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劉雨涵
12月12日,由山東省戲劇家協會指導,山東省話劇院、山東省柳子戲藝術保護傳承中心、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聯合主辦的山東省第二屆校園戲劇大賽的預賽環節正式拉開帷幕。當天進行的是幼兒組的比賽,參賽劇目精彩紛呈,孩子們的表演水平相當了得,「小戲骨」可真不少!
專業評審團從劇目完整度、演員表現力、舞臺效果、導演構思、原創劇目五個方面為作品打分,當天的幼兒組比賽湧現出了不少優質精品節目。其中不少與戰疫有關的題材劇目極具現實意義,獲得了評審們的一致青睞,濟南市歷城區鳳凰路幼兒園帶來的《病毒大作戰》奪得幼兒組預賽的第一名。
在小演員的表現力方面,也出現了不少出類拔萃的戲劇幼苗。在《狼大叔的紅燜雞》中扮演反派角色「狼大嬸」的小演員表現得活靈活現,無論肢體、臺詞、表情、動作都十分到位。這位小演員是來自濟南市歷下區保利華庭幼兒園的趙芮晨,她的成熟表演讓人以為是肯定是經過專業培訓,而趙芮晨的媽媽介紹說,孩子從來沒有上過這方面的培訓,「她平時就喜歡演著玩,特別喜歡在舞臺上蹦跳」。趙芮晨的媽媽說,這個劇目孩子僅僅排練了10天,已經把大段的臺詞熟稔於心。「平時她就在家裡和父母練習對臺詞,她是發自內心地喜歡表演,一直排練也不會覺得辛苦枯燥。」
在《又見王二小》中出演「王二小」的小演員曹鑠源,是來自濟南市歷城區名輝幼兒園的小朋友。他的表演風格少年老成,臺詞說得鏗鏘有力、字正腔圓,詮釋了一個氣場十足的「小八路」王二小。
幼兒園孩子的表演普遍還都比較稚嫩,有的小演員發音含混不清,把「準備出發」說成了「準備粗發」,引得臺下的觀眾會心一笑,倒也別有一番趣味。
在劇目的原創性方面,許多作品都別出心裁。濟南市歷下區保利華庭幼兒園帶來的《我想有個弟弟》,是根據繪本故事改編。濟南市歷城區名輝幼兒園的《又見王二小》是故事新編。在劇中,生活在現代的小朋友王笑笑只愛低頭玩手機打遊戲,當她穿越回了1942年遇見了放牛郎王二小,見證了革命小英雄的光榮事跡之後,改變了自己的不良習慣。該節目的指導老師周老師說,這是他們自編自導的節目,在孩子們熟悉的王二小的故事基礎上,加入了現代穿越的元素和對教育問題的思考,非常具有啟發意義。
濟南市陽光幼兒園帶來的《柳子戲的小小傳承人》,12個小朋友豎著童子頭,挺直身板有模有樣地在臺上唱念做打。柳子戲作為非遺劇種,正在藉助院團與學校互動的傳承方式,培養有潛質的少年兒童,為傳承和弘揚柳子戲注入了新生活力。
在此次的比賽中,參賽隊伍們對於服化道也是格外用心。動物主題是幼兒組最喜歡借鑑的元素,當天的比賽現場,經常上這裡一群「小鴨子」,那裡一群「小雞」。濟南市歷城區機關幼兒園的《幸福村大作戰》節目在服化道方面尤其精良。孩子們不但穿著動物造型的服裝,臉上也都塗成了「小花臉」——老虎、小熊、綿羊、奶牛、兔子、老鼠等等,都惟妙惟肖,充滿了童真童趣。
山東省第二屆校園戲劇大賽自啟動以來,報名情況火爆,在全省掀起戲劇表演熱潮。有來自濟南、青島、泰安、濱州、棗莊、菏澤等地市的團隊踴躍參與,囊括了兒童劇、課本劇、京劇、呂劇、柳子戲等多個劇種和曲藝元素。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將對比賽全程進行融媒報導,並對所有參賽劇目以短視頻的形式,在齊魯壹點APP進行專題推介,最後綜合線上人氣及線下評審打分,決出進入決賽劇目。在現場表演環節結束之後,參賽節目將於12月16號到12月20號進行預賽的線上PK環節,齊魯晚報官方新聞客戶端齊魯壹點對所有參賽劇目以短視頻的形式進行二次展示推廣,並設置投票通道,在規定時間內向社會公開投票。此外,大賽優秀劇目將由齊魯晚報繼續推薦輸送給中國教育電視臺參加《星星課本劇》欄目展播,宣傳戲劇教育特色,為學校提供一個更高的展示平臺。精彩節目更有機會登上齊魯壹點春節特別欄目「端上春晚」,在春節期間通過齊魯壹點APP集中展示,一起快樂鬧新春。
此次大賽為全面提升青少年藝術素養,豐富課餘文化生活,給優秀校園劇目提供一個展示風採、交流學習的舞臺。激發青少年對戲劇的熱情和認知,傳承經典,開拓思維,打開走向戲劇的第一道門。以戲劇為媒介,播種希望,向陽成長,展現新時代砥礪奮進新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