言大學動態流通語料庫(DCC),通過計算機提取及人機互動處理獲得。流行語的語料來源包括國內15家報紙2020年1月1日至7月20日的全部文本。這15家報紙是(按音序排列):北京青年報、北京日報、北京晚報、法制日報、光明日報、華西都市報、今晚報、南方都市報、錢江晚報、齊魯晚報、人民日報、深圳特區報、新京報、新民晚報、中國青年報,覆蓋國內的政府機關報、地方都市報和發行量較大的晚報,這些報紙能夠反應中國主流媒體的語言特點和變化指徵。
語言是社會的產物,凝聚了時代的縮影。而流行語更是語言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勾勒出人們身邊發生的大事小情,也傳達著人們生活中的喜怒哀樂。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確診患者不斷增加;生活被按下了「暫停鍵」,居家隔離、佩戴口罩成為生活常態。2020年是共克時艱的一年。中國打響了疫情防控阻擊戰,六穩六保的惠民措施相繼出臺,戰役成效顯著;國際社會借鑑「中國經驗」,守望相助,同舟共濟。疫情之下人們將工作、學習轉到線上,開啟了多樣雲生活。2020年春夏季流行語將這一切記錄下來。
2020年春夏季中國報紙十大流行語榜單
一 綜合類
新冠肺炎、民法典、復工復產、天問、停課不停學、六穩六保、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脫歐、健康碼、雲生活。
二 國內時政類
新基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疫情防控阻擊戰、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法、國歌條例、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電商扶貧、「一省包一市」、生物安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
三 國際時政類
守望相助、中國經驗、G20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蝗災、群體免疫、胞波情誼、中印邊境衝突、「雲外交」、反種族歧視示威遊行、武器貿易條約。
四 經濟類
消費券、海南自由貿易港、雙區驅動、地攤經濟、共享員工、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國內國際雙循環、商合杭高鐵、數據要素、原油寶。
五 科技類
珠峰高程測量、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海鬥一號」、「載人龍」飛船、海洋一號D衛星、銀河繫結構圖、藏木雅魯藏布江雙線特大橋、「探索二號」、「跨界」量子糾纏。
六 文化教育體育類
永樂大典、強基計劃、後浪、高考延期、雲課堂、非遺購物節、「冰絲帶」、東京奧運會延期、國際茶日、雲遊敦煌。
七 社會生活類
口罩、居家隔離、社交距離、公筷公勺、最美逆行者、無接觸配送、長江白鱘、「暫停鍵」、一盔一帶、長江十年禁漁。
八 民生專題
聯防聯控、抗疫特別國債、穩就業保民生、新證券法、小店經濟、塑料汙染治理、「不見面」服務、快遞進村、「全球通辦」、「免減緩」。
九 抗疫專題
核酸檢測、無症狀感染者、方艙醫院、戰「疫」、火神山(雷神山)、防控物資、馳援武漢、常態化防控、「健康包」、武漢封城。
來源:中國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