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一幼兒園長期給孩子服處方藥 引家長質疑

2020-12-22 搜狐網
[提要] 陝西省人民醫院一名兒科主任醫師也表示,該院已經快20年不用此藥了,該藥後來被其他抗病毒的藥品替代,逐漸淘汰,但沒有被禁用,她也表示,臨床上從未用此藥預防病毒感染,只能是後期治療。給正常孩子服用此藥,會出現什麼反應?她表示,目前還沒有研究…[我來說兩句]
昨日,楓韻幼兒園園長向家長解釋為何給小朋友吃藥。(本報記者袁琛攝)


  孩子從幼兒園回來給媽媽說,他不想吃老師給的藥。家長驚呆了:孩子好好的,幼兒園為啥給孩子吃藥?幼兒園解釋說,是為了預防病毒感染。

  「我平時給孩子吃藥,都是小心再小心。幼兒園怎麼能給孩子亂吃藥?」昨日,數十名家長在幼兒園討說法。

  目前,蓮湖區教育主管部門和衛生主管部門已經介入調查。

  孩子:

  藥特別苦老師給放水杯裡喝

  昨日下午4時,位於科技路西口的楓韻幼兒園門口,三十多名家長聚集在一起等待一個說法。

  家長張女士說,這件事是上周五傳開的。一個家長在幼兒園的QQ群裡說,她的孩子上大班了,回來說,他不想吃老師發的藥,太苦了。這位媽媽很震驚,幼兒園怎麼能隨意給孩子吃藥?這位家長告訴孩子,如果老師還給吃藥一定不能吃,把藥帶回來。第二天,她的孩子帶回一片藥,白色藥片,上面印著「ABOB」。家長上網一查,這個藥名叫「鹽酸嗎啉胍片」,俗稱「病毒靈」。

  消息就這樣在家長中傳開。趙女士說,她的孩子4歲半,上中班,看到消息後她立刻問了孩子,但孩子只說吃過,但吃了幾次,什麼時候開始吃的,孩子說不清。

  在幼兒園門口,數十名家長都表示,孩子確實說在幼兒園吃過白色藥片,一次一片。朱女士說,孩子告訴她,這個藥特別苦,老師就放在水杯裡讓她喝,全班小朋友都喝了。家長孫女士說,上中班的孩子回來說,她從星星班(小班)就吃過這個白色藥片。

  家長:

  是藥三分毒會不會有副作用

  除了弄清這個藥物的作用,家長更擔心的是藥物的副作用。「是藥三分毒,我害怕死了。」朱女士說,她的孩子去年入園,上幼兒園時就會便秘,經常喊肚子疼還口臭,不知道是不是吃這個藥的副作用。現場還有十來個家長說自己的孩子出現過肚子疼的症狀。

  另一名家長說,她的孩子吃飯時就說肚子疼,食慾也不好,她還專門帶孩子做過B超,但顯示都正常。一些家長集中反映,孩子出現盜汗、食欲不振,也懷疑跟服藥有關。

  一名家長特彆氣憤,他說,孩子從小到大吃什麼藥,他們都特別小心,就是擔心藥物會破壞孩子的免疫系統。「幼兒園有什麼權利給孩子吃藥?即使是吃板藍根,也應該告訴家長。」

  程女士說,孩子服藥,一般是按照體重來算用藥量,幼兒園給孩子一次吃一片,不知道孩子的肝腎能否承受。

  幼兒園園長:

  未告知家長是幼兒園做得不對

  隨後,幼兒園將家長請入教室。在場的家長提出了諸多疑問:幼兒園為何自作主張給孩子吃藥?吃了多長時間?吃的藥有沒有副作用?

  該幼兒園園長趙寶英表示,根據幼兒園保健醫生對該藥的了解,「病毒靈」是一種對多種病毒交叉感染的預防藥,今年開學初,考慮到孩子一個月未入園,加上假期很多孩子都在外地度過,春季又是傳染病的高發期,所以幼兒園給孩子們服用了此藥。

  趙寶英表示,這學期小班幼兒是在2月13日、2月14日連服兩天,每天一次,一次一片;中大班幼兒是在3月3日、4日、5日三天,連服三天,一天一次,一次一片半。

  一些家長質疑,從大班孩子的說法來看,孩子們不光是這個學期吃過藥。對此,該幼兒園副園長也是保健醫生的黃林俠含糊表示:「以前也用過板藍根。」

  園長趙寶英承認,是幼兒園「好心辦了壞事」,沒有及時告知家長,沒有和家長溝通,是幼兒園做得不對。

  醫院:

  服用該藥不能預防病毒感染

  幼兒園負責人說「病毒靈」是預防病毒感染的藥。那麼,這到底是一種什麼藥呢?

  有家長在網上搜到消息,「病毒靈」在1999年就被國家停用。隨後記者查詢資料發現,1999年12月11日,國家藥監局對地方標準的病毒靈公布停用,理由是效果不確切,但國家標準的病毒靈並沒有停用。幼兒園藥品瓶子上顯示,給孩子們吃的是國家標準的「病毒靈」。

  昨日下午,記者在含光路一家藥房買了一瓶「病毒靈」,這種鹽酸嗎啉胍片內含100片,售價1.5元。藥品說明書上顯示,小兒用量是:按體重一日10mg/公斤,分3次服用。該藥品的不良反應可引起出汗、食欲不振及低血糖等。

  隨後,記者諮詢了西安市兒童醫院、交大二附院、省人民醫院等多家醫院,都難找到這種藥。交大二附院兒科教授侯偉表示,十幾年前這是一種常見藥,兒科也用過,後來因為藥效不確切,逐漸被其他藥物替代,臨床上不再用了。

  侯偉說,病毒靈是一種廣譜抗病毒的藥,是治療藥物,不是預防藥物,服用該藥並不能預防病毒感染。

  陝西省人民醫院一名兒科主任醫師也表示,該院已經快20年不用此藥了,該藥後來被其他抗病毒的藥品替代,逐漸淘汰,但沒有被禁用,她也表示,臨床上從未用此藥預防病毒感染,只能是後期治療。給正常孩子服用此藥,會出現什麼反應?她表示,目前還沒有研究。

  本報記者段曉寧

相關新聞:

  網傳幼童被幼兒園老師扒褲罰站 園方稱查無此事

  熊孩子背2萬元到幼兒園打牌 老師查作業時發現

  3歲男童幼兒園玩滑梯時被帽帶勒住窒息死亡

  3歲幼兒試讀期被燙傷 幼兒園負責人被判賠4.6萬

  幼兒園瀰漫"蒜臭味"200多孩子被迫停課(圖)

  杭州幼兒園十多孩子指甲開裂 家長懷疑與環境有關(圖)

baobao.sohu.com false 每日經濟新聞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4-03-11/815762.html report 4731 [提要]陝西省人民醫院一名兒科主任醫師也表示,該院已經快20年不用此藥了,該藥後來被其他抗病毒的藥品替代,逐漸淘汰,但沒有被禁用,她也表示,臨床上從未用此藥預防

");}

相關焦點

  • 幼兒園給幼兒長期集體服用處方藥病毒靈_網易親子
    3月6日:西安一位母親無意中發現孩子在幼兒園長期服用處方藥「病毒靈」   3月6日,周四,一名兒童從幼兒園回家時,得意地告訴媽媽「我再也不會感冒了,我吃了藥」。次日,孩子帶回了一片白色的小藥片,上有「ABOB」字樣。媽媽上網一查,嚇了一跳,原來,孩子吃的藥叫「鹽酸嗎啉胍片」,俗稱「病毒靈」,一種處方藥。
  • 幼兒園餵藥事件引關注 兒童用藥須家長知情同意
    幼兒園餵藥事件引關注 兒童用藥須家長知情同意   李姿閱製圖  幼兒園用藥誰監管?  「西安幼兒園餵藥事件」被媒體披露後,受到社會廣泛關注。
  • 西安兩女孩各吃60片處方藥中毒 3家涉事藥店被停業整頓
    近日,西安兩13歲少女竟然吞服120粒處方藥導致中毒搶救,這一事件令人驚心。針對違規賣給孩子處方藥的三家藥店,灞橋區市場局已責令停業整頓,並立案處理。西安市藥監局發函要求各區縣加強處方藥銷售監管,同時提醒家長注意未成年人用藥安全。
  • 幼兒園賣園服500元一套 家長質疑園方稱不知情
    一套500元 網站標明「自願購買」孩子卻帶回「繳費通知」  家長質疑幼兒園強賣園服  幼兒園網站上標明了「自願購買」,孩子卻帶回了「繳費通知」。  近日,豐臺區小屯路高娃鋼琴幼兒園售價500元一套的園服,引起家長質疑。  家長:500元一套感覺有點貴  家長張玲(化名)4歲半的寶寶在該幼兒園上中班,前天晚上,孩子帶回了一張手寫通知,通知內容為:運動會將至,屆時將需統一穿著新園服,請沒交服裝費的家長,將費用於明天(編者註:5月27日)交給本班教師。
  • 疑因期中考試沒考好 西安倆初二女生吞120片處方藥中毒
    近日,西安兩名13歲少女吞服120片處方藥導致中毒搶救,這一事件令人驚心。針對違規賣給孩子處方藥的3家藥店,灞橋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責令停業整頓,並立案處理。西安市藥監局發函要求各區縣加強處方藥銷售監管,同時提醒家長注意未成年人用藥安全。
  • 幼兒園小朋友畢業穿博士服 家長質疑:這真的好嗎
    一時間,碩士服、博士服成為幼兒園「畢業生」的首選。孩子們穿上「博士服」、戴上「博士帽」像已經大學畢業的小大人一樣精神抖擻,看了讓人著實喜歡,但是也引起部分家長質疑:「這,真的好嗎?」 □記者 章萍現象 幼兒園小朋友畢業也穿博士服「沒想到,幼兒園畢業,孩子也穿博士服。」
  • 西安幼兒園餵藥續:宋慶齡基金會查幼兒園存藥
    3月13日,在西安兒童醫院,楓韻幼兒園和鴻基新城幼兒園的孩子在進行B超檢查 圖/CFP  法制晚報訊(記者 王選輝 王婷婷) 西安市政府昨晚召開發布會,西安楓韻幼兒園、鴻基新城幼兒園給幼兒違規服用處方藥「
  • 家長質疑!西安中航華府幼兒園私立轉公辦僅兩月就「漲價」 ?
    (原標題:家長質疑!西安中航華府幼兒園私立轉公辦僅兩月就「漲價」 ?)為此,家長們還專門諮詢了雁塔區教育局,被告知該幼兒園仍為公辦幼兒園,收費執行公辦園標準。  「既然是公辦園,為何要讓我們按照私立園的標準繳費?」家長劉女士說,家長們對此很不認可,有老師提出來如果不補繳就要進行差異化教學,為了孩子能夠正常入園,很多人都在11月份補繳了費用。
  • 西安規定中考生更換計算器引質疑 官方稱已調整
    原標題:西安規定中考生更換計算器引質疑 官方稱已調整西安規定中考生更換計算器引質疑 官方稱考慮不周已調整中新網西安6月2日電 (張一辰 張梟)針對「西安規定中考生更換計算器引發質疑」一事,陝西省教育廳教育技術裝備管理中心工作人員6月2日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
  • 西安規定中考生更換計算器引質疑 官方稱考慮不周
    西安規定中考生更換計算器引質疑 官方稱考慮不周 2017-06-02張梟 攝   西安規定中考生更換計算器引質疑 官方稱考慮不周已調整  中新網西安6月2日電 (張一辰 張梟)針對「西安規定中考生更換計算器引發質疑」一事,陝西省教育廳教育技術裝備管理中心工作人員6月2日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指定的天雁牌計算器,在進行升級之後,由於考慮不周在今年考試並未將舊型號列入文件中
  • 兩月購買兩套園服 肥東縣小牛津幼兒園遭質疑
    「兩個月前剛給孩子買了園服,服裝質量很差,現在學校又要求買,老師還說不買不行!」郭女士的孩子在肥東縣匯景新城小牛津幼兒園就讀,學校前段時間讓家長花60元錢買了一套園服,如今才隔了倆月,學校再次通知家長拿出40元購買服裝。幼兒園如此頻繁地購置統一服裝招致了家長的質疑。
  • 後果嚴重,兩名13歲女孩各吃下60片處方藥……所涉藥店被整頓查處
    這一事件令人驚心針對違規賣給孩子處方藥的三家藥店灞橋區市場局已責令停業整頓並立案處理西安市藥監局發函要求各區縣加強處方藥銷售監管同時提醒家長,竟然一起服了藥。秋水仙鹼片是一種治療痛風等疾病的消炎處方藥,處方藥就必須憑處方購買。據女孩們對家長說,她們是在家附近的三個藥店買的。家長們質疑,孩子們沒有處方怎麼能在藥店買到了處方藥?藥店為什麼要把處方藥賣給未成年人?
  • 兩少女吞120片處方藥中毒 官方:涉事藥店停業整頓
    近日,西安兩名13歲少女吞服120片處方藥導致中毒搶救,這一事件令人驚心。針對違規賣給孩子處方藥的3家藥店,灞橋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責令停業整頓,並立案處理。西安市藥監局發函要求各區縣加強處方藥銷售監管,同時提醒家長注意未成年人用藥安全。
  • 公辦幼兒園沒招生就滿員,家長質疑有貓膩,上學難出路在哪
    近日,網上有一則消息引起大家的廣泛關注,「上學難」的問題再次被提了出來,特別是對於幼兒園階段的學前教育更是成為大家探討的熱點。公辦幼兒園到底是誰在辦,為誰而辦?又究竟是誰能上,怎麼能上?這次事情發生在古都西安,一位西安市民通過相關媒體和網上平臺進行爆料,講述了自己為了孩子上幼兒園而經歷的艱難。
  • 家長質疑!西安一幼兒園辦評選活動可購虛擬禮品刷票
    接到幼兒園通知參加一個園方舉辦的「可愛小天使」評選活動,但家長卻發現在投票環節可送虛擬禮品刷票,家長們立即對此次活動表示了質疑,園方也在第一時間停止了活動,但有部分家長已消費數百元用於送禮品刷票。  幼兒園「小天使」評選可買虛擬禮品刷選票遭家長質疑  高女士是城西一家幼兒園的學生家長,22日下午,幼兒園開展的一個網絡投票評比活動,她覺得幼兒園和所有參與的家長陷入了一個騙局。
  • 幼兒園老師發孩子活動照片,遭家長質疑:是不是遇到了「潛規則」
    文/山爸爸育兒記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父母將孩子送到幼兒園,但又很頭疼,擔心會遇到幼兒園的「潛規則」,不怕給孩子多花錢,就怕花的是「冤枉錢」,都希望孩子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最近有一位寶媽,看見幼兒園老師發到群裡的一張照片,懷疑遇到了「潛規則」,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深圳一幼兒園明年春停辦,11月底才發通知,家長質疑告知太晚
    家長質疑通知時間太晚重新購買園服和被褥需要多餘花費該通知顯示,為推進永安小學和永安幼兒園的建設,2018年4月,鹽田區土地整備局發來《關於做好樂群幼兒園學童安置工作的函》,擬對永安小學和永安幼兒園(現定名為海心小學和海心幼兒園)工程項目進行土地整備
  • 武漢一幼兒園教孩子唱《小雞小雞》引家長擔憂
    湖北日報訊 記者文俊  「好音樂那麼多,為什麼要選《小雞小雞》這樣低俗的歌曲教孩子?」昨日,家住武漢後湖片區的楊柳女士在微信上質疑幼兒園音樂教育,引來眾多家長的轉發和共鳴。記者調查發現,幼兒園教唱流行歌曲、網絡歌曲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一些幼兒教師從網上下載歌曲時,並未考慮該歌曲是否對孩子們的身心健康有益。  「母雞母雞母雞母雞母雞母雞咕咕day,小雞小雞小雞小雞小雞小雞咕咕day……」被家長們質疑的這首《小雞小雞》是近日風靡網絡的一首新歌,曲風怪異、荒誕,大部分歌詞聽起來就像是農場裡受驚時的小雞發出的噪音,以及其他各種家禽奇怪的、詭異的吼叫聲。
  • 幼兒園通知訂購園服家長心生疑慮 園方:純屬自願
    nbsp&nbsp&nbsp園方回應,徵訂純屬自願,家長就算不買也不要有思想負擔&nbsp&nbsp&nbsp&nbsp廣西新聞網-南國今報記者石紅星&nbsp&nbsp&nbsp&nbsp3月6日,有家長向今報反映,柳江區一所公立幼兒園——教育幼兒園開學兩周後
  • 小學校長提拔公示引家長質疑:他不配,我們不放心
    學生家長曝料小學校長升職提拔公示引眾多家長質疑。據公開資料,固始縣泉河鎮中心學校是一所隸屬當地教育局的一所公立學校,校門口的一則提拔公示顯示「經考查,提拔郭某為該校副校級幹部」看到郭某被提拔,許多家長反映郭某14年來拿著工資但沒站過講臺,一直在外做生意。家長紛紛表示擔憂「把孩子交給這種做生意的人來管孩子,能管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