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頭村位於蓮都區碧湖鎮的最南端,松蔭溪畔,距麗水市區25公裡,50省道沿村而過,甌江和松蔭溪在此匯合,全村總面積25平方公裡,有耕地面積711畝,山林面積18551畝。
全村現有787戶,1813人,60歲以上老人332人,佔村總人口數%,80歲以上老人72人,佔村總人口數%,90歲以上老人5人。
村裡主要經濟收入靠農家樂、茶葉、山茶油和果蔬種植。
2014年人均收入8500元。
是麗水市「生態文明村」、「麗水十大美麗生態村」、「麗水市文化名村」、「麗水市十大養生長壽村」、「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平安村」、「省綠化示範村」。
」
一進入這個小村子,我就被她的寧靜、清新和鬱鬱蔥蔥所吸引。
兩位大姐漸行漸遠,而我還在路邊河畔不停地拍攝古村風貌。
堰頭村裡的大樹、樟樹、大樟樹等很多,很密集,不過只有其中的一棵被人工保護起來。
此樹的名字叫做「舍利樹」,我來到近前一看才知道此樹的樹幹已經被掏空了,但是生長的依舊很頑強或者說很生機!
來之前,我好像聽說這裡分「古堰」和「畫鄉」兩處地方。
上網查了資料一看是這麼說的:「「古堰」首先表明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這裡有建於公元505年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通濟堰,有古街古亭古埠頭、青瓷古窯址、大大小小的古村落和古樟樹群,形象地表達了該區塊真山真水,自然古樸的江南古鎮的美麗風貌。
「畫鄉」突出了文化特色和發展定位,有省內外著名的「麗水巴比松畫派」,建有麗水巴比松陳列館、麗水油畫院、古堰畫鄉展覽館、古堰畫鄉分校等,另有專業美術寫生創作基地「在水一方寫生創作基地」(座落於麗水市區23公裡的大港頭鎮,是中國美術學院及其附中的教學實訓基地)和麗水九龍巴比松寫生創作基地。
」我在古村裡看到很多公共場所以及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上都塗以繪畫作品。
王姐愛喝咖啡,也許更喜歡坐在咖啡館裡的文藝氣息小資感覺吧?一路上哼哼唧唧嘟嘟囔囔地找咖啡館。
古堰畫鄉景區內的咖啡館多的是,最終路過一家「樂悠悠甜品店」,於是一行三人進去坐坐,消費,也算圓了她的「咖啡夢」。
但凡一家咖啡館,它的裝修基調一定不是飯館兒茶館兒,一定都有點特色有點文藝,要說倒也是值得拍一拍的。
我坐在那裡等咖啡,百無聊賴地開始管不住右手,噼裡啪啦又是一頓狂拍。
我喝了半輩子咖啡,都是速溶的,什麼雀巢什麼麥斯威爾什麼老橡樹什麼老街等等。
速溶的我還嫌麻煩呢,從前過濾的,磨豆的機器設備都讓我扔了。
老二講,這些個速溶咖啡都不健康,原材料都是拿皮鞋做的!
我一邊喝著一邊問他:「我這是牛皮的還是羊皮的?」而到了真正的咖啡館裡,我就跟老冒兒似的啥也不懂。
雖然喝過不少次星巴克,還是搞不清楚什麼美式、拿鐵、卡布奇諾等等。
人家是品咖啡,享受這種喝咖啡的環境以及悠閒方式,就跟什麼「下午茶時分」似的等等。
(下午茶還要時分嗎?)我哪兒有那閒工夫?兩口就喝完了,然後就幹坐著陪著「悠閒」。
然後就出來了,瞎溜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