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學生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語文考試時作文總也湊不夠字數,臨交卷了才趕緊結尾草草收兵了事,可想而知作文分數也是差強人意。
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有:一、前面的基礎題花費時間較多,尤其是閱讀理解的題目,導致寫作文時間不夠。二、作文寫作能力枯竭,面對作文腦袋是一團漿糊,所謂「下筆如有神」只是別人在做的事情,自己寫作文花費的時間則很長。
出現這兩種原因的根源除了學生平時知識積累不足、基礎不夠夯實之外,還有就是在寫作方面沒有找到一些實用的方法。
學生想寫出一篇好文章不容易,但要是想在短時間內寫出一篇足以應試的作文,倒還是有跡可循的。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應試作文的寫作方法,我把這個方法稱為「蓋房子」。
01「蓋房子」第一步:朝向
選好地勢準備建造房子時,我們首要考慮的是房子的朝向問題,是要朝陽呢還是面向大海?而在寫作文當中,選好文章的體裁就是「蓋房子」的朝向。
學生寫作文的文章體裁主要用到的有: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和散文。
學生對這幾種文章體裁應該都要有所掌握,但平時也要有側重點。這個側重點就是評估自己的寫作水平和興趣,找出自己擅長的寫作領域並加以訓練。
比如大多數學生喜歡寫記敘文,因為這種文體對積累的要求會相對少一些,用學生的話說就是「湊字數」比較容易。邏輯思維能力比較好,平時喜歡「較真」的學生可能比較擅長寫議論文。喜歡多愁善感、「少年強說愁」的學生,則可能比較喜歡散文。而對數據敏感,腦袋像資料庫的學生寫說明文也容易信手拈來。
因此,我們平日裡要找出自己寫作的愛好或者專長,訓練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寫作技巧,考試時才能快速、有效發揮出水平。
02「蓋房子」第二步:結構規劃
選好文章體裁後,同學們千萬不要急於下手,不管你當時是多麼地文思泉湧。
拿出草稿,把自己看到作文題目後第一時間想到的觀點或者看法及時、簡略地寫出來,留作中心內容或者豐富文章備用。
隨後開始「蓋房子「的第二步,設計出文章的主體框架。
我先打個形象的比喻:房子的面積=作文的字數,房子的樓層=作文的段落,房子的基礎=第一個自然段「虎頭」,房子的封頂=結尾段「鳳尾」,房子的裝修=內容充實。
因此,學生在作文落筆之前,這些事情必須有所準備。如果實力允許可以打個腹稿,否則最好在草稿上羅列提綱出來。只有這些大的框架設計好了,我們才便於對文章添磚加瓦。
當然,這個設計必須要有好的邏輯不能任意發揮,比如一棟房子佔地面積30平方,但是你竟然想建造8層,這棟房子你覺得好看或者牢固嗎?同理,正常來說,300個字的文章我要分成8個段落,這作文還能看嗎?不過有些確實能讓人眼前一亮的文章還是另當別論。
學生們要注意,應試作文和我們平時網上瀏覽的一些文章,性質還是有所區別的,應試作文的格式要相對比較規範。
03「蓋房子」第三步:開始建造
有了圖紙有了框架,下面就可以開始蓋房子了。
對於應試作文,這種「虎頭——豹尾——豬肚」的寫作方式一直好用,最起碼可以保證拿到平均分,至於能不能拿高分還得看整體內容的紮實程度與否。
「虎頭」可以比喻成蓋房子的「地基」,開篇點題是非常明智的做法,後面的文章都是圍繞靠著這個「地基」展開,基礎越紮實,樓層就可以起得更高更穩。
「豹尾」可以比喻成蓋房子的「外牆裝修」,華麗的外牆也要不失本色,前後呼應也是非常不錯的方法,如果想抒情結尾也切忌不要太過。
「豬肚」可以比喻成蓋房子的「砌磚」,我們講的作文「碼字」和「砌磚」其實非常相像,能不能把「磚」砌得又快又直,就要考驗每個學生的火候了。這「砌磚」的過程中還有個非常有意思的文字裝飾部分,其中有一種「返璞歸真」的裝飾方法很值得大家思考。
結束語:這篇文章我主要講述了寫作文「蓋房子」的整體構架,下一篇幅我會專門討論如何「湊夠數字」和「返璞歸真」的文字裝飾方法。有需要的網友可以先分享收藏+關注下。
文中有些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央視網對話易中天:兒童、青少年學生、中年人應該閱讀哪些書籍
孩子該讀什麼類型的課外書?教育部首發2020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
學生提升語文寫作和閱讀能力,老師說常見文體閱讀方法要掌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