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先生曾說過,根據他七八十年來的觀察,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一生而二任的人簡直鳳毛麟角,有之,稻盛和夫先生始。
我們知道一個人事業上的高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的人生哲學的高度。取得如此驚人成績的稻盛和夫他的人生哲學是什麼呢?今天分享《活法》這本書,就是稻盛和夫先生的現身說法,用很樸素的語言言簡意賅地介紹了他一生的人生經驗和處世哲學。
一,做為人何為正確?
稻盛和夫認為最重要的人生哲學就是從簡單的原則出發考慮問題,他形容現在是一個亂世,這個亂世是指我們思緒的茫然紛亂。現在這個時代人們往往是從金錢的角度作為處世哲學。可是這樣處世方法,並不一定能帶來快樂。
那麼我們到底應該怎麼生活呢?稻盛和夫給了一個答案,叫追求做人做事正確的原則。他認為那些複雜的事情背後你只要記住什麼是對的,然後堅持就可以了,那這些正確的原則是什麼呢?其實很簡單,就是最普通的道理,人類自古以來就倡導和美德。比如正直,感恩,勤奮,堅強,努力,利他等等人世間非常美好的的這些品質。回歸到人最基本的原則,把所有的判斷交給這些最基本的原則,不只是個人的活法,甚至是企業國家乃至全人類的活法,因為企業國家甚至全人類是一個一個的個體集合。在他看來其實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良知,而這個良知就是引導我們判斷事情對和錯的。
有一次,稻盛和夫被邀請到一個座談會上,會上議題討論到日報要不要向中國道歉,當時稻盛和夫就旗幟鮮明說:當然要道歉了,日報一定要謝罪。日報侵略了中國,這是歷史事實,這就好比你傷害了別人就應該賠禮道歉,這是作為人應當有的最基本正義感。可是在場的很多嘉賓聽了直搖頭,他們對稻盛和夫的觀點很不認同,他們認為道歉就會讓國家陷入不義之地,損失到國家的權威,讓國家在國際法上處於不利的地位,對國家是有巨大損害的。
可是稻盛和夫又說了:難道在國際上的地位受損就應當違背做人的良知嗎?我們太多人其實明白什麼是對的,可是就是不去做,因為我們總會讓自己的私心雜念屏蔽了這個良知,才導致很多很簡單的問題變得複雜化。所以稻盛和夫說,哪怕是處理國際事務也一樣,我們憑藉最基本的原則就能夠做最正確的事。
稻盛和夫總結了一個人生結果方程式,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他認為一個人的一生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就是看這三個因素的成績。在這個過程當中稻盛和夫認為最重要的就是思維方式。因為像熱情和能力只有0到100分,而思維方式從正的100分到負的100分,也就是說思維方式如果不對,那再大的熱情,再高超的能力只會錯的越來越遠。
那什麼才是正確的思維方式呢?稻盛和夫認為很簡單,就是上面說的那些簡單正確的人生準則:正直,勤奮,堅強,努力等等。這就是稻盛和夫在這本書裡強調的第一個觀點,那就是無論多複雜的事情,我們只要從簡單的原則去出發去思考就可以。
二,要設定超出現有能力的高目標
生活中通常做決策的方式是這樣的,家裡有5萬的閒錢,那買車就買一個5萬左右的車。如果我們一個月能夠讀完兩本書,那設定讀書計劃的時候也是每個月讀兩本書做為目標。這是大多數人認為的正常的決策,可是稻盛和夫卻不這麼認為。
有一次IBM公司給各家的供貨商設置了一個任務,生產一種陶瓷零件,條件極其苛刻,有多苛刻呢?舉兩個例子。
第一個,通常訂單的規格提供一張圖紙就可以了,上面標註各種參數,咱們照著做就可以。可是IBM給的訂單規格整整一大本這麼厚,內容極其嚴密,可想而知要求非常高的。
第二個例子,稻盛和夫的京瓷公司本身生產陶瓷產品的公司,可是IBM的要求高到京瓷公司都沒有器材能夠測量出IBM的要求的精度,這個任務已經到了連專業人士都不了解的程度。像這種任務很多大公司都不敢接手,可是稻盛和夫卻能夠在客戶面前拍著胸脯說:行,我們能做。當時,他的部下都傻眼,這種活也能接嗎?還跟客戶說一定能做到,你不是說要誠實嗎?竟然答應了,可是在稻盛和夫看來呢他一定能做到,做到就不是騙人的。
只有堅信自己是一個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的人,才能開創新視野。如果一個人永遠只做過去能做到的過去有能力做到的事情,那他怎麼能進步呢?一個人之所以進步一個國家之所以發展都是他們把過去的不可能變成現在的可能。所謂的不可能只是對現在的自己而言的,如果你傾盡全力,未來的你就是可以完成它的。所以稻盛和夫說,我們必須用將來進行時的方式來思考,把我們的能力目標定到自己驚訝的高度,我們需要更高的要求倒逼自己成長。稻盛和夫一直是這樣的觀點,不要被現有的能力束縛,要用未來的能力要求自己。所以,稻盛和夫不只答應客戶的極端要求,有時候他還自己對員工提出些過去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這麼做的目的就是逼迫員工成長,讓大家能夠不停地思考自己怎麼能夠進步,怎麼讓公司更加地完善,也就是在這樣的要求之下,京瓷集團在市場的競爭力不斷提升,他每完成一個嚴苛的項目京瓷就提升一截,最終把京瓷集團打造成世界五百強企業。他憑藉的就是這種設定高出自己現有能力的目標的方法,把當初吹的牛一個個從不可能變成了可能。所以,這是稻盛和夫在《活法》這本書中給我們的第二個啟示。
三,努力到老天爺都出手相助
我們通常認為努力就是辛苦加班,多多工作,把任務多完成一點,可是稻盛和夫所說的的這個努力可不是這麼簡單。他所說的這個努力是指,你必須全身心的投入,努力到絕望,絕望之後還要繼續努力,再無望的時候回到問題起點再努力,直到老天爺都出手相助。在他看來任何問題都有答案,關鍵在於你是否是極度渴望找到這個答案,只有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才能真正的砥礪心智,取得成功。
在京瓷公司剛剛起步的時候,特別的艱難,好不容易接到一個任務,要求是製作一個精度極高的陶瓷產品,這個陶瓷產品雖然看起來跟普通的零器件差不多,可是要求極其嚴苛,尺寸不允許有任何偏差,顏色不能有不均勻,還不能變形。這幾個要求一提,製作難度非常大,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稻盛和夫接到任務後做了各種各樣的實驗,發現無論怎麼調整配方放入陶瓷模具之後,總是這邊翹或者是那邊翹,無論如何都達不到精度要求,整個團隊都非常喪氣,覺得這次肯定完不成任務了,這個時候稻盛和夫沒有放棄,他繼續要堅持弄明白為什麼這個陶瓷會翹起來,於是他每天住在實驗室,使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即使如此還是沒有改進,燒出來的依然是不合格的陶瓷產品,一般人絕望後他就放棄了。稻盛和夫在絕望後又回到問題的起點,重新去思考,他不斷地觀察陶瓷燒制的過程中希望找到平整的陶瓷放進去燒制後變形的原因,經過努力觀察後他發現,當溫度高到一定環節之後陶瓷開始起翹,他想我只要在起翹的時候把陶瓷壓住不就可以了嗎?然後他又找到一種高溫材料壓在陶瓷的模具上,這次呢終於燒制出合格的產品。
事後,稻盛和夫用一句話形容這種狀態,叫做工作現場有神靈,並不是說真的有神靈在,而是在你一直努力一直努力之後,你就能突破自我,靈光一閃,仿佛神靈附體,有老天出手相助一般。
我們經常碰到這樣的情況,工作中遇到了難題,仿佛用盡了一切方法,依然沒有辦法來解決,稻盛和夫這時候認為一定要冷靜,然後面對現實問題,再重新審視問題,繼續努力,這樣終將能夠找到突破的答案。綜上,稻盛和夫給我們的第三個啟發就是,我們要努力到老天爺都出手相助的程度。
《活法》這本書就先簡單地分享到這裡。
稻盛和夫寫這本書的時候已經離開一線,皈依佛門十多年了。因此他對人生的意義思考的內容深受佛學影響,有很多神明思想的體現,比如老天爺,神明的觀點,不僅僅是比喻,也是稻盛和夫世界觀組成的一部分。所以了解這些更有助於了解這本書的內容。更多詳細的內容大家可以看看下面這本書,對我們的工作人生都會有積極正面的影響。
敬天愛人,知行合一,稻盛和夫的一生所思所悟總結成「稻盛哲學」,集中體現在《活法》、《幹法》、《心法》這3本書中,這些人生精華對於當下的我們,無論是經營企業,還是生命覺醒,都有靈魂意義上的開示,從中也可以體會到我們先賢王陽明心學的巨大精神價值。
機緣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覺悟時刻,無論是春風得意,還是深陷低谷,這套人生經典必讀都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精神開悟,全套3本只要68元,少點2次外賣,就可能改變一生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