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軍訓現場。
「努力成為一名新一代『四有』革命軍人,儘快完成由一名大學生向合格基層軍官的轉變。」8月2日,在中國海洋大學嶗山校區,2020屆國防生畢業出徵儀式隆重舉行。88名國防生告別母校,奔赴萬裏海疆,開啟嶄新的軍旅航程。
國防生,既是大學生,又是準軍官,他們的夢想是蔚藍大海,他們的歸宿在熱血軍營。2020屆國防生,是中國海洋大學(以下簡稱「中國海大」)培養的最後一屆國防生,伴隨著他們的順利畢業,這項始於2002年的人才培養工作完美謝幕。
十八載櫛風沐雨、上下求索,中國海大蹚出了一條從無到有、從有到精的軍地攜手育人新路徑;十八年砥礪奮進、滴水匯海,中國海大堅守著應國家需要、服務國防建設的優良傳統,向部隊輸送了一批又一批人才……
「國防生」,一個源於本世紀初的新名詞,把「國防」和「學子」連在了一起,從此我國高校增添了一道光彩奪目的風景線。
2000年5月,國務院、中央軍委頒布《關於建立依託普通高等教育培養軍隊幹部制度的決定》,開啟了我軍依託普通高等教育培養軍隊幹部的大幕。
2002年4月25日,中國海大與海軍籤訂依託培養後備軍官協議,首開山東省國防生培養工作之先河。
國防生培養是一個新課題,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供借鑑,中國海洋大學和海軍駐校選培辦「摸著石頭過河」,闖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樹人立新之路。
思想政治素質是靈魂和方向,中國海大通過各種渠道強化政治理論教學,提高國防生的政治理論素養和黨性修養,並積極把優秀國防生吸納到黨的隊伍中來,使歷屆國防生入黨比例均在60%以上。
「雙導師」是中國海大為國防生量身定製的人才培養模式。2012年,在中國海大國防生工作開展十周年之際,學校一次聘任了32位導師,其中學校導師14位,部隊導師18位。
「想要護海,先要知海、懂海、學海。各專業國防生的必修課程,80%以上由教授擔負授課任務。我國著名物理海洋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馮士筰堅持多年為海洋科學專業國防生授課,並親自指導畢業設計。學校的『東方紅2』『東方紅3』科考船,以及物理海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也優先滿足國防生的實驗教學。」海軍駐中國海大選培辦主任曲鳳桐說。
軍政素質訓練與專業知識學習是國防生培養的兩翼,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中國海大不僅把總部規定的13門軍政訓練課全部納入國防生學科教學體系,還增加了選修課,有效實現了軍隊人才需求與學校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銜接」。此外,還聘請海軍潛艇學院骨幹教員、海軍作戰部隊主官擔任客座教授,定期為國防生講授海軍戰略、軍事高科技知識和信息化戰爭理論等課程,加深國防生對軍事前沿知識的感知,了解世界軍事發展新趨勢,開拓視野、更新觀念。
在一年一度的中國海大運動會開幕式上,入場的各方隊中,國防生方隊最為特別,他們手握鋼槍、步伐整齊、口號嘹亮,贏得現場雷鳴般的掌聲,「圈粉」無數。
北海苑3號樓,是國防生宿舍樓,步入其中,軍營氣息撲面而來。從軍容鏡,到強軍格言,再到英雄牆、榮譽牆、風採牆、勵志牆,無不昭示著生活在這棟樓裡的同學「鑄劍海大、建功深藍」的使命與擔當。
每逢大學開學季,部隊都面臨著軍訓教官調派的壓力。2004年,中國海大首次挑選出10名優秀國防生,由他們輔助部隊教官開展新生軍訓工作。「這是一種全新的嘗試,把國防生的日常教育教學引入到普通新生的軍訓中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國防生的理論素養、軍事管理能力、軍事指揮能力和軍人作風養成等都得到了鍛鍊提升。」曲鳳桐說。
2007年,中國海大實現了完全由國防生帶訓的歷史性跨越。國防生軍訓團創造性地推出了「連長課堂」「模擬實彈射擊」「消防演練」「海軍旗語」「男子擒敵拳」「女子防身操」「應急棍術表演」等項目,開啟了國防教育與軍事訓練有機融合的「大軍訓」模式。很快,這一大學生軍訓新模式在兄弟高校間推廣。
「好男兒志在四方,我們應該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一屆又一屆中國海大國防生立下錚錚誓言。
十八年來,中國海大國防生100%服從組織分配,100%志願到艱苦地區工作,在祖國的萬裏海疆,擔負起守望蔚藍、謀海濟國的重任,在軍營大熔爐裡淬鍊成鋼。
2003級國防生杜志新,畢業後被分配至海軍某作戰支援艦支隊。「只要把本職工作當事業幹,平凡崗位同樣大有作為。」這是激勵杜志新成長的座右銘。在一次海上作業任務中,由於海面風急浪高,船體搖擺非常厲害,杜志新暈船了。為了完成任務,杜志新拿了一個垃圾桶固定在身邊,難受極了就吐出來,然後繼續工作,連續奮戰了10多個小時,順利完成了任務。此外,他還利用外海作業的時間,對儀器操作規範、儀器使用環境等各個方面進行了精確地描述,完善了16個細則方案,改進和創新了多種方式方法,為以後的工作提供了參考依據。
2010年11月,在海軍組織的專業比武競賽中,杜志新獲得個人全能第一名、個人實作第二名的好成績。面對榮譽,他說:「我比武競賽的目的不是為了記功、拿獎金,我就是想通過這樣一個機會,看看自己的實力到底在什麼樣的水平,看看我們的船在整個海軍處在什麼位置,我想不僅是我,換成其他人,只要肯鑽研,一樣會取得好的成績。」
從遼寧艦入列,到亞丁灣護航;從南沙群島守礁,到青藏高原戍邊,處處閃現著中國海大國防生的身影。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海大畢業國防生中有3人榮立二等功,100餘人榮立三等功,13人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時在天安門廣場光榮接受黨和人民檢閱,60%以上成長為部隊技術骨幹,在部隊海洋水文氣象、航海保障、裝備維修、科研試驗、作戰訓練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作者: 馮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