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知識更鮮活 百度百科籤約植物學家顧有容

2021-01-07 donews

近期大熱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裡,李爸用三種植物玉米、南瓜、豆角,教育小朋友們團結互助,感動了許多人。

但是……植物學家告訴我們,這是不存在的!首都師範大學副教授、百度百科籤約作者顧有容老師在短視頻中說,這實際上是「人為」的,是一種農作物間的套種技術,而在自然界植物和植物之間,並沒有嚴格意義的互利共生現象。

像這樣挖掘植物背後有趣的故事,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講述,並通過社交媒體傳播給大眾,已經成了顧老師的日常。從小居住在湖北江漢油田的顧老師,在田野鄉間與各種植物相伴,從那時起就對植物充滿好奇,並一發不可收拾,終將愛好變成了畢生奮鬥的事業:本碩博一路循著植物學專業深造,獲中科院植物學博士學位,如今也在首都師範大學任副教授,從事植物學的教學科研工作。但除了看似嚴肅的高校教師,他其實還有另一重隱秘身份:知識網紅——顧老師在科普界頗有江湖地位,人稱資深「植物人」,全網粉絲近百萬,近期又成為了百度百科籤約作者,通過直播形式,帶領更多人走進植物的奇妙世界。

身處都市,很多人都有鄉野田園夢或野外探險夢,但對植物感性的認識,或許還停留在遙遠校園時代的自然課,即便是旅遊來到山間田野,除了感嘆好美,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此時,就需要顧有容老師這樣的「老司機」來帶帶路了。

8月,顧老師在青海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原地區,貢獻了兩場有趣有料的高山植物直播:

在有著中國「黃石公園」之稱的昂賽,顧老師帶你去看石頭縫裡蹦出的花——在嚴酷的高山流石灘上,白日強輻射、夜晚極寒,卻依然有神通廣大的植物存活下來,並綻放出豔麗的花朵,不禁令人感嘆大自然的奇蹟。而這些平日裡難見的珍稀植物,在顧老師的百度直播鏡頭裡得以360度呈現,仿佛身臨其境。

而在中國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三江源,高寒溼地、荒漠和乾草原組成的獨特生態系統,讓這裡成了植物多樣性絕佳的展示地,跟著顧老師的腳步,粉絲們有幸見到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高山植物。

這不是顧老師第一次在百度上線直播。早在今年4月,顧老師就來到世界花卉大觀園,為在家憋了許久的粉絲們貢獻了一場「雲踏青」;隨後,顧老師又從人們日常最熟悉的植物——蔬菜瓜果入手,用植物學家的視角帶領粉絲們逛亞洲最大批發市場——新發地;還和網紅化學家戴偉博士一起用趣味實驗直播的方式,探秘究竟誰是VC之王。

在顧老師看來,植物背後是一個廣闊而有趣的世界,無論是一種植物名字的由來、它的生存和演化、它和其他植物或人的關係等等,都有許許多多故事可以講。因此,除了本職教學科研工作外,顧老師花許多業餘時間精力進行植物科普,而直播,就是他認為最好的能與大眾溝通、傳遞植物背后豐滿故事的方式。

一方面,直播臨場感強,能讓觀眾透過鏡頭,觀察到植物細節,更有直觀感受,讓知識更鮮活;另一方面,直播互動性高,能實時與觀看直播的用戶對話,知道公眾對於植物的興趣點在哪,即時解答,在探討中也讓知識更全面,融入更多人的理解和認識。

這也是百度百科籤約植物學家顧有容,開展數次精彩的植物知識科普直播,開啟「內容人格化」的初衷。

信息爆炸的時代,既有趣又有價值的知識內容,卻是稀缺品。如何讓知識變得更有趣、更鮮活?「人格化」就是解題思路。

網際網路時代的知識獲取,是一種學習場景的遷移,如同在學校需要老師指導一樣,在網際網路世界也需要一些像顧老師這樣的「引路人」。一方面,他們擁有過硬的專業能力,能夠去偽存真,在謠言漫天的網際網路信息中,輸出真正準確的知識內容。另一方面,他們能將枯燥的學科知識,用有趣易懂的方式表達——或用生動的語言,或用幽默的表演,或用奇妙的實驗,或進行實地探秘等等。「活」人的親和力,始終是「死」的信息所無法替代的。人格化,讓知識更有溫度。

通過人格化和直播,百度百科不僅將顧老師這樣的「知識人」的價值最大化,也與廣大有求知慾的用戶建立了更直接的聯繫,實現以技術連接人,用人物傳遞知識。

聲明:本站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本網站對此聲明具有最終解釋權。

相關焦點

  • 百度百科發布「微光計劃」:聯合知識分享者打造權威知識科普平臺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截止到現在,百度百科已經創建了超2100萬個詞條,在龐大詞條的背後是700多萬用戶、專家、合作夥伴等知識分享者。」12月8日,百度知識垂類總經理阮瑜在「百度百科史記2020·微光年度論壇」上透露,目前,百度百科每天滿足4億次知識搜索需求。
  • 百度百科發布「微光計劃」,為知識分享者提供流量扶持、粉絲聚合等...
    移動網際網路的興起重構了知識傳播的渠道,但面對海量真假難辨、缺乏營養的信息,人們對真正有價值的知識反而更加渴求。12月8日,百度知識垂類總經理阮瑜在「百度百科史記2020·微光年度論壇」上透露,截至目前,百度百科覆蓋2100萬詞條,每天滿足4億次知識搜索需求。
  • 百度百科泛知識領域布局:視頻化、人格化、服務化
    而與之相對的,是最近一檔百度百科的知識直播「植物有顧事」,拒絕快餐式、無營養的內容傳遞,通過資深「植物人」首都師範大學副教授顧有容深入淺出專業講解,帶領用戶了解專業的植物科普內容;在「百度百科史記2020·微光年度論壇」上,百度百科更是官宣平臺每天響應4億次知識需求,在信息爆炸的當下,為用戶提供有價值的科普內容。
  • 從高校百科看百度百科知識體系的成長
    點入高校百科,我發現,百度高校百科的推出,並不是一次簡單的加法累計,而是有其背後的信息邏輯,這意味著,百度百科的知識體系正在悄然進化。進化之一:知識圖譜與知識地圖縮短知識獲取路徑在此次百度高校百科的變化中,最顯著的一條就是推出全國高校集合頁,收錄了全國所有本科和專科院校,並支持按地區、辦學性質、學校分類等查找自己感興趣的高校。
  • 百度百科的一小步,知識百科的一大步
    圖片來自《www.lovehhy.net》而在大洋彼岸的中國,同為知識百科的百度百科,則開出了不一樣的果——不久之前,百度百科上線了區塊鏈,利用區塊鏈不可篡改特性保持百科歷史版本準確存留 區塊鏈的最大優勢,在於不可篡改,平臺可以通過時間戳、哈希算法對百度百科上的每次編輯進行確權,從而記錄百科詞條的歷史版本和作者、編輯時間,實時記錄詞條的全程變化,從而能夠保證每次修改都可以追溯。 不可撤銷,不可篡改,每次編輯都有記錄,這正是數字知識百科所缺乏的,以往的討論和修改夾扎著威權主義和自由討論,但難以沉澱過程。
  • 百度百科:全民知識運動
    百度百科:全民知識運動 2007-05-24 eNet&
  • 百度百科:以詞條力量照亮2013年的知識之路
    首頁改版、圖片特型展現、手機瀏覽升級等,讓知識的呈現更清晰、直觀、便捷。同時,百度百科還通過建設城市百科、共建數字博物館等形式,在垂直領域不斷深耕,幫助城市、博物館等進行數位化的內容展現與傳播。此外,百度百科還建立了用戶糾錯機制和百科學術委員會,藉助草根網民和學術精英的力量,顯著提升了詞條的質量以及專業領域知識的嚴謹性和權威性。
  • 劉宇寧摘「雪蓮」引質疑回應稱是道具,植物學家:帶著泥不可能是...
    但植物學家顧有容告訴華商報記者,那絕對不是道具,是真的水母雪兔子。我誠懇和大家道歉:第一:要加強對環境保護知識的了解。在日後的日常工作生活及舞臺表演中。都要積極傳播正確的環境保護知識。第二:作為公眾人物需要更嚴謹規範自身行為。雖然知道是道具。也應該有敏銳的環保意識。做出正確的判斷。既能配合錄製積極完成公益宣傳任務。更要引導大眾有正向的環保意識。再次表達我誠懇的道歉。感謝大眾對我的監督。未來我會更嚴於律己。」
  • 百度百科個人中心全新改版 引領網絡知識時代
    截止2015年5月,百度百科已經收錄了超過1155萬的優質詞條,用戶數高達540萬人以上,幾乎涵蓋了所有已知的知識領域,並擁有多個領域的權威專家協助把關內容。如今「權威、豐富、時效性」的百度百科,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全書,並且開創了中文知識領域「詞媒體」的先河。
  • 百度百科發布「微光計劃」,企業如何借力知識品牌
    近日,百度舉辦「百度百科史記2020·微光年度論壇」,據負責人介紹,截止2020年12月,百度百科詞條超2100萬個,百度百科每天滿足4億次知識搜索需求。隨著百度移動生態人格化戰略推進,百度百科在產品和服務上更注重人與人的連接。
  • 百度百科聯手科技名詞委 打造權威知識平臺
    雙方合作將讓百度百科成為中文科技領域最權威、最系統、最全面的名詞知識庫。以「古地磁(英文名:paleomagnetism)」一詞為例,多數網絡百科沒有提供標準定義,在引入新詞條解釋後,將做「各地質時代的巖石常具有不同的剩磁特徵,成為研究古磁場的『化石』,所屬分類:地理學(一級學科);古地理學(二級學科)」的權威定義。
  • 怎麼建立百度百科詞條?十分鐘學會怎麼做百度百科
    在創建百度百科的時候,90%都會出現審核不通過的情況。 一、什麼是百度百科? 百度百科是百度公司推出的一部內容開放、自由的網絡百科全書平臺。
  • 「房奴」、「蟻族」等詞彙火爆百度百科
    翻開百度百科,能夠看到諸如蝸居、蟻族、房奴、裸婚、剛需等等詞彙無一例外地佔據了最吸引眼球的位置,其關注度一路飆升。以房奴為例,它被瀏覽的次數達到了10萬餘次,而另一個炙手可熱的詞彙「蝸居」則高達300多萬次,這顯然不是一部電視劇就能夠引發的效果,在它的背後其實是很多對房子充滿渴求的人們近乎卑微的夢想。  透過現象看本質。
  • 百度百科的品牌百科和人物百科如何創建?
    一、什麼是百度百科? 百度百科是百度公司推出的一部內容開放、自由的網絡百科全書平臺。其測試版於2006年4月20日上線,正式版在2008年4月21日發布,截至2017年11月,百度百科已經收錄了超過1506萬的詞條,參與詞條編輯的網友超過638萬人,幾乎涵蓋了所有已知的知識領域。
  • 百度百科發布「微光計劃」,為知識分享者提供扶持方案
    12月8日消息,百度知識垂類總經理阮瑜透露,截至目前,百度百科覆蓋2100萬詞條,每天滿足4億次知識搜索需求。此外,百度百科發布「微光計劃」,聚焦天文、性教育、通識等細分垂類孵化權威專業知識分享者,提供流量扶持、粉絲聚合、個人IP打造、1對1專屬指導等多維度賦能,為知識分享者提供全方位的扶持方案。
  • 百度加碼知識視頻化,秒懂百科已成中國最大視頻版百科
    在知識內容領域,知識類視頻已成為主流的知識獲取方式之一,視頻化的知識與以往相比,呈現出實用、高效、有趣的新特徵。作為全球最大中文百科全書的百度百科,目前已收錄詞條超過1640萬。百度百科正在不斷推進自身知識視頻化的進程:目前,百度百科的視頻版「秒懂百科」日均播放量超8000萬,知識視頻覆蓋率同比增長58%。
  • 《來自星星的你》熱播 「炸雞和啤酒」成百度百科熱門詞條
    被譽為「網際網路史記」的百度百科,也在第一時間將其納入了詞條範圍內。其捕捉社會熱點、內容與時俱進的能力,不僅贏得了廣大網友的好評,也再次令互聯生活行業專家嘖嘖稱奇。截止目前,百度百科「炸雞和啤酒」詞條,關注熱度已經超過了21萬人次。
  • 如何在百度百科建立個人詞條,百度百科企業詞條怎麼創建
    百度百科,以人人可編輯的模式,將碎片化的知識重新組合起來,在不增加人腦負擔的同時,建立起人們與各學科之間互通的觸點,從而以更簡單的方式創造跨界的可能性。 百度百科怎麼創建自己,這個是很多網友想做的事情,因為每個人都想在網上有自己一點點信息啊,想出名,而且百科也是在搜尋引擎中排名最好的,所以很多人都想去做,但是百科雖然人人可以創建,並不是你想創建就能通過的。
  • 百度百科推本人詞條編輯服務:更便捷地修改自己百科
    百度百科已經成立12年,截至2018年6月,百度百科已經收錄了超過1540萬詞條,參與詞條編輯的網友超過652萬人,幾乎涵蓋了所有已知的知識領域。這些百科詞條之中,有很多個人的詞條。之前,為了充分保證詞條內容有據可查,保證為用戶提供準確信息,百度的規則是通過權威公開的媒體報導來佐證內容。
  • 細牙螺母百度百科
    牙數更多更密集。      相關推舉:      尼龍螺母百度百科      防松螺母百度百科      自鎖螺母百度百科      四爪螺母百度百科      T型螺母百度百科       圓螺母百度百科      吊環螺母百度百科      蝶形螺母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