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OPPO的品牌信仰,是科技為人,以善天下。這意味著我們的創新必須以用戶為出發點,必須做致善式創新。」
2020年11月17日下午,OPPO第二屆「未來科技大會」正式召開,作為OPPO創始人與CEO的陳明永也再次登臺。只不過與去年久違的「出山」,著力說明OPPO的「科技公司」屬性,並為發力IoT做鋪墊相比,今年陳明永在演講時顯得要自信了不少。而他演講的內容,也從單純展示OPPO的研發實力,轉向了闡述OPPO的科研內涵,品牌精神,以及做事原則。
陳明永的這種變化從何而來?關注OPPO的朋友不難知道,這或許與近年來OPPO在電視、智能穿戴、家庭IoT體系和相關產品的成功不無關係。因為它們標誌著陳明永在2019年底提出的「萬物互融」戰略已經開始快速落地,也正因如此,在今天的活動中我們不僅見到了更進一步的「3+N+X」科技躍升戰略,更見到了OPPO為展示技術積澱和引領未來科技趨勢,推出的更多「黑科技」。
憑藉自主技術,OPPO拿出了「捲軸屏」手機新形態
說到OPPO手機,可能需要老用戶首先想到的關鍵詞會是「美」、「顏值高」。不可否認,在智慧型手機外觀設計與結構工藝方面,OPPO一直都非常有想法,比如說曾經N3的電動旋轉攝像頭,比如初代Reno的側旋升降結構,比如說此前Find X的雙軌潛望造型以及超高屏佔比等等。在這些OPPO手機身上,我們不僅看到了特立獨行的美學追求,更見證了其多次再創新高的工業設計水準。
當時間來到2020年底,在今天的OPPO未來科技大會2020現場,這家一向擅長將科技與美結合起來的品牌,又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呢?
答案是柔性屏,但OPPO對於柔性屏的「用法」,卻又並非是大家司空見慣的摺疊造型,而是全新的電動捲軸結構。這,就是OPPO的首款「捲軸屏概念機」——OPPO X 2021捲軸屏概念機。
初次見到OPPO X 2021捲軸屏概念機,你甚至可能不會馬上意識到它的特殊身份。因為這臺捲軸屏概念機並不像其他摺疊屏手機那麼厚重,它有著白色+銀色的曲面玻璃機身和金屬中框,屏幕也呈現出完整無缺的雙曲面全面屏造型,而機身底部造型別致的綠色「O」型充電口,和機身背部帶有「ToF」標識與雙色溫補光燈的攝像頭,似乎也都在暗示著這更像是一款已經有著極高完成度,隨時可以上市的機型。
然而只要在機身側邊的電源鍵所在位置輕輕滑動,由OPPO自主設計的「Roll Motor」動力總成,就會在雙電機的驅動下穩穩地展開機身,拉出原本隱藏在機身裡的柔性捲軸屏,並將手機的顯示面積從6.7英寸增加到不遜於平板電腦的7.4英寸。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們三易生活的現場體驗中注意到,OPPO X 2021捲軸屏概念機在整個展開的過程中屏幕都可以始終保持純平且無摺痕的狀態。據現場的技術人員介紹稱,這是因為OPPO在機身內部設計了特別的「雙矩陣嵌入式離合結構」,使得其屏幕合起時,機身內部的兩塊託板可以無縫拼接,並節約空間,而當屏幕滑開時託板則同步相互分離,並始終保持整塊屏幕下方都有平整的支撐結構,也避免了摺疊屏機型展開後的屏幕區或凸起或塌陷的問題。
除此之外,在整塊柔性捲軸屏幕背面,OPPO這次也使用了自研的「Warp Track」屏幕動態區骨架疊層。它的過人之處,則在於其兼顧了鋼材質的高強度,與表面蝕刻加工形成僅有0.1mm的超薄厚度,而作為捲軸屏動態區域的屏下支撐結構,則既具備了足夠的結構支撐力,又保證了屏幕的柔軟彎曲特性和順滑電動展開體驗。
事實上,雖然OPPO X 2021號稱是「捲軸屏概念機」,但從它的軟體體驗上我們甚至會發現,不少已經針對其這塊特殊的屏幕進行了深度的適配。比如說在播放視頻的過程中調整屏幕尺寸,整個視頻會實時適配屏幕比例的變化;在使用新聞APP時展開屏幕,APP會自動開啟上下級界面的類平板模式,更充分地使用大尺寸屏幕的顯示優勢;甚至在遊戲過程中如果收到新的信息,還可以直接展開屏幕,信息應用就會在多出來的面積上展示,從而真正實現遊戲與聊天的兩不誤。
第二代AR眼鏡登場,可能是最輕便的90吋巨屏影院
2019年底,OPPO在首屆「未來科技大會」上公布了第一代AR眼鏡產品,當時,它已經用上了包括ToF、SLAM算法、衍射光波導技術、手勢和語音識別控制等等一系列「黑科技」,在技術水準上達到了現有AR設備的頂級水準。那麼問題就來了,它還能有改進空間嗎?
答案是肯定的,這就是OPPO今天發布的第二代AR眼鏡產品:OPPO AR Glass 2021。與去年的型號相比,它在佩戴體驗、視覺清晰度,以及交互方式等多個方面,都帶來了進一步的突破。
首先,OPPO AR Glass 2021摒棄了前代近似頭盔/頭顯的外觀設計,新的外觀不僅在造型上看起來更像眼鏡,重量更是直接減輕了多達75%,也將大幅提高其長時間佩戴的舒適感。而其所採用的與手機連接,利用手機作為運算終端的設計,也使得AR眼鏡本身免去了高發熱部件,同時還保證了算力的長期可升級特性,也能夠更好適配未來的AR應用需求。
其次,OPPO AR Glass 2021還換用了成像效果更好的光學方案,在畫面對比度與亮度均勻性上分別提升多達53%和98%。最重要的是每度像素數量大增40%,使得畫面不僅更加亮麗,細膩度也有著明顯的進步。戴上這款AR眼鏡,就如同在3米外觀看90英寸的巨屏電視。不僅如此,OPPO甚至還應用了自身的聲學經驗,為OPPO AR Glass 2021定製了集成的高品質揚聲器,從而使得它擺脫了傳統AR設備枯燥、專業、笨重的印象,具備了能讓普通消費者也感受到的「超清影院」功能。
要戴得舒適、要畫質音質好,當然還要使用起來方便。為此,OPPO的工程師不僅為OPPO AR Glass 2021適配了手機遙控交互、Breeno語音助手交互方案,還別出心裁地在AR眼鏡上增加了由ToF鏡頭、雙目魚眼攝像頭和IMU共同組成的手勢交互與空間定位系統。使得其既能對用戶雙手實施毫秒級的動作追蹤,實現諸如手勢點按與推拉等交互動作,還能做到釐米級的高精度空間定位,讓AR圖像的位置投射更精確、AR影像更連貫,從而有效提高AR設備的沉浸感,加強其在家庭娛樂、行業應用,以及未來出行等方面的實用性。
CybeReal AR應用揭幕,OPPO真的造了個「數字世界」
很顯然,OPPO對於AR的投入是非常認真的,這不僅體現在他們已經為身為「概念產品」的OPPO AR Glass 2021,適配了包括愛奇藝、AR網遊、AR家居,以及AR拍照等,已經可以投入使用的功能和第三方APP,更體現在OPPO今天發布的另一大「黑科技」上。而這,就是基於數位化物理世界模型的手機AR應用——OPPO CybeReal。
CybeReal是什麼?簡單來理解,它是一款使用了釐米級超高精度地圖,結合手機IMU、GPS、Wi-Fi、藍牙多重定位體系,攝像頭和人工智慧環境識別所實現,在現實世界裡構築的「AR空間」。
與傳統的需要二維碼進行空間定位的小空間AR應用不同,OPPO的CybeReal AR應用通過事先採集現實地點的超高精度地圖,配合手機的定位和AI影像識別能力,實現了無需任何突兀的指示物,直接在手機屏幕上就能對現實世界疊加AR數字圖像,且能夠在相當巨大的空間裡進行自動定位和全域覆蓋的效果。
這意味著什麼呢?大家不妨設想一下,在未來的商場、酒店、博物館、遊樂園等場所,只需要拿出手機,把鏡頭對準周圍的景物,屏幕上就會立刻出現高精確度的導航指引,門店或商品詳細信息,互動娛樂項目等數位化內容,既免去了現在的各種「掃碼」過程,也使得數位化AR世界的覆蓋範圍可以從一個個小小的標籤,真正擴大到與現實世界同等規模,甚至藉助AR眼睛和MR頭盔等設備,做到現實與虛擬世界完全交融的效果。
可以說,OPPO的AR技術無論是從硬體設計還是從軟體規劃上,都已經瞄準了很多年後可能有些「賽博朋克」風格的未來。而它又能給OPPO未來的業務帶來怎樣的變化,這無疑會是非常值得我們關注的一個話題。
更技術的OPPO,正試圖帶來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事實上,我們三易生活在此次未來科技大會上所見到的OPPO「黑科技」還遠不止概念機、AR眼鏡和AR應用。因為OPPO實際上還展示了他們在IoT連接技術,在UWB交互控制,在人體和手勢識別方案,以及在手機眼動/手勢追蹤/識別等方面的諸多應用案例。
縱觀這些展示項目,我們發現OPPO此次展出的許多新技術都有一個很大的特徵,那就是展品雖然多,並且所涉及的技術雖然非常超前,但所有的展示環節都具備了極高的完成度,絕非單純的幾張PPT、幾個口號,或是項目名稱,而是每一個展出項目都一定有著可以實際上手操作,可以近距離體驗的展示機、適配應用,或是實際可工作的場景。
這意味著什麼?很簡單,對於消費者來說,這代表著OPPO在此次未來科技大會上所展出的內容,或將最快就會真正投向市場,並成為旗下產品的差異化體驗。但站在OPPO的角度來說,他們這種在技術上追求領先,產品上卻必須落到實處的態度,無疑也的確稱得上是當今科技企業中的一股清流。
或許,也只有像這樣既有技術、又能沉下心來做產品的OPPO,才能當得上陳明永心目中的「科技向善」,也才能撐得起我們未來的智能生活體驗。