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18年時間,這一領域中國增速是美國34倍,日本直言:我們輸了

2020-12-20 紫龍防務觀察
圖為數據流量

近日,有日本亞洲數據經濟研究團隊聲稱,他們利用進出每個國家的大量數據分析各國跨境數據流量,經研究發現這一領域中國增速是美國34倍,僅用時18年就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日媒稱中國崛起為世界數據超級大國,並且有日本專家直言:我們輸了,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根據日本的研究顯示,中國現在佔跨境數據流動的23%,已經美國的2倍,而美國以12%排在全球第二。

圖為數據流量

跨境數據流量說明中國目前已經崛起成為數據超級大國,然而這只是其中一個方面,其實中國在經濟領域的增速和軍事力量上的發展也在不斷取得新的成就,雖然跨境數量,只是反應了中國在網際網路領域佔有的成績,但是這份成績也從側面反應了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如今中國在各個方面都在不斷向好發展,那麼對於全世界來說,實力正在不斷得到提升的中國,會對世界帶來哪些影響呢?

圖為中國維和部隊

首先一點能夠受益全球的就是中國會帶來和平,迄今為止中國向聯合國派出的維和部隊已經有數萬人的規模,這些維和部隊積極維護起戰亂地區民眾的日常生活秩序,中國在聯合國享有一票表決權,這一票也能夠決定一個國家的前途命運,如果其它國家想要在聯合國發起軍事行動的投票,中國的一票否決權就能改變聯合國其它國家的陰謀,因此中國對於維護地區和平來說,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國在積極維護世界和平的同時,在經濟上也能影響很多國家,如今中國已經解決了樹藝人的貧困問題,國內大量民眾脫貧致富的同時,高速的經濟增長也將輻射到周邊國家和世界其他國家,連帶著能夠讓周邊很多國家迅速致富,在中國提出RCEP區域貿易協定後,經過多次談判,最終有15個國家籤署了這一全球規模最大的貿易協定,這份協定的籤署,也說明中國的經濟影響力十分重要。

圖為貨櫃貨輪

如今東南亞地區仍有不少國家,在經濟發展上一籌莫展,我們的發展紅利,將能夠為這些國家提供海量的跨國貿易,將直接讓這些國家的經濟得到增長,國內創造更多就業崗位,還有一點就是中國的快速發展,將能夠通過文化影響全世界,由於中國五千年悠久的文化歷史底蘊,因此我們在影響力不斷擴大的同時,中國儒家提倡和平的理念,也將能夠影響其他地區國家,造福整個人類社會。

總的來說,中國的快速發展,以及取得的各項成就,已經讓很多國家受益,我們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就是一項造福全人類的工程,將使得一些國家不用在擔心被美國隨時卡脖子,我們強大的工業體系和製造業,也在為很多國家的民眾提供日常生活品,無論是大洋對岸的美國還是近鄰印度,這些國家的民眾都已經離不開中國製造,中國國力的不斷提升,總的來說對於全球國家都有積極的意義。

相關焦點

  • 2021年GDP預測:美國增速3.1%,日本增速1.9%,那中國呢?
    眾所周知,GDP指的是「國內生產總值」,它代表著一個國家在一定時間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反映著國家的經濟實力與市場規模。而今年由於「黑天鵝」的爆發,使得各國GDP增速都大幅放緩,甚至很多國家還出現了負增長。
  • 海通策略:我們終將俯瞰現在 再論當前中國類似1980年代美國
    我們終將俯瞰現在——再論當前中國類似1980年代美國前段時間有人調侃A股十年只漲了一點(上證綜指漲了1個點),經歷了收益率較好的一年,逼近年末展望未來時,很多投資者對市場向上的空間也偏保守。在20世紀70年代末,大量美國投資者認為「股票死了」,這背後源於美股在70年代的整整10年裡一直橫向整理,股市收益率大幅跑輸商品期貨、不動產和收藏品。具體來看,美股其實從1966年初已經進入橫盤震蕩階段,標普500指數從1966/1最高的94點漲至1980/2最高的105點,道瓊指數從1966年初最高的1001點至1980/11最高的1000點。
  • 時隔18年日本和牛重返中國!「牛肉中的愛馬仕「還有競爭優勢嗎?
    香而不膩、肥瘦均勻、入口即化,日本牛肉令很多人一試難忘。對於中國「吃貨」來說,一個好消息是未來可能不用再跑到日本吃牛肉了。海關總署網站22日公開了兩份文件,公告自12月19日起解除日本狂牛症禁令以及日本口蹄疫禁令。這意味著時隔18年後,日本牛肉有望重回中國人的餐桌。
  • 全球各國GDP增長率:印度增速5.02%,美國增速2.33%,那中國呢?
    眾所周知,中國是當今世界上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在過去的數十年時間裡,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像中國一樣,從經濟低迷到現在成長為第二經濟大體,再加上這些年來中國的科技、農業、製造業等等的發展,一直保持一個持續穩定增長的趨勢。
  • 日本最新研報出爐!2028年美國GDP達28萬億,日本7萬億,中國呢?
    最近40年來,中國的經濟發展是全球經濟中的奇蹟,GDP的規模增加了224倍,世界500強企業從零增加到130個,而僅次於中國的印度則增長了15倍,也依然受到全球多個國家的讚譽,而這40年來中國人已經不知不覺中適應了高增長,並且把高增長也認為是常態。
  • 00後男生眼線消費增速是女生的4倍,女生不服:我們不能輸
    這兩天「00後男生眼線消費增速是女生的4倍」話題以極快的速度衝上了熱搜。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00後男生彩妝消費增速已遠超00後女生,其中00後男生購買粉底液的增速是女生的2倍,眼線的增速是女生的4倍。
  • 2020年中國GDP或接近15萬億美元,將是日本的3倍!那人均呢?
    2020年中美兩國的GDP預測 與日本相比,咱們中國經濟已經率先從「疫情中走出來了」——第三季度GDP同比實際增長4.9%,不少機構預測四季度經濟增速有望接近或達到6%,大概率將恢復至去年同期的增長水平。
  • 2019年中國、法國、德國、美國的經濟增速、GDP都出來啦
    來源:南生今世說中國、美國、德國、法國,這四個大國都已經正式公布2019年的經濟數據了。其中,德國的經濟實際增速最低,僅同比實際增長了0.6%,經濟增速創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值。2019年法國、德國的GDP簡介按照法國國家統計和經濟研究所發布的信息,2019年法國完成的名義GDP約為24183.34億歐元,按全年歐元與美元的平均匯率折算為2.707萬億美元;同期德國完成的名義GDP為34359.9億歐元,約為3.85萬億美元。
  •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預計我國2021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速將達到18%左右
    2020年12月31日,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已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附條件上市,並對全民免費提供,這意味著接種將全面有效推進。此外近期國家相關部門表示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將於今年3月5日在北京召開。疫苗免費接種和兩會召開時間確立意味著疫情在中國基本被控制住,各種經濟活動逐漸回歸正常。2020年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速有望達到6%左右。
  • 美國人如何毀掉經濟增速
    正確的邏輯是,經濟越發達,經濟增速理應越高。 一 「經濟越發達,增速理應越高」,這句話非常反直覺,很多人難轉過這個彎來。要理解這個問題,先得理解,人們怎麼提高效率。這方面,奧地利學派的「迂迴生產」概念非常關鍵。什麼是迂迴生產?就是人們藉助工具來生產。
  • 日本低增速時代的十倍股多是服務業「隱性冠軍」_鳳凰網
    而可選消費行業也在10倍股中佔據相當的比例,這與居民收入增速放緩、對高性價比的追求提升,可選消費增長空間有限的「直覺」有所背離。(3)美國「大而強」與日本「小而美」:美國十倍股中不乏千億市值的大公司,而日本多是空間較小的細分領域的「隱性冠軍」。日本十倍股中EPS的增長是股價增長的最主要原因。
  • 20年前美國GDP佔全球30%,中國僅4%;20年後美國佔24%,中國呢?
    不過,今年的經濟形勢有些不一樣,因為特殊事件的影響,國際上對中國經濟的發展更加樂觀。根據日本經濟研究中心在12月10日發布的數據,他們認為中國GDP將有可能在2028年超越美國,比原本預測的2036年要早一些。
  • 螞蜂窩發布自由行報告:中國市場增速為全球3倍
    一、中國自由行市場增速是全球的3倍 2015年,全球自由行市場規模為42.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2014年增長5.6%。增長主要來自以中國、日本、韓國為主的亞太地區。從區域分布來看,2015年自由行在亞洲所佔市場份額為50-60%,歐洲為70%-80%,北美高達90%。
  • 中國GDP何時會超過美國?日媒給出「時間表」,時間提前了
    一直以來,美國都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始終未曾有哪個國家可以實現對美國GDP的超越,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崛起,未來將打破這一局面,如今疫情影響下美國GDP下滑,趕超時間或將提前。中國經濟復甦較快今年一季度,在「黑天鵝」事件的影響下,我國GDP出現了罕見的負增長。但是,我國在較短時間內有效控制住疫情,經濟活動逐漸恢復,復工復產進程加快。
  • 中國趕超美國時間或能提前?在這一方面,美國已「落後」中國
    在全球化這一背景之下,各國都在迅速發展,部分國家已經在某個領域能夠趕超美國了,中國就是其中之一。縱觀最近幾年中國經濟增速,一直保持6%左右的增長,而美國雖然經濟總量龐大,不過在增速這方面還是十分緩慢的,只能達到2%至3%左右。加上今年特殊情況的影響,不僅無法保證之前的增速水平,甚至經濟還要處於「倒退」局面。
  • 愛爾蘭再次成為GDP增速最高的發達國家,那美國、日本的增速呢?
    這結果就是愛爾蘭吸引了一大批高素質、有技術的移民,並成為歐洲、美國、日本以及來自全球其他國家企業的「避稅天堂」。試想一下,如果您所在的城市突破融入了一批優質人才、優質企業並帶來大量投資,那經濟增速能不高嗎?
  • 美國牛肉7月輸華背後帳本調查:價差最高可達2倍
    其中,時隔14年後美國牛肉有望重回中國餐桌,引發消費者廣泛關注。據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透露,中方的目標是在今年7月16日之前,也就是「百日計劃」100天的時候,實現美國牛肉輸華。美國牛肉進入中國市場,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美國商務部長羅斯、白宮新聞發言人斯派塞都在記者會上專門介紹了這一消息並表示歡迎。與此同時,作為中國進口牛肉主要來源國的澳大利亞,業界卻普遍感到緊張。
  • 韓國,中國臺灣GDP增速對比,臺灣增長2.73%,五年內首次領先
    從統計數據來看,臺灣領先韓國0.73個百分點,這也是臺灣省在過去五年,首次在GDP增長速度方面領先韓國。從2015年至2018年,臺灣省的GDP增速分別為-1%,0.9%,2.8%,2.6%;而韓國分別為2.79%,2.93%,3.06%,2.67%。
  • 美國人均GDP超過6萬美元,是中國人均的6倍,那消費差距呢?
    有這樣一組有趣的數據:2019年中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名義增長8.0%,總量達到了41.2萬億元人民幣,按去年平均匯率折算在6萬億美元左右。同期,美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略微超過6萬億美元,但增速比我們「差一個檔次」。
  • 美國「失去的20年」:中國迅速崛起,GDP增了12倍!
    很多人都知道90年代之後日本「失去的30年」,但卻不知道2000年後美國或許也經歷了「失去的20年」。不久前,日本經濟新聞就刊登了一篇題為《美國「失去的20年」》的文章。那麼,美國真的經歷了「失去的20年」嗎?首先我們從90年代之後美國的發展狀況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